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过去还是痛!王鸥苦难童年引众人感叹,大张伟自曝内心也有伤

单凭一句“我女儿可以结婚,也可以不结婚”,蒋梦婕和爸爸一下上了热搜。没错,在当下无处不催婚的年代,以蒋梦婕31岁的年纪,爸爸还能持有这样宽容的态度,实属让人羡慕。也因此,有网友开玩笑说:蒋梦婕,这次“拼爹”赢了。

34年过去还是痛!王鸥苦难童年引众人感叹,大张伟自曝内心也有伤

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很多人确实是没有蒋梦婕这般幸运,但对比王鸥的原生家庭,大多数人还是算幸福的。

王鸥这几年凭借《琅琊榜》、《伪装者》等一些大热的剧咖位火速上升,可回头一瞅王鸥的年纪,37岁了!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王鸥其实已经在业内打拼很久了,获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但更加不易的,还是王鸥的童年。对着跟妹妹的合照,王鸥一句“同父异母”,可以说听着让人心里不禁咯噔一下,虽然王鸥说这话的口气很云淡风轻。

34年过去还是痛!王鸥苦难童年引众人感叹,大张伟自曝内心也有伤

王鸥在和倪妮一起吃火锅时,公开表态很喜欢姚晨的戏,甚至有一次在活动上遇见姚晨,王鸥还大方表示希望对方能多演好作品。在同行之间,这样的态度是很难得的!可细品起来,王鸥如此肯定姚晨,除了姚晨本身的演技外,或许跟去年姚晨的翻身之作,《都挺好》也有很大关系吧?

34年过去还是痛!王鸥苦难童年引众人感叹,大张伟自曝内心也有伤


34年过去还是痛!王鸥苦难童年引众人感叹,大张伟自曝内心也有伤

姚晨在《都挺好》中扮演的苏明玉,是一位典型的“原生家庭受害者”。当然,苏明玉后期经过自己的努力以及过人的天赋,外加贵人相助,让人生实现了完美的逆袭。而对比王鸥一路的成长经历,或许可称为“现实版苏明玉”。因为王鸥的爸妈很早就离婚了!有多早?3岁时!

34年过去还是痛!王鸥苦难童年引众人感叹,大张伟自曝内心也有伤


34年过去还是痛!王鸥苦难童年引众人感叹,大张伟自曝内心也有伤

3岁发生的事,很多事都会被遗忘,但凡还能记住的,一定是刻骨铭心的!王鸥在讲述童年过往时,坦言3个场景自己记忆最深:第一个:南方的木栅栏。因为王鸥永远会站在上面等妈妈下班回来,但每次听到高跟鞋的声音,过去一看,都是不妈妈;

34年过去还是痛!王鸥苦难童年引众人感叹,大张伟自曝内心也有伤

第二个,小巷路口昏暗的路灯。因为那晚妈妈和爸爸决定离婚,幼小的王鸥狠命抓住妈妈的单车不让走,但却无力改变事情的结果。妈妈的背影,就是在那盏路灯的光下,渐行渐远;第三个场景,那就是一直在王鸥脑海中无限循环,并且至今挥之不去的父母吵架的画面,也是最重伤王鸥心灵的一部分,乃至录节目说到这一段时,王鸥都禁不住用“太可怕了”四个字来形容。

34年过去还是痛!王鸥苦难童年引众人感叹,大张伟自曝内心也有伤


34年过去还是痛!王鸥苦难童年引众人感叹,大张伟自曝内心也有伤

回看王鸥的经历,如果从3岁往后论,如今的王鸥是37岁,也就是说经过了整整34年,王鸥内心还是很痛!换句话说,是伤好了,疤还在。所以当镜头切回后方观察室事,嘉宾们是一片静默。在《我家那闺女》系列里,这么沉重的情况还是很少有的。

34年过去还是痛!王鸥苦难童年引众人感叹,大张伟自曝内心也有伤

也许有网友会说:不管曾经如何,至少王鸥现在已经混出来了,功成名就的她也算是完美逆袭了。这观点是没错的,但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哪有那么容易痊愈呢?比如王鸥现在37岁还单身,多少就是原生家庭的“后遗症”在作祟。倒不是因为父母的婚姻让王鸥变得不信任男性,而是王鸥不够信任自己。

34年过去还是痛!王鸥苦难童年引众人感叹,大张伟自曝内心也有伤

“强大的自我否定和自卑感!”这是王鸥的原话。也就是说王鸥如今事业上如此出色的成绩,依然没有让她拥有足够的自信,去对抗童年留下的自卑感。更令人意外的是,大张伟内心也有同样的伤。

34年过去还是痛!王鸥苦难童年引众人感叹,大张伟自曝内心也有伤

听了王鸥的故事,大张伟自称:因为爸爸从小都不夸自己,以至于到今天为止,大张伟都觉得,自己不配让大家喜欢。这里,“到今天为止”几个字是要划重点的。谁能想到,平时大大咧咧,是各大综艺“香馍馍”的大张伟、拥有这么多粉丝的大张伟、如此会搞笑的大张伟,内心却和王鸥一样,都有着强了的自卑感?可见,为人父母,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真的别太吝啬自己的褒奖。

34年过去还是痛!王鸥苦难童年引众人感叹,大张伟自曝内心也有伤


34年过去还是痛!王鸥苦难童年引众人感叹,大张伟自曝内心也有伤


34年过去还是痛!王鸥苦难童年引众人感叹,大张伟自曝内心也有伤

当然,大张伟和王鸥的故事自然不是个例。以《都挺好》播出后,“苏明玉”这个角色能在后期产生巨大的讨论度和关注度,就足以说明:类似的痛,太普遍了。王鸥在节目中表态:以后要把自己的成长经历,以电影或电视剧的方式拍出来,并且自己亲自主演。希望到那个时候,王鸥再面对这一切时,能不再那么痛。毕竟,人终究要和过去的自己有一个了结。更重要的是,有时候,学会放过,也是一种智慧,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