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抱住孙二娘,并且将她按倒在地,张青为什么不去帮忙?

醉墨客


张青武功比孙二娘好不到哪里去,应该是比孙二娘还差一点点,从各种方面了解张青还是个上门女婿呢,一个上门女婿,按照常理就是我们平常见到的上门女婿肯定有不足的地方,娶不到老婆才上门的,又或者性格方面比较宽厚,能容事,让着女人。张青是妻管严,平时都是孙二娘作主,夫妻俩肯定打过架的,不言而喻张青肯定是输家。我们看到张青在黑道上还是小有名气的,说明张青这个人口才还行,讲义气,江湖上有点面子的,所以孙二娘作为一个女人,只能是关起门来的时候横,打开门还是要给张青面子的,面对外的时候女人还是得靠男人撑场面。武松打孙二娘的时候,他看到的可不是老婆被人骑着打,想到的并不是漂亮老婆被人骑在跨下,看到的是一个大汉象天神下凡一般的人物,自己打不过老婆,现在老婆都被打的嗷嗷叫,他心里是痛快的,因为总输给老婆嘛,现在有个人终于可以教训一下她了。他对武松的功夫是拜服的,肯定是不敢乱动手,所以用江湖规则,先理后兵,先说明来历再打。我们的观念和张青不一样,我们看到的是女人被男人打,他看到的是哎呀,终于碰到一个能打赢她的人。


爱国客家人乙乙


武松抱住孙二娘,并且将她按倒在地,张青为什么不去帮忙?

根据正常人的逻辑,如果一个人的妻子赤身裸体,被一个陌生男人压在身上,普通人会首先想到另一种可能性。但是当张青从外面大步走进来时,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求饶。只有一件事奏效了:他一直在这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解释为什么他在没有开始工作的时候没有回来,当他想毒死武松的时候,当孙二娘脱下衣服的时候,他没有回来,就在武松把孙二娘放在他身体下面的时候,他回来了,这真是太巧了

真实情况应该是这样的:张青和孙二娘对伤害和好人负责。如果他们遇到好人,孙二娘可以自己处理。如果他们遇到难相处的人,张青会出来说好话。所谓的手打不到微笑的人。武松也因此停下来。

至于张青所说的“三等人不能害”,可能还有其他人,但肯定不是全部都遵守了。至少,孙二娘不会这么做。所谓的“不伤害那些人”估计也是像鲁智深和武松这样的强人.

回答的不好请见谅,感谢大家浏览。


博而化易


题主这个问题挺好玩的。

把镜头拉回到《水浒传》里武松在孟州十字坡酒家那一幕:孙二娘这个老江湖以为武松着了她的道儿,喝下去下了麻药的酒,被一把麻翻在地。她手下两个伙计扛不动武松,她见状,一边骂这两个伙计死没用,一边开心武松肉多,正可以剁碎了做人肉包子,于是脱了衫儿裙子,光着上身亲自来提武松。武松趁机当胸搂住孙二娘,同时脚上使劲儿挟住孙二娘,趁势压在孙二娘的身上,痛得孙二娘杀猪似的嚎叫起来。孙二娘的丈夫张青听到了动静,闯进来看到这一幕,赶紧向武松求饶。有的读者或许会问,张青为什么不上前帮忙,和孙二娘一起对付武松呢?

第一个原因:张青是孙二娘父亲收下的徒弟,后来成了倒插门的女婿,这个家里,是孙二娘说了算,张青不敢擅自作主。

张青本就是一名狠角色,他原本只是光明寺菜园子种菜的,一言不合把光明寺的和尚都杀干净了,还一把火把光明寺烧了个干干净净,索性就在十字坡做起了剪径的强人。某一日竟然被一个老人给打翻,原来这个老人是剪径的老祖宗,二人有缘,老人就收了张青做徒弟,教他本事,后来更招他做了女婿。这个老人就是孙二娘的老爹。孙二娘有这样的老爹,她自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武功胜过张青,心狠手辣比张青有过之而无不及。婚后张青和孙二娘干脆在十字坡开了一家酒家,专干杀人越货的黑道生意。很显然,在这个家里都是孙二娘说了算,轮不到张青作主。所以,张青都只是在外围做帮手,只要孙二娘不开口招呼,他才不敢插手孙二娘的事儿。

第二个原因:孙二娘本事比张青厉害,也比张青心狠手辣,从未失手,张青从没想过要他出手帮忙。

张青本就是心狠手辣之人,看看张青的履历就知道,这样的角色已经够狠的了。只是没料到,还有比他本事更过硬、心肠更狠毒的人,那就是孙二娘父女俩。我们只要看看孙二娘对付武松的那一套,就可以知道,她的本事的确过硬。两个男伙计搬不动武松,她骂骂咧咧,训斥两个手下死没用。要知道武松的块头,至少有一米八五以上的个子,浑身结实的肌肉,估计体重至少也在一百八十斤左右,她可以轻松提起来。不难想象,当初鲁智深被她麻烦了之后,想必也是孙二娘出手扛进作坊里的。鲁智深个头也有一米八五左右,相当肥胖,估计足足有三百斤的体重。可想而知,孙二娘的力道是惊人的。而且孙二娘比张青更狠毒,张青给她约法三章,说行院妓女、刺配犯人和出家僧道不可杀,她完全无视。孙二娘从未失手,所以,张青也从未想过要出手帮忙。

第三个原因:张青眼见孙二娘被治得服服帖帖,自己本事还不如孙二娘,上去帮忙也是白搭,不如示弱求饶管用。

孙二娘太过于凶横自大,开着这家十字坡酒家,来往过路的客人不知道有多少被她戕害了性命。孙二娘手里从未溜走过厉害角色,比如那个头陀。这个头陀是个七八尺长的大汉,他却没有鲁智深那般幸运,等到张青回来,孙二娘已经把他四肢都砍了(也就是已经一命呜呼了)。之所以说这头陀是厉害角色,是因为他随身带着的两件物事很独特,一件是一百单八颗人顶骨做成的数珠,一件是两把雪花镔铁打成的戒刀。想这个头陀也自杀人不少,那刀每逢半夜就要要啸响。就这么一个厉害角色都稀里糊涂死在了孙二娘的手里。如今张青在门外就听见了孙二娘杀猪般的嚎叫,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待他亲眼见到孙二娘被武松治得服服帖帖的,知道自己本事不如孙二娘,上去帮忙也是白搭,不如向武松示弱求饶更管用。


乔鞅


张青虽然没有扑上去帮老婆打架,却给了孙二娘最好的帮助。事实证明,他保持镇定,先讨好求饶,然后伺机结交武松,是一场双赢。

《水浒传》里菜园子张青出场是这样的情节,他听到孙二娘的嚎叫,赶紧扔下肩上的柴担子跑进门,赫然发现一向杀人不眨眼的母大虫被一个大汉压倒在地上,几个伙计在一边瑟瑟发抖。

首先,根据一向的生活经验,也许孙二娘干杀人解剖这种脏活累活的时候,经常会脱了上衣;当然也包括对自己老婆妇德的认可同,张青迅速反应出,那个场面,显然不是武松要欺侮孙二娘的画风。

其次,张青心里很清楚,自己家在十字坡开黑店,做无本买卖,卖人肉包子,这些事主要是老婆主持大局,论武艺、论身手,都没法比。如今,一向没遇到过对手的老婆大人都被人打的哇哇叫,自己冲上去不过是多个垫背的。

第三,虽然也干过一言不合就烧寺庙杀和尚的狠事儿,基本上张青还是个有原则的人,比如他给孙二娘规定,和尚、头陀等三类人不该杀。所以张青遇事愿意讲理的,他第一句先问武松是谁,而不是斥责你为什么打我老婆,起到了很好的沟通效果。

最后,人说英雄惜英雄。打虎武松相貌堂堂,响当当一条好汉,又轻易制服了孙二娘,可见本事了得。张青刚进家门还不清楚情况,想要和他先礼后兵,也合情合理。

武松与孙二娘夫妇的相逢并不美好,但是他们后来在战场上互相照应,生活上互相关心,像亲兄弟姐妹一样,也是一段佳话。



何处风萧萧


菜园子张青是水浒好汉中比较憋屈的一个。看《水浒传》中处处是对女人的贬低,是一个很明显的男尊女卑的世界,而就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张青居然做了上门女婿,而且还是说不上话的那种,可谓是水浒中最悲催的男人之一。

张青能落得如此下场,主要原因是他本事不济又不安分。张青本身是给寺庙里种菜的,但是却没跟寺庙和尚处好关系,结果发生口角杀了和尚跑路。跑路以后的张青没事可干,就干起了没本钱的买卖,一次他挑一个老头下手,没想到那老头本身就是个强盗,而且比他还厉害。结果张青不幸被俘,做了老头的女婿。

从这就看出张青其实过得不咋样,一般来说能给寺庙种菜的待遇都不差,吃喝不愁,可是张青偏偏要惹是生非。而做剪径的强盗呢,张青本来还想找个软柿子捏,却不想人家老头都比他还厉害。至于说那孙老头,最大的心病就是自己女儿,因为这女儿长得粗壮倒也罢了,脾气还很暴躁,而且跟着他学了一身匪气,普通人根本不敢接近。

遇到张青时,张青可以说是在人生最低谷,孙老头饶他一命,但是必须要娶自己女儿。张青看到孙二娘那副模样,实在是不想答应,可是不答应就没活路,只得顺从。

孙二娘长得不咋样,脾气又暴躁,可是有一身好武艺,起码相对张青来说,她厉害多了。本来张青以为先娶了孙二娘,等孙老头一死自己就可以扬眉吐气了,但是就算孙老头死了,孙二娘自己就能压他一头。买办法,张青只有憋屈的活着。

后来两人在十字坡开酒店,张青负责里外打点,孙二娘负责看店,由于张青比孙二娘要聪明仔细一些,他这才逐渐有了话语权,不过最终听不听主要还看孙二娘心情,如果孙二娘心情不好,张青说得再对的也都当耳旁风。而张青最不能容忍的一点就是孙二娘平日做派,她喜欢浓妆艳抹的穿着半露短装在门口迎客,一方面是因为孙二娘体胖怕热,另一方面是说这样可以招揽生意。张青虽然说不上多么喜欢孙二娘,但是已经是他老婆了,如此大胆的打扮张青还是很介意的,可是说了多次孙二娘根本听不进去,张青也只好暗自生闷气。

还有一点,就是张青孙二娘开的是人肉包子店,来往商客都是目标,比起大大咧咧的孙二娘,张青考虑的要更多一些,这抓的客人多了,难免会碰上厉害角色,到时候这个店面恐怕要连店到人都被销毁了。所以张青定下规矩,囚犯、出家人、青楼女子不碰,不过孙二娘根本就不听,任谁过来照抓不误,连鲁智深都差点被她害死。

这张青怎么说也是个杀人不眨眼的角色,天天被老婆这样对付,心里能不憋气吗,是个男人估计都受不了。不过张青没有办法,自己这个老婆压根就不讲理,打也打不过,家都是人家的,他只能默默忍受。

后来武松因杀了西门庆潘金莲被发配,路过孙二娘的店,关于这家店,武松是早有耳闻,就准备好好收拾一下他们。进了店里武松故意言语挑衅,假装中了迷药晕倒,待孙二娘要来拿他时,他一下子反客为主,制住了孙二娘。

看书中描述,武松制住孙二娘也不过是几个瞬间的事,赶巧不巧张青这时候回来了:

看看这段描述,其实还挺有意思的,张青是砍柴回来,歇在门首。他既没有上前跟武松厮打,也没有直接跑过去跪地求饶,而是先歇在门首。怎么就这么凑巧呢,看这个状态,倒更像是张青早就回来了,只不过是先躲在一边看热闹罢了。

为何这么说呢,张青定下过规矩,不杀囚犯,但是孙二娘当作耳旁风,当张青看到孙二娘迷晕武松时,他心中不满,但是这时候出来阻止,势必要跟孙二娘大吵一架,自己还有挨骂,而且看她那样,已经得手了,就这样作罢。

后来看到武松居然是诈晕,反而制服了孙二娘,一方面他有点担心孙二娘安危,另一方面他心里未必不会暗爽,这婆娘飞扬跋扈,总算有人可以教训她一番了。所以他故意在门首歇了一会儿,然后才跑过去营救。

而且看他营救方式,那是相当稳健。一般人看到自己媳妇被别的男人压在地上,要么过去,要么赶紧跪地求饶,但张青表现的十分淡定。先是一句讨饶然后说自己有话说,询问对方来历,对方说了以后他又恭维对方,然后再次讨饶。说话功夫武松已经换了一个姿势,把孙二娘踩在脚下。

有道是关心则乱,张青如此理智淡定,固然是最好的处理方法,但也足以看出他对孙二娘感情真的很一般,只有不相干的人遇到危险才会如此淡定。而且很可能长期被孙二娘压制,巴不得有人来教训她一番呢,武松正好是帮忙了。

从结果来看,张青如此处理确实没毛病。如果他直接上去厮打,很容易激怒武松,孙二娘在武松面前都不堪一击,何况他呢。但是从感情方面来说,张青如此作为的确不像是一个关心妻子的好丈夫。

孙二娘、张青的关系也给现实夫妻敲响了警钟,夫妻之间应该讲求平等互敬,不管是男是女,是强是弱,都应该尊敬对方,不然只能是同床异梦,成为熟悉的陌生人。


一览众河小


张青人称菜园张青,种一手好菜,自小也习得一点武木,但技艺不高,且性情也暴戾。在孟州寺院杀人放火,畏罪逃跑。后以剪径为生,也就是现在说的强盗,直至遇上孙元,作倒插门娶孙二娘为妻。孙二娘肯定不是什么好货色,沉鱼落雁,羞花闭月绝对无缘,不然怎会让父亲强逼流氓来为夫呢。

当日武松一行人进店,孙二娘二眼时常盯着他的包袱,这对一个行走江湖多年的武松来讲,心想这店有问题,可能是黑店。所以公人喝醉了而武松装醉,也就将计就计。待孙二娘提起武松时,他一搓脚,孙二娘应声倒地,武松翻身骑在孙二娘身上,制服孙二娘,孙二娘痛得哇哇大叫。

张青闻声而来,见这阵势。武松这边身材高大威猛,性情暴怒,能三拳打死老虎的人那气势,那气场,应当就会把人震住。以张青混江湖的经验,一,老婆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从未失手,今天栽了肯定非一般人。二,凭他的武功,连孙二娘都难打过,打壮汉更不行。所以上上策就只能求和啦。

当然小说归小说,这可能是施耐庵的意思,不然这一百零八将怎么能会聚呢。


桃花盛开157601218


张青不是不帮忙,是在实力不济的条件下选择了更加稳妥的救助方式,那就是示弱服软

孙二娘与张青在孟州道十字坡干些杀人越货兼卖人肉包子的勾当,江湖阅历和经验十分丰富,早已练就了察言观色、见风使舵、八面玲珑的本事。开店以来能识破两口子的诡计,在蒙汗药下逃生的人在武松之前恐怕还没遇到过。因此当张青看到武松假装昏倒并轻松将自己强悍精明的老婆压制住的情景,经验告诉他这次遇到硬茬子了,遇到的这个彪形大汉无论江湖经验还是能耐都远超自己和母夜叉,绝不是江湖一般的碌碌之辈,如果处理不当将引火烧身,搞不好甚至有性命之忧。

在这种情形下,张青内心迅速闪过两种解决方案,要么动武来硬的;要么服软认栽。倘若武力解决,自己这两把刷子恐怕难敌对手,双方真正撕破脸皮就没有了回旋余地,到时候不但老婆救不下来,连自己都得搭进去。这纯粹是下下策,得不偿失,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大丈夫能屈能伸”、“识时务者为俊杰”、“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估计张青脑海中会瞬间闪过这些词语。

张青经过权衡利弊,选择了他认为可以保全自己两口子的更加稳妥的处理方式,那就是服软示弱。先保命要紧,其他都是浮云。

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因此,在看到老婆被武松压在身下时,《水浒传》原著第26回 “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 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是这样写的:

大踏步跑将进来,叫道:“好汉息怒!且饶恕了,小人自有话说。”

张青内心在经过短暂的纠葛后做出了弱者求饶的姿态,显然他这种示弱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当武松报通名姓后张青暗自庆幸,打虎英雄武松的大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样的豪杰谁能招惹得起?幸亏自己没动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张青使出了“看人下菜碟”的本领,变得愈加的谦卑恭顺了:

纳头便拜道:“闻名久矣,今日幸得拜识。”武松道:“你莫非是这妇人的丈夫?”那人道:“是小人的浑家。‘有眼不识泰山’;不知怎地触犯了都头?可看小人薄面,望乞恕罪!”

正所谓“竖的好吃横的难咽”,武松并不是一个滥杀无辜的人,他是性情中人,看到张青如此谦卑自己心里也是比较顺畅。于是乎,武松慌忙放起妇人来,三个人说来说去甚是投机,最后竟然成了过命的朋友,莫逆之交,真是应了那句话:“不打不相识”。

就张青在这件事上的做法,写到这里我们可以下结论了:张青虽然武艺平平,但情商很高;处乱不惊,临危不惧;深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之真意。张青,聪明人!


高举原创大旗,书写本色人生;让文化点亮生活!敬请您关注赐教!



郑非梦妙文


张青心想,打死才好呢。

母夜叉孙二娘,是山夜叉孙元之女。诸位可晓得,“夜叉”是何方神圣?

夜叉,梵文Yaksa的音译,本是佛学“天龙八部”之一,在中土迁演流变后,夜叉成了专做殃害之事的坏鬼,其形象是:头上长角,一时伸出,一时缩回。一双眼睛,一个长在前额,一个生在下巴。两个鼻孔,一个朝天,一个向地。两只耳朵,一在面前,一在脑后……

小说《水浒传》中的母夜叉孙二娘,相貌凶怖,不堪入目,绝不是电视剧中演出的那种还算有几分姿色的形象:


样子难看些,本不紧要,如果她才德过人的话。阿承丑女,三国的孔明先生照娶不误。可是,孙二娘的行事,实在太过歹毒,其心其肠,如蛇如蝎,即使张青这种狠角色,也招架不住。

张青,早就想脱离母夜叉孙二娘,自奔前程去了。只是,在孙二娘母夜叉的淫威之下,他的这个念头被强行压住,不敢公开表现出半点来。

当年,“菜园子”张青就是一伺弄菜园子的,杀了僧人烧了寺庙遭通缉,逃亡路上遇到了山夜叉孙元,打又打不过,无可奈何,只好入伙孙元,没有办法,只好与孙元之女孙二娘成亲,娶了个母夜叉做老婆。


穷途末路,江湖落魄,在孙二娘的人肉包子铺,孙二娘是当然的老板娘,张青则相当于一个不用支工钱的伙计,洗碗扫地之余,难免还被孙二娘吆东喝西。

离人肉包子铺不远处,有一块空地,张青开垦成菜园子,种些萝卜青菜。多少次,张青受了孙二娘的气,郁结于心,无处发泄,便跑到菜园子来,猛地拨出一棵葱,大力掷向远处,喝道:“张青,你算哪棵葱!”

寒冬来临,大雪纷飞,路断人稀的时节,包子铺生意欠佳,孙二娘便又拿张青撒气,骂张青没用,就知道在菜园子里进出,有本事你现在去雪地里,把青菜给姑奶奶种出来呀!张青咬牙沉默着,不敢吭声。等孙二娘去上茅房时,张青冲出包子铺,仰面朝天,让冰冷的雪花在脸上堆积,一片,一片,又一片……直至迷糊了视线,张青长叹道:

雪花啊雪花,张青啊张青,你算哪一片?!

孙二娘的人肉包子铺,不光是用人肉做包子馅。上等人肉,当作黄牛肉,次等人肉,当做水牛肉,鹵煮之后,是上好的下酒菜。筋头巴儿边角余料等之类的最差的人肉,才斩碎了作包子馅。人肉的需要量既大,孙二娘为保证供应,是来者即杀的。张青以为,这这这也实在太太太不讲究了,提议:僧不杀、妓不杀、发配的犯人不杀。



张青的意见,孙二娘才不理呢。姑奶奶高兴就杀,不高兴也杀。这不,两名公差押送发配孟州的武松来了,孙二娘见两名公人已被下药迷睡过去,便准备收拾武松了,谁料武松早已觉察“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擦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的孙二娘不对头,只是假装昏迷而已,此时便用腿夹住孙二娘,并将她按翻在地。

此时,张青正好回来了,见此情景,本来准备上去帮忙的,腿刚迈出半步,心念一转,又停止前进了:这个母夜叉,实在不是什么好人,比老子张青还要恶毒得多,这位好汉武功高强,借他之手,把孙二娘除掉,也好让老子不再受她的鸟气……张青念头转得飞快,再一想,万一这位好汉手下留情,并不伤害母夜叉呢,回头这母夜叉责怪我关键时刻不出手相助,以她的辣手段,俺老张可着实吃不消……想一个两全之策才好……不如这样:

张青扑通跪地上,求饶!


莫安排




且说打虎英雄武松,为替兄长武大郎报仇雪恨,亲手结果了潘金莲和西门庆这对奸夫淫妇,因而触犯刑律,身陷囹圄。阳谷县令敬重武松是条义气烈汉,又念及他的好处,一心要成全他。于是暗做手脚,竭力为武松开脱,这样武松逃过死罪,被东平府判决杖脊三十,发配孟州道。

正是六月天气,暑气蒸人。这天正午,武松和压解他的两个公差一行三人路过十字坡,他们感到炎热难当,肚中饥渴,便投到孙二娘开的黑店里来打尖充饥。孙二娘自认为手段高明,又如法炮制,偷偷在他们的酒食中下了蒙汗药。

那武松何等人物,久走江湖,经过大风大浪,如此伎俩岂能骗过他那双鹰眼。武松一见到孙二娘,从她的打扮做派,举手投足中就断定这个女人绝非等闲善良之辈。于是多了个心眼,然后装愣充傻,将计就计,引她入套。两个公差不知就理,被药酒麻翻跌倒,武松也佯装中计仰倒在地。店里的两个伙计喜不自禁,连忙过来收获“战利品”。武松暗中使力,他们哪里抬得动。

孙二娘一边大骂手下无能,一边脱掉绿裙红衫,赤着臂来提武松。武松暗中助力,假装被孙二娘轻轻提起,然后猝然出手,用两手当胸抱住孙二娘,把双腿挟住孙二娘的下半截,只轻轻一用力便把她放倒在地。孙二娘被武松压在身下动弹不得,让武松整治得发出杀猪似的叫声,连忙哀求武松饶恕自己。俩伙计一看女主人被人控制,迅速操起家伙想要趋前救助,却被武松厉声喝退。他们被武松强大的气场压制着,始终不敢前进一步。



此时,“菜园子”张青正好挑柴回来,听到婆娘的哀嚎声立即赶了过来。当他看到这不堪的一幕,既没出手相助,也没惊讶恼怒,却向武松深施一礼,说到:“愿闻好汉大名。”当武松报出名号后,张青纳头便拜,殷殷表达对武松的敬仰之情,再三向武松赔礼道歉,恳求武松看在自己的薄面上放过他那“不懂事”的婆娘。武松被张青的真诚所打动,便放过了孙二娘。结局出人意料,最终化干戈为玉帛,皆大欢喜。

“菜园子”张青绝非只会种菜的怂包懦夫,那也是条血性汉子。年轻时,在租种寺院园子种菜期间,因故与寺中僧人结怨,怒火中烧,一时兴起,杀死一院僧众,一把火烧了寺院,然后亡命江湖。为了生计,他做起了拦路抢劫,杀人越货的无本生意。后幸得同是强盗出身的岳父的赏识怜惜,把他领到城里,不但悉心传授他武艺,而且把自己的宝贝女儿孙二娘许配与他为妻。当岳父死后,张青夫妻两个就又重操旧业,在这十字坡前开了家黑店,使巧打劫过路的客商钱物,兼卖人肉包子赚钱过活。


似张青这等视生命如草芥,杀人不眨眼的草莽匪类,当他听到爱妻的哀叫声,怎能不怒发冲冠,血撞顶梁?倘若换作平日,他定会果断出手,让那个不知死活的家伙血溅当头,死无全尸。可今日则不同,他遇到的对手太过强大,强大到使人战栗的程度。如果强势而为,其结果只会是横尸当场,店毁人亡。他想,与其随性胡为,死撞南墙,不如放低姿态,一软到底,以柔克刚。以示弱认罚的方法去央求对方,用诚心悔过的策略去感化对方,这样自己或许尚有一线生机和希望。

张青多年来在黑道上摸爬滚打,过着刀口舔血的险日子,没有三下两下,那早就玩完了。险恶的江湖生涯练就了他一身胆量,一肚精明。当他远远听到婆娘的嚎叫声,就知大事不好,老婆打了一辈子雁,今日反叫燕啄了眼。他马上意识到来者的可怕。那孙二娘绰号”母夜叉”,自小随父学武,练就一身好功夫,再加之下手狠辣,阴招叠出,在江湖上也是神鬼俱怕的人物。再兼有蒙汗药助力,众伙计帮衬,自开店以来一直顺风顺水,从来未曾失手。就连花和尚、老头陀这样的顶级高手都会中套翻船,难逃劫难。而这次竟然被人识破机关,反为所制,由此可见对手是何其生猛,何其强大。他不单武艺超群,更有过人的机智。如今招惹了这样的硬茬实货,怎不叫张青心生畏惧,毛骨悚然?

张青立即想到,如果单凭自己一人之力,要逞勇强取,这无异于以卵击石,虎口拔牙。但眼下与之情深意重的妻子已命悬一线,危在旦夕,作为丈夫拯救危难中的妻子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他不能袖手旁观,更不能逃之夭夭。纵然对手强大,即使粉身碎骨,也要拼死一搏。就是人头落地,黄泉路上有爱妻相伴也不寂寞。作为老江湖,张青深知“逢强智取,遇弱活擒”,“好汉不吃眼前亏。”的道理,于是毅然选择放低姿态,委屈求全的策略。如果此计不成,尚有回旋的余地,还可另觅他途。于是张青便义无反顾,大踏步冲了进来。


当张青进得客店看到武松英姿勃发,一脸罡气,果然是一条好汉。张青发现武松虽然压在孙二娘身上,但他对孙二娘没有一丝淫思邪念,更不想伤她性命。武松只是想以这种方式羞辱她一番,杀杀她的嚣张气焰,以发泄个人愤怒,他只是想教训她一下,叫她吃点苦头,让她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张青立刻意识到对方必是当世豪杰,是有血性,讲义气之人,更加坚信自己选择的正确。出于对英雄的景仰,他便迫不及待地说:”愿闻好汉大名。”当他闻知眼前之人便是打虎英雄武松时,仰慕之情更盛,于是纳头便拜,真心诚意向武松赔礼道歉。武松也被张青的虔心诚意所感动,他又看重张青夫妻非等闲之辈,心生爱惜,便放过了孙二娘。此时的孙二娘因领教过武松的身手,已叫武松教训得服服贴贴,那里还敢抖翎奓趐,连忙向武松谢恩赔过。

不意气用事,不莽撞胡来,不正面冲突,不激化矛盾,避其锋芒,委屈求全,这正是张青高明老到之处。事实证明他的选择的正确和明智。想那武松武功盖世,一代豪杰,空拳毙虎,独臂擒“龙”,一招让恶霸西门庆呜呼哀哉,两脚叫蒋门神气息奄奄,激战飞云浦,血溅鸳鸯楼,打遍天下无敌手,身经百战少败迹。那是人中翘楚,神级人物。此时,张青单枪匹马,如何是武松的对手?即使孙二娘没有受制于人,他们夫妻俩人戮力同心,拼死相搏,武松在五招之内也定叫他们双双毙命。



张青夫妻仰慕武松乃当世豪杰,人中翘楚,又感激他的不杀之恩,想要结交他,于是将自己的身世经历和盘托出,用好酒好菜倾心招待。武松和张青因肝胆相照,意气相投,于是歃血为盟,结拜为生死兄弟。翌日,武松打算动身,张青夫妻那里肯放,一直挽留了三天,不得以兄弟二人才依依不舍,洒泪惜别。

从此,无论远在天涯,还是近在咫尺,武松都成了张青夫妻坚实的靠山,力量的源泉,成了他们永远的牵挂和不舍,成了他们可以以死换命的好兄弟。而武松从此也有了家的归宿感,张青夫妻成了他可以托付性命,寄托情感的亲兄嫂。张青夫妻的关爱如春阳般照耀着他,温暖着他,慰籍着他这条铁血汉子孤寂的心灵,直到生命的尽头。这段人间佳话,这份人间真情,读来为之动容。

这段故事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勇往直前,敢于亮剑固然是值得肯定的。但当遇到的困难过于强大,或自己的实力不济时,与其一次次死撞南墙而头破血流,不如隐忍退让,以退为进,在隐忍中积蓄力量,在退让中寻求突破。以退为进不是懦弱和胆怯,更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是蓄势待发,是出奇制胜,是好策略、大智慧。


太行高漳水长


母夜叉被人按翻在地,这真是开天劈地头一遭,张青看傻了眼,当孙二娘发出第二声嚎叫,张青第一反应就上前跪下,“你真神啊老兄,你真让俺佩服的五体投地了。你可知俺为啥叫张青?只因娶了这婆娘,无日不是身上青一块肿一块。别人见了只叫俺青哥啊,连本名都给忘了,俺给你跪下了″。这是他的心里话,当然不能往外说,只是嚷嚷说些杂七八糟的江湖话。武松见他这么着,也就放过孙二娘。张青当即分咐伴当杀猪宰羊,心中那个痛快啊不可名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