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知道小年需要祭灶、吃糖,卻不知道它的來歷

祭灶節,又稱小年、灶王節。祭灶的風俗由來已久,民間祭灶,源於古人拜火的習俗。《釋名》:“灶。造也,創食物也。”灶神的職責就是執掌灶火,管理飲食,後來擴大為考察人間的善惡,以降福禍。

對於祭灶節的概念和日期,不同地區有不同的觀點。北方地區認為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地區則認為是臘月二十四。其實不論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這一節日都是大年的開端,也正因為此,祭灶節又有一個家喻戶曉的稱呼——“小年”。

你只知道小年需要祭灶、吃糖,卻不知道它的來歷

一般在小年的這天大家都會吃灶糖。灶糖是一種麥芽糖,因為黏性很大,容易抻拉成形。如果抻拉成長條形稱為“關東糖”,如果抻拉為扁圓形稱為“糖瓜”。同時它也是一種祭祀時用的供品,目的是希望灶神嘴能給甜一點在玉帝面前可以多多美言,讓新的一年裡日子可以過的更紅火一些。

除了這些,常見的常做的認知,你們知道灶神的來歷嗎?

灶神本姓張,是個泥瓦匠,他還有個弟弟是個畫師。他最拿手的功夫就是砌灶臺,周邊街坊鄰居都稱讚其手藝,時間長了,他就獲得了“張灶王”的稱號。這個“張灶王”的手藝不僅好,而且還非常愛管閒事,所以鄰里之間無論出了什麼事情,也都會找他解決。

“張灶王”活了七十歲才去世,而去世的那天正好是臘月二十三日的深夜。“張灶王”去世之後,不僅沒人管理鄰里的關係,連自己家裡的事情也開始分崩離析。這可愁壞了他的弟弟,不知如何是好。一天他想到了一個辦法。在“張灶王”離世一週年的忌日,老二深夜叫醒全家人,說在自家灶臺上看見了自己的大哥和嫂嫂,這讓全家人驚訝不已。在全家人都驚訝不已之際,老二說道:“我夢到大哥和嫂嫂已經飛昇成仙,玉帝封大哥為‘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平日裡掌管人間的糾紛和表現,你們現在這種情況,他非常生氣,準備上天稟告玉帝,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來懲罰你們。”

一家人聽後紛紛跪地磕頭,同時還在灶臺上擺滿“張灶王”愛吃的食物,請求他的原諒。其實,這是老二自己畫的畫像。後來鄰里之間也聽說了這件事兒,紛紛效仿。老二隻好假戲真做,將自己畫好的灶王像分給了鄰居。時間久了就成為了一種祈求平安的習俗。

這便是灶王爺的來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