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你認為是姑父親還是姨夫親?

江西農村歐陽


不管在農村,還是在城鎮,是要看你個人的經濟實力,你個人老子和你有錢,都是好親戚,你家人窮不能幹,誰都看不上你,正是,富貴深山有遠親,窮居鬧市無人問。你行,誰都行,一切都行,你不行,誰都不行,一切都不行,誰都不親。


zhiyongyeye


姨夫親還是姑父親,不能一概而論,得根據各自家庭的實際情況而定。

拿我來說嗎,母親有四個姐姐,我就有了四位姨娘姨夫了。父親有兩個姐姐,我也就有了兩位姑姑姑父了。

先說說姨娘、姨夫的情況吧。我母親排行最小,母親上面還有一個舅舅。記得小時候,逢年過節去得最多的地方是舅舅家,而舅舅離我們家還有四十多里路程,又不通公路,每次去都走得哭。四個姨娘離舅舅家都比較遠,外婆健在的時候,姨娘過年都會回去看外婆,那也是我心目中能看到姨娘、姨夫(有時候姨夫沒來)的時候了。

因為,母親在家裡排行最小。所以,大姨的年齡比我母親要大30多歲。記憶中已經沒有大姨大姨夫的印象了,加之距離又比較遠,接觸得太少了。記得到二姨家裡去過一次,好像是表姐結婚,十來歲的年齡,爬山涉水的,走了一整天才到二姨夫家裡。三姨夫離我家也有好幾十里路,好像去過兩次。一次是表哥結婚,一次是在外鎮讀初中的時候,三姨夫的小兒子跟我同班,週末去了一次。四姨夫家也太遠,比去舅舅家還遠,記得只去過一次,我那時應該才幾歲,至今我還記得四姨夫家的木樓,樓下是豬牛圈。

總體說來我認為還是在姨娘、姨夫家裡走動得少的原因,感情沒有跟舅舅的感情深。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在外做事,四個姨娘、姨夫去世的時候,家裡也沒有通知我,也沒能前去祭奠。

我的兩位姑姑都是出嫁在本鄉,是比較近了。大姑父是位篾匠,健在的時候也時常到我們院子裡給大爹、么爹和我們家裡幫忙。只是,大姑父去世得比較早,也就在記憶裡慢慢淡忘。么姑父來我們家的時候比較多,我父親三兄弟,么姑父也是最喜歡在我家裡走動的。

在我的心中,感覺不出姨夫親還是姑父親。我只是認為,親戚之間走動得多,互相幫助得多,來往得多,沒有什麼矛盾的話都是一樣的親近。從血緣的角度來說,我對舅舅是最親的。或許是對舅舅的記憶多些的緣故吧!


筆名葉子


在農村,“姑父”和“姨夫”比誰更親,正常情況下一般是“姑父”比較親,為什麼呢?

按照我國的傳統文化,“姑父”是父親這方的親戚,“姨夫”是母親這一方的親戚,按照我們的傳統習慣是父親一方的親戚更親一些,“姑父”做為父親一方的親戚理所當然的更親一引些,一般逢年過節親戚在一起吃飯,“姑父”肯定是坐在上席,“姨夫”則是坐在邊緣上。父母親雙方的親戚母親一方的是舅舅為大,如果舅舅與“姑父”和“姨夫”都在,舅舅最大坐在上席的最好位置,“姑父”坐在上席陪舅舅,“姨夫”則是坐在旁邊,也就是說“姨夫”是不重要的。舅舅是第一位的客人,“姑父”是第二位的,“姨夫”是第三位的。

過去農村親戚比較多,逢年過節在酒席上的排序都有講究,不能排錯,排錯了就會鬧笑話,還可能得罪人。“姑父”和“姨夫”相比肯定是“姑父”排在“姨夫”前面。“姑父”家的小孩與你有血緣關係,“姨夫”家的小孩與你沒有血緣關係。“姑父”家的小孩與你有血緣關係,是姑母與你有血緣關係,而“姨夫”家的小孩與你沒有血緣關係,是“姨”與你沒有血緣關係,“姨夫”與你更沒有血緣關係。正常情況下,在農村一般是“姑父”家的小孩將來還來往,“姨夫”家的小孩長大後是不來往。

當然,也不完全是絕對的,也有感情比較好的,依然會互相來往。

“姑父”和“姨夫”這種親戚在過去農村人口多時是重要的親戚,現在城市裡人少,一個獨生子女根本就沒有這種親戚關係,“姑父”和“姨夫”這種親戚,隨著人口數量的減少,將會消失,今後不是誰親不親的問題,而是根本就沒有這門親戚了。

您的企業遇到任何難題都可以加盟皓脈投融資聯盟圈諮詢。筆者在頭條專欄《未來的暴利產業與模式》及《最賺錢的方法和行業》已推出。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的企業遇到,資金,市場,品牌,利潤低,投資,資本運作,產業升級,資本運作等難題,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其實,這兩個人跟自己一點血緣關係都沒有,均屬於旁糸親屬。至於和哪個最親?關鍵還是要看和誰走動的比較頻繁,交往的密度,如果兩個不來往,兩個都不親。

我老伴家裡有一個姐姐,兩個哥哥和一個弟弟,他們的孩子有叫我姑父的,也有叫我姨夫的,當問道他們是和誰親時,姐姐的孩子回答和姨夫親,哥哥和弟弟的孩子就會回答和姑父親。

不論是我哥家的孩子,還是老伴娘家哥哥、姐姐、弟弟的孩子都感到和我最親。為什麼呢?因為我對他們特別好,不論是在他們的學業上,還是工作上,我都給予了很大的幫助。再加上我會做幾道可口的飯菜,每到雙休和節假日,他們都到我這裡“吃大戶,”交往的特別頻繁,聚在一起特別開心。

俗話說:“親戚有遠近,朋友有厚薄。”再親近的親戚如果長時間不走動,再次見面時,也會變得生疏客套。住在對門的鄰居,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是,住的時間長了,鄰里之間也會產生友誼和感情。“遠親不如近鄰,”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有人說:“距離產生美……”這句話應該看用在什麼地方,用在親戚朋友交往上就不太合適。零接觸和無縫隙鏈接畢竟不是一個概念。


天老大11


家庭中父親強勢,便姑父親;母親強勢,則姨父親。


張旭語文


在農村有3種比較特殊的關係 姑家(就是姑父家)、姨父家 舅舅家

提問者問哪家最重要:

在我們農村 舅舅家最重要(你可以得罪姑父家 姨父家 就不能得罪舅舅家)

按農村的來往風俗 其實跟姨父家來往不是很多。舅舅家逢年過節都去。姑父家我們去他們家不多,都是他們來我們家(因為我們成為他的“舅舅”)

我家比較亂 我有9個姑父 6個姨父(我媽媽有6個姐姐) 2個舅舅(我爸爸跟兩個舅舅關係不好)我們已經16年很少來往了,自從外公 外婆去世後就幾乎不來往了(只有 他們那邊有喜事請到我 我就去 有喪失我知道我就去)。所有姨媽中我只跟二姨媽來往多……雖然她家有錢 但是對親戚都很好,我生病幾次她都來看我 我女朋友生小孩她也來醫院照顧(她老公曾經是副縣長 已經退休好多年了)

其他姨媽我就很少來往了 有些家在哪裡我都不知道 有些我都不能敢確認是否認識。

姑媽家這一塊我更糊塗(其中4個姑媽我都不認識)是也爺爺大老婆的女兒。我奶奶生5個 其中2姑媽我長這麼大隻見一次。4姑媽已經去世12年了……剩餘的大姑媽 三姑媽 五姑媽我們都來往。

只要我在家一個月都聚一到兩次!他們家距離我家最遠的就3公里……以前奶奶沒去世 她們一個月都來我家好多次。奶奶去世都就很少來 過節的時候她們就過來……平時我在家就叫她們過來吃飯 還有叫這4位姑媽的子女一起過來……


廣西鴻富珍禽養殖


說這種事情就是閒的蛋疼!關係親不親,跟血緣有半毛錢關係?

看看社會新聞,為了房子為了家產,跟自己的父母兄弟都能動手!

關係親不親是雙方互動的結果,不是血緣的問題。說說我身邊的一個案例:

我有一個朋友,他和他媳婦都是從農村來城市打拼,結婚四五年一直沒要孩子。我朋友屬於“老好人”類型,為人隨和,待人熱情。他媳婦則屬於“刀子嘴豆腐心”的類型,為人也很熱情,但是有時候敏感較真。

有一年,他們回農村他老丈人家,和小舅子夫妻倆就聊起孩子教育的問題。他們兩口子出於熱情,覺得農村的教育質量不行,就說可以讓小舅子家的孩子跟著他倆回城市來讀書上學。老丈人和小舅子他們都上了心,年後就把孩子送了過來。

孩子過來以後,他們找關係託人情,幫著把孩子的學籍搞定。接下來,兩口子盡心費力的照顧,當自己家孩子一樣扶養,上學都是車接車送。在此過程中,他倆就發現這個孩子有三個比較大的毛病:一、上小學了還尿床;二、皮,學習不認真;三、沒禮貌。

對於尿床,他們兩口子上網查原因,領著孩子上醫院做檢查,都說是:這麼大了還尿床,不是身體的原因,這是孩子心理上的問題,睡覺時有尿感了還是不想起來上廁所,是小時候沒培養慣下的毛病,只能慢慢地扭轉。於是,他倆就按要求每晚睡前都監督著孩子上廁所,半夜起來再叫孩子起夜。就這麼的,孩子有時候還是尿床,甚至中午午睡半小時都尿床!即便如此,但是他兩口子沒有二話,還是天天堅持,只不過他媳婦偶爾會跟丈母孃抱抱怨!

對於皮,學習不認真,真是給他們整奔潰了。這小孩,雖然是個姑娘,但是也很皮。瘋起來,拉都拉不住。鑽床底、鑽路溝、爬樹都會,在路上到處亂跑。給他們弄得提心吊膽,就怕孩子受了傷。學習上,孩子有時候不知道是真沒聽懂還是不認真聽,一個簡單的題教她無數遍,下回還是給你做錯。讀背課文,其中一句話不到10個字,讀了上百遍,讓她背一背,還能錯上兩三個字,每回還都錯的不重樣。這種事例花樣百出,讓他倆完全沒了招,說也不敢多說,罵也不敢重罵。他倆自己都說,幸好一直沒要孩子,要真是自己的孩子,一天得揍她八百回。

對於沒禮貌,他倆也是不斷糾正:見到鄰居、朋友和同事,就引導教育她要主動和人打招呼;帶著出去一起吃飯,就告訴她不能亂跑亂動,夾菜不能隔著別人還去夾。等等!但是說了那麼多,講了那麼多,那小孩雖然稍有改進,但大部分時候還是我行我素!他倆只能不厭其煩地又引導教育。

可就是這麼費盡心思,孩子寒暑假回家,那都不是念他們的好,而是念叨那些:老是不帶她去吃肯德基,老是不讓她去同學家玩,還說姑父姑姑老是說她腦子笨,說有時候打她。他們那小舅子和小舅子媳婦聽了,還打電話旁敲側擊的說他們不好。搞得他倆很鬱悶!

你們說姑父不是血緣,不親!看看這個案例,確實是了!人家姑父姑姑想和你親,替你培養孩子,你不記人家的好,把人家當外人!對人家的付出視而不見,還怎麼親?不要老是把血緣關係掛嘴裡,光知索取,不懂付出。


山哈寧吖喆


姑父親還是姨父親。這個問題我覺得看個人家庭情況吧。

我有兩個姑父,兩個姨父。大姑父家離我家遠點,很少去,小姑父家離我家近,抬頭能見到。小時候,小姑姑回家,我是一定會跟她回家的。直到她生孩子了,我家窮,小姑買衣服給我穿,記得學校要白襯衣搞活動,媽媽不給我買,還是小姑買的呢。我現在回老家見到小姑父,都會買條煙,酒給他。小姑父是個熱心腸的,我們這裡的事,就是雞病了,都找他。我覺得跟小姑父挺親的。

大姨父是老師,隔壁鎮的,不怎麼來往。小姨父隔壁村的,經常在一起吃飯。聽媽媽說,那時候還剛生我姐姐,家裡跟奶奶分家,一粒米也沒有,媽媽去小姨父家借,結果,小姨父把家裡的米都給我媽媽,因為怕我姐姐餓肚子。後來小姨不知道小姨父借給我媽媽了,兩個人還打架。有一次我初中時,很晚回家,路上遇到小姨父,他開摩托車送我回家,我們村的路特別爛,小姨父回家時,摔了一跤,半個月動不了。現在回老家,我也是煙啊,酒的送給小姨父。跟他們特別親。至於大姨父,記憶中,去過他家兩次。

小姑父,小姨父,因為跟我們家近,來往也比較多,特別照顧我們家,現在我們三個兄弟姐妹也大了,都跟小姑父,小姨父特別親。


杜家少爺的媽媽


在農村,姑父和姨夫相比誰更親,真的是沒有統一論調,一個人一個樣。

1、小時候陪伴者勝

小時候的我,貌似和姨夫更親些,因為姨夫家兩個兒子,我去了,一個閨女就特別受待見。陪我玩,不嫌吃喝,記憶深刻的是還給我梳過小辮兒,想想一雙搬磚溜瓦的大手在那兒艱難的繞著皮筋兒,很溫暖,所以我很喜歡去姨家。

而姑父,是知識分子,本身也是那種老實憨厚,話不多型。所以總感覺姑父是嚴肅的,他們住在市裡難得回奶奶家,見面機會少,見了就是打聲招呼,不敢在姑父面前說笑,更別提和姑父打鬧玩耍了,是一種內心的敬畏感,又敬又怕。

第一輪對決 姨夫勝!

2、長大了得人心者永勝

姑父和姨夫都是沒有血緣的人,所以可以很客觀的去品評。其實有時候可以看做是與一個陌生人相處,時間長了,還是人品取勝。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就很少去姨家了,是聽說了姨夫脾氣不好老和姨吵架?還是太偏心,兩個哥哥居然可以一個碗裡有水,一個碗裡無半滴?或者太固執,認死理,說不通!?漸漸長大的我,對姨夫有了更深的瞭解,而且很明顯他的為人並不能使我信服。雖然平時見面仍可以很稀罕,但是內心中的不認可,讓我對姨夫產生了的疏離感。

反觀姑父則不同了,對姑姑幾十年來如一日,是出了名的好女婿。而且多少年下來就知道姑父有時候表面可能做不到多熱情,吃了飯就回屋去看書學習,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一直深挖,特別踏實好學!時間長了,就知道姑父就是那樣性格,不會表達。對姑父,是發自內心的佩服和敬重,而且願意去靠近。

第二輪對決 姑父勝

3、“養女兒像家姑”曲線救國

俗語“養女兒像家姑”,這句話在我身上得到了充分驗證。在音容相貌上、舉手投足間,不光陌生人以為我是姑的女兒,就連我媽都說我和我姑越來越像!可能是得到了這個訊息,我自然想和姑姑親近,而且姑姑從小特別疼愛我們這些侄男侄女們,我們都和姑姑好。

衝著這點,愛屋及烏嘛,喜歡姑姑,自然姑父也會更得人心!

第三輪對決 姑父勝

總之吶,這只是我個人的經歷體會,每個人的都不一樣。沒有固定的孰親孰遠,只有人品過硬,才是致勝法寶啊!

【我是西蘭一二,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


西蘭一二


根據我的生活經驗,我感覺姑父要比姨夫親。說一下我們家的真實事例吧!我媽家中有兄弟姐妹五個,三男兩女,我媽最小。從小受哥哥姐姐照顧也比較多,所以對她的侄子侄女特別好,後來和我爸結婚了。我爸是中學教師,媽媽的侄子侄女們上學、或者是在學業上有問題,都是到我們家來商量,其中有一個表姐高中那會還在我們家住了整整兩年,吃喝全在我們家,而且當時我媽在鄉下上班,中午不能回家,我爸每天都要給我和表姐做飯,但是從來沒有一句怨言。我媽的那幾個哥哥家的孩子,有什麼大事,比如說修房子,找對象結婚,孩子考學,都說去找你姑父商量商量。所以在我的心裡一直覺得辜負是一個很親的親戚。

相反,我大姨,老公當時還是個什麼官,我去他們家就次數特少,後來我大姨生病去世了,跟姨父之間的聯繫就更少了,基本就沒有什麼交往了。

一直喜歡看紅樓夢,總希望黛玉和寶玉在一起,我記得裡邊兒,寶玉跟黛玉說親疏關係的時候說到他們兩個人是姑舅親,比和寶釵的姨表親更親近一點,所以我這個人就是感覺姑父要比姨夫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