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0年再看《人在囧途》,当时看的是喜剧,如今看却是百态人生

2010年,一个香港导演拍摄了他的第一部独立电影,这部电影的故事背景立意是他从未接触过,毫无概念的东西,

这便是“春运”,与之对应的,还有一个词——回家。

就像候鸟迁徙一样,这是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运动轨迹,而“春运”的载体,皆以火车为主,拍摄一个火车上的故事,太难了,但他却成功了。

时隔10年再看《人在囧途》,当时看的是喜剧,如今看却是百态人生

他叫叶伟民,这部以“春运”为题材的电影,叫《人在囧途》,豆瓣评分7.7分。

如今10年过去,《人在囧途》电影兜兜转转,经由当年的主演徐峥之手,早已发展成“囧系列”电影,但不管这个系列怎么变,《人在囧途》始终是“囧系列”的封神之作,难以被超越,原因为何?

小兮以为,在于“真实”二字。

时隔10年再看《人在囧途》,当时看的是喜剧,如今看却是百态人生

01、以“大众行为”进行故事的塑造

稍微留心的,就会知道,“囧系列”电影四部曲中,只有这第一部是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边的。

叶伟民将他的第一部电影放在了“春运”题材上,讲述的是回家途中的故事。这故事的“囧劲”取决于这一趟路途,而“回家过年”这么一件大事,却不会发生在囧系列的其他几个地点上。

时隔10年再看《人在囧途》,当时看的是喜剧,如今看却是百态人生

我们都知道,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跟故事的叙事有极大的关系,但同样,跟故事题材的选取,也是密切相关的。

“春运”,不是大部分人,更不是一部分人,而是每个人都会做的事。

叶伟民将眼光放在了“春运”这么一个“大众行为”上,本来就已经戳中了许多观众回家的执念,仅仅从题材上达到和观众的共情,电影其实已经成功了大半。

时隔10年再看《人在囧途》,当时看的是喜剧,如今看却是百态人生

但,火车上的故事该怎么开展,又是一个难解的题。

早在2004年,冯小刚就已经用一部《天下无贼》的贺岁档电影,将“回家”和“火车上的故事”相结合,为如何讲好火车故事做了很好的示范。

火车上人流攒动,买错票的、买到假票的、看不好个人物品的、骗子小偷集中的,哪一件事离我们远呢?

时隔10年再看《人在囧途》,当时看的是喜剧,如今看却是百态人生

套上了这些春运“日常事”,无形中,春运和囧式故事,就成了这部电影的两个关键词。

叶伟民用李成功和牛耿这两个倒霉鬼和他们所遇到的倒霉事,以“真实”的表现形式,将这部“囧式”的公路片包裹在春运回家团圆之喜中,却在其中穿插许多让人笑不出来的事,有种用春运,品人生的错觉。

时隔10年再看《人在囧途》,当时看的是喜剧,如今看却是百态人生

02、选择了两位最具“憨傻”气质的人出演

很多人觉得,“囧系列”电影的喜剧风格,是王宝强和徐峥的联合,是因为他们两人,这个系列的电影才具有“囧风”,其他没有王宝强参与的,已经变味了,其实这并不正确。

相信也不是叶伟民选择他们俩担当主角的初衷。

徐峥在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里就已经声名大噪,但他始终无法摆脱的便是他演绎的喜剧角色,大多都有一个“憨憨的”,“傻傻的”的形象。

时隔10年再看《人在囧途》,当时看的是喜剧,如今看却是百态人生

和他一样的,还有王宝强。

网络上有人戏称“有人演什么像什么,有人演什么是什么,只有王宝强,是像什么演什么”。

纵观王宝强参演的角色,几乎全都是“本色出演”,本人看着憨,甚至是傻,他也就顺着这样的角色一路往下演了,当然,这也跟他的外在形象有关(小兮没有取笑他样貌的意思,而是他的气质,给人就是一种“傻劲”)。

徐峥和王宝强的许多角色气质,都有“憨傻”“淳朴”甚至是“善良”这么一个共性,用在这部电影里,则更有代入感。

时隔10年再看《人在囧途》,当时看的是喜剧,如今看却是百态人生

《人在囧途》讲述的是一个玩具老板李成功在小三曼妮的“强烈要求”下,准备回家过年,顺便和长期两地分居的老婆,摊牌离婚,路遇前往长沙追债的牛耿,两个人似乎“霉运当头”,倒霉事缠身,最后一路囧事不断,经历了几次人性的拔河,李成功终于从身心上回头,回家的一个故事。

许多人在这个故事里的看的是“囧”,但小兮却在这个故事里看到“平民气质”。

时隔10年再看《人在囧途》,当时看的是喜剧,如今看却是百态人生

如果李成功是精明至极的人,那么这趟囧途是不会这么“顺顺当当”的,所谓“无利不起早”,李成功本就是商人出身,唯利是图才是他该有的本性。

凡事不跟情挂钩,所以我们一开始看到的就是一个可以冷漠承诺小三答应离婚的角色,可偏偏这个角色又是矛盾的,他并不全然无情,相反,他会因为牛耿一次次地停住了自己的步伐,“配合”着牛耿的单纯和善意,甚至将身上仅剩的现金全给了那个“女骗子”。

时隔10年再看《人在囧途》,当时看的是喜剧,如今看却是百态人生

这样的人,特别像我们身边每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

03、纪录片镜头和公路喜剧的结合带出了中年男人的特质

囧系列电影中,除了“囧”,还有一个非常直观的共性,那便是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这本就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上有老,下有小,在外创业的,打工的,都处于上坡路段,对内和妻子孩子父母之间,关系上都趋于平淡,甚至是矛盾期。

时隔10年再看《人在囧途》,当时看的是喜剧,如今看却是百态人生

牛耿和李成功两个人其实属于两个阶层的中年男人,一个眼巴巴地等着发奖金和工资回家和亲人团聚,却不想最后只能走上讨债回家的路,一个事业小有所成,却迷了方向,差点抛弃妻女。

其实,早在电影正式开拍之前,叶伟民就曾经带着他的摄制团队在全国的火车站实地拍摄春运场景,将纪录片的镜头融合在两个男人身上一起讲故事。

时隔10年再看《人在囧途》,当时看的是喜剧,如今看却是百态人生

他是用最真实的镜头和稍带刻意的“囧”事,带出了这两个人男人在生活中的困境,把他们难以周全的生活姿态,赤裸裸地展开在我们每个人面前。

中年男人,是一个不懂哭,更不懂发泄的群体,叶伟民的这一次创作,无疑是开了中年男人与公路喜剧结合的先河,同时,提供了让更多人认识,甚至是了解这类群体的渠道。

牛耿和李成功他们俩他们代表了这两个阶层同一年龄段的众生相。

时隔10年再看《人在囧途》,当时看的是喜剧,如今看却是百态人生

在这部片之前,国内以中年男人和公路喜剧片概念相结合的电影其实并不多,之后聚焦中年男人的电影也没有太出挑的。

即便是后面徐峥延续了“中年男人”的这些故事,把中年男人的故事都填满了,也没能超越这部前作。

时隔10年再看《人在囧途》,当时看的是喜剧,如今看却是百态人生

叶伟民的“人在囧途”,

最好的地方,在于讲故事和纪录片式镜头的结合,而这,在囧系列的其他电影里,只看到了影子,并没有真的延续。

《人在囧途》这个名字,其实拆分理解,也是很奇妙的,似乎每个字都能拆解出来故事的边边脚脚,但后续的《泰囧》、《港囧》以及《囧妈》都太单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