现代排球常提及四大进攻战术,分别指的是什么,能否分析一下中国女排的战术体系?

时势球事


排球运动是需要多人配合的,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也形成了许多有效的技战术套路,个人技术千变万化,集体战术也是多种多样。发扣拦防垫五大技术环节各有各的特点,在进攻上则基本形成了四大进攻战术体系,即现代排球战术常提及的四大进攻战术体系,分别是指一攻、防反、保攻和推攻战术打法。中国女排在这些进攻套路中有着不同的做法。



四种进攻战术体系

一攻,就是指接发球及其进攻的战术系统。发球是对手的第一次进攻,接发球则是本方的第一次防守过程。接发球可以从容应对,阵型及早布下,然后根据接发球的质量发动各种进攻套路进行攻击。

防反,是指接对方扣球及其进入反攻的战术系统。扣球是对方的最强进攻手段,距离近,力量大,甚至是直上直下,留给本方防守的时间较短,需要队员迅速回位防守,而且防起来后还能够形成有效的进攻。

保攻,是指接起本方进攻时被拦回的球及以及再次进攻的战术系统。本方进攻时,对方会布置拦网,经常会将扣球拦回,这就要求本方队友要保护进攻队员的扣球,救起来后还要再次迅速转入进攻。



推攻,是指接传、垫球及其进攻的战术系统。很多时候,接起来的球没法传到位时,攻手需要将传垫过来的球推攻过去。

中国女排进攻战术特点

以上四种进攻战术体系,是指球队进攻面临的状况,而在完成最后一击时各强队都有自己的一些进攻套路。在完成进攻的手段上,主攻的运用都差不多,中国女排则有一些自己独特的做法,最主要体现在接应和副攻的使用上。

1、接应使用和欧美球队有显著区别

欧美球队,进攻体系最为突出的就是接应的强力进攻,困难球几乎都是接应率先出击,一攻也好、防反也罢,接应的进攻都是首选,所以她们出现了许多暴力接应球星,比如博斯科维奇和艾格努等。

中国女排的接应则不是进攻首选,由于人种的不同,中国女排也出不了欧美球队那样的暴力接应。中国女排还是主攻主打,接应需要能起到保障作用,即既要接得了一传,也要打得了进攻。因此,中国女排的接应都是技术比较全面的。



在以往的中国女排中,像著名的接应周苏红和郑美珠等人,都是技术非常全面的选手,主打跑动攻,也让对手非常不适应。但是这需要有良好的一传做支撑。欧美球队看清楚了这个问题,用发球掐住了一传,中国女排传统的跑动接应打法也就宣告失败。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中国女排的接应也有所改变,在过去的基础上加强了强攻的能力。曾春蕾和龚翔宇都是这样的代表,能够做到一传防守,也能够有战术跑动攻,还能够强攻。虽然强攻和欧美暴力接应无法相比,但胜在全面,对球队的贡献也不小。



2、副攻也需要主打

副攻,原本的意思是中间拦网手,传统的做法就是起到拦网作用,欧美球队的副攻手也基本是这么使用的。因为欧美球队的进攻有暴力接应来解决,副攻手很少考虑进攻问题,或者说不需要她们解决进攻难题。

中国女排的副攻则带着不同的特点,因为中国人的体质决定了中国女排的边攻手不是那么强力,为了解决进攻的效率,副攻手除了拦网撑起,还得兼顾进攻,为主攻分忧。也就是需要副攻多参与跑动进攻来牵扯对方的拦防布置,甚至是副攻主打。

中国女排黄金一代球员时期这个技战术打法最为明显,赵蕊蕊就是副攻主打,成为了中国女排的主要进攻点,当然,那个时候中国女排的一传防守相当强,客观上给中国女排副攻主打创造了条件。

现役的球员中,袁心玥的进攻还是有点水平的,可以为主攻分忧。袁心玥在国少女排时就是中国队的进攻重点,获得世少赛冠军,还是MVP获得者。进入国家队,她的进攻还是很有牵扯力的,符合中国女排的技战术要求。



结语

现代排球提及的四大进攻战术是指一攻、防反、保攻和推攻等进攻打法,中国女排的进攻战术则有自身的特点,主要是在接应和副攻的运用上。


水文2018


排球运动作为三大球项目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始终有着居高不下的 人气,因其合理有趣的规则以及在隔网对抗环境下创造出的激烈竞争氛围,吸引了广泛人群投身到运动中去,通过实践感受排球的魅力。

排球发展历程

起初,排球运动仅以中间有网相隔为基础,双方分局两侧、展开角逐,唯一的目的便是将排球击过网口并落在对方场地范围之内,两队来回击打,哪一方率先击球出界或在本方场地内使排球落地,则另外一方完成得分。随着人们对排球运动愈加熟悉,单纯的“击打过网”已经不能满足于这项运动的乐趣,于是更多的排球技术被研发出炉,而随着五项基本技术垫球、传球、发球、扣球、拦网)进一步得到掌握,排球运动也随之继续提升层次,各种眼花缭乱的战术先后问世。

纵观排球运动的整个发展历程,从最初的隔网对垫,到多次传球过网,再到扣球过网,以及针对拦网所研制出的各种战术套路,共同构成了现代排球的基本体系。让国人以为傲的中国女排,之所以能够在国际大赛中不断取得佳绩,力克身材高大、力量出众的欧美强队,与行之有效的战术密不可分。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排球场上较为经典的四大进攻战术

  • 一、副攻战术:近体快

近体快球是现代排坛副攻队员使用最为频繁的战术,无论是男排、女排,专业、非专业基本上每名副攻队员均离不开近体快的打法。近体快顾名思义,副攻与二传位置较为接近,且整个进攻过程十分注重速度,以此通过简洁、快速的相互配合与对方拦网队员形成时间差,从而完成进攻得分

近体快战术首先需具备的条件是一传到位且距离球网略近尤佳,在二传完成传球之前,副攻队员通过上步、到达三号位二传身前,率先做出扣球动作,在空中跳起等待击球。几乎在副攻做出滞空蓄力动作的同时,二传手通过跳传的方式将球传出,在副攻队员位于最高点时完成击球。

近体快战术由于二传与副攻之间距离较为接近,且传球弧度、力度较为基础,因此二人之间配合难度相对而言较低,如经过日常多次磨练,比赛中打出此战术成功率较高。不过,近体快战术有两点需格外注意。

其一是副攻队员必须具备足够的起跳高度,二传手才可更易掌握球路、找到进攻队员的最高点,副攻队员也能够充分利用高度、速度结合的特点,打穿对手拦网。

其二是对一传、上球的要求颇高。一旦二传手面对半到位传球,则很难有效组织起近体快战术,尤其是在一传开网的情况下,如二传在三米线左右进行传球,那么副攻将会迎接侧后方来球,近体快的难度被无形中增大

  • 二、主攻战术:梯次进攻

梯次进攻在当今男子排坛堪称最为流行的进攻战术,无论是前排的平面梯次,还是后排的立体梯次,均成为了各支专业队的拿手战术。在女排比赛中,由于身体素质所限,后排梯次运用的次数屈指可数,但由前排主攻在经过副攻手的掩护下,所完成的平面梯次也同样大为流行。在去年年底的女排世界杯中,中国女排也多次使用该战术,收获了不小的成效。

最基本的梯次进攻,便是位于前排四号位的主攻手在上步时,主动拉近与副攻的距离,在四号位与三号位的中间结合部完成起跳扣球。一般情况下,梯次战术的成立大多建立在副攻近体快战术成型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副攻队员按照近体快的节奏进行上步、起跳,但二传手并未传给位于三号位的副攻,而是在保持相同弧度的同时,将传球距离略微增加,由位于3.5位置的主攻队员完成致命一击。

梯次进攻的最大优点,莫过于破坏对手在二号位的双人拦网,使我方四号位进攻队员能够减轻压力、创造出更为丰富的扣球线路。由于副攻在很大程度上通过近体快的战术起到了掩护作用,因此对方副攻队员难免会受到干扰,所以梯次战术也很有可能为主攻队员创造出面对单人拦网甚至空网的局面,下球率大为提升

  • 三、副攻战术:短平快

短平快战术也是现代排坛副攻常用战术之一,如单从视觉角度来看,短平快与近体快较为相似,很难发现区别,因为都是二传快速出球、副攻手起刀落,整个过程十分短暂。但仔细观察二传的球路、副攻的位置,不难发现短平快与近体快之间还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

上文所述,近体快战术中,副攻手的位置与二传较为接近,基本上二人距离不会大于1米,而短平快战术则对空间的要求更为严格,副攻手必须与二传拉开至少一步的距离,方可打出短平的效果

由于副攻与二传之间距离拉远,因此二传手若传出带有弧度的半高球已失去意义,因此,短平快中“”的作用需充分展现,在副攻完成上步、起跳后,二传需在跳起后,略高于网口的位置传出水平传球,快速、准确找到副攻击球最高点,由副攻队员顺势完成扣球。

短平快、近体快均属副攻身前快球的两大基本战术,其目的几乎相同,均是为了抢时间、避拦网

。而两者之间区别有以下两点,其一,短平快与近体快相比,副攻与二传的距离较远,其二,从二传传出的球路来看,近体快略带弧度,而短平快则接近水平。

  • 四、主攻战术:平拉开

平拉开战术是当今世界排坛主攻队员运用最频繁的战术,该战术的要领为

位于前排四号位的主攻手正常进行上步,二传采取较为水平的线路将球传至网口,主攻队员快速起跳,完成扣球。可以说,平拉开战术唯一的目的便是利用速度,趁对方副攻队员来不及向二号位并拢,率先形成进攻。

现代排球战术变化日新月异,主攻进攻速度增快,拦网队员的脚步移动、预判能力也随之增强,因此,仅依靠二传与主攻之间形成的平拉开战术,恐还不足以确定百分百奏效,而如果副攻也加入到战术中来,将短平快、平拉开相结合,那么必将事半功倍、威胁十足。

无论是短平快、还是平拉开,其最大特点便是二传手传出的球路较平、速度较快,拦网队员如不提前做出预判,很难通过脚步移动形成有效拦网。由于在准备实施短平快战术时,副攻与二传之间留有一定空隙,对方副攻必定跟随移动、准备拦网,而这时如果二传增加传球距离,以短平快的球速将球送到四号位,恐怕对方副攻根本来不及做出预判,从而为我方主攻营造出1V1进攻的良机。

总结:

尽管在现代高水平排球比赛中,战术理念的地位正在不断升高,一支球队完全可以通过战术的合理运用击败更为强劲的对手。但所有战术形成的前提,均不开一个关键词:一传。没有一传保障,所有眼花缭乱的战术均是纸上谈兵,因此,无论未来排球将会作何发展,可以肯定的是,作为根基的一传技术始终会处在最为关键的位置。

以中国女排实际战术为例

近年来,要论世界女子排坛战术运用最为合理的球队,中国女排定属其一。自郎导接手国家队后,不仅培养出了朱婷、袁心玥等天才球员,同时也为整支球队打造出了十分符合自身特点的技战术体系。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女排世界杯比赛中,中国女排之所以能够以全胜战绩夺取冠军,与赛前制定的合理、高效战术打法密不可分。

首屈一指的便是在副攻层面,袁心玥、颜妮两大主力均拥有着顶尖的进攻能力,二传手丁霞也根据二人特点的迥异采取不同的传球方式,

袁心玥的进攻大多以近体快、背快为主,而颜妮则以短平快为主。有了两位强力副攻截然不同的掩护方式,朱婷以及张常宁也可充分打出梯次、平拉开的战术效果、从而轻松形成得分。夺冠也就成了自然。

面对不同球队运用不同战术是郎平的拿手好戏,长此以往东京奥运并非不可期。


小公举谈球论道


四大进攻战术可以概括为1、一点攻”打法,顾名思义就是指“队伍的进攻以某一个特定的队员为绝对核心,这个队员进攻数量基本上等于其她队员进攻数量的总和”;2、“快速多变”打法曾经是亚洲球队的主流打法,然而在近些年的比赛中,这种亚洲传统的“快速多变”打法也是越来越少见了。在当今世界各支队伍中,唯有泰国女排依旧保持着这种“快速多变”的打法;3、快速拉开,疾速排球”的技战术打法可谓是当今世界女子排坛最流行的打法了。这个打法的开创者便是美国女排,在2014年女排世锦赛上,美国女排正是凭借这种技战术打法从而夺下了最终的冠军;4、“高举高打”打法,这种打法很接近男排打法节奏,在当今世界女子排坛上,“高举高打”打法依然是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近些年的比赛中,主打“高举高打”的队伍是获得了非凡的成绩。

中国女排的主要战术是快速多变,也就是擅长打快球,主要包括前快,近体快,背飞,背溜,和平拉开五种;另外,副攻当强攻使用,且参加更多战术进攻,以及后排攻和两个边翼强攻的打法,成为了当前中国女排一大主流战术之一。






均皓锦程


一接发球进攻战术(简称一攻)二 接扣球战术(防反)三 接拦回球战术 (保攻)四 接推吊球战术(推攻)。中国队现在主要是一点进攻,


半心半城半回忆


1.边攻强打 2.快攻(背飞、背快、前快…) 3.后攻 4.交叉跑位


凌云御風139656700


发球,吊球,扣球,拦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