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湘潭版“小汤山医院”是如何建成的?

三天!湘潭版“小汤山医院”是如何建成的?

医护人员在即将进入隔离区的医生的防护服上写上名字,方便辨识。

湘潭在线2月8日讯2月7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湘潭市医学观察点和病例收治预备点正式启用。这个被称之为湘潭版“小汤山医院”的收治预备点,仅用了三天时间就改建完工。当天上午8时许,市第一人民医院就开始转运发热患者到该病区治疗。

这个收治预备点位于市一医院南院区,之前室内外装修已完成。考虑到疫情来势汹汹,市一医院紧急转移南院区所有病人到总院,将其改造成独立防疫病区,集中收治发热病人。

“建设难度不在于施工,而在于时间太紧迫了。”市一医院院长刘群友说,这一工程,是数十名建设者“抢建”出来的。

改造建设包括对市一医院南院区门诊楼、内科楼和外科楼的改造,改造面积为2000多平方米。因受疫情和春节放假影响,劳务工人调度难度极大。为及时调集力量,工作人员不停给益阳、宁乡、湘乡等地的工友打电话联系。

“3天必须完成所有施工任务。”这是医院提出的时间要求。担任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的李云青坦言,当时他心里很没底。

出乎他意料的是,1月30日开工,一大早,数十名家在外地的工友在工地集结。当天下午,施工队伍增至50多人,远远超出了原计划用工数量。

改建开始后,一切节点都是以小时甚至分钟计算。极限的工期要求下,设计、施工、监理人员齐守现场,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边调整。

经过建设团队三天三夜连续奋战,2月1日,改造工程基本完工。2030平方米病房全部清扫干净,70余张病床、数以百计的医疗器械、电脑、办公耗材等物品全部安装到位。

2月5日,工程顺利完成专家验收并移交。

2月7日,这个收治预备点正式启用。截至记者发稿时,已顺利转运4名疑似病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