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2017,春日策马?!写作、教书、拓荒……四个词汇里的漳州


谁的2017,春日策马?!写作、教书、拓荒……四个词汇里的漳州


写作

《疏月下的岳二狗》

这个作品是年初就定下来必须要完成的写作计划。不同于以往的书写,这次的书写顺理成章。这里的意味,有着旷然和探索。

写得太顺了,反而写得不顺。世事总有这样的诙谐。有一个道理必须要明白:对世相的剖析是个人叙述的视角,生活的取材未必十足客观。即便如此,我仍顺着偷窥事实的隐秘路径,一路溯回,试图去趋近某个境遇的某些侧面。对于是事实本原,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叙述里的冷静、构思里的技巧、反诸向内的思考,会让人受益和平静。

新年末的29日晚上,漳州四人重聚。时隔半年有余,长沙、厦门、漳州,事与时移,很多东西依然如故。谈起《岳二狗》的片段,我说是开放的,因为它稳得有底气。作者的书写总会流露潜在的价值观。对某种现象的鞭笞和某种困顿的撕扯,作品当有承载。

但我不满意,我推倒重来,野夫的《乡关何处》读了三遍,文字里有凝重的疼痛,疼痛背后的寒凉深入骨髓。关于和熊召正的私怨,几十年未能消融,或许永难消融。野夫的文字里有着侠义和温暖的韧度。我觉得对于写作者而言,情绪不是写字的意义,或许情谊才是。几年后,情绪如风,情谊温存。世事的艰深,终会温润如茶。如果没有,那就再多个几年。文字里少了戾气,就多了圆融的智慧。

岳二狗伪善和外强中干的特点,我总不能很好地把握。这是我不擅长的题材。在整理材料的时候,读到《安娜·卡列尼娜》“安娜之死”的片段,想安娜是遭遇怎样的接二连三的打击和怀有如何的绝望,才会奔赴冰寒的铁轨。剥丝抽茧,每一步的设伏和铺垫,让人如入幻境。这样的思索与沉入作品的写作,是我2017写作的一点点进步吧。

岳二狗的品性决定了他的人生际遇。其实每个人都如此。当我回忆起漳西落日融晖下横亘的展厅,细密的阳光如海,跌落在展厅的每一片玻璃上,心里就有无穷的暖意。我要告诉相逢者的是,生活,在不美好的撕裂处,漾出光芒。

这个作品,在2017年告一段落。


教书

跳进那一片海洋

教书,其实是教自己。人总是在自我感觉良好时候,危机来临。自我感觉良好,真是一个很糟糕的信号。教书时候的自我感觉良好,会造成某种阻断。育人浅薇,应常怀谦恭之心。将所有的结果量化之后,其实还能看出不足。有时候,课堂容易沦为这样一种境地:因为插科打诨,而少了抵达内心的力量。

见识了很多课堂。但感人的不多。很多课堂能显示出机巧。但是机巧,总不是最自然的形式。春风化物是需要苦心孤诣的努力的。期间在漳州一中听课,课文是柳永的《雨霖铃》,短暂的课堂里,融入了填词、古诗词和现代诗的诵读,分段背诵,情景剧的表演、讲释,内容异彩纷呈。课堂,无疑是精彩的,但总让人觉得少了一些悠长的味道。就如《食神》里,也许再多的食材,总比不了,那一份不能再简单的面,因为它黯然销魂。多年前,在泉州。听过很多很棒的课堂。浑然一体的授课,少了拼接的痕迹,就能窥见多几分的功力。黯然销魂,是最高的境界。

抵达内心的课堂,也许,真应该像手艺人雕刻艺术品一样,每一分钟都有潜心的雕琢。课堂的回廊转阁,都应有预设。在哪一处看到阴云,哪一处有密林,哪一处有险滩,哪一处有桥,哪一处是雨过天晴,哪一处观风景,都应该搭景。教师是要有搭景的能力和搭景的耐心。

很多时候,自我催眠式的自我感觉良好,会沦为庸俗的借口。一切的艺术,在大数据下,托词都无所遁形。无心搭景,便没有风景。没有风景的课堂,是多么无趣。


拓荒

变化超出你的想象

漳州蜕变的速度是惊人的。眼见着一栋栋楼宇复制、粘贴一般,瞬间形成了气势。你都忘记了,多久以前,那里还是一片荒地。

时间像变戏法一样,不知不觉间,就网罗了所有的惊叹和哀怨,密密麻麻地陈列在你面前。于是你可以一一清点。你惊叹于城区突然多了这么多楼盘,它们的身价和它们的骄傲如出一辙。你惊叹于不同品牌的共享单车突然就堆满了城区不显眼的角落,共享的大潮席卷着这边陲小城。你惊叹于日日行过的路旁,挡板拆除后,公路旁变了华美的商业街,变了西苑湖公园。逼仄的空间,一下子有了梦想一般辽阔的可能。这一切,都悄然发生,却又有执拗的真实。

当然,更多的是哀怨。你哀怨于房子没有早买,现在房价这么高,如何买得起。你哀怨于别人的生活越来越好,东家买了楼,西家买了车,北家开了店,南家升了职,自己的生活还没有曙光。你哀怨于工作总是不顺遂,未来仿佛无比辽阔,眼前却又无路可走。

城市在发展。拓荒在继续。

每个人的心理,也在隐秘中,渐渐有了形状。或者更加倾颓,或者更加昂扬。有些人还没长大就已经老了,有些人已然华发却还年轻。于是,比起城市的拓荒,个人心理上的拓荒变得停滞。

城市的拓荒和个人心理的拓荒,形成了让人悲欣交集的2017年。心理拓荒赶不上城市拓荒的,也许注定,赶不上这个时代。


沉潜

时间如手纸般促狭

打造手艺的人少了。一眼望去,都专注在营收。这座小城,在很多行当上,看不到那个精雕细琢的耐心。

在餐饮的行当里,学生街的店铺,旧人迎新人。门脸儿一遍一遍刷。满脸的脂粉气,还未退去,又添了新的妆容。而每个妆容下,都看不见褪除粉饰后的匠心。

在培训机构这个行当里,你看到的是粗砾的装修,海量的宣传单,吸水海绵的师资。一切都饱满地雍容华贵。衣服雍容华贵,人物面无表情。

在出行的行当里,司机冷漠的脸。车轮丈量的距离,只是一次次生意的完成。汽车是工具。人也雷同。司机和乘客各自奔赴,时间在各自的肉体生成。

就这样,时间爬过每个人的肌肤。2017年,时间如海。2017年,我如这海上扁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