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原著,孙悟空借盔甲时说“赊三不敌见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恒实说


《西游记》三回:“俗语谓‘赊三不敌见二’,只望你随高就低的送一副便了。”

这句话意思是说宁可少得现钱,也不要赊账。孙悟空是个混世魔王,赖得龙王的定海神针后,又要一副盔甲,是猴头耍赖的基本特征,而实际上,孙悟空一文钱也没有给龙王。

孙悟空的意思是反正给了定海神针,就顺便送我一副装备吧。

这是孙猴子在西游记中撒泼打混形象的刻意描写,只为增加人物的戏剧性而已。



南溪十三叔



《西游记》作为一部浪漫主义的神话小说,也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里面的文学叙述是非常幽默又生动活泼的。孙悟空借盔甲是发生在第三章,这一章节的描绘,是极其的令人忍俊不禁,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孙悟空仗着神通广大而近乎“耍懒”的性格。



孙悟空借得了如意金箍棒之后,又厚脸皮地向龙王索要一件披挂,龙王说没有,孙悟空的“伶俐”口齿又来了,说“一客不犯二主。若没有,我也定不出此门。”龙王亏了这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早就心如刀割,干脆说“烦上仙再转一海,或者有之。”

可孙悟空不得理也不饶过龙王,又发挥他的好口才说“走三家不如坐一家。千万告求一件。”龙王不依,孙悟空又威胁要使用如意金箍棒大闹龙宫,唬得龙王只得建议孙悟空去他的三个舍弟处去,但孙悟空又继续“耍赖”说“俗语谓‘赊三不敌见二’”,要龙王的三个舍弟把披挂亲自送上来。

这个情节的描写,引用俗语“一客不犯二主”“走三家不如坐一家”“赊三不敌见二”,这些都是非常生动的日常语言。当中“赊三不敌见二”,本指生意之上的事情,意思是泛指赊账再多,不如得现钱好。因为赊了账就没有现钱,还得等,还得去收,没有现钱流动运作,所以宁可见二,不去赊三。

孙悟空说“赊三不敌见二”是要求龙玉的三个舍弟亲自送上来,不是龙王口头上说的三个舍弟处有披挂。孙悟空的这种“耍懒”性格,真是非常幽默又让人哭笑不得地尽情展现出来。

其实《西游记》写的虽然是神魔,但事实上都是人情世故的映现,当中的很多情节、语言都是来自于现实生活。孙悟空的这种仗着本事又近乎“流氓地痞”的举动,也如现实中般,被龙王告到了他的“上级”玉皇大帝中去,然后惹来了玉皇大帝派“官差”来捉拿孙悟空。



醉墨客


《西游记》三回:赊三不敌见二’,这句话的意思,我来说说我的理解吧,如有说得不好,还望各位友友指正。我换一句让所有人都理解的一句俗语吧,这样大家就明白了,“一事不烦二主”做生意,能在一家把要的东西筹齐,绝对不要去麻烦第二家,还有卖东西,宁愿做两家的现钱生意,也不愿意做三家的赊账生意。这就是我的一个解释,不知道是否是这个意思!希望各位友友评论指正!🙏🙏🙏


执诚而守


基本上的意思是说在嘴上而没有兑现,哪怕是再多也没用,还不现成给的更实际。

孙悟空是个急性子,总到海龙王那里讨东西,但海龙王又不想给,推三推四。

就象我有个朋友,他总喜欢说等他中了福彩500万,肯定要给十万元给我,我说你不如现在先给我100元更实际一点……


知足常乐6144539457


这个真不清楚


王家小二妮


《西游记》三回:“俗语谓‘赊三不敌见二’,只望你随高就低的送一副便了。”

孙悟空是个混世魔王,他到龙宫借兵器就是来拿的,他要现货,不需要赊账。所以她要直接拿直接取,不要过几天。

白话点讲,就是老龙王,你痛快点赶紧给我拿出来,不要磨磨唧唧,过几天给我送过来之类的,我要当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