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被人類“吃”滅絕的穿山甲,如今成了新冠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

2月7日,華南農業大學發佈了最新研究成果,認為穿山甲是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研究團隊還通過對病毒的基因組分析,發現分離的病毒株與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度高達99%。

這則消息引起了大家對穿山甲的更多關注。事實上,由於人類對穿山甲的非法捕殺、走私和販賣,穿山甲已經快被“吃”滅絕了。

差點被人類“吃”滅絕的穿山甲,如今成了新冠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

<strong>

穿山甲主要分佈於我國和東南亞地區,它們體形狹長,全身覆蓋著扁平片狀角質鱗片,像是穿著一身盔甲。穿山甲的食量很大,其主要食物為白蟻,一隻穿山甲每年可以吃700萬隻白蟻,對保護森林的生態有很重要的作用。

穿山甲遇敵時會蜷成一團,將頭部嚴實地裹在裡面,即使是獅子等大型捕食者也對它們束手無策。但這種防禦捕食者的有效手段,卻根本無法抵禦對它們“垂涎欲滴”的人類。

穿山甲在我國一直被認為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它的鱗甲、皮肉、鮮血等均可入藥,鱗甲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消腫散膿、疏風通絡等功效,穿山甲肉則被宣揚為難得的“大補”之物。實際上,穿山甲的鱗片由角蛋白構成,與人類的指甲成分差不多,穿山甲的肉則攜帶大量寄生蟲、病菌和病毒,食用不當很容易致病。

我國土生土長的中華穿山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定為極度瀕危,成為比大熊貓更瀕危的哺乳類動物。為了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每年東南亞地區會向中國大規模走私穿山甲,也造成了它們在東南亞很多地區處於基本滅絕的狀態。

中華穿山甲自1990年起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中,表示任何從野外捕獵的商業用途均被禁止。在多個不同國家及地區均禁止出口及貿易,包括孟加拉、中國、印度、老撾、緬甸、尼泊爾、泰國及越南等。在中國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禁止捕殺和食用,非法捕殺、走私或販賣,可被判監5年以上有期徒刑,案情嚴重最高可判處無期徒刑。



本文選自《科學畫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