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里的很多人,宁肯把精力放在没有任何希望的副业上,也不愿意专心工作,你怎么看?

职场幸福路


前段时间下班,叫了辆滴滴,碰巧遇到了晚高峰,就和滴滴师傅闲聊了起来。师傅是位很健谈的男士,开着辆宝马车,价格约50万左右,当时我特别好奇,明明开着好车,证明家庭条件应该还不错,为什么下班后还兼职几个小时跑滴滴,让自己这么辛苦。

当时他说:“自己在一家公司工作,月收入6000左右,车是创业时贷款买的,后来创业失败,每个月生活压力变大,车贷、女儿假期补课费用都是钱,做滴滴司机,一个月也能赚3000元左右,可以减轻些经济上的压力。”

职场中,很多像这位滴滴司机一样的人,每天为了生活而奔波,对于这些人,我理解他们的处境,生活所迫,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但更多的是担忧。因为毁掉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一直忙,忙到没时间。


我一直认为主业很厉害的时候才能搞副业


1、你每天的时间都非常有限,成就任何事业都必须专业和专注

很多朋友每天上班都无所事事,领导如果有安排工作就做领导安排的工作,没工作的时候就自己在发呆,或者在刷淘宝。看到身边很多人在做副业,他也跃跃欲试,结果到最后主业被耽误,副业也没赚到多少钱。

其实做好一件事情一定要专注,每次做好一件事情就很了不起,因为你不是神人,你不能同时做几件事情。

2、主业做好再做副业

瓜子二手车CEO杨浩涌说过:他们的品牌营销策略叫“沸水效应”,如果水没烧到100度,烧到95度就是浪费,为什么说是浪费呢?如果只烧到95度,只要不继续烧下去,热度就会没了;但是如果烧到100度以上,水开了的时候,只要维持小火不断,就能一直沸腾。

我之前有个朋友搞副业很成功,搞了一年直接被副业公司挖走了,年薪比原来公司高了一倍。为什么他可以搞成?因为那时候他已经把主业做的很好,每天只需要投入一点时间就能维持主业的高水准,所以他每天空出很多时间做副业,副业做的有声有色,当时做副业那个老板对我朋友说:你一个做副业的比我那些正职还厉害。

3、不能只顾着做副业,要努力提升自己


如果你的时间全部用来做副业,而忽略了自我的成长,你赚到的钱都是短暂的。我们要规划好自己的事业,你的业余时间可以用来赚钱,或者用来学习和成长,其实成长也是在赚钱,只是没有像副业一样即时变现。

这个世界其实很公平,只要你一直在成长,它一定会变现,只是做副业是即时变现,成长是延时变现。

张一鸣讲延时满足时讲到:他很多大学期间的同学,一起共事的同事中,里面有很多人才,技术、成绩都比他好,最初他对这些朋友的未来抱有很大的期待。10年过去了,很多朋友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他说:他们其实可以做的更好,但他们却没有做到。很多人太注重眼前的利益,他们业余会做一些兼职或者副业,但其实那些兼职和副业对主页一点帮助都没有,甚至乎还会影响主页工作,他们这样做是为了更快拿钱付首期,或者可以更快换台更好的车。

总结:


副业可以做,但不要耽误主页的精进,人的精力有限,一定要等主页做好才能做副业。


只有主页做的好,副业也会做的好。时间不能全部用来赚钱,必须要留时间学习成长,副业和主页最好能互相加持,一份好的副业,应该可以带给你快速成长,带给你更多可能。


令狐开讲了


讲一个真实案例:

我们公司的小刘每天下午5点准时下班,从来不会加班。

好几次公司领导要求他加班的时候,他总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然后推脱加班的事情。

当时公司领导问他:你每天下午准时下班的目的是什么?你为什么不愿意在公司加班呢?

小刘什么话都没说,只是笑笑,后来大家才知道,原来他有了自己的兼职活动,而且兼职活动的时间是每天下午6点。既然兼职活动在下午6点,就不可能也绝对不允许他5点的时候加班,因为5点的时候加班就赶不上6点的兼职活动了。

之后有那么一两次开公司大会的时候,领导继续问他:明明可以在公司里面努力工作努力赚钱,为什么要把精力放在兼职上面?在兼职上面赚取的工资真的比在企业赚取的工资要高吗?

小刘笑了笑,只是淡淡的说道:最起码我自己兼职能够赚取应有的酬金,在公司里面努力打拼,却未必能够拿到公平公正的酬金。

把精力放在没有希望的副业上,主要原因如下:

对呀,按理来说在公司当中努力把自己的正职工作做好才是主要的,至于兼职那些纯粹是次要的或者可有可无的,为什么很多人都愿意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副业上呢?

1.正职工作没有希望。有一些企业就是这个样子,大锅熬饭,甭管你做好做坏都是一个样子,甭管你为公司付出了多少每个月就是你的固定薪水,没有酬金,也没有多余的奖励。

第1次可以这样,第2次也可以这样,但是时间长了之后,难免会有一些人心寒,他们觉得公司对不起,他们觉得公司里面的工作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多做少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慢慢的就没有心气了。

2.兼职工作的福利太多。现阶段有一部分兼职,他们的收益是非常高的,而且这一部分收益主要集中在高时效上面的收益。

比如每天下午4点到下午7点这一段时间属于外卖的集中点,如果能够注册一个外卖端口,并且在这个时间段送外卖的话,也能赚个满盆体钵。最起码能够保证每个小时有40元或者50元的收益,三个小时可能就100元,比自己的日常工资还要高一些,难免会有些心动。

3.对于钱财的渴望。这一点就没有必要详细介绍了,每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后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甭管你是买车买房还是给孩子买奶粉,都需要用到很多的钱。

既然那边有需求,这边就需要及时补入,反正兼职的收益也能够达到正职收益的1/3,甚至能够达到一倍以上。

整体来看的话,一旦兼职的收益不如正直的收益高,而且很多人都愿意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兼职上,只能说明企业或多或少有一些不对的地方,而且员工已经对企业伤了心。

优质职场领域创作者,十年职场培养师经历,持续输出优质职场文化,全方位解析职场难题,希望大家关注@职场全能王!

职场全能王


难道主业就有希望了?

每天上班下班,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内容,或者一切都在“奉命行事”,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所谓的工作,不过像个驴子在拉磨,能不腻烦吗?事实上,许多职场人的工作,看上去很光鲜,实际上跟搬运工没有太大差别。

只不过人家搬运工干的是纯体力活,有些职场白领干的是重复性的事情而已。

去年年底,我面试了一个做新媒体的应聘者,我问他原来做了哪些工作,他告诉我主要是写文章、发文章,但他所谓的“写”其实不过是“编”和“洗”而已,用常用的话来说就是“文字搬运工”。我问他为什么辞职的原因,他告诉我在原来公司发挥不了个人原创能力,因为他觉得每天干文字搬运工作都是重复性的,拼凑、剪切,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弄不好还被人投诉,让人很抓狂,不是他想要的,业余的时候他只能自己写点东西经营自己的公众号。

这个应聘者的工作内容多少反映了部分职场人的真实状态,一句话,不是员工不愿意专心工作,而是工作本身没有专心、专注的必要,因为许多工作还是琐碎的、重复性的、不能让人增值,更不能提高个人技能,只不过是按照规定好的程序和动作去被动的工作而已。

换句话说,这种工作只是为了解决温饱或者生存问题,谈不上对个人有提高,更谈不上喜欢,因此导致一些人并不能把心思真正用在工作上。

正是在着这样的情况下,许多职场人发展处了个人爱好乃至特长,利用业余时间分享自己的见解,写文章、发视频,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于是这就产生了认知盈余,顺便还能给自己赚点零花钱,于是,“副业刚需”就这么诞生了!

因此,可以看出,许多人之所以从事副业,确实是因为有现实的客观条件和土壤,还有自我的内在需要,二者一结合就自然而然产生了。

所以,针对题目中所说的“没有任何希望的副业”这样的说法过于武断,没有任何依据,事实上,许多职场人正是靠着副业获取了额外的收入,怎么能说“没有任何希望”呢?至少也是对工作收入的一种重要补充吧,也可以说,这是一种双赢行为!

总之,员工不是不愿意专心工作,如果这份工作内容丰富、有挑战性,同时收入待遇能够达到自己的理想,这当然是最好的选择,我相信员工绝对不会三心二意,而是一心一意的扑在工作上!就像华为任正非老爷子所提倡的"利出一孔、力出一孔"的理念一样,只有给高工资、高回报,员工才不会有后顾之忧,才会力往一处使,产生强大的聚焦能量。

反之,如果公司/单位给的待遇不高,工作内容单调,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很多人自然不会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所谓墙内开花墙外香,体内不足,体外来补,自然会想办法获取副业收入,这是任谁也阻止不了的。

对于员工个人来说,遇到这种情况,把精力放在副业上无可厚非,但是有两点要特别注意:

第一、做副业要有空余时间和精力。

如果你的工作压力不是很大,还有许多业余时间的话,这就为从事副业创造了客观条件!但是精力一定要分配好,不能纯粹为了提高收入,一天到晚不休息连轴转的工作,乃至于损害个人身体健康,我是不赞成的。

第二、做副业最好要与主业相关。

副业有很多种,不能用有没有希望来衡量,而是要与个人的特长和工作经验相适配。如果本身擅长这个副业,或者业余做的只是工作经验分享、扩算,那这种副业跟工作/主业是相辅相成的,应该作为首选。反之,那种与工作本身毫无关系的副业,最好不要从事,因为会耗费你的精力,即便获得了一定的收入,也很有可能得不偿失!

认同我的请点个赞吧,希望职场人士认真对待。

我是作者@喻派职言,今日头条签约作者,15年人力管理经验的职业导师,有料有趣有态度! 以上内容均为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和抄袭。

喻派职言


朋友老赵在公司里是高管,他发现公司有个部门主管竟然在做副业,他马上喊对方来办公室,骂了一顿。

结果主管说,因为要供房供车,父亲又患病,经济压力比较大,才不得已在朋友的介绍下做副业,减轻经济压力。

老赵心一软,就让对方做好部门管理先,晚上回去再慢慢做副业。

结果也不知道这事儿给传出去了,而且变成“公司领导同意大家发展副业”,接着老赵发现在部门主管的影响下,公司不少员工都明目张胆做副业。

于是,他就这事开个会议,把主管给开除了,并对做副业的员工提出警告。后面专门挖了个有经验的主管过来,把部门好好整顿一下。

随着“斜杠青年”的发展,很多职场人士都在暗地里开始尝试发展副业,对公司管理来说,要完全禁止有很大的难度,有些公司甚至默认员工做副业,这对公司来说绝非好事。

在一家公司里,如果有很多员工都在发展副业的话,那么说明公司的管理或者发展出现了一定的危机,管理者应当有一定的敏感度。

而作为员工,如果所在的公司里有很多同事在发展副业,那么说明在公司的发展有限,应当考虑是否要换家公司了。

<strong>

一、公司大部分员工都想发展副业,说明公司薪酬收入和发展都十分有限

员工想要发展副业,主要有两大需求:

  1. 公司的薪酬发展满足不了其经济需求,存在比较大的经济压力,所以希望通过发展副业来提升经济收入
  2. 员工在正职工作上受挫,看不到岗位晋升的可能性,职业发展受限,一方面想通过副业发展来摸索职业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另一方面则是寻求职业发展的退路,避免随着年龄增长被淘汰,失业后找不到工作。

如果公司大部分员工都在发展副业,而不专心工作,这背后反映出来的,就是大部分员工在公司里的薪酬收入和职业发展都很有限,因此他们只能通过发展副业来满足。

从公司管理的角度,就要分析公司的薪酬制度、激励机制和职位架构、晋升机制中,有哪些制度需要改善,在完善之后,加强对员工的管理,让员工有心思回归到正职中。

二、公司很多员工在发展副业,说明领导管理宽松,工作氛围消极,公司发展有限

员工在公司里宁肯将精力放在没有任何希望的副业上,也不愿意专心工作,说明三个情况:

  1. 员工的工作量不大,工作时间很空闲,以致于很多员工都有时间去做副业,这是团队分工管理的问题。
  2. 公司的管理制度太宽松,员工就算明目张胆做副业也没有收到约束或问责,以致于越来越多的员工也去做副业,而忽视正式工作,这个公司管理、问责制度不够完善。
  3. 公司的团队工作氛围很消极,以致于大家对正职工作的兴趣不大,而更愿意投入到自己更感兴趣的副业工作中,这是团队凝聚力不够,管理者调动不起团队的工作积极性。

出现这三种情况,就说明公司存在很大的管理问题,而当前的中层管理者在管理上也有很多不足,这些都将造成一种结果:公司的发展会很有限。

因此,公司必须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问责制度,最好是更换掉现有的中层管理者,招一个更有经验、管理能力强的中层管理者,加强对团队分工的管理,让员工“有事做”、“积极做”。

三、职业第一阶段应专心发展正业,正业发展受限时,再考虑发展副业

最后,我们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进入了一家,很多员工都在做副业,而忽视正职工作的公司,那么最好的方法是,换一家公司。

尤其是作为职场新人,还处于职业发展第一阶段,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积累自身在职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包括有用的经验、专业技能、通用能力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除了专心投入工作,还需要利用晚上或业余时间去填充学习,让自己成长更快。而副业会占用我们太多的时间,即使是晚上做副业,也只能消耗个人成长的时间,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更为不利。

当我们发展到职场第二阶段(一般是30-45岁),在正业发展受限时,发展副业才是更好的选择。因为这个阶段我们的竞争力下降,正业发展一旦受限,要突破发展会更加难,而副业可以作为职业发展的第二条路。

最后要说的是,一家很多员工都在发展副业的公司,给我们带来的个人成长和发展十分有限,留太久不会有好处。


学习委猿


我主业月收入不到七千,我副业写小说收入个别月份有2万,最差也5000,你觉得主业还有多少吸引力?


坐一次飞机吧


朋也观点:易中天在《开讲了》栏目中曾经被一个年轻人质问“不务正业”,大概意思是到了快退休的年纪,还上了电视,讲起了原本不属于本专业的历史,颠倒了“业余”和“专业”,认为易中天是在刷存在感。

易中天是这样回应的:“什么叫不务正业?什么叫正业?你说你去讲一个不是你专业的课,这叫不务正业。那叫不务专业,不“正”吗?用词不当吧。那么我再往下逻辑推理,所谓“不务专业”这个词是罪名吗?谁规定了这个人,大学的时候学了什么,将来就得干什么?”

题主的问题也是一样,一般情况下,本职工作只要做好就行,至于是不是专心其实没有必要,专心工作未必做好,不专心工作也未必做不好。

在职场没有任何一个规定说员工必须把所有的精力都要放在工作上,换句话说只要你完成了工作,让领导满意了,剩下的精力你爱干嘛干嘛,没人拦着你。

人各有志,有的员工认为主业就是用来过渡的,副业才是自己的方向。

我单位里就有一个干保安的,跟我是同龄人,没学历没技术,在这里已经干了三年多了,一个月拿着两千左右。

但是人家根本就不指望这点工资活着,副业是某知名公众号的签约作者,每个月光稿费就能拿到七八千块钱,干保安就是不想在家闷着,没事溜达溜达散散心。

当然人家这是把副业干出成绩来了,可在此之前身边人都觉得趁着年轻不如学个技术,靠码字才能赚哪几个钱,想养活自己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就跟题主的观点一样,都认为这是毫无希望的副业,可结果人家真干出来了。所以别以为同事的副业注定毫无希望,有没有希望还要看付出了多少精力。

“专心工作”本身就是个伪命题,职场只看结果,不看专不专心。

网上有句话:“只要你成功了,那你说什么都有人认为有道理,也没人在乎你是怎么成功的。”

话虽然有点“歪理”的成分,但是不得不承认这就是职场的现状。无论多专心工作,拿不出业绩,能力也不见提升,领导凭什么认为你专心了?职场以结果为导向,专心工作只是个过程,苦劳再多,也抵不上功劳的。

还有就是当员工陷入职业瓶颈的时候,苦于无法突破,这时候副业无疑是另一个选择,毕竟多个渠道多个收入,反正主业再怎么努力也提高不了多少了,那干嘛不研究一下副业呢,有钱赚更好,没钱赚也能学个经验,怎么算也不亏啊。


朋也


很多人都不配有副业,或者说很多人都没搞明白,为什么要做副业?
我们一个同事,本职工作是公司的运营,副业是做微商代购,如果要问收入,据说一个月的副业收入可以超过2000元。
本职工作工资算6000元,副业收入2000元,哇!一个月收入8000元,再加把劲,月入过万不是问题呀!
很多人选择做副业的初衷就是很浅显地增加收入而已。
的确,很多人或者很多家庭需要增加收入,但请记住,一天只有24小时,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顾此一定会失彼!
我相信这句话一定不是危言耸听,曾经在抖音上看过一句话,“如果你有一份副业,那么请永远不要加班。”
为什么不能加班?
因为把时间留给了加班,那么留给副业的时间就会少,精力也会少,收入自然也会少。
到点下班就能真的离开公司吗?
想想公司到点还在奋笔疾书或者开会的同事吧,他们难道不知道下班了吗。
可能你会说,下班是自己的权利,这句话没毛病,但你的权利你得懂得在什么环境下使用,到点了让全公司同事看你直接下班吗,那种被人注视的感受真的好吗?
这里并不是说,到点了不能下班,而是想说明的是,不能因为副业而影响到了本职工作。
大部分的人可能都是这样的状态,本职工作按部就班即可,无过便是功,工资照拿,奖金照领。
而副业又是给自己增加一个收入渠道,每个月到手8000元,何苦来哉,多么惬意。
你太低估诱惑力了。
副业作为额外增加收入的渠道,是相比过往前所未有的,即便是上班时间你依然会抽出碎片时间关注副业圈子的动静,也就意味着副业其实是在侵占你本职工作的时间,那对于本职工作而言,真的可以保证按部就班,百分百正确吗?
曾经一度我也有过类似的状态,觉得每天朝九晚六即可,工作嘛,领导说做什么就做什么,反正就那些事,专业技能也不需要新增,反正目前能够搞得定工作。
这种状态大约持续了一个月,我就顿时醒悟了。
从最近工作的出错率来看,副业的确已经影响到了我的本职工作,副业影响了我休息时间导致我白天精神不佳,副业影响了我的专注度导致工作上频频出错。
如果按照这种状态持续下去,恐怕不出三个月我就得滚蛋了。
反思过后,我觉得做出严格的时间规划和精力分配,明确当初做副业的初衷。
当初做副业的初衷和大部分人一样,赚钱。
曾经我有一个理论,普通人的财富自由来源于主业的升职加薪、副业收入以及理财生钱。
这里是有一个前提,三个财富自由的渠道是不能相互干扰或者掣肘的,但是可以相互叠加达到1+1>2的结果。
如果非要说一个收入占比,对于大部分人来讲,主业收入占80%,副业收入占19%,理财生钱占1%。
而如果占比19%的副业影响到了80%的主业收入,那么后果是什么?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如果事态持续下去,可能副业收入会占比到99%,也就是你失业的那天,占比虽然提高了,但是收入金额却是一落千丈了,到那个时候你还认为副业真的可以增加你的收入吗?
我们做副业之前一定要弄清楚做副业的目的。
比如一个朋友本职工作是股票交易员,副业是财经领域的创作者,通过本职工作的经验积累,转化成干货文章支持副业的输出,如此叠加以后,不仅本职工作帮助副业的增长,同时专业知识通过副业写作持续地总结和复盘,又可以帮助本职工作的成长,这就是一种复利效应。
这样的副业才属于健康的副业,才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副业,才属于有希望的副业。
而我们大部分人的副业却是这些,本职工作可能是一个行政人员,副业选择搬运视频赚钱,或者写娱乐八卦赚钱,看似收入增加了,但是持续一段时间本职工作和副业就会相互干扰了,这样的副业是不可持续的,也不利于收入的增加。
所以,我们选择副业最好是可以结合本职工作的实际情况,做一些本职工作的增量,主业与副业相互叠加,相互影响,达到1+1>2的效果才是最佳的。
欢迎关注@银桑笔记,十年职场人,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

银桑笔记


公司里很多人,宁肯把精力放在副业,也不愿意专心工作,这只是一个表象。

先说一个身边的例子。有人在QQ空间卖水果,有人在朋友圈卖阿胶,有人从淘宝进货、周末到公园去卖玩具。作为公司领导,看到员工做副业的时候,心里肯定是不痛快的。但鉴于劳动合同中并没有不允许员工做副业的条款,加上没有看到他们上班时间做,公司领导也不好说什么。

但是作为员工也要注意,不要在上班时间做副业,如果因此而影响了工作,上级领导肯定不会放过你。有一次,那个做微商的员工,因为做副业耽误了工作,而被其他人投诉,结果领导抓到证据,在全公司通报批评,还被罚了2000块钱。

为什么这么多人做副业呢?在当今社会,斜杠青年、副业刚需,已经成为大众标签。

从员工层面而言,做副业主源于5点需求

每个人做事都有自己的目的,员工之所做副业,也是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在,主业不够,副业来凑;主业不足,副业有余。副业对员工而言,是一种补充,让他们更有安全感。员工做副业多源于以下5点:

(1)工资满足不了个人需求,需要开发其他进账渠道;(2)工作可以保障基本生活,副业可以提高生活质量;(3)工作上个人发展空间有限,副业做好可持续发展;(4)单位上班受到多种制约,副业可以获得更多自由;(5)主业满足的是物质需求,副业满足的是精神享受。


从公司层面而言,反映出管理机制存在问题

首先,员工做副业反映出公司面临一定风险。

很多员工把精力放在副业上,势必不会专注于本质工作。而一个人精力分散,容易造成工作效率低下,不能及时完成工作,工作中经常出错等。如果管理者不采取相关措施,任其发展的话,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捅娄子。

其次,员工做副业反映出公司发展前景有限。

一个公司如果发展前景不明,员工也就看不到希望,导致员工的归属感变差。这种情况下,员工要么离职,要么发展一门副业,以应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说到底,这是因为员工对公司缺乏认同,对公司的发展没有信心,所以才会选择副业。

再次,公司管理机制存在问题,对员工无约束机制。

一般情况下,员工在下班时间做副业,绝对是会保密的,同时注意不影响主业。而题主看到很多人做副业,就说明公司管理机制出现问题,对于员工做副业没有约束机制,同时对员工的工作缺乏考核标准,才会显得公司管理混乱,员工自由散漫。


副业并非毫无希望,选对副业受益终身

题主说副业毫无希望,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实际上,在我们身边,很多人将副业变成了主业,而且做得风生水起。常见的副业有:(1)炒股;(2)微商;(3)代购:(4)淘宝客;(5)社区团购;(6)自媒体;(7)写作等。

你副业做得越久,积累的资源就越多,人脉也越广。最主要的是,你的所作所为,对别人产生了价值,你也从中感受到了快乐。

就拿写作来说,你的一篇文章,或者一个观点,可能就会影响到很多人,也或许因此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就如同那些流传百世的经典名著,纵然时光流转,其价值永不磨灭。

对写作者而言,他们既有物质追求,更有精神追求。而兴趣追求和精神追求,是人们奋斗的持久动力。所以,副业不是毫无希望,而是选对了就会受益终身。


职场小龙女


这个现象目前在很多公司都很常见!

原因有4点:

1、公司没有良好的监督制度,照理说你在公司上班,是不能做工作以外的事情,但是管理不严导致一些人上班期间做一些副业相关的工作。

2、公司没有良好的激励制度,上班拿的是死工资,副业创造的是额外收入。在公司只要呆够8小时的班就能拿到属于自己的工资,有的人副业做得好,收入会超过主业。

3、自媒体时代使这个趋势更加明显,我们看过自媒体的造富神话,李佳琪、李子柒冲击着我们不安的灵魂,大家都想试一试,梦想着也许下一个就是自己。

4、人性使然,大家有没有发现给别人做事,热情不高,给自己做事就特别来劲。即便公司给你发工资,潜意识里你会觉得是给老板做事,副业则完全是给自己做事。

总结:对于题目所说的做着毫无希望的副业,也不专心工作,我们怎么看?

首先,副业现在也许没有希望,不代表将来没有希望,如果做一段时间没有希望,想必他们自己就会放弃。

其次,不专心上班这是不对的,拿人钱财,替人卖命,在其位就要干其事,任何事都要专心去做,尤其是工作,认真的去工作,不但能够学习到一技之长,还能反过来帮助你的副业做的更好,因为很多工作都具有相通性。

我的观点,工作要认真做,否则就是没有职业精神,这点都做不到,我不认为其他事能够做成功。副业也要努力搞,任何人都要找到本身工作之外的立足手段,这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快,不要莫名其妙的就被时代淘汰,毕竟课堂上哪里有新媒体运营,抖音运营这样的课堂?


吴少佳


副业是职场打工者一定阶段肯定会考虑的问题,身边的同事或朋友都有这类经历,并且有人做到“双丰收”,这就更刺激了一些人去思考自己能做点什么副业。

因此,从题主的问题来看,对不愿专心工作的原因和副业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

1、首先,要反思为什么员工不愿意专心工作

谁都希望工作活少、钱多、职位高,但现实状况下,活多活少员工几乎没什么掌控权。那么,在钱多和职位高上就必须有所追求。

如果公司的员工在有限精力内就能搞定工作,钱不多职位发展也没吸引力,多半会不愿意专心工作,而是选择把剩余精力投入到副业上。就像投资的最简单逻辑“鸡蛋不能放到一个篮子里”,谁也不愿耗费大好年华在毫无前途的工作上。所以,公司有很多人不愿专心工作,这是首先要反思的。

2、其次,副业的收获可以是多方面的满足

“没有任何希望的副业”可能只是你个人所见,没人愿意做毫无意义的事。

比如有人爱好写作,可能只是为了自嗨,在精神上得到愉悦感也是一种收获,即使没有发表变现也无所谓。但你可能只狭隘地认识到能挣钱才是有意义的。

况且,副业很多时候是比较隐晦的,没人会在公司跟同事大肆宣扬,所以,有可能你看到、听到的并不全面,这会影响你的判断。

3、最后,机会不会自动找上门,没有尝试和努力哪来更多希望?

每个人对副业的诉求不同,有人想找日结的临时短工,有人想做长线的投资,还有人只是出于兴趣爱好满足精神需要。即使现在看来毫无希望,一点点的积累下来,谁能说将来就不会爆发呢?

如果你的主业发展一帆风顺,前途无量,你可能不会考虑。但毕竟晋升通道有限,绝大多数人处在中层以下挣扎。不去尝试和努力副业,怎么能看到更多希望?

当然,并不是鼓励一定要去做下副业,而是要根据个人状况(才能、兴趣爱好、环境等),合理地安排副业,不可因此而影响主业工作。否则,很可能会是“鸡飞蛋打”的结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