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排球常提及四大進攻戰術,分別指的是什麼,能否分析一下中國女排的戰術體系?

時勢球事


排球運動是需要多人配合的,從誕生到現在經歷了很大的發展和變化,也形成了許多有效的技戰術套路,個人技術千變萬化,集體戰術也是多種多樣。發扣攔防墊五大技術環節各有各的特點,在進攻上則基本形成了四大進攻戰術體系,即現代排球戰術常提及的四大進攻戰術體系,分別是指一攻、防反、保攻和推攻戰術打法。中國女排在這些進攻套路中有著不同的做法。



四種進攻戰術體系

一攻,就是指接發球及其進攻的戰術系統。發球是對手的第一次進攻,接發球則是本方的第一次防守過程。接發球可以從容應對,陣型及早佈下,然後根據接發球的質量發動各種進攻套路進行攻擊。

防反,是指接對方扣球及其進入反攻的戰術系統。扣球是對方的最強進攻手段,距離近,力量大,甚至是直上直下,留給本方防守的時間較短,需要隊員迅速回位防守,而且防起來後還能夠形成有效的進攻。

保攻,是指接起本方進攻時被攔回的球及以及再次進攻的戰術系統。本方進攻時,對方會佈置攔網,經常會將扣球攔回,這就要求本方隊友要保護進攻隊員的扣球,救起來後還要再次迅速轉入進攻。



推攻,是指接傳、墊球及其進攻的戰術系統。很多時候,接起來的球沒法傳到位時,攻手需要將傳墊過來的球推攻過去。

中國女排進攻戰術特點

以上四種進攻戰術體系,是指球隊進攻面臨的狀況,而在完成最後一擊時各強隊都有自己的一些進攻套路。在完成進攻的手段上,主攻的運用都差不多,中國女排則有一些自己獨特的做法,最主要體現在接應和副攻的使用上。

1、接應使用和歐美球隊有顯著區別

歐美球隊,進攻體系最為突出的就是接應的強力進攻,困難球幾乎都是接應率先出擊,一攻也好、防反也罷,接應的進攻都是首選,所以她們出現了許多暴力接應球星,比如博斯科維奇和艾格努等。

中國女排的接應則不是進攻首選,由於人種的不同,中國女排也出不了歐美球隊那樣的暴力接應。中國女排還是主攻主打,接應需要能起到保障作用,即既要接得了一傳,也要打得了進攻。因此,中國女排的接應都是技術比較全面的。



在以往的中國女排中,像著名的接應周蘇紅和鄭美珠等人,都是技術非常全面的選手,主打跑動攻,也讓對手非常不適應。但是這需要有良好的一傳做支撐。歐美球隊看清楚了這個問題,用發球掐住了一傳,中國女排傳統的跑動接應打法也就宣告失敗。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中國女排的接應也有所改變,在過去的基礎上加強了強攻的能力。曾春蕾和龔翔宇都是這樣的代表,能夠做到一傳防守,也能夠有戰術跑動攻,還能夠強攻。雖然強攻和歐美暴力接應無法相比,但勝在全面,對球隊的貢獻也不小。



2、副攻也需要主打

副攻,原本的意思是中間攔網手,傳統的做法就是起到攔網作用,歐美球隊的副攻手也基本是這麼使用的。因為歐美球隊的進攻有暴力接應來解決,副攻手很少考慮進攻問題,或者說不需要她們解決進攻難題。

中國女排的副攻則帶著不同的特點,因為中國人的體質決定了中國女排的邊攻手不是那麼強力,為了解決進攻的效率,副攻手除了攔網撐起,還得兼顧進攻,為主攻分憂。也就是需要副攻多參與跑動進攻來牽扯對方的攔防佈置,甚至是副攻主打。

中國女排黃金一代球員時期這個技戰術打法最為明顯,趙蕊蕊就是副攻主打,成為了中國女排的主要進攻點,當然,那個時候中國女排的一傳防守相當強,客觀上給中國女排副攻主打創造了條件。

現役的球員中,袁心玥的進攻還是有點水平的,可以為主攻分憂。袁心玥在國少女排時就是中國隊的進攻重點,獲得世少賽冠軍,還是MVP獲得者。進入國家隊,她的進攻還是很有牽扯力的,符合中國女排的技戰術要求。



結語

現代排球提及的四大進攻戰術是指一攻、防反、保攻和推攻等進攻打法,中國女排的進攻戰術則有自身的特點,主要是在接應和副攻的運用上。


水文2018


排球運動作為三大球項目之一,在全球範圍內始終有著居高不下的 人氣,因其合理有趣的規則以及在隔網對抗環境下創造出的激烈競爭氛圍,吸引了廣泛人群投身到運動中去,通過實踐感受排球的魅力。

排球發展歷程

起初,排球運動僅以中間有網相隔為基礎,雙方分局兩側、展開角逐,唯一的目的便是將排球擊過網口並落在對方場地範圍之內,兩隊來回擊打,哪一方率先擊球出界或在本方場地內使排球落地,則另外一方完成得分。隨著人們對排球運動愈加熟悉,單純的“擊打過網”已經不能滿足於這項運動的樂趣,於是更多的排球技術被研發出爐,而隨著五項基本技術墊球、傳球、發球、扣球、攔網)進一步得到掌握,排球運動也隨之繼續提升層次,各種眼花繚亂的戰術先後問世。

縱觀排球運動的整個發展歷程,從最初的隔網對墊,到多次傳球過網,再到扣球過網,以及針對攔網所研製出的各種戰術套路,共同構成了現代排球的基本體系。讓國人以為傲的中國女排,之所以能夠在國際大賽中不斷取得佳績,力克身材高大、力量出眾的歐美強隊,與行之有效的戰術密不可分。下面讓我們一起了解,排球場上較為經典的四大進攻戰術

  • 一、副攻戰術:近體快

近體快球是現代排壇副攻隊員使用最為頻繁的戰術,無論是男排、女排,專業、非專業基本上每名副攻隊員均離不開近體快的打法。近體快顧名思義,副攻與二傳位置較為接近,且整個進攻過程十分注重速度,以此通過簡潔、快速的相互配合與對方攔網隊員形成時間差,從而完成進攻得分

近體快戰術首先需具備的條件是一傳到位且距離球網略近尤佳,在二傳完成傳球之前,副攻隊員通過上步、到達三號位二傳身前,率先做出扣球動作,在空中跳起等待擊球。幾乎在副攻做出滯空蓄力動作的同時,二傳手通過跳傳的方式將球傳出,在副攻隊員位於最高點時完成擊球。

近體快戰術由於二傳與副攻之間距離較為接近,且傳球弧度、力度較為基礎,因此二人之間配合難度相對而言較低,如經過日常多次磨練,比賽中打出此戰術成功率較高。不過,近體快戰術有兩點需格外注意。

其一是副攻隊員必須具備足夠的起跳高度,二傳手才可更易掌握球路、找到進攻隊員的最高點,副攻隊員也能夠充分利用高度、速度結合的特點,打穿對手攔網。

其二是對一傳、上球的要求頗高。一旦二傳手面對半到位傳球,則很難有效組織起近體快戰術,尤其是在一傳開網的情況下,如二傳在三米線左右進行傳球,那麼副攻將會迎接側後方來球,近體快的難度被無形中增大

  • 二、主攻戰術:梯次進攻

梯次進攻在當今男子排壇堪稱最為流行的進攻戰術,無論是前排的平面梯次,還是後排的立體梯次,均成為了各支專業隊的拿手戰術。在女排比賽中,由於身體素質所限,後排梯次運用的次數屈指可數,但由前排主攻在經過副攻手的掩護下,所完成的平面梯次也同樣大為流行。在去年年底的女排世界盃中,中國女排也多次使用該戰術,收穫了不小的成效。

最基本的梯次進攻,便是位於前排四號位的主攻手在上步時,主動拉近與副攻的距離,在四號位與三號位的中間結合部完成起跳扣球。一般情況下,梯次戰術的成立大多建立在副攻近體快戰術成型的基礎之上,也就是說副攻隊員按照近體快的節奏進行上步、起跳,但二傳手並未傳給位於三號位的副攻,而是在保持相同弧度的同時,將傳球距離略微增加,由位於3.5位置的主攻隊員完成致命一擊。

梯次進攻的最大優點,莫過於破壞對手在二號位的雙人攔網,使我方四號位進攻隊員能夠減輕壓力、創造出更為豐富的扣球線路。由於副攻在很大程度上通過近體快的戰術起到了掩護作用,因此對方副攻隊員難免會受到干擾,所以梯次戰術也很有可能為主攻隊員創造出面對單人攔網甚至空網的局面,下球率大為提升

  • 三、副攻戰術:短平快

短平快戰術也是現代排壇副攻常用戰術之一,如單從視覺角度來看,短平快與近體快較為相似,很難發現區別,因為都是二傳快速出球、副攻手起刀落,整個過程十分短暫。但仔細觀察二傳的球路、副攻的位置,不難發現短平快與近體快之間還是有著根本性的差別。

上文所述,近體快戰術中,副攻手的位置與二傳較為接近,基本上二人距離不會大於1米,而短平快戰術則對空間的要求更為嚴格,副攻手必須與二傳拉開至少一步的距離,方可打出短平的效果

由於副攻與二傳之間距離拉遠,因此二傳手若傳出帶有弧度的半高球已失去意義,因此,短平快中“”的作用需充分展現,在副攻完成上步、起跳後,二傳需在跳起後,略高於網口的位置傳出水平傳球,快速、準確找到副攻擊球最高點,由副攻隊員順勢完成扣球。

短平快、近體快均屬副攻身前快球的兩大基本戰術,其目的幾乎相同,均是為了搶時間、避攔網

。而兩者之間區別有以下兩點,其一,短平快與近體快相比,副攻與二傳的距離較遠,其二,從二傳傳出的球路來看,近體快略帶弧度,而短平快則接近水平。

  • 四、主攻戰術:平拉開

平拉開戰術是當今世界排壇主攻隊員運用最頻繁的戰術,該戰術的要領為

位於前排四號位的主攻手正常進行上步,二傳採取較為水平的線路將球傳至網口,主攻隊員快速起跳,完成扣球。可以說,平拉開戰術唯一的目的便是利用速度,趁對方副攻隊員來不及向二號位併攏,率先形成進攻。

現代排球戰術變化日新月異,主攻進攻速度增快,攔網隊員的腳步移動、預判能力也隨之增強,因此,僅依靠二傳與主攻之間形成的平拉開戰術,恐還不足以確定百分百奏效,而如果副攻也加入到戰術中來,將短平快、平拉開相結合,那麼必將事半功倍、威脅十足。

無論是短平快、還是平拉開,其最大特點便是二傳手傳出的球路較平、速度較快,攔網隊員如不提前做出預判,很難通過腳步移動形成有效攔網。由於在準備實施短平快戰術時,副攻與二傳之間留有一定空隙,對方副攻必定跟隨移動、準備攔網,而這時如果二傳增加傳球距離,以短平快的球速將球送到四號位,恐怕對方副攻根本來不及做出預判,從而為我方主攻營造出1V1進攻的良機。

總結:

儘管在現代高水平排球比賽中,戰術理念的地位正在不斷升高,一支球隊完全可以通過戰術的合理運用擊敗更為強勁的對手。但所有戰術形成的前提,均不開一個關鍵詞:一傳。沒有一傳保障,所有眼花繚亂的戰術均是紙上談兵,因此,無論未來排球將會作何發展,可以肯定的是,作為根基的一傳技術始終會處在最為關鍵的位置。

以中國女排實際戰術為例

近年來,要論世界女子排壇戰術運用最為合理的球隊,中國女排定屬其一。自郎導接手國家隊後,不僅培養出了朱婷、袁心玥等天才球員,同時也為整支球隊打造出了十分符合自身特點的技戰術體系。在前不久剛剛結束的女排世界盃比賽中,中國女排之所以能夠以全勝戰績奪取冠軍,與賽前制定的合理、高效戰術打法密不可分。

首屈一指的便是在副攻層面,袁心玥、顏妮兩大主力均擁有著頂尖的進攻能力,二傳手丁霞也根據二人特點的迥異采取不同的傳球方式,

袁心玥的進攻大多以近體快、背快為主,而顏妮則以短平快為主。有了兩位強力副攻截然不同的掩護方式,朱婷以及張常寧也可充分打出梯次、平拉開的戰術效果、從而輕鬆形成得分。奪冠也就成了自然。

面對不同球隊運用不同戰術是郎平的拿手好戲,長此以往東京奧運並非不可期。


小公舉談球論道


四大進攻戰術可以概括為1、一點攻”打法,顧名思義就是指“隊伍的進攻以某一個特定的隊員為絕對核心,這個隊員進攻數量基本上等於其她隊員進攻數量的總和”;2、“快速多變”打法曾經是亞洲球隊的主流打法,然而在近些年的比賽中,這種亞洲傳統的“快速多變”打法也是越來越少見了。在當今世界各支隊伍中,唯有泰國女排依舊保持著這種“快速多變”的打法;3、快速拉開,疾速排球”的技戰術打法可謂是當今世界女子排壇最流行的打法了。這個打法的開創者便是美國女排,在2014年女排世錦賽上,美國女排正是憑藉這種技戰術打法從而奪下了最終的冠軍;4、“高舉高打”打法,這種打法很接近男排打法節奏,在當今世界女子排壇上,“高舉高打”打法依然是佔據了重要的地位。在近些年的比賽中,主打“高舉高打”的隊伍是獲得了非凡的成績。

中國女排的主要戰術是快速多變,也就是擅長打快球,主要包括前快,近體快,背飛,背溜,和平拉開五種;另外,副攻當強攻使用,且參加更多戰術進攻,以及後排攻和兩個邊翼強攻的打法,成為了當前中國女排一大主流戰術之一。






均皓錦程


一接發球進攻戰術(簡稱一攻)二 接扣球戰術(防反)三 接攔回球戰術 (保攻)四 接推吊球戰術(推攻)。中國隊現在主要是一點進攻,


半心半城半回憶


1.邊攻強打 2.快攻(背飛、背快、前快…) 3.後攻 4.交叉跑位


凌雲御風139656700


發球,吊球,扣球,攔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