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臘歲前一日擊鼓驅疫,謂之逐除——年夜飯裡說有趣的習俗

​有句俗語說得好“近水樓臺先得月”,若說年是水,那節日裡的習俗就如同掛在天空的月亮,它倒映在水中,為其錦上添花,而除夕就是那近水的樓臺,因為靠年最近,花自然也添了不少——驅逐、守歲、踩歲、扔愁帽、打醋罈、打扁擔、放鞭炮、年夜飯……這每一朵都熠熠生輝。

節日和傳說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兩塊璞玉,如今同屬“發光體”的它們大多時候成了分不開的姐妹,如除夕。

相傳夕是無惡不作的怪獸,每到年末午夜,就去禍害人們,人們用爆竹將其趕走後,為表慶賀,便將年前一日稱為除夕日。傳說雖無從考證,不過據《呂氏春秋》記載,古人在新年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趕“疫病之鬼”,此為“除夕”節令的由來。

有句俗語說得好“近水樓臺先得月”,若說年是水,那節日裡的習俗就如同掛在天空的月亮,它倒映在水中,為其錦上添花,而除夕就是那近水的樓臺,因為靠年最近,花自然也添了不少——驅逐、守歲、踩歲、扔愁帽、打醋罈、打扁擔、放鞭炮、年夜飯……這每一朵都熠熠生輝。


今人臘歲前一日擊鼓驅疫,謂之逐除——年夜飯裡說有趣的習俗


驅逐是屬於古人的,《呂氏春秋》有云“命有司大儺,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氣。” 高誘注:“大儺,逐盡陰氣,為陽導也。今人臘歲前一日擊鼓驅疫,謂之逐除,是也。”。一字一句,慢慢斟酌,我們可以感到當時儀式之重。

眾所周知古人極重儀式,除夕更加不例外,除卻儀式,人們還有飲屠蘇之習。高濂在《遵生八箋》中有云“屠蘇方:大黃十六銖,白朮十五銖,桔梗十五株,蜀椒十五銖,去目桂心十八銖,去皮烏頭六銖,去皮臍茇葜十二銖。”。

現在凡是略微接觸過中藥的人,便識得這些可以除病的藥材。古人用以驅鬼,可見在當時人的心目中鬼即病。原來時局外的我們所謂的迷信,在他們心中並非空穴來風,毫無依據的。

“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才華橫溢的東坡先生一首《守歲》對舊時光發出了無數感慨。

光陰,走好,不送。


今人臘歲前一日擊鼓驅疫,謂之逐除——年夜飯裡說有趣的習俗


除夕夜,當全家人坐在一起看春晚,見證新年的鐘聲,那感覺是如此之好,想必很多人心裡浮現的是上面六個字。留不住的不強求,我們守歲不為守光陰,只為守傳統、守習俗、守美妙的開始……

東北的守歲如同他們的人一樣乾脆、豪爽,那裡的熱鬧一點也不拖泥帶水。除夕夜裡,他們徹夜不眠,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慶祝著、歡鬧著……

在那個不眠夜,他們有各種娛樂活動,孩子們比較隨意,像抖空竹、抽陀螺、捻升官圖、擲骰子、 玩牛牌、吹琉璃喇叭、口琴、耍影戲人、點走馬燈,放“滴滴金兒”“耗子屎”“黃煙帶炮”……等都可以無拘無束地玩耍,老人們則坐在一起鬥紙牌、打麻將、打十胡等。

這樣的玩樂一直持續到午夜,當此起彼伏的鞭炮聲響,眼前是一片“遍天銀花鏽,闔街硝煙濃”的景象。 此時,他們全家人聚在一起,開始在桌前焚香叩拜,供上素餡水餃,迎接諸神下界。


今人臘歲前一日擊鼓驅疫,謂之逐除——年夜飯裡說有趣的習俗


零點的鐘聲敲響,“五更分二年”的莊嚴時刻也就到來了,他們全家互道“新禧”,晚輩到堂上給長輩們叩首拜年,長輩們要在這個時候給未成年的晚輩們“壓歲錢”。

一切禮儀完畢後,全家人開始坐在一起吃餃子,這餃子必須是素餡的,當地人稱之為“五更餃子”或“團圓餃子”。這些餃子裡會放有一個硬幣,若誰吃到了那就是天大的幸運,預示著他在新的一年裡都會諸事順遂。

和東北的守歲有些相似,河南人的除夕夜也是熱鬧的也是質樸的。在那裡,人們會早早地把餃子包好,然後或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或約上三五好友小酌玩樂……

快到凌晨,大人們會起來煮早就包好的餃子,他們把時間控制的非常好,煮好餃子離零點就不遠了。

這個時候就要開始準備放鞭炮了,這裡的放鞭炮非常注重時辰,要和零點同步,誰放的最早最準時,預示著這戶人家下一年的好運會更多。所以在這裡人們早早就把鞭炮在院子裡擺好,然後接近零點的時候專門派出一個人盯著電視屏幕看時間,到最後十秒的時候,看時間的人開始大聲報數,當倒數第一秒的聲音響起,鞭炮馬上被點燃。一時間大家爭先恐後,到處都是噼裡啪啦的聲音,好不歡快。


今人臘歲前一日擊鼓驅疫,謂之逐除——年夜飯裡說有趣的習俗


放完鞭炮,人們開始吃餃子,這餃子是肉餃子,裡面也放有硬幣,硬幣的個數要比家裡的人數多一個,誰吃到的最多,就預示著下一年這個人掙的錢是家裡面最多的。不過孩子們也把包有硬幣的餃子看作是好運,有的為了吃到硬幣,會吃多出平時幾倍的餃子,非常有意思。

“圍爐守歲”是閩南鄉村一種特別的守歲方式,這方式就如西湖的水——平靜、秀麗、廣闊、溫馨。它有一個特別的寓意——為父母添壽。為你,千千萬萬遍,你給予我生命,我盡力延續,濃濃父母兒女情全都在這通宵達旦的守歲中了。

在那裡,村民們早早的就將做好的隔年飯、長年菜、發糕等擺在廳堂中的案桌上,他們還將上面插上用紅、黃兩色紙紮的“春枝”,寓意長年豐足、吉祥發財。

擺好飯菜後,人們又將薯藤柴枝堆垛大門外進行點燃,待其煙繞火旺時,男同胞依輩分從火焰桑依依跳過,他們邊跳邊念:“跳入來,年年大發財;跳出去,無憂共無慮;跳過東,五穀吃不空;跳過西,錢銀滾滾來。”他們給給這項活動叫“過火群”,此項活動預示著:燒掉舊歲的邪氣,消災過運,迎來乾乾淨淨、大吉大利的新年。

之後,人們開始“添旺”,所謂添旺就是指把跳火群未熄的餘灰收集一些添於炭爐中,以此來表達人們對下一年更加興旺的期待。


今人臘歲前一日擊鼓驅疫,謂之逐除——年夜飯裡說有趣的習俗


入夜,一切準備妥當,人們便開始“圍爐守歲”了。這時候他們全家人坐在一起,圍著爐子一邊暢談對下一年的展望一邊小酌,氣氛煞是溫馨。此時,長輩們會給晚輩分壓歲錢,這裡叫做“分圓”。

香港素有“美食天堂”之稱,所以這裡的除夕守歲也充滿了濃濃的香味兒。除夕夜裡,他們每家每戶都會將全家上上下下聚在一起,享受團年飯,畫面格外美好。

“踩歲”是老北京的特色。子夜時分,伴隨著噼裡啪啦的鞭炮聲,年就來了。

這時人們趕忙把自己提前買好的芝麻秸往院子裡撒,撒好後,大家爭先恐後的在上面踩,他們以此來傳達“芝麻開花節節高”的美好願望,希望來年更好。

這芝麻秸是是帶稜的,曬乾後踩起來聲音特別響亮,咯吱咯吱的,好像在說歲歲平安,長命百歲。

由於芝麻桿很脆,踩起來咔咔作響,一踩就碎,所以便得了個“踩歲”之名,不過隨著經濟的發展,芝麻桿已經很少見,也買不到了。現在我們的老北京人常常用花生皮、瓜子兒皮來代替,他們一邊踩一邊念著歲歲平安,也是蠻吉利的。

“扔愁帽”是湖北邯鄲極為特別的除夕活動。每到除夕夜,這裡的人們都會在夜深人靜時將自己這一年裡戴過的帽子、頭巾悄悄地扔到街上去,到了第二天,人們再把它們清掃到牆旮旯裡,這舊帽子和頭巾還不能扔,要等到下月十五夜晚烤“怕靈火”時燒掉,據說這樣做,可以扔掉一年的舊愁,迎來新喜。


今人臘歲前一日擊鼓驅疫,謂之逐除——年夜飯裡說有趣的習俗


關於這一習俗,當地還流傳一說法,據說在戰國時期,秦國派大將章邯去攻打趙國,趙國人民在邯鄲城破後,紛紛摘商帽、扔士巾以便出逃。後來為了反抗秦國統治,又避免遭受殺身之禍,邯鄲人便在除夕以辭舊迎新之名,扔掉秦國制定的士巾和商帽,以洩亡國之忿。

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時代,已經沒有什麼國仇家恨之憤可瀉,對邯鄲人民來說,扔愁帽早已成為他們除夕夜裡的習俗,有趣而美好。

“打醋炭”是陝西除夕夜的習俗。在那裡,除夕夜幕降臨的時候,人們就會找來鐵勺,然後再上面放上一塊燒紅了的煤炭,最後再澆上醋,走遍家裡的每個角落,格外的有意思。

與比方的除夕相比,南方就大有不同了,我們先從廣西說起,在廣西的馬山、都安、上林、忻城等地的壯家流傳了這樣一句古諺——正月舂堂閉轟轟,今年到處禾黍豐。這一諺語生動的描述了當地“打扁擔”活動的熱鬧。

說起打扁擔,這一活動要追朔到唐朝,那時劉詢曾在《嶺表錄異》中有這樣的記錄:“春堂者,以深木刻而槽,一槽兩邊,約排了檸,男女立以舂稻梁,敲磕槽舷,皆有遍拍,槽聲若鼓,聞於數里,雖思婦之巧弄秋砧,不能比其瀏亮也。”。不過現在當地人打扁擔已經不用舂竹和大木槽了,取而代之的是農家的扁擔和木板。

除夕,當輕快悅耳的“登登打、登登打、登登打嘟打”聲響起,你就知道新年馬上就要到了,此時大家穿著花花綠綠異常美麗的衣服,隨著聲音自由舞動,迎接新年,期盼一切更“新”。

時光一去不復返,舊的一年終將成為一輩子的過去,新的一年即將到來,這麼重要的時刻一定要親眼去見證。除夕有留戀也有期盼,我想這千年來的習俗留給我們的除了形式,應該還有著更為重要的精神寄託吧!

除夕不可不知的常識:

1.據《呂氏春秋.冬季記》記載,古人在新年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趕“疫病之鬼”,此為“除夕”節令的由來。

2.除夕是我國傳統節日,流傳年代多,習俗也較多,有:驅逐、守歲、踩歲、扔愁帽、打醋罈、打扁擔、放鞭炮、年夜飯……等。

3.驅逐為古人除夕習俗,意在趕走不好的東西,內容較多,形式複雜,現在均已不存在。而踩歲、扔愁帽、打醋罈、打扁擔等習俗所保存的地方也不多。如今較為普遍的就是守歲、放鞭炮和年夜飯了。

紅素清/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