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父母用世俗化的眼光看孩子?

梅益冬


谁也都有做父母的那一天,人无完人,都世俗,只希望自己也多换位思考!多和孩子交流!



后街男孩sHX


我不知道什么是世俗化,父母那一辈的人的想法和我们现在的年轻的人想法有了很大的差距,所以,起冲突、吵架都是时有的事情。

就今天我弟弟和我爸吵架,我爸觉得我弟弟的朋友能挣钱,一个月能挣一万块钱,是承蒙了别人的照顾,要多感谢人家。

我弟说:“他没有谁的帮助,都是靠自己的能力做到的,不用感谢谁,感谢的应该是自己。”

我爸觉得:“就打比方,你读书的时候,老师生病了,你也会去看望不是吗?”

我弟生气地说:“理都不理,老师是谁呀?我为什么要去看望他?”

我们这里的老师是这样的情况,老师生病了会请假,然后就会有别的老师代课,然后别的老师就会跟我们说:“哪位老师有事请假不来,今天由我来代课。”

再来就是我们学生和老师的感情也不深,你是老师,我是学生,你教书,我听课,你布置作业,我写作业,没有太大的感情交流。

再来就是有些老师还会使用暴力行为,作为家长从来没有关心过小孩子的学习生活,我们也不敢说,只是觉得老师生病了,我们做学生的也会去看望人家,那我们为什么要去看望呢?

有的时候,父母会以他们的眼光,会以他们过来的经验看待小孩子,是因为觉得自己的小孩子还小,有很多事情不懂,但是,他们也没有告诉我们他们的世界是如何的,遇到了不好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保护自己,对我们不上心,只是一味地告诉我们,做人要怎么样?读书要怎么样?不体谅父母的苦,不会怎么样怎么样,你没有说也没有教,我们怎么会知道呢?只是一味的责怪,却没有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事情还可以这么做,我们怎么会?

而且,现在的世界不一样了,父母不愿意去接受新事物,不愿意走出去,而我们又是这个时代的人,我们会有很多的懒散,但是,也会有很多优秀的地方,一味地指责我们的缺点,只是看见我们的缺点,却从不去看看我们还有很多的优点,还有很多令你感叹的地方,只是,大人不愿意知道,也不想知道,只知道你能不能挣到钱,钱才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但是,却从不反观一下自己,自己又是什么的人?做不到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我们来做到?就算我们能做到,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事情,总得有个过程。

最气人的是,就不管,就要现在拿出钱给我看!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没有我们做子女的那么厉害,自己辛苦了大半辈子才有今天的成就,却要我们一下子就做到,未免有些过分。

老一辈有老一辈吃的苦,年轻一代也有年轻一代的苦,老一辈的苦是没有钱,如何才能挣到钱,养家糊口。

而我们这一代可以挣到钱了,苦在哪里?但凡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的年轻,都知道自己的苦在哪里?苦在没有钱,苦在没有更多的经验,苦在奋斗,苦在绞尽脑汁地想办法让自己多挣些钱。让自己的生活提高,负担家庭,什么房租水电费,什么伙食费,什么还房贷车贷,什么娶妻生子,也没有闲过,我们做小孩子的时候也苦过,苦在不能安安心心做小孩子,不能好好享受父母的爱,拥有父母的陪伴。

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苦,父母吃了生活的苦,如今我们长大成人了同样也是要吃的。


荒野女巫的传说


一是要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孩子,不要只是盯着某一个方面。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外,孩子的性格、文明礼貌、劳动表现、交往情况、文体才能、兴趣爱好、动手能力、卫生习惯等等,都是评价孩子的因素。这样,就不难找到表扬孩子的内容。

二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不要一成不变看孩子。要善于拿孩子的今天比昨天、比前天,而不是跟别的孩子比。比如某次作业或者考试有进步,某天表现得较好,某次显得大方,某次想出了新点子……都应及时肯定,也许这些细微的优点便会是“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三是要用辨证的眼光看待孩子,不要一棍子打死。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尽可能从多个角度去了解分析。比如说孩子的某次作业没做好,错误较多,应该看看哪些题错了,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因为不认真,还是根本不懂,或者是孩子抄错了题。这样,即便是批评,孩子也服气。


小小农村发现家


父母毕竟跟孩子不同年代的人,他们的看法影响不了自己,所以在父母面前尽管听他们唠叨,可以尝试跟他们沟通,不行就随他们去吧,争赢了道理输了亲情。


素婉纤尘


那是因为父母不会用领导者的眼光看孩子。


安阳张辉生


用平常心对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