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钱存定期的意义有多大?

甜宝爱学习


巨星毛不易在《拜托了冰箱》中说:账户余额的增加能让我提升安全感。

01

安全感

既然前面提到了安全感,那我们就先来谈下安全感。

很多人是缺乏安全感的,特别是没钱的时候。朋友约我出去玩,如果我手上没钱,基本上都是会拒绝掉的;即使朋友说了这顿他请,但总觉得像是欠了别人什么,在短期内无法还清的话,那肯定是等我有钱了再一起聚聚。

而这种安全感的缺乏就是因为钱,假如我银行卡里面有钱,肯定不会有这种缺乏安全感的现象发生,即使我不动用这笔钱。

《拜托了冰箱》中毛不易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曾经穷过或者现在还是没那么有钱的人,都会因为账户里面钱不多而缺乏安全感。

而将钱存在定期可以让自己心里有底,起码自己还有一笔可以支配的钱,让自己更有安全感。

02

强制储蓄

定期有这样的一个特点,你存定期限之后,到期取出按约定的利率给利息,但是如果你提前取出则是按活期存款的利率给你利息,一前一后损失利息也是很大的。

如果不是真的遇到急事非动用这笔钱不可,基本上大家都不会提前取出,这样可以达到一个强制储蓄的目的。

03

风险厌恶者保值之道

大家都知道通货膨胀会让我们的货币贬值,很多人有闲钱都会通过各种投资理财方式来让自己的血汗钱保值增值。股票、基金、信托、保险、债券等等一系列的理财。

可是有些人是风险厌恶者,接受不了以上产品的风险,而这个时候定期存款就成了他们对抗通货膨胀的一道屏障了。虽然定期利率不高,但是聊胜于无。

综上而言:一样东西他的存在自然有他的道理,定期存在这么多年,自然也有他的意义。如果确实有上面这些想法,存定期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投资;如果能有一点点的风险承担,那其他的一些理财方式也是极好的。


我是易将,欢迎关注。一起学习经济理财知识,变得富起来吧!

易将学财


您好!存定期有何意义了?我想存定期最大的意义就是你能剩下钱。

1、定期与余额宝的对比:

自从余额宝面世以来,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习惯性的都把钱直接存入余额宝以获取较高的收益,目前银行定期一年的利率大概在2%,余额宝收益率在4.5%左右,存一年两者的利息收入可差250元;但是存一年定期,到期后,你肯定可以收回10200元,但存余额宝,却很难,为什么呢?因为定期未到期前,提取出来就是活期,很多人不舍得利息,一旦存了定期,不会再轻易去动这笔资金。但是余额宝不一样,随时可以取现,按日计息,而且余额宝直接关联支付宝,对于广大剁手一族来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剁手了,到头来,一年反而没有定期存款剩下的多。

这举两个小例子:(1)不少打工者,每个月赚的钱并不比父母少,但是每年剩下的钱,却没有父母多,当然一方面是年轻人消费较多,而长辈较为节约,但其实不可忽略的一个因素就是长辈,一旦有五千,一万元的整数的钱就会去存定期存款,非急需用时不会轻易再去动这笔存款,而当身上的零用钱少时,自然而然就会节约用钱了;

(2)对于有公积金的朋友:你应该会发现,其实公积金占你收入的比重最多就是12%,但是几年下来,公积金账户的余额并不比你自己的几年的存款少,所以说这就是定期的魅力所在。

因为这是人们思维的一个惯性,就好比,买个东西,五百一千元,直接付现时,看着七八张钞票,可能我们会感觉很贵,不舍得,但是一刷信用卡,似乎好像没多大的感觉刷了就出去,所以说信用卡容易造成盲目消费,而存余额宝就和刷信用卡就类似,在没有极强的控制力下,肯能一不小心就花了出去了。

2、定期与理财产品

都说理财产品利率高,存定期是最差的理财方式,但是我们要记住理财有两点不好:(1)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句话并不是白说的,无论理财产品在如何宣扬,较存款来说它确实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2)理财未到期不能兑现,定期存款当你急需要钱时,他是可以立马变现的,但是理财不行,未到期时,理财不能赎回。

3、总结:

我认为一个成熟合理的资金安排应该是是分为三部分:1、定期三分之一;2、余额宝等低风险的货币资金三分之一;3、理财产品、股票等风险较大的产品三分之一。这样既有助于我们资产的安全,也能促进其增长,对于自己的资金,我们确实不应该全部存定期,毕竟他的收益最低,但又不能全部都不存,因为它是我们资金沉淀最好的方式。

以上仅为个人经验分享,希望能对你的问题有所解惑,有任何其他问题,欢迎大家在评论里留言,有空我将一一回复。


鲤行者


定期存款,是储蓄的一种,资金绝对安全,也正是因为它绝对安全,所以它的收益率是不高的,而凡事要分析呢,应该在大环境着眼,要有格局,那么国家鼓励储蓄吗?

1.从1990年4月15日至今,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最高曾达到10.98%的顶峰,而现今是1.95%

利率的变化,国家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广大的储户制定的,而是着眼于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作出有利的利率政策,那么从这30年的利率走势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定期存款不合适了!

2.为了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理财的需求,国家鼓励多种投资,债券,股票,基金,银行理财产品,以及现在很多的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推出的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就是为了应对中国人民传统的储蓄意识的需求,现在这个时代,不能说是百花齐放的时代,但至少是,理财意识觉醒的时代,我们,应当适应国家意志的转变,将储蓄意识转变为理财意识。

3.在这种意识转变的过程中,仍然会带有储蓄意识的思维,储蓄,对本金的安全追求是理所应当的,那么对理财投资的,有关于本金的亏损,是非常排斥的,至于说因为通货膨胀而导致的货币贬值,却并不是储户所关注的,储户只关注的是他的本金会增值几何,而比较的基准则是本金,如同上表所述,10.8%他会存款,1.95%,也有人会出存,他们认为银行就是国家,银行是公正的1.95,就是1.95,他们不会去争辩,顺其自然的就接受了,当然他们也有感受,感叹现在的物价变化之快,他们的收入,往往跟不上物价的增长,他们需要更高收益的“储蓄”,而理财则给他们提供了这种可能,,这就是理财意识的觉醒!

4.在如今理财百花开始争艳的时代,定会鱼目混珠因而我们对于选择上,一定要慎重,不能只是简单的看收益率有多高,而更应该关注到发行这种理财产品主体的合法正规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加强自身的理财基础知识学习,正确认识理财的本质,正确一定是产品的本质,正确认识自身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5.在现今的市场上,本金安全,追求更高收益,超过银行的定期存款水平,这样的品种是有很多的,最差的货币基金都会超过2%,而一般的债券型基金也可以达到这个以上的水平,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也可以达到4%左右,总之这样本金安全收益比定期高产品是有很多的,而发行这些产品的机构也都是国家的正规机构,如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也包括传统的银行,银行也在转变,不久前,中国建设银行,成立了理财子公司,其他的商业银行,也纷纷注册报批,这才是理财时代真正的开始。

最后,希望广大的人民群众,能够真切看得清自己身边的变化,跟上时代的脚步,而要做到这些,都要学习,并且是终生的学习,你才会受益终生!


拙言33


如果在2013年余额宝推出之前,我们可以说没有更好的存钱方式,银行定期是仅有的安全且保险的能使资金增值的方式,坤鹏论是同意的,当然除了存银行还可以选择买国债。但在余额宝出来以后,货币基金的概念已经越来越普及,这个时候再把钱放到银行里存定期就是一个不怎么划算的事情了。目前银行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是1.5%;二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是2.1%;三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是2.75%,余额宝现在的年化收益是4.133%。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么一对比,哪个收益高、哪个收益低就很明显了。

银行定期存款还有一个明确的缺钱,如果没到期想取出来,那就只有活期利息,比如你存了一个三年定期,结果在存够了两年零十个月以后突然急用钱,必须要把这个定期的钱取出来,结果就是这两年零十个月只能拿0.35%的活期利息,2.75%的三年期利息与你没任何关系。你可以找银行,你说我至少存够了两年呀,能不能按两年利率给我利息呢?

很抱歉,不行,只能按活期利息给。

余额宝就不一样了,可以随存随取,并且前一天的利息第二天就可以收到,按天计息。什么时候需要用到这笔钱了,可以随时取出来,不影响之前的利息,并且可以只取出一部分,剩下的继续留在余额宝中计息。有闲钱了也可以随时存进去,工作日3点以前存进去的,当天就开始计息。

坤鹏论并不是余额宝的义务推广员,余额宝也只是一个案例,余额宝只是货币基金中的一支,但其实并不是收益率最高的一支,只不过可以随存随取比较方便。支付宝最近上线了另一款货币基金,收益接近5%,只不过投资周期要求30天,且1000块钱起投。这个标准相比于银行定期存款的门槛而言,仍然是非常低的。

除了支付宝上正在销售的货币基金,银行其实也在销售一些货币基金,只是在余额宝火爆之前货币基金并没有被大众所熟知。其他货币基金也是可以重点考虑的用于替代银行存款的产品。

虽然货币基金不能像银行存款那样100%确保收益,从1972年10月货币基金从美国诞生以来,货币基金亏损的案例有,但屈指可数,所以货币基金也被认为是准储蓄产品。

2006年6月8日晚间,泰达荷银货币基金当日每万份基金净收益为-0.2566元,7日年化收益率降至1.6260%,成为年内第一只当日收益出现负值的基金。 同年6月9日,易方达货币基金的日收益也出现负值,每万份收益为-0.0409元,7日年化收益率为2.2280%。

但这也只是单日的亏损,放到整体年甚至当月看,仍然是盈利的。

当然,在选择货币基金的时候,坤鹏论建议选择基金规模大一些的,至少也要是百亿规模的。几亿、十几亿在货币基金里算是非常小的规模,建议不要选,并不是说这类货币基金不安全,而是这类基金的收益可能没有规模更大的货币基金高。

以前是没有收益高且安全的投资方式,所以大家选择把钱存银行定期是对的。现在有了收益更高且安全的投资渠道,为什么不选择呢?仅仅是因为投资习惯问题呢?还是觉得银行更安全?银行也是可以破产的,银行破产了,赔给储户的钱上限也只有50万,多了可以不赔的。你认为银行安全,实际并不真的安全。


坤鹏论


现实中存定期的人还是很多的,而且随着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很多人还会选择大额的定期产品,如大额存单之类的。对于老百姓来说,存上定期,最大的作用是安稳,手里有粮,心中不慌;而且相比活期来说,定期存款不会轻易去动用。所以很多人定期不选择银行卡,而是选择存折,就是将这笔钱当做养老金和给子女的储备金来准备的。

而对个人来说,是选择存定期还是去投资,可以按两步走来分析:

  1. 要做资产配置。现在大家理财的思维很容易走入一个误区,就是非此即彼的选择理财方式,其实科学的理财方式就是考虑资产配置,分散投资。存定期和投资不是对立的,不是非此即彼的,在有一定的资产情况下,是可以考虑做资产配置的,比如存一部分定期,另外一部分选择投资。

  2. 结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来考虑。诚如题主所说,投资风险高,定期安全。定期存款受存款保险保障,50万元以内本息保证偿付,而且现在存款利率上限放开,不同银行之间有竞争,部分银行给出的利率也有一定吸引力;对于一部分保守型的投资者来说,定存是不错的选择。而如果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较高,是可以选择一定的风险型产品去投资的,如基金、股票等。具体如何搭配,可以在确定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类型之后再做选择。

所以,要想学习理财,就从先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与风险偏好开始吧!


独孤求白先森


你好,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带给你不一样的思路。

把钱存定期的意义有多大?这个问题要看从哪个角度来看,如果从收益来看,肯定没有其他的投资理财收益大,但定期是存款,存款就意味着有保障,至少可以保障你的本金安全,这就是存款和投资理财的最大区别。

其次,我认为,即使你想要进行投资理财,也必须做好资产配置,不能把所有的钱都放入风险较高的理财产品中去,这样不利于分担风险,如果真的遇到熊市,甚至是波及面较广的金融危机,那真的就是血本无归了。所以,聪明的投资者,即使有再大的把握,他也会配置一部分的资金在较为稳妥的投资上面,比如说银行存款、货币基金等,从这一个方面来看,银行定期也是投资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配置。

第三,对于从未进行过理财投资,或是没有储蓄习惯的人来说,银行定期存款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他可以帮助你养成良好的习惯,也可以这么说,要想投资理财首先要从养成储蓄的习惯开始。

从以上几点来看,银行定期储蓄的意义还是很大的。如果题主想要进行投资,或者说是想要有更高的收益,那不妨尝试基金、股票这些理财产品,但仍需牢记要分散投资品种,以降低风险。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回答问题不易,也希望路过的小伙伴动动小手帮我点赞,我祝您笑口常开、心想事成、多多发财。想学习理财知识的朋友欢迎关注我,让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谢谢!


小峰谈理财


很多人曾经问过这个问题,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愿意去存定期呢?


其实,人们总是愿意用过去的眼光来看未来,比方说过去由于经济增长迅速,通货膨胀相对较高,而国家为了经济的增长,强行压制了利率,从而导致过去定期存款受益很低,从而给人们留下了一种不太好的印象。


但是如果我们从全球以及历史的角度来看,不管在哪一个国家,定期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产,哪怕是在资本密集的美国,定期存款也不在少数。主要原因有:


1 定期符合了不同风险偏好,特别是风险厌恶者的理财需求,有一些人的时间成本更高,而资金总量又不足以去雇佣理财机构,后者是对理财机构不放心,因此定期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2 定期存款带来了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属于沉积资金,对于经济的建设投资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如果流动性资金太多,对经济的适应性和短期风险都有不好的影响,因此,定期存款有囤积货币的效果。


3 从利率的角度来说,如果利率变低,那么原本的高利率定期存款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变得比较划得来,并不是所有的定期存款都是划不来的。


但是随着中国人的经济增长以及受教育程度、投资手段的不断增加,这种情况会改变,定期存款会减少,不过不会消失的,因为风险厌恶者总是有的。


以股易金


存定期肯定比存活期利息高,如何存定期:你只要带上本人身份证,以及要存的钱都银行去开个定期帐户就行了。具体怎么操作,你向银行大堂经理咨询一下,他们会指导你的。主要是要填一张定期存款单,在存款单上填清楚存款金额、存款种类、存款期限就行了。填好存款单后,到柜台去办理存款,设置密码就OK了。如果你想存定期一本通,要和工作人员说明一下。选择定期一本通比较方便,下次再存款不需要填存款单,也不需要出示身份证,只要说清楚存多长时间就好了。


孺子牛卫士


选择把钱存定期的人不在少数,坤鹏论在另外一个问题里也说了,截止到2015年末,国内本外币存款余额为139.78万亿元,中国人是最喜欢储蓄的,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一直居世界前列。所以坤鹏论说把钱放到银行里存定期不对,一定会有一大群人站出来反驳,但即便这样,坤鹏论也要说:把钱存到银行是一个很差的选择。

如果在2013年余额宝推出之前,我们可以说没有更好的存钱方式,银行定期是仅有的安全且保险的能使资金增值的方式,坤鹏论是同意的,当然除了存银行还可以选择买国债。但在余额宝出来以后,货币基金的概念已经越来越普及,这个时候再把钱放到银行里存定期就是一个不怎么划算的事情了。目前银行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是1.5%;二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是2.1%;三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是2.75%,余额宝现在的年化收益是4.133%。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么一对比,哪个收益高、哪个收益低就很明显了。

银行定期存款还有一个明确的缺钱,如果没到期想取出来,那就只有活期利息,比如你存了一个三年定期,结果在存够了两年零十个月以后突然急用钱,必须要把这个定期的钱取出来,结果就是这两年零十个月只能拿0.35%的活期利息,2.75%的三年期利息与你没任何关系。你可以找银行,你说我至少存够了两年呀,能不能按两年利率给我利息呢?

很抱歉,不行,只能按活期利息给。

余额宝就不一样了,可以随存随取,并且前一天的利息第二天就可以收到,按天计息。什么时候需要用到这笔钱了,可以随时取出来,不影响之前的利息,并且可以只取出一部分,剩下的继续留在余额宝中计息。有闲钱了也可以随时存进去,工作日3点以前存进去的,当天就开始计息。

坤鹏论并不是余额宝的义务推广员,余额宝也只是一个案例,余额宝只是货币基金中的一支,但其实并不是收益率最高的一支,只不过可以随存随取比较方便。支付宝最近上线了另一款货币基金,收益接近5%,只不过投资周期要求30天,且1000块钱起投。这个标准相比于银行定期存款的门槛而言,仍然是非常低的。


兴业聚金


每个人都有主观思想,也就导致每件事物对每个人的意义不同,存款也一样。如果你不是保守型和谨慎型投资者,那么存银行定期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比如笔者从来不会把钱存成定期。然而,反之相反,意义重大。

储蓄存款仍然是为我国主要的投资方式

不管理财产品多好,收益都高,它都伴随相应的风险,而储蓄存款仍然为我国无风险产品,特别是2015年推出了《存款保险条例》最高50万的本息全额保障。

不管理财产品怎么发展,怎么冲击储蓄存款,规模有多大,都仍是我国次要的投资方式,甚至万变不离其宗,最终还是以存款的形式存在。比如货币基金资金,大部分仍然以存款和金融债的形式存在。

定期存款可获得稳定的收益的同时,不必承担风险(50万以内)

要说定期存款的意义那就是可获得稳定的收益的同时,不必承担投资风险,因为定期理财产品可以说是无风险产品。而理财产品虽然收益较高,但却伴随着相应的风险,特别是收益是不确定的,对风险厌恶者来说,不确定的收益会感到心神不安,便是风险所在。

比如大家愿意买余额宝之类的货币基金,而不愿意买纯债基金或者短债基金,这是为何呢?主要还是因为货币基金采用的计算方式为“摊余成本法,每日计提收益”是投资者可以直观看到每日收益,从而产生安全可靠,甚至高收益的念想。然而,纯债基金或短债基金等债券基金和其他基金一样采用的计算方法为净值法,看不到每日具体收益,甚至在买入的一两天可能出现浮亏,那么便有一种错觉——债券基金收益低,风险大,不安全。

可是从长期来看,货币基金怎么都比不上债券基金中的纯债基金或短债基金,且收益也较为稳健。或者换句话来说,如果货币基金采用的计算方法也为净值法,每日看不到具体的万份收益,且净值存在微小波动,那么你还会购买货币基金吗?

因此,银行定期存款可获得稳定的收益同时,不必承担风险,对于风险厌恶者这便是银行定期存款的意义所在。

支取流动性差和利率偏低,存款弊端之所在

如果不是大额存单,银行定期存款急需资金提前支取,损失全部定期利息,以活期计息,以致支取流动性较差。即便是大额存单,提前支取靠档计息,也会损失大部分定期利息,但通过转让,可相应的减少定期利息损失。因此,如果能成大额存单,那么最好存成长期的大额存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银行存款利率必然下行,目前央行基准利率可以说是处于历史最低水平,而CPI仍然在2.5%左右。如果不存成三年或五年的定期存款,存款实际利率为负。而存三年或五年定期存款,存在支取流动性缺陷(流动性风险),需要做好长期投资规划,避免提前支取。

然而相较于理财产品,期限通常在一年以下,特别是基金产品和2020年底之后全部的资管理财产品都需净值化,存在极大的支取流动性,有利于投资者调配资金,从而重新配置资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