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可怕的民间故事?

百事晴天


这个故事与黄巢有关,是真是假,无暇考证。今天诸位故且当一个故事来听就好。这个故事在家乡流传甚广!与其有关习俗至今还在。在家乡,小时候听了,确实害怕。整天不敢离开家,不敢离开大人。甚至,有哭闹的小孩,父母说:黄巢来了。立马止哭,不敢再闹。闲话少絮,言归正传。故事题目:黄巢与五月初五插艾枝的习俗。

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个叫黄巢的人,率领一支起义队伍,官兵所到之处,抢杀掠夺,杀人放火,无恶不作,连老幼妇孺都不放过。

百姓们深受其害,对他们深恶痛绝,但又无可奈何。黄巢老爷率兵来啦!百姓们大老远听到黄巢率兵来了,纷纷携老扶幼,拖家带口,四散逃命。

这天,黄巢率兵路过一个小村庄。小村子年青力壮的听闻消息早已逃命远去了。小村子也变得死沉死沉,一缕饮烟都没有。黄巢见在小村子里搜刮不到一点滴吃喝的,逐命大部队继续赶路。

官兵们所到之处,断壁残坦,狼烟滚滚,生灵荼炭,血流成河。

半道上,当那群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又饥又饿,人疲马乏时,突然前面出现不少躁动。

只见一老妇人,头发霜白,衣衫褴褛,神色悲怆,一脸菜色,抱大扶小,步覆蹒跚,迤逦西逃。

你为什么不抱小反而抱大的孩子逃命?黄巢感到奇怪,冷冷盯着老妇人问。

周围兵丁磨刀霍霍,一片杀气腾腾。

老妇人满脸悲伤,不慌不忙说:

启禀老爷,小的孩子是我的,大的孩子是我丈夫弟弟的。可怜的孩子,刚出生还没满月,父母就因为灾年颗粒无收,饥寒交迫患病双双而亡。我丈夫也新亡。我是他唯一的亲人,我不能见死不救。听说黄巢老爷来了,村子里年青力壮的早已逃命远去了。我们娘仨,老幼妇孺,体单力衰,又饥又累,实在走不动了,遇上你们。你们也赶快逃命吧。要不,遇上黄巢老爷可就没命啊!

哈哈……

黄巢仰天大笑。问老妇人:

你见过黄巢老爷吗?

没见过 ,传说听过。

黄巢下马伏身对老人说:

你回去吧,在大门上插上鲜艾枝。

今天是什么时候了?黄巢问。

五月初五。手下兵丁说。

对。你现在回去,今晚就在大门上插上鲜艾枝,保你平安无事。

老妇人伫地不动,半信半疑,欲问个究竟。黄巢率大部队早已走远了。

老妇人回到村子,在五月初五晚上,自己门上插上艾枝,而且告诉全村子的人也插上艾枝。

黄巢部下傻眼了,不知那一家是老妇人。最终,村子得以保存下来,全村人平安无事。

老妇人,不但救了自己,而且也救了全村子的人。

乡亲们都说:是老奶奶善心感动了杀人恶魔,是善心救了他们!

从此,一传十,十传百。

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门上插艾枝,保平安。直到现在,直到永远……


雷声


说一个我姥姥给我讲的故事:

我们老家是在海边的一个小村子,这里的人祖祖辈辈都是以打鱼为生的渔民。

据村子里老人讲,从村子往西走十几里,海边的悬崖上有一个山洞,洞里面住着一只两人多高,凶神恶煞般的大马猴子。

有出海的渔民划船经过,曾看到一只浑身黑毛的怪物在崖壁上攀爬,寻觅那些在峭壁上筑巢的燕子的蛋来吃,它若是抓住一只燕子,就直接生吞活剥。

有一年,村子里接连有人失踪,多是女人和娃子。大伙就传是山洞里的那只大马猴子出来作怪,抓到女人就拖回洞里交配,抓到男人和小娃娃就直接咬碎骨头喝血吃肉,一下搞得人心惶惶。

村里一个叫刘大胆的渔民听说后,就每天在家里闷头磨他那杆鱼枪,把枪头磨的铮明瓦亮!

一日有村民大呼,大马猴子进村抢人啦!

刘大胆听见呼嚎抓起鱼枪就冲了出去,正看见那大马猴子在村里乱撞,于是攥紧鱼枪冲它大嚷大叫。怪物被刘大胆激怒,鬼嚎着朝他猛冲过来。眼瞅怪物奔到近前,纵是刘大胆,也心下骇然,扭头便逃。

大马猴子见刘大胆逃跑,更加恼怒,一边怪啸,一边乱撞着紧追不舍。

刘大胆刚刚死命狂奔到一处事先挖好的土坑边,就听身后风声已紧!他不敢怠慢,双脚一错劲儿,凌空翻身,后背狠狠的摔进坑里,手中鱼枪立刻枪尾杵地,枪头抬起!身后那紧追不舍得大马猴子来不及反应,飞身扑上来时听得“噗”的一声,就被锋利的鱼枪扎了个通透,挣扎几下就咽了气。

事后村民去那个山洞寻失踪的人,看到洞中白骨累累,人的动物的都混在了一起。

后来村民为了泄愤,将那怪物扒皮抽筋给煮了吃了,听说单单是拨下来的手指甲和脚趾甲就装了一大海碗。

(这是我姥姥讲的真实的故事,我个人怀疑这个大马猴子就是传说中的野人。)



文化巷喷协祭酒


我喜欢钓鱼,听村民们说,额尔齐斯河里有一种深水鱼,老百姓叫青黄鱼,学名叫鲟鱼,味道非常鲜美。

而且它的鱼子可以做成鱼子酱,是最有营养的东西了,堪称软黄金。

这种鱼很难钓到,我听鱼场的一个鱼民说,鱼饵里要加入酒,才有酒香味,青黄鱼最喜欢吃,一定能钓到。

我做好了鱼饵,加入了不少酒。第二天扛上鱼竿 骑上马,到额尔齐斯河去钓鱼。

到了河边,找了一个有草的地方,把马拌起来让它吃草,我坐在河边钓鱼。一上午钓到两条小鱼,根本就没有个青黄鱼上勾。

天很热,我脱了衣服,下河游泳玩一会。游到河中间,然后游了回来,水的流速很快,上岸离我进水的地方就有二百米。

光着身子向上跑,蚊子,牛虻特多,抓了一把草,边跑边在身上来回赶着牛虻,跑到我放鱼竿的地方,赶快在下水。人在水里,牛虻咬不着。

这次斜斜的游了好远,转回头向回游,快到岸边,猛然来了一个怪物袭击我,不让我靠岸。

这个怪物在水里非常灵活,有一米五六的样子,身上有黑色毛但不长,鼻孔向上,牙齿整齐,两只耳朵向后能看到红红的耳朵眼 ,前爪非常锋利并带有蹼。

它张开口来咬我,我挥拳打它头部,它向水下一钻,我拳头落空了。它接着再来攻击我,我只有招架之功,就是不允许我靠岸。

被河水一直向下游冲着走,这时又来了一个,比第一个还大还胖。我心想,今天遇到麻烦了,这个怪物一个都难招架,两个来攻击我,我死定了。

然而,大怪物来了,小的游了回去。大怪物向我发起了两轮攻击,逼的我继续向下游游去。估计最少向下游游了一公里多,这个怪物才转身离去。

我赶快靠岸,上的岸来才缓了一口气。赶快顺着河岸向上走 ,边走边看看河里,这究竟是个什么怪物?

它比狗大,非常凶猛,我想,可能是我侵犯了它们的领地,才来攻击我的。

惊魂未定,赶快穿好衣服,鱼也不钓了,收起鱼竿, 骑上马打道回府。

回来给我们队长说今天的遭遇,队长说:“我听鱼场的人说过,这个东西很坏,经常咬坏渔网,但是谁也不知道这个怪物叫什么名字。有人说叫水獭,有人说叫水豚,还有人叫这个怪物是水狗子。”

我查了好多资料,也没有找到与这个怪物相同的物种。

鱼场的一个鱼民告诉我,这是水海豹,是从北冰洋顺着额尔齐斯河游上来的。

鱼场的人们最讨厌这个怪物了,它经常咬坏渔网,偷吃被网住的鱼。但这是个什么动物?谁也不清楚,大家都叫这个怪物是水狗子。

这一直是个谜团,在额尔齐斯河里好多鱼民碰到过这个怪物,搞不清这个怪物是什么。

它在水里非常狡猾,人们很难抓住它。


老贺故事


说起可怕的民间故事,第一反应就是【一只绣花鞋】,其他的听过就“过”了,事情已经过去差不多有40年,每当提起,就会想到童年时期那难忘的经历。

那是在70年代中、末期,那个时候农村还没有电视,一到晚上,一帮孩子除了“打仗”,就是听大人们讲故事。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部队的舅舅回家探亲,给我们讲【一只绣花鞋】的故事。它流行于文革期间,有着各种手抄本的版本,它是有【梅花党系列故事】、【绿色的尸体】、【武汉长江大桥的孕妇】、【火葬场的秘密】等故事组成。

当时光听听这些故事的名字就觉得害怕,再加上舅舅讲起故事来绘声绘色、活灵活现,讲到恐怖的地方我们大气都不敢出,真的是凝神屏息、毛骨悚然,仿佛身临其境。每到回家的时候还心有余悸,走在乌漆嘛黑的路上,总是拉着哥哥的衣服,紧紧地跟在后面,时不时地还要回头看看,总是担心故事里的情景,会不会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狠不得一下子飞到家。怕归怕,第二天又早早地坐在那里等舅舅开讲了,也许这就是民间故事的魅力吧!

【一只绣花鞋】的故事就像一个幽灵,在中国民间已游荡了半个多世纪。那个梅花党是个秘密的民间组织,一座深宅大院,一间神秘莫测的房子,一天深夜,窗台上忽然出现了一只绣花鞋,于是,惊险的迷雾便飘飘而来······


逸闻微闻



看到《太平广记》上有一篇“伍子胥”的文章,有点像民间故事。故事如下:


伍子胥屡次规劝吴王杀掉越王勾践,结果把吴王夫差惹火了,赐给他一把属镂剑,让他自杀。伍子胥临终之前,告戒他的儿子说:"我死之后,把我的脑袋悬挂在姑苏城南门上,我要亲眼看见越兵的到来。另外,用鮧鱼皮裹住我的尸身,投进江中,我要早晚乘潮而来,亲眼看见吴国的失败。"

从这一天开始,自海门山往这里,潮头汹涌异常,比往日高数百尺,一直越过钱塘江入海口的渔场,才渐渐变小。那潮头每天早晚两次,其声音如同人之震怒,雷鸣电闪般地涌过去,足有一百多里。



当时,有人看见伍子胥乘着白车白马站在潮头之上,所以为他修了一座庙来祭祀他。庐州城的淝河岸上,也有一座子胥庙。每天早晚涨潮时,淝河的水也愤怒地鼓涨起来,一直涌到庙前。那浪头一二尺高,十余丈宽,一顿饭的工夫才能够平定下来。老百姓们说:这是它与钱塘潮相呼应啊!







军机处留级大学士


我觉得任何东西的可怕都比不过人心的险恶。

久在异乡的游子赶上了那年最后一列火车,坐在火车上,透过窗眺望远方,高大的建筑,喧嚣的车辆和川流不息人群和往常依旧。并无变化,心中不免有些伤感,像我这样在异乡的人士能早回家,希望都一个温馨的故乡、一个温馨的家园有人等侯。在火车的轰鸣声中,把以切都掩盖在哪火车与铁轨的摩擦声里。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田间的草野显得显得生机盎然,村庄辉煌耀眼,在春天的景象,盎然夕阳染红了天空,游子悄然已经回到久违的家乡,家里荒野,心里想着要准备帮助乡亲们摆脱困境。第二天,邻居们见到后都相互热情问候,寒暄几句,就默默离开。可能是时间隔的久了心就变得疏远。他到村庄买酒肉 ,给老板说用支付宝微信付钱给你,老板说不那玩意。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我只收现金,回家请人办了几桌菜,邀请左邻右舍吃饭。可惜他们面面相觑,但还是吃了。

人们也比以前热情、和谐。回想曾今,天空是那么的篮,阳光明媚,整个村庄的人们忙着活,但人们的心是冷的,他们互相划清界限,互想相不准侵犯,形成春秋战国是的合纵连横。当我们遇到困难是,互助是没有的。 现在人们人生活在灿烂天空下,却活在冷漠的人群中。其实最可怕的并不是故事,而是人类。





天涯zcf陌路


山中有只狐妖,深山里面修道。

百年终于人形,长得非常妖娆。

山中日子寂寞,下山真爱寻找。

城中灯红酒绿,美女帅哥不少。

忽见一位书生,长得帅气又高。

出口才高八斗,走路格外风骚。

狐妖一见倾心,迷得神魂颠倒。

跟着到达他院,日日夜夜缠绕。

奈何书生无意,拼命拒绝躲逃。

狐妖猛追不舍,痴心日月可昭。

书生来到道馆,找到一个老道。

老道鹤发童颜,一看法力甚高。

书生哭诉烦恼,请求老道想招。

老道思考半天,发觉狐妖法高。

不惧阴阳八卦,不怕铁剑铜刀。

书生拿出银票,默默递给老道。

老道眼前一亮,施主我有妙招!

怀中掏出一瓶,瓶上写着房药。

老道拿出叮嘱,吃下事情就好。

书生一口吃下,感觉血气涌高。

一把抓过狐妖,来个龙颠凤倒。

狐妖欢喜不已,赶紧配合轻叫。

一个小时过去,依旧金枪不到。

两个小时过去,狐妖连连求饶。

三个小时过去,狐妖开始哀嚎。

五个时辰过去,狐妖开始晕倒。

六个时辰过去,狐妖白沫开冒。

七个时辰过去,狐妖终于死掉。

从此书生无惧,事件鬼怪邪妖。

狐妖魂归地府,发誓必将仇报。

预知后事如何,关注我好不好?


世界渔乐资讯


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它们往往包含着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恐怖民间故事,网络上并没有多少记载,据我所知,蒲松龄写的《聊斋志异》中有许多恐怖的故事如《画皮》《聂小倩》《尸变》《咬鬼》等都是从老百姓口头收集而来。袁枚的《骷髅吹气》,也是很恐怖。

个人见解,恐怖民间故事,广泛流传的,不外以下几种形态:

1、鬼神妖。2、杀人行凶。3、刑罚报应等等。

这些以恐怖的故事演绎出来,有的起到警示世人的作用。比如冯梦龙的"三言",还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教育孩童的恐怖故事《狼来了》。


罗索的文字


小时候经常听奶奶讲,人死了之后,逢年过节她的灵魂都要回来,我们在祠堂祭拜给太公老祖宗的祭品,他们会出来吃。


柒柒姑凉


有一个妇女要从娘家回丈夫家,她父亲送她回去。走到半路,她进入一处墓地方便,过了好半天才出来。她父亲看她形体和神态有些不一样,感觉有点奇怪,但没有表露出来。

到家后,她丈夫偷偷告诉自己的父母说:“我和我媳妇本来相处的很好,但今天见到她就感觉心里害怕,不知道为什么”父母斥责他太荒唐,强迫他回房就寝。

他住的屋子和父母的屋子只隔着一堵墙。夜里忽然听到跌撞扑腾的声音,吃惊的起来偷听,听见他们的儿子大声的喊叫。他们赶紧打破房门冲了进去,见一个像黑驴的东西从屋里冲了出来,火光四处喷射,一跃就不见了。

父母查看他们的儿子,只残留了几点血迹,天亮之后,到处寻找儿子和儿媳,也没有找到。最终大家猜测是被妖怪吃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