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赡养问题如何处理?

游来游去279


农村赡养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这个子女不养老人的,村里可以替代老人报警,可以走法律的。

如果老人没有子女的,国家有五保户这个扶贫政策,村里给申请一个,然后老人归由村里赡养。


运气不会辜负努力的人


这事农村确实有,不过只是个别人。为什么说人口素质要提高,从小教育是关键。要得人口质量好,优生优育更重要。这类人大多都是60一70年代的中年人,有的将要步入老年人。这类人读书稀少劳动多。基本是有儿有女有孙子,就是不养老年人。

因为他们的年代,虽说普及七年制,但也有不少不读几天就回家。从小就在生产队里挣工份,一直想得多挣些。思想基本没扩展,一心想的就是小圈圈。

特别是女方成家之后过日子,常与公婆把㗎吵。不是你看的不公,就是你没有给我看孩子,没有大事全是家务事,不用说你就是不停嘴,一天你也说不完。最后婆媳都伤心,谁见谁也都恶心。农村家务诸事多的是,全是没钱作的怪。

这种情况只要村里干部做工作,先谈家务再调解,政策法律都讲到,人心都是肉长的,工作到位肯定行。

年轻人也有不养老的,他们对自己的父母照顾的很周到,就是对他人父母不照顾。这样的人,人随年轻心眼小,讨些小利真高兴,吃点亏计心理。这类人必定人年轻,说服教育准能行。

其于就是五保和残疾人,国家每年都照顾。各乡各镇都有养老院,自愿到养老院度晚年。

最好村里也有养老院,老人就村养老好处多。无儿无女不要说,自有养老院里照顾他。有儿有女也可去,顶多出些生活费。谁家逢事都可送,方便群众解众难。这样不论谁家遇了事,都能脱身去办事。时时、事事多和协,和协社会才能大发展。


李书红1957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经济条件的逐步提升,农村生活水平也慢慢好起来了,但是在农村一直都有一个问题困扰着众多家庭,那就是家里老人(父母)的养老问题,父母生育我们,养育我们,教导我们,为子女一生任劳任怨,辛辛苦苦,就是希望在他们年迈的时候有人给他们养老送终,可是当他们真的年迈的时候又有多少子女会陪伴在父母身边?

就我身边我所见说闻来说,有的家庭兄弟姐妹多,一般在农村嫁出去的女儿一般是不用给父母养老的(只在我们这是这么说的)那么养老自然就在自己的儿子身上了,可是有的儿子多的怎么办呢,到底谁来养自己的父母?

就拿我身边的来说吧,3兄弟的家庭,他们兄弟还算和睦,他们说好是按月抚养,每兄弟养4个月,这样也还算过得去吧,可是4个月也不短啊!如果是单纯的跟自己的儿子相处还好,但是跟儿媳妇就不一定相处的融洽,经常怄气,这样搞的大家都不愉快,最后大家商议送至养老院,费用平摊,这样一来这有儿子跟没儿子差不多啊!还有就是兄弟多的你也不愿意养,他也不愿意养,父母会干活的时候都争着养,等不会做事的时候都嫌弃,我们这里一个都上县里的电视台了,重点播报这类关于赡养老人的事情,年纪一大,年轻人都不愿意和老人相处,不是儿媳妇就是孙子孙女跟老人相处不了,都不愿意和老人一起住,不愿意照顾老人,有的就自己住在县城,把年迈的父母留在农村,衣食住行也要靠自己,当然也有的父母不愿意住在县城,这种现像在农村尤为明显,有时政府出面协调也得不到好的解决办法。有谁知道更好的办法吗?





农民小凉凉


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也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籍的义务。然而,近几年,因不赡养老人引发的民事纠纷案件在农村却呈上升趋势。原因大致有:1.农村中部分赡养人的法制意识和道德观念较差,漠视对老人的赡养义务。由于农村老人大多无固定收入,因此,有些人把老人当作家庭负担,认为老人吃、住、病都要花钱,对家庭没有任何贡献。2.农村子女多,相互推诿扯皮,各不承担责任和义务。3.受旧的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农村老人往往只将儿子作为赡养义务人,而忽视了女儿的赡养义务,造成子女间籍口拒绝承担过多赡养义务。4子女长年外出务工,造成老年人生活无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外出务工的人员较以往增多,对家中老年人没有妥善安置。5由于赡养人自身家庭负担较重,生活也有一定困难,因此在赡养老人上不承担自已应尽的赡养义务。

针对这些现象,应该1在全社会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营造人人都关爱老人的社会道德风尚。彻底铲除不赡养老人的土壤。2加大法制教育宣传力度,提高赡养老人的法律意识。3健全农村保障机制,将更多的老年人纳入社会养老机构,鼓励更多的人参加养老保险。4要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积极化解因赡养引起的矛盾纠纷。


半夜听摇滚


老龄化已经成为世界性趋势,而我国老龄化增速又快于世界平均水平,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农村养老问题倍受关注,今天来谈一下个人对农村养老的几点认识和一些解决办法。

在农村中,由于人们劳动的环境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对身体的影响比较大,一般农村居民到了60岁以上,多数由于常年劳作,使身体机能下降,出现各种慢性疾病,丧失劳动能力,此时就需要面临养老的问题。大家都说农村老人养老难,那么到底难在哪些方面?根据对当前农村的了解,主要有二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养老难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无钱养老”的问题。在当前的农村养老问题上,最关键的是没钱养老。在老家有个二十几年的老邻居,男的今年71岁,女的68岁,身体还算可以,生活能够自理,但是就是收入太低,超过60岁的养老金每人一个月88块钱,两人一年是2112元;老两口有承包地8.6亩,种不动地了,只能流转出去,每年能收到土地流转租金一共3440元;再有就是平时两个老人捡点废品,增加一点收入,一年也就有个1000、2000块钱的收入。2个儿子和1个女儿条件也都不太好,一年也基本上不给啥钱,就是逢年过节拿点东西来看看。这样算下来,两个老人一年的收入只有6500-7500元的收入,在当下这个物价水平和消费水平上,两个老人的养老状况可想而知会是个什么情况。

可以说,这是在黑龙江,分的承包地比较多的,如果换做山东、河南、云南、贵州等南方地区,土地资源较少,一家分1、2亩地,甚至3、5分地,土地流转租金几百到1000块钱,再加上养老金一年1000块钱左右,这样算下来一年一个老人的收入也就2000块钱左右,生活会更加艰难。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影响养老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仅供维持基本生活费用,如果有点病、或者别的花销,根本就不够用。

第二个方面,养老难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无人养老”的问题。由于当前种地收入低,外出打工、经商的农民越来越多,导致出现了大量的农村留守老人,不但衣食住行没人照顾,在精神上也没有寄托,这些空巢老人只能在无依无靠、经济拮据的条件下生活,甚至有的老人还要给子女带孩子。尤其是一些需要人照顾的老人,由于子女在外地打工,想上敬老院,有儿有女,不符合集中供养条件,想去民办养老院,农村还缺少养老机构,去城里的养老院还消费不起,陷入两难境地。在我们本地的农村中有将近70%的年轻人外出打工,所以这种“无人养老”的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

面对农村养老这两大难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根据多年的农村工作经验,结合当下农村实际情况,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解决:

第一,多方筹措资金,解决无钱养老的问题。从目前看,农民养老资金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国家发一块,这部分钱比较固定,但数量比较有限,一般农村60岁以上老人一个月就100块钱左右,象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会高一些。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国家和地方投放的养老金会逐渐增长。二是土地租金出一块,这部分也是“死钱儿”,数量也不多,这部分钱没有多大增长空间。

三是子女出的赡养费这一部分,据了解,在我们当地子女拿赡养费用的不多,主要是多数子女家庭比较困难,不愿意拿,还有就是老人心疼子女不忍心让子女拿。怎么解决,就是通过外界干预把这个钱给“逼出来”。首先加大宣传力度,让大家知道“尊老、爱老、敬老、养老”是中华传统美德,其次,可以树立养老典型,让子女主动的参与到养老事业当中。再次,可以通过制定乡规民约的形式,结合当地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确定一个大致的赡养费标准,要求子女按时给予。最后,还可以建立涉及“赡养案子办结绿色通道”制度,尽快解决老人赡养问题,老人养老不能等。 四是希望有关慈善机构多多支持一下农村养老事业,通过建设养老所、捐赠款物等形式给予农村养老以支持。这样,通过国家、子女、承包地、社会资金等多个方面共同努力,农村老人养老资金不足的问题将会得到一定解决。

第二,探索养老形式,解决无人养老的问题。当前,农村的养形式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和子女一起生活,由子女照顾日常生活,并提供依食住行等一切费用,这是最幸福的一种养老形式。第二种是老人们能够自理,可以自己单独生活。第三种是老人就是鳏寡孤独的五保户,由乡村组织集中养老。目前看,这几种传统的养老形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养老的需求,可以在此之外创新养老形式,个人觉得还可以发展以下三种养老方式:

一是发展居家养老,主要是针对子女不在家,需要照顾的老人,可以通过一些村屯干部、有能力帮助他人的志愿者等,或者子女雇佣的钟点工、购买服务等形式,定期到到空巢老人家,干一些家务、买药、聊天等工作,如果出现紧急情况,可以通过电话联系,随叫随到,也能缓解农村养老的压力。

二是发展互助养老,这种形式目前在城市中已经出现,在农村中也可以偿试,几个年龄大的好朋友,或者几个有亲属关系的老人,或者有共同爱好的老人组合到一起,经济上采取aa制的方式,共同承担生活费用,既可以相互帮助解决各自生活中的困难,又可以相互之间聊聊天、下下棋、打打牌、钓钓鱼,共同安度幸福的晚年,真正实现不靠儿女,互助养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三是发展农村养老机构,这主要针对一些子女不在身边,有养老需求的老人。目前农村中私人办的养老机构不多,导致一些老人想找个养老院养老都找不到,农村养老产业比较薄弱,希望能够加大对农村养老产业的扶持力度,重点对农村养老院、农村志愿者、农村老人养老金发放等方面给予支持,尤其是对农村中民办养老机构的给予更大的扶持,拓展些养老机构在农村发展的空间,不断推动农村养老产业发展壮大。

综上所述,制约当前农村养老的问题很多,但总的来说最根本的两个问题就是“钱”和“人”的问题,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全社会都来关心、关注和支持农村养老工作,我们的农村老人养老难问题就会得到妥善解决,真正实现老有所安、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原来是倩姐


当前的形势下,农村老人的赡养问题不容忽视,随着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多,维权护老成为新世纪的一个社会性问题。而在老年人群中,农村老人约占80%。

究其原因,如今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对于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少的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留下了孤寡老人在家里生活,由于农村生活条件较差,生活方式单调,越来越多的老人承受着身体与心理方面的煎熬,特别是倍受孤独与无助,内心牵盼比较多,导致了老无所依,生活艰难。

为此,个人觉得,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倡农村青年为自己和老人参加养老保险,使农村老人减轻对子女的物质依赖程度。从长远的观点看,通过社会保障体系使老人安度晚年,将是解决农村养老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在全社会提倡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建立团结和谐的农村家庭关系。当前甚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在农村,子女仍将是养老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必须将敬老爱老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渗透到农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依法养老。目前,关于保护老年人权益的立法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婚姻法、刑法、民法通则等法规中都有专门的条款,国家还专门制定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不尽赡养义务的人可以视情况追究其民事和刑事责任,从而为农村老人依法养老打下了法制基础。当前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让全社会了解保护老年人权益的重要性,老年人特别是农村老人更应学法懂法,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趣味说生活


老人赡养的问题一直是个备受关注的焦点,在农村更为突出,如果儿女孝顺了还好,儿女不孝了还得靠自己。抛开儿女来看,城市中的老人一般都有退休金,年老的时候可以到养老机构安度晚年;但是作为农村人,年轻的时候就没有稳定的收入,更不用说年老的时候有退休金了。以前,在农村也没有健全的养老机构,所以农村人的养老多是靠自己,靠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现在不一样了,政府针对农村养老的相关法律和机制逐步完善了,还有各种商业保险可以选择。所以,农村赡养老人的问题基本上是有保障的。





醉乡村的希望


说到农村大家都知道,形容词无非就是那几种,贫穷,落后,种地,人口多……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农民们靠着土地种庄稼,秋收之后又卖粮食,得到一些微薄的收入,这些钱可以用来日常开销,也要留一部分,预计着来年种子和农药的费用,所以基本上除了吃喝也就没有什么多余的。,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快,我国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多。现实生活中,子女不尽赡养义务的现象时有发生。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村老人的赡养问题,比城镇老人更为艰难。在农村,老年人生活条件较差,生活方式单调、生活来源单一,完全依赖子女的供养。农村老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极少,关于赡养老人问题,中年人和青年人都有着自己的看法,一部分是想要将老人直接送去敬老院,不管花多少钱都可以,一些人则是想要将父母接到自己城里住的地方赡养他们。总之是没有想要再回农村赡养老人的。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毕竟回了农村之后,就必须要放弃自己在城市里面的工作,那么赡养老人的话,金钱又从哪里来呢?所以他们能做的也只有这两种办法。

其实农村里面的养老问题很好解决,就应该强制性的去要求一个子女一年拿多少钱出来养自己的父母。每个子女都应该负责。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不管父母以前偏心还是不偏心,至少他们把儿女们都养大了,就冲着这份养育之恩,做子女的就应该养老人到老。





乡村小丽家


首先,农村老人分为,1无儿无女,2有儿女,3身体残迹,行动不便,4儿女不在身边,外出务工等,建立农村镇养老院,撤村合镇,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等福利,支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免费创业资金,鼓励大学生免费创业贷款,政策宣传等专业人员上门指导,上级主管部门专人专管等,公开公平执行党上级各项扶贫,救济政策,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教育,把党和上级部门下达的惠民政策落实到农民手中,


定远王老师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现在的养老问题在具体判定赡养费的数额的时候,人民法院要根据赡养人具体的经济收入情况、当地的实际生活质量水平还有老人的实际身体等各方面的情况来确定。相对来说,农村跟城市相比,在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方式等方面的区别还是很大的。一般来说,在农村生活的老人,生活、交通各方面成本比城市肯定是要低得。所以法律上规定,对于农村的老年人,在计算赡养费的时候,一般是按照当地统计部门发布出来的,上年度当地农民年人均生活费用的数据为基础。父母的老去是无法避免的,作为子女,每个人都要尽心尽力去赡养照顾父母,这不管在道德上还是法律上都是应尽的义务。以上内容仅供参考,相关内容请到相关部门进行核实。父母不管是有养老金的还是没有的做儿女的都应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伶天下父母心有几个孝顺的儿女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