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急診醫生和120車上的急救醫生不管遇到樣的患者都非常淡定呢,不緊不慢的。而我恨不得跑起來?

牛辰鵬


急救中心執行120院前急救和院內急診急救任務的醫護人員,爭分奪秒與死神搶奪生命,比誰都急。某些急救醫生貌似“慢條斯理”“蜈蚣穿襪”,實際上大腦極速運轉,如何搶救怎麼搶救都是絕活。

跑?能夠救命?要看你往哪個方向跑了。還有跑的力度如何,急救現場慌亂跑,更加添亂。

之所以急救特種車輛經常被阻攔,首先是法制跟不上,其次才是全民對生命缺乏敬畏之心。120急救車輛119等緊急任務,警報再響也沒有人會主動讓道。這就不要說跑了。其中最棘手的問題是社會車輛主動讓道,會收穫扣分罰單,不是漫長“申訴”就能夠消除“違法”避讓的。

設卡攔截強制收過路費,也是讓你跑不起來的因素之一。要去救人?先交一筆過路費吧!假裝耳聾惡意阻擋急救車輛,最多批評教育,耽誤搶救也無所謂。

如果對於緊急避讓車輛給予表揚,及時主動消除“避讓違章”記錄,就不會對緊急救援車輛進行阻攔了。

生命敬畏之心需要全社會提高素養,搶救生命爭分奪秒,千萬不要看著好玩在一旁添亂。就像跳樓自殺現場,醫生護士消防員大家都在想方設法挽留生命。你倒好,跑過去大叫:“有種跳下來啊!”一條活生生的生命就在你的吶喊聲中結束了。

專業畢竟是專業的,不要用業餘去揣摩專業人員。更何況醫護人員是與生命健康打交道,與死神爭分奪秒搶奪生命,無關人員迴避!


六維魔咒


他要是比你還慌亂,那就糟糕了,敢不敢用他呢?

記得一次在診所村裡買藥,醫生正在掃地,慌慌張張進來幾個人,護著一個人,腦袋開瓢了,要縫合,醫生看了一眼,繼續掃地,哈哈,別說那幫人了,我都跟著著急,那幫人催了一句,大夫慢悠悠來一句,那也得打掃完了哇,結果我們大家看著他一步步慢悠悠的打掃完,倒垃圾,然後洗手,才開始檢查縫合。


丄古文明


大一的時候,外公因為心臟病送進了搶救室。半夜裡的時候,救護車又送進了一位40歲出頭的中年男子,是捏著氣囊一路推進來的,下身只穿著一條花短褲,可巧床位都沒有了,推來個氧氣瓶是空的,其它的氧氣瓶都被根大鐵鏈子鎖在了一塊,好不容易又找來一個結果減壓閥又卸不下來,兩個工人還在不緊不慢地找扳手,家屬只是一個和我差不多一般大的女孩,急得只會一個勁跺腳,“快點呀,你們快點呀”。只看著那男子的腿一路青下去,直青到腳趾。那是我第一次直面生死,而那女孩無助的求助聲至今不忘


雷154135693


主要是見得多了,處置急診有一套流程方案,急也沒用,一哥們經常急診值班,後半夜經常有拉過去或者現場就很嚴重的,治不了拉太平間,然後趴桌子上就又睡著了,誰幹這一行都一樣,有一次工廠鍋爐房管道裂了,那聲音比噴氣飛機還響,有些膽小的直接撒腿就跑了,廠裡黃師傅值班淡定的邁著方步過去把一個閥門關了,安靜了,跑的那傢伙被嘲笑很長時間


恆基卓雅


記得第一次實習有位病人不舒服我急忙跑去找老師,很慌張,結果老師把我批評了,告訴我作為醫生遇到什麼情況都要冷靜 因為病人在看著你呢 你如果都慌神了你病人該靠誰呢 記住你在病人面前就是希望,後來無論遇到什麼情況,雖然行動迅速 但覺得很淡定,你必須要準確判斷


秋風65874807


其實我覺得,主要是因為你電視劇看多了。電視劇或者各種紀錄片影視鏡頭中,經常看到救護車匆匆忙忙好像和時間賽跑,醫生護士在鏡頭中還會催促的說到上擔架,上氧氣,快!其實我覺得更多的是被這種鏡頭深深的紮根在腦海裡了。

有一次,一個同事因為可能誤入了一點點化學藥品,渾身冒汗抽搐,她姐姐都快急哭了,打了120過來後,醫生都是不緊不慢的步伐,顯得是那麼沉著淡定。當時我在邊上心裡就想,怎麼和屏幕中的形象不一樣?


閏土去旅行


我是急診科醫生,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最合適。

急診醫生和120醫生為什麼不管遇到什麼樣的患者,都非常淡定呢?原因有如下幾方面:

一 沉著冷靜是一個急診醫生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

搶救病人時,醫生就是總指揮。病人家屬慌亂,醫生也跟著慌亂,這是大忌。

作為一名急診醫生,不是救命的情況下,我都不會在走廊裡奔跑。因為這在病人眼裡會顯得你非常慌亂,不沉穩、沒有底氣。 奔跑和快走相比,節約不了幾秒鐘,不會對搶救產生根本的影響,卻可能留給患者家屬一個不靠譜的印象。

二 醫生說話和動作雖然保持著固有的節奏,腦筋卻是在飛快地轉。

普通人不可能體會,醫生看病人一眼,摸一下脈搏,拿聽診器聽一下心肺和腹部,動作雖然簡單,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就是在蒐集大量的信息,努力地迅速理清思路,為下一步診斷和治療做出決策。即使在走路,醫生的思維也是在飛轉。

醫生會詳細地向家屬詢問病人的情況,家屬卻常常無心回答。他們想的是:“瞎耽誤什麼時間?還不快趕緊打針!”,醫生想的卻是:“這是什麼病?什麼病?什麼病?”這種情況下難怪家屬會抱怨醫生動作慢。

三 表面看起來緊急的病情,不一定是真的急。

在專業醫務人員來說,對於病人的基本情況是否有危險基本看一眼就能作出初步評估。真正馬上就會威脅到生命的,沒有人會不急的。但是有很多情況,患者表面看起來似乎很嚇人,但實際上可能病情並不緊急。

比如患者患者出現了骨折,疼痛大叫,但是多數骨折不會直接威脅到生命;滿臉是血,恐慌不已的患者,有可能僅僅頭上只有一個小傷口。

我們教導年輕醫生一句話:“叫喊聲音最大的患者不一定是最嚴重的,那些神情淡漠,不出聲的,反而可能情況更危險。”


一定還會有讀者說,就算是有的疾病不要命,可是患者也很痛苦啊,為什麼醫生不能更急一點呢?

要知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急診醫生每天面臨的工作,就像一場長跑,如果面對每個病人都是採用衝刺的速度,那麼很快就會疲倦,根本無法跑到終點。允許醫生工作有張有弛,按照自己習慣的節奏來進行,有必要的時候才衝刺,這樣才有利於挽救更多人的健康。所以請大家多多體諒。

歡迎關注鄭醫生百嗑,每天學習更多實用醫學知識。


鄭醫生百嗑


首先,病人對疾病的認知和醫護人員對疾病的認知是不一樣的。病人往往只是看到表面,而醫護人員能夠看見深層次。

比如,一個病人痛的哇哇叫。在家屬眼裡可能就受不了了,“醫生,趕緊過來看看啊,我孩子都要痛死了”。

但是醫生心裡想的:精神那麼好,叫聲那麼洪亮,沒事。

反倒是那些不說話,在牆角不怎麼動彈的病號,在醫生眼裡可能才是最危險的。因為這些病號可能已經意識不清,或者已經休克,病重的連叫都叫不出來了。

第二、急救車上的醫護人員經驗豐富。什麼大風大浪,什麼急難重症沒有見過。在病人家屬看起來天大的病,可能醫護人員每天都要接觸好幾個,見怪不怪了。

越是經驗豐富,年紀大的醫護人員越淡定。年輕的新醫護人員,那就有可能是慌得一批。

第三、醫生在處理急症重症的時候本身就要淡定鎮靜才行。真的是要血管眼前爆,眼都不眨一下,繼續帶血縫合。要是一慌,病人可能就死了。

第四、如果是真的非常急的病人,那醫生也是跑的飛起。

醫生是職業選手,每天見的重病人不知道多少,所以早就習慣了。你要是遇到一個比你還慌的醫生,那更可怕。。。。。


人體探索者


我在ICU上班,時不時跟車120護送危重患者或者轉運危重患者。其實我在轉運患者時也是很淡定,不緊不慢的。原因如下:

1、完全沒有必要慌慌張張。

如果慌慌張張,可能是發生了意料之外的事情,比如患者生命體徵非常不穩定,心律不齊,隨時可能發生心跳驟停。或者各種意外創傷導致的大出血,出血沒有控制,傷口在活動性出血。當然這些情況一般都是不多見的。

在120接到求救電話,派車的時候,就已經溝通的患者的基本病情,有經驗的120急救醫生,就會帶上可能需要的搶救物品,確保能及時控制致命的損傷。也正是因為已經控制了致命傷,剩下的交給醫院醫生來處理後續的問題,醫生才不需要慌慌張張。如果真的慌慌張張,很可能會忘東忘西,結果反倒會越忙越亂。

如果醫生慌慌張張的跟同事溝通,不停的催促同事,比如:快點,快點,病人快不行了。這樣的溝通,不僅不能增加轉運效率,還會讓大家將注意力集中到患者病情,而使轉運過程分心,是整個轉運效率大大下降。

其二,清醒的患者,聽說自己不行了,心理陰影面積會無限放大。如果患者本人先從內心放棄自己,強大的內心暗示作用,會加劇患者的病情,有時會加速死亡。

反倒是,醫生不斷的安慰患者,沒事,我們馬上就到了,你很快就安全了。這樣的場景,既能穩定患者的情緒,也能讓整個團隊都安心於手頭的工作。

經驗豐富的急救醫生,一眼就能看出問題所在,知道輕重緩急,所以,作為家屬,請尊重醫生的意見,切勿過多幹擾,因為醫生很多時候,不願當著患者的面和家屬解釋過多,這樣會大大影響患者的情緒。

醫生保護的是患者,而不是家屬,所以,作為家屬,千萬不要醫生不關心自己,因為真的沒有必要關心家屬,醫生的全部注意力應該在危重患者身上。

我是康駿朋醫生,歡迎關注我@重症醫生康駿朋。

#清風計劃#


康駿朋醫生


我來回答。他們沒人性,只認錢。在齊齊哈爾一家醫院,孕婦剛送來,大出血。急診科只催繳費,四個大夫不慌不忙打麻將(是中午),等家屬繳費,孕婦已經死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