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中华善德网


出自欧阳修的一首小词,也有人认为是朱淑真所作。

这首小词,浅吟低唱,欢快自然,类似于民歌,很有趣味!

《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1 元夜

元夜,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夜,元宵节,

古时称上元节,新的一年第一个月圆夜。

自唐代始,元夜张灯,民间观灯,又叫灯节。

这一天,男女老少都可走出家门,彻夜狂欢,君民同乐,全民狂欢的法定节日。

《大唐新语》记载:“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臣戚属及下俚工贾,无不夜游。”

到宋代时,更为疯狂,长达五天,正月十七夜才落灯,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特别精巧、多彩的灯火,是最主要的娱乐,辛弃疾有词“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就是写这个场景。

于青年男女而言,是一年一次合法的相见约会的情人节,弥足珍贵!

能够全民狂欢,一定是家和国泰的昌盛之时,这首词可见一斑。

2 不仅仅是约会!

上片甜蜜的回忆。

“月上柳梢头”很重要!

约会的环境,不在灯如昼的热闹处,虽是圆月,却被柳梢遮挡,朦朦胧胧,不明朗也不晦暗,幽僻寂静,圆月与柳丝相映创造的幽境,就让人有无限遐想,更有谈情说爱的绵绵情意。

这首词最大特点没有正面写佳人,只一句句“月上柳梢头”,约会环境的诗意创设,已足见美好,足够让人难忘。

后两句情感的失落自然而流露!下片凄凉的现实。

“月与灯依旧”很苦味。

词人赴约,还沉浸在去年约会的甜蜜中,一切景物都与去年相同,唯久久不见佳人到,空余只身孤影。

越“依旧”,越留恋过去,相同的情境,却已不同的处境,“物是”而“人非”,一年的憧憬也化为泡影,元夜的热闹,圆月的明朗,花灯的精彩,都黯然失色了,再也无心欣赏了!

抚今思昔,黯然神伤!

虽是约会小词,却也有时光无情,物是人非,世事无常的小小感伤!

很容易想到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都用了对比,都因物是人非而落寞感伤!

崔护的诗是一次难忘的邂逅,明丽清新,写春天,写热情,那个与桃花一样美的姑娘,相同的情境,便再也难忘。

欧阳修的词是失恋,人事无常的沧桑,细腻婉约,那个两情相悦的姑娘,失约后,便再也不见。

前者炽烈,唯美,后者凄伤,质朴。


一绿浮芳


 是指元宵节。

这句诗出自于欧阳修所作的《生查子·元夕》,全词是“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含义是:去年元宵之夜,花市灯火通明,亮如白昼。月亮升起,位于柳树梢上,我与佳人相约在黄昏以后。今年元宵之夜,月亮和灯火依旧同去年一样,只是再也见不到去年的人,泪水滴下来打湿了衣裳。

  这首词作描绘了两年的元夜夜景,上半阙先是描述了去年元宵节夜晚繁华热闹的景象,又写出了与佳人相约柔情蜜意的氛围,制造出一种朦胧优美的意境,下半阙同样先写景再写情,元宵之夜的月亮和灯火的景象同去年一样美妙,却再也没有去年的人陪伴在身侧,表达了词人浓浓的哀伤之情。

  词人通过回忆与当下的对比,营造出了物是人非的感觉,昔日伊人在侧,温馨甜蜜,如今却独自对月,只剩悲凉。这首词是被赞誉为称绝的作品,词作中言语浅显简练,十分通俗,却意味隽永,传达出了绵绵不绝的感情,体现了真实、朴素与美的统一。词作情意动人,又易于背诵,因此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


跪射俑


元夜是指元霄节。明天就是元霄节。以前元霄节观灯都是一家三口骑着车去周边村上或镇上观看!我和老公一人一边牵着儿子的手,这里挤挤那里挪挪,兴奋又热闹。可如今老公已经离开快两年了,再没有人可以载着我们去玩了,过年过节越来越没意思了。哎!


申江妈妈


这句话出自:北宋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原诗: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在很长一段中国历史中,女人是没有社会地位的,她们的爱情和婚姻也遵循着“父母之约,媒妁之言”。但唯一一个让女子可以出去游玩的节日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在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过春节过后,热闹的气氛在这一天得到了更大的释放。夜晚,华灯初放,城里到处悬挂灯笼,还有好多好玩和好吃的东西,年轻的男男女女们成群结队地游玩,一边猜着灯谜,一边吃着零食,一路说说笑笑的,好不开心。有中意相好的男女趁此机会,在月下相会。

但是诗人所描写的却是一场悲剧。去年他们还在元宵节相会,今年的元宵节相爱的人却不在了,多么悲惨!

所以相爱的时候就好好地爱吧,人生无常,不要在后悔中度日。







秀出风采


马上就到元宵节了,借着题主的问题,谈一谈元宵节的诗词,和元宵节有趣的风俗习惯。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句话是描写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的,这也可以算是最有名的元宵节诗词了。这首词的原文是: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据说是宋朝婉约派大家欧阳修写的,也有学者认为,是北宋著名文艺女青年、词人朱淑真写的。不管是谁写的,这首词都反映出元宵节的一些习俗。

从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元宵节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在这一天,男孩子可以大模大样上街看美女,女孩子们可以风姿绰约去街上看花灯吃汤圆,顺便看看帅哥和被帅哥看。现代社会,处处都是不夜城,人们可以在灯红酒绿中尽情享受现代生活,但是古人有点悲催,各朝代大多实施宵禁政策,晚上不准随便到大街上溜达。但是在元宵节的前后三天,全国放假,男女老少可以随便到街上去狂欢。所以,元宵节就成了年轻人上街撩妹或撩汉的狂欢节。

其实,比这首词写的更好的是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词人描写了在元宵节上遇到的一个美女,仅仅是惊鸿一瞥,却给词人的心湖上投下一颗震爆弹,于是,一见钟情的感觉就来了。其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早已成为千古名句。王国维先生甚至将这一句无限拔高,说这句话是人之成大事业者的最高境界。

那么,元宵节,特别是宋代以后的元宵节,都有什么好玩的习俗呢?

1.宋朝官方在元宵节要成立放灯观灯组委会,搞元宵节庆祝活动。宋朝的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会玩的皇帝群体,所以他们最热衷于元宵节的看灯活动。宋太祖赵匡胤和以下几个皇帝,都曾经亲自主持观灯仪式,城市的挂灯时间也从原来的三天延长到五天,就像咱们搞春节联欢晚会一样,宋朝也专门成立组委会,从冬至那天起,就有专门的班子开始准备元宵节的灯会活动了。

2.元宵节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在这一天,你就不要在灯下苦读,也不要在花园里徘徊了,赶紧带上小厮,带上丫鬟,兴高采烈,到街上看看。那边的花灯灯火辉煌,那边的女子非常漂亮。青年男女可以光明正大的撩妹或撩汉,收获自己的爱情。


好玩的国学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描写的是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古时候实行宵禁,而只有元宵节这三天取消宵禁,大家都会出来玩,看花灯,闹元宵。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

那些年青男女也会借这个机会,看看有没有中意的人,表达爱慕之情。

想想古人也蛮可怜的,就算好不容易看到意中人,两人也没办法常常相见,只能各自相思,忽然想起来那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猫小咪趣游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说的是正月十五元宵节的事。

词的作者是欧阳修。

整首词如下: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首元夜恋旧的《生查子·元夕》是欧阳修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词的上片回忆从前幽会,充满希望与幸福。

周围的环境,无论是花、灯,还是月、柳,都成了爱的见证,美的表白,未来幸福的图景。

情与景联系在一起,展现了美的意境。

关于元宵节的收藏品,还不少呢,有邮票、招贴画、连环画、纪念封、剪纸、电信卡等。


招贴画《闹元宵》。


李逵元宵闹东京。


元宵节的故事。


淄博市1987年元宵灯会纪念封。


丁卯年西安元宵节花灯会纪念封。


中国电信元宵节。


中国电信元宵节。


中国移动通信元宵节。




80年代《南京彩灯与元宵灯诗》卡标。


2004年1盎司中国民俗系列-元宵节纪念银币。


闹元宵,早期蔚县剪纸。


杨明说粮票


元宵又称为上元,元夕指的都是元宵节。其时间为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

“柳梢”一词容易让人误解。其实冬天的柳树才能看到梢,不然就被叶子盖完了。

这首词名叫《生查子·元夕》;

前一句是: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所以,写的是元宵节。

欧阳修写的。大致写于1036年,大概29岁左右。当时范仲淹因不满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培植党羽,任用亲信,向仁宗皇帝进献《百官图》,对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锐批评,劝说皇帝制定制度、亲自掌握官吏升迁之事。事败,被贬,与范仲淹交好的欧阳修也受牵连,同样被贬。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此词该写于此时。

此前,欧阳修在京师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做了馆阁校勘,参与编修《崇文总目》。春风得意,意气风发,“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潇洒异常。

受此变故,此词写物是人非后的相思之情,但也是对人生际遇的写照,实为抒怀之作。小情是有,大爱更甚。


疯哥哥l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亦称“上元节”的节气氛。意思是乘着一轮明月升起在柳树梢头的时光,他约我在黄昏之后夜里谈情说爱,同诉衷肠,共话未来。典出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脍炙人口的名篇词作《生查子-元夕》。本词大文豪别具一格,以一个妙龄少女的口吻将词作一气呵成。全词如下: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本词上阙是回忆去年欢快娱乐心情。曾记去年此时此刻,灯亮,月明,给热恋中的心上人约会情景,因元宵夜喧嚣热闹欢乐而增添许多光彩。“去年元夜时”点明具体时间,为下文作铺垫,“花市灯如旧”,描叙了元宵夜灯火辉煌灿烂迷人,如同白天一样,展现了约会情人欢聚时间的背景画面。“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道出去年元夜幽会的情景。为全词词眼,画龙点睛之笔。意境优美,情致浪漫,便促成词人这句传颂千古的名句。描绘出情人幸福的幽会于月下的动人场景,但这种快乐的时光总会如昙花一现,稍纵即逝,不复再来。

下阙中词人笔锋急转。写出今年元夜故地重游,但却呈现物是人非的凄凉悲苦情景。“月与灯依旧”五个字便高度概括了今夜的环境气氛。眼前呈现的景物同去年一模一样,依旧月光明媚,灯市灿烂的不夜景色,“不见去年人”点明去年幽会的情人此时此刻又在何方呢?“不见”二字看似平淡,却韵味深长,一字千金。更加增添了几许悲凉之意,大家试想,面临此情此景,情窦初开的小美女怎能不伤心动情呢。“泪满春衫袖”只见伤心痛苦的泪水无情的打湿了春衫的衣袖,词人只用简短五个字便将这种淡漠冷清,凄凉悲伤令人愁的伤感之情,勾画的形象,生动,明白,透彻。淋沥尽致,入木三分,词人对词作的娴熟,驾驭文字的深厚功底,由此可见一斑,令人钦佩,值得我们学习探究。



秀才品诗词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句话是描写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的,这也可以算是最有名的元宵节诗词了。这首词的原文是: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据说是宋朝婉约派大家欧阳修写的,也有学者认为,是北宋著名文艺女青年、词人朱淑真写的。不管是谁写的,这首词都反映出元宵节的一些习俗。

从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元宵节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在这一天,男孩子可以大模大样上街看美女,女孩子们可以风姿绰约去街上看花灯吃汤圆,顺便看看帅哥和被帅哥看。现代社会,处处都是不夜城,人们可以在灯红酒绿中尽情享受现代生活,但是古人有点悲催,各朝代大多实施宵禁政策,晚上不准随便到大街上溜达。但是在元宵节的前后三天,全国放假,男女老少可以随便到街上去狂欢。所以,元宵节就成了年轻人上街撩妹或撩汉的狂欢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