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甘肃“逆行”到武汉 他是疫情一线的“保护者”

本网记者 王莉文

原本约定好的采访时间,张浩军来晚了一点。

“上午去病区转了一上午,眼睛有点不舒服,中午闭着眼睛喷酒精,没想到一下子睡着了。”他抱歉地说。

张浩军是甘肃省人民医院感染管理处处长。1月24日除夕夜,他受国家卫健委委派,赶往武汉执行疫情防控任务。

此前,他刚刚结束了在陕西的督导工作,从咸阳市泾阳县到西安乘高铁回兰州,刚到兰州就接到了通知。张浩军说:“从兰州走得匆忙,只背了一个双肩包就出来了。”

在电话里和家人简短地告别后,张浩军就踏上了前往武汉的列车。1月25日,张浩军所坐的列车,只有他一人是在武汉下车。

从甘肃“逆行”到武汉 他是疫情一线的“保护者”

据介绍,张浩军被分配到武汉市第五医院进行疫情相关工作。1月21日,五医院接到通知,成为武汉市中心城区发热患者定点诊疗医院,全部用于接诊发热患者。这意味着医院各科室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要把所有的非发热、非肺炎患者转院出院,同时还要进行整体改造,22日下午开设发热门诊,23日就开始接收肺炎患者。

张浩军坦言:“一家综合性三甲医院,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改造成传染病专科医院,对院感工作是一次巨大考验。”

1月25日,张浩军到达医院后,便第一时间换上装备进病区进行实地查看。前期,医院已经改造出了最急需的“三区两通道”,张浩军到达之后,主要是对院感相关流程进行优化,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尽最大能力进行改造。

“大到医院区域的划分,设置每一处房间的功能,规划每一个通道的走向,小到每一件防护用品的使用,传染病防控各个环节的具体细节都需要关注。最重要的是,设计的流程要可执行,可操作。”他还告诉记者,除此些工作外,还要整理院感知识发到微信群里,给医护人员学习,并对相关操作进行现场培训,发现问题,立刻纠正,而不能当场解决的问题,就得想办法优化流程。

从甘肃“逆行”到武汉 他是疫情一线的“保护者”

据了解,张浩军来的时候,院领导为保护他,跟他说:“你负责院感,在办公室做流程就可以了,没必要天天出来。”可张浩军却认为,自己设计的流程不走,就不能发现细节问题。防护装备紧张,每次穿上防护服,张浩军总是要把全院走一圈。他每天进病区,看诊疗过程和防控流程。

张浩军告诉记者,疫情防护有两个极端,一个是防护意识不足,很多流程不严格执行,还有一个是防护过度。他一直想办法让医护人员把握好尺度,在听医护人员诉苦、与他们交流观念的同时,慢慢让他们心态放松地规范每一个操作。

“我愿为医患平安筑起一道防火墙。”张浩军相信,众志成城,必能迎来这场战“疫”的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