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包裹遗体的被子,拍出了1.3亿,为何值如此天价?

晕晕的Honeybaby


自古以来,凡是和皇帝挨边的东西,基本都能卖个好价钱。而乾隆又是一位喜欢附庸风雅的皇帝,所以身边也有很多的宝物。但要说他盖过的被子,能拍出1.3亿的天价,就让人有些匪夷所思了?难道这被子是金子做的?不然为啥这么值钱?今天爆史君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乾隆的裹尸布-缂丝陀罗尼经被的价值所在。

2005年,收藏爱好者秦先生参加了北京一场拍卖会。在拍卖会上,一件标价为8万元人民币的“清末黄缎子袈裟”藏品因无人问津,流拍了。没人能看出这件藏品的价值所在,主办方象征性地标了一个价。但秦先生却凭直觉认为这是个宝贝,于是回家凑了9万元,拿下了这件藏品。

回家后,秦先生仔细地观察着手中的袈裟,这袈裟表面花纹精美,里层暗纹精致,隐约间还有字符浮现。秦先生小心翼翼地将袈裟拆了一个口子,发现袈裟中果然有夹层。从夹层中,秦先生取出了一条布满梵文的经被。为了弄清经被的来历,秦先生曾求助于中国佛教协会的弘道法师。而弘道法师不是别人,正是乾隆的六世孙-爱新觉罗·毓从。

弘道法师在见到这块经被时就激动不已,问秦先生:“这是我们祖宗的东西?怎么会在你手里?”秦先生将拍下这件藏品的经历告知了弘道法师。弘道法师叹了口气,才将这块经被的来历娓娓道来。原来这块经被名为“缂丝陀罗尼经被”,长2米,宽1.38米,面积接近3平方米。这样大面积的缂丝织品,在世面上几乎很少见到。

按照缂丝工艺来算,这样面积的织品至少需要两个人来完成。按每个人每天8小时工作制算,至少需要1104天才能够完成这项大工程。而缂丝又是极其费眼的,所以绣娘不可能保持8小时的工作状态,一般是干半天,休半天。所以光织造这块缂丝经被,至少就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除此之外,古代的绣娘必须缂丝20年以上才能够为宫廷服务。因此,偌大的宫廷,合格的绣娘一般只有三位。俗话说:“一寸缂丝一寸金”,按照这三位绣娘的身价,缂丝陀罗尼经被的成本高于20元/平方厘米,总造价不低于10万。

而这经被上,除了罕见的缂丝工艺外,还混有藏羚羊羊绒和獐子绒,属于清代皇族葬祭专用佛教用品中的最高等级,据说是当年西藏活佛进献给乾隆的。经被上还写有梵、藏、满、汉四种文字,主体是一座缂满陀罗尼经的佛塔,上面一个圈圈就代表一个咒语,总体就是表示“一切咒的结合”。寓意:“只要盖上这块缂丝陀罗尼经被的人,就能驱邪免灾,百鬼不侵。”

据调查,整个清朝,这样的经被只有两条。一条在乾隆身上,一条在慈禧身上。孙殿英当年盗挖清东陵,只顾着抢金银珠宝,慈禧身上的经被就被扯下来扔在了地上,直到1979年考古人员再次打开地宫,才从积水中捡起了慈禧身上的经被。而乾隆的经被却不知所踪。看情况,应该是溥仪让满清后裔为乾隆收尸时,那些人顺走了。而根据《清会典》所说,只有亲王以上的皇族去世,才有资格盖缂丝陀罗尼经被。在颜色上也有所区分,皇后只能用明黄色,皇帝则用正黄色。所以慈禧的那件经被,价值要小于乾隆的经被。

2008年的拍卖会上,这件缂丝陀罗尼经被以压轴之作现身,经过11轮的激烈竞价,最终以6550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加上拍卖公司的佣金,价格高达7200万人民币。但即使如此,秦先生也不太满意。因为他心里的预估价位是9000万人民币。而秦先生也没有估错,在2013年的中美宏凯威拍卖会上,这件藏品再次现身,此次以1.3亿的天价被人拍走。


Boss爆史


在我看来这就是人为炒作,有钱人的世界不可理喻。就算是乾隆皇帝裹尸的被子,能够当作文物,那这1.3亿的价格又是如何估算出来的?

这被子的用途只是给皇帝裹尸,制作再精良,材料也就是金丝和藏羚羊尾绒,贵重但并非不能复制。其上的经文也并不是稀缺品,至于什么密宗高僧开过光,那就是纯属忽悠人。有什么用?这玄而又玄的说辞,能变成被子本身的附加值吗?

唯一的解读就是消耗名人效应。这也就是跟乾隆有关,如果换作是哪个妃子使用过的,压根就不会有如此天价,或许连炒作的人都不会有这个心情。


话又说回来,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我们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这过亿的操作我们也就看看热闹。国不国宝自有公论,真要是国宝级的文物,怎么可能会出现在拍卖会现场?难道都是法盲吗?

扯了半天闲篇儿,说说这条被子的来历吧。

1928年东陵大盗孙殿英炸开了乾隆皇帝的墓。他们眼里只有金银珠宝,其实这条盖在乾隆尸体上的被子是最先发现的。孙殿英根本没把这当回事儿,一把扯到了地上,然后蹬胳膊拉腿儿翘嘴一同劫掠,贵重文物被拉走了数车。

如果孙殿英能想到这条被子值1.3亿,估计肠子都悔青了。等到溥仪领着一帮满清遗老赶到的时候,现场一片狼藉。他们重新敛葬了乾隆,随葬品已经不剩啥了,也就这条被子被他们带了出来。才得以流落民间。

2005年,北京的一场拍卖会上出现了一件袈裟。当时的竞拍者都是奔着别的东西去的,几乎没人注意这件袈裟,甚至差点儿流拍。最后有人出9万元拍走了这件袈裟。

拍得袈裟的人在袈裟里层发现了那条佛经被。经鉴定就是乾隆身上盖的那条。2008年有人出6550万买这条佛经被,得主认为价不够高,没出手。2010年终于以1.3亿成交售出。



民间传说这佛经被法力无边,死后阎王都要高看一眼。什么佛经被上有密咒,除了帝王别人驾驭不了。这些也就只能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再怎么说他也变不成被子本身的价值。


说史听涛


1928年,孙殿英借着剿匪之名挖开了慈禧太后与乾隆皇帝的陵墓,并且将其中的珍宝洗劫一空,不过孙殿英与手下士兵只将其中金银珠宝统统带走,对于大量的文玩字画就背孙殿英遗留下来。孙殿英劈开乾隆皇帝的棺椁,将乾隆的尸体扔到地上,却没有发现包裹尸体的被子其实是一件价值连城的珍宝,因此被遗留了下来。



后来满清遗老来到陵墓收拾,将包裹尸体的被子带了回去,并且将其裹在了一件袈裟之中。随着清朝皇室的没落,这件袈裟又流向了民间,在2005年一场拍卖会上,这件不起眼的袈裟起拍价仅仅只有8万元,在一番加价后,秦先生最终以9万元的价格拍下了这件袈裟。


秦先生将袈裟拿回家中,他在欣赏袈裟的时候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之处,他在袈裟里面发现了一件正黄色的被子,不过秦先生并不知道这是什么,他只是感觉这有些不同。他拖人请来文物专家进行鉴定,最后确认这是陀罗经被,而且是乾隆皇帝的陀罗经被。他的价值肯定是远远超过当初秦先生拍下的9万元,秦先生这下算是捡了天大的便宜。

2008年秦先生将这件陀罗经被拍卖,经过一番加价,最后成交的价格为6550万元,比起三年前秦先生拍下9万元,这翻了七百多倍,这可能是当年最有眼光的投资了吧。也就是在同年,这一件陀罗经被又被再次拍卖,最后成交价格为1.3亿,价格再次翻了一倍,陀罗经被被一个神秘的人拍下,如今不知去处。


麦地传奇


什么样的被子,居然拍出如此天价?

陀罗尼经被。

这种被子不是普通的被子,而是来自西藏的被子,据说是用“软黄金”之称的藏羚羊尾绒毛织成。


据说,光编织汉字和满文被子上的经文,就花了三年时间,真够费时费力的。

这还不算,被子上的梵文,经数百高僧念了三天三夜的密咒,据说亡者盖此被子,可消除这辈子犯下的全部罪孽。

据说,阎王爷见到被子之后,对亡魂高看一眼,不仅免遭炸油锅之苦,运气好的会奉若上宾,陀罗尼经被堪比地狱版的免死金牌。

在清朝,只有二品以上的大员,经皇帝御赐之后,可有资格获此被子,普通官员或者百姓一律禁止使用。

到了如今,陀罗尼经被已成了普通商品,淘宝上多的是,普通的30块钱一条,贵一点的100元钱一条。



闲言少叙。乾隆这条陀罗尼经被是如何出土的呢?

话说当年,孙殿英炸开乾隆墓,打开了棺材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块裹尸布—陀罗尼经被。

孙殿英一把扯掉了陀罗尼经被,扔到了地上,然后撬嘴巴的撬嘴巴,拽腿的拽腿,将稀世珍宝盗得一干二净。

在这些兵痞眼中,只有黄金珠宝才是宝贝,这块裹尸布充其量不过是金黄色的被子,所以才被扔到了地上,任人来回践踏

殊不知,这条被子也是稀世珍宝。


不久之后,清朝宗亲进入了乾隆墓,大骂孙殿英无耻混账,天诛地灭。可叹地是,棺材中空空如也,只剩下一堆枯骨以及一条陀罗尼经被,清朝宗亲担心再遭盗墓贼光顾,于是将这条被子带了出来。

后来,清朝宗亲将这条被子缝在了一条袈裟内。

辗转过了80年,2005年,北京的一场拍卖会,一位姓覃的收藏家花了9万买了这条袈裟。

回到了家里,老覃仔细欣赏袈裟,发现这条袈裟居然有个夹层,里面有东西!

于是他小心地剪开了侧面,发现里面有条满是经文的被子,老覃大喜过望,拿着去找专家鉴定。

这一鉴定不得了,这是乾隆盖过的陀罗尼经被,天呐!老覃惊呆了!


2008年,有人出价6500万买这条被子,老覃不卖。

2010年,这条被子以1.3亿成交。

老覃高兴极了,终于可以在北京买套四合院了。


一半秋色


2005年北京的一场拍卖会,一件袈裟以9万元被一名姓覃的男士拍下。后来,在袈裟中发现一条被子,专家鉴定这是乾隆包裹遗体使用的”陀罗经被“。2008年,有人想6550万元购买,覃先生没有出售。2010年,以1.3亿拍卖出。

为何价值如此之高?陀罗经被的自身价值。

我们先来看看这”陀罗经被“是什么。它是用白绫做成的,在白绫上面印刻了金色的藏文佛经。清朝的时候,只有皇帝,还有后妃才可用,而且必须是贵人以上。当然,王公大臣也可以获得,不过需要请示,然后皇帝再决定是否赏赐他们”陀罗经被“。

陀罗经被有好几个名字,第一个可以叫做”陀罗尼经被“,第二个是”往生被“,也可以叫做”陀罗尼衾“。

在陀罗经被的上面,有用梵文写的真言密咒,还有佛菩萨的功德名号。级别特别高,只有皇帝下旨了,才能使用它,否则任何人都没这个权力。

佛教中认为陀罗经被本身存在巨大的功德加持,而且无论盖在谁的身上,这个人都可以免除一切的罪业。就算不信佛,就算诋毁佛,佛都会加持他。

有传说,只要死者盖着陀罗经被,那么就算到了阎王殿,阎王爷也会敬他三分。

文物的价值不可估量,带有特殊意义的文物,它的价值更是令人匪夷所思。但是如果换一种角度想,这就是一块裹尸布。能以1.3亿买这个的人,着实对他敬佩。有钱人的生活不敢想象。


理科男读历史


包裹乾隆遗体的被子叫陀罗尼经被

话说,1928年,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由,大肆盗掘清东陵中的宝贝。而孙殿英并非专业的盗墓贼,他算是一个粗人,在古玩字画以及文物鉴定上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所以在盗掘清东陵时,孙殿英只把金银珠宝和一些看起来比较珍贵的宝贝带走。

而乾隆生前特别喜欢名家字画,因此,在乾隆的裕陵中,就有大量稀有的名家字画作为随葬品。可孙殿英看不懂字画,就将这些字画和其他一些不起眼的文物扔在一旁。

这其中,有一床不起眼的被子就被孙殿英和他的士兵无视了,直接将其扔在一边。

这床被子就叫陀罗尼经被。

这是一件价值连城、却需要眼光的宝贝。

在2008年,这件陀罗尼经被曾两次进入拍卖行。第一次,作为压轴拍卖品,有一位女士出价6550万人民币,但卖主的心理预期是9000万,最终没有成交。同年,这件陀罗尼经被再次进入拍卖行,被一个手持168号牌的先生以1.3亿人民币的高价拍走。

那么,这件包裹乾隆遗体的被子,究竟有何奇特之处,竟能拍出1.3亿的高价呢?

第一,这是一件缂丝工艺品。

织绣拍卖领域有“三大主力军”,即织锦、刺绣、缂丝。其中又以缂丝最引人关注。

在古代,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法,缂丝称得上是中国丝绸工艺品的精华,一件上好的缂丝作品,需要用金线、银线和孔雀毛等多种名贵材质进行交汇缂织。

而乾隆的这件陀罗尼经被,不仅使用了黄缎和金线,还用了素有软黄金之称的藏羚羊绒和珍贵柔软的獐子绒,用料异常珍贵。

缂丝作品除了用料名贵外,其制作难度也非常高。例如,仅一方巾大小的缂丝作品,就包含了上千种渐进色,需要高级技师耗费数月时间才可完成。所以历来只要是缂丝工艺品,一般都能拍出非常高的价格。

例如,2004年,中国嘉德的春拍中,一件名为《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贴缂丝全卷》的缂丝作品就拍出了3575万人民币的高价。

再比如2006年,一幅《清康熙御用红雕花镶嵌缂丝绢绘大屏风》更是以8080万元的高价成交。由此不难看出缂丝工艺品的珍贵。

第二,这床被子具有较大的附加价值。

这床陀罗尼经被的使用者是乾隆,直接就给这床陀罗尼经被带来巨大的附加价值。再有一点,在这床被子上,还绣着佛教梵文、蒙文、汉文、满文,颇具研究价值。

另外,以1.3亿人民币拍下这床被子的,是一个神秘人,可能对他而言,包裹在乾隆遗体上的这床陀罗尼经被还有特殊的意义吧。


金兔历史


1928年,军阀孙殿英以演戏为幌子,炸开慈禧太后与乾隆皇帝的陵墓,经过七天七夜的疯狂洗劫,将里面金银珠宝盗掘一空。这些盗墓贼只对金银珠宝感兴趣,对盖在乾隆尸体上一件陀罗尼经被肯本看不到眼里,也许他们觉得这件华丽的裹尸布不吉利,只是将镶嵌在上面的珠宝摘除后,就胡乱扔到地上。


后来,溥仪派清朝的遗老遗少来到东陵,将乾隆遗骸重新装敛后,将裹尸布连同剩下的宝物带出去。为了防止这块价值连城的裹尸布被人盗走,便将它缝入一件普通的袈裟中。从此,这件宝物就流落民间。

2005年,陀罗尼经被被当做一件普通的袈裟拍卖,专业的收藏家根本看不上,只有一位业余收藏家秦先生相中,以9万元的价格拍下这件袈裟。买回后经专家鉴定,这是一件裹尸布不吉利,但专家却要高价收回。秦先生觉得这里面有蹊跷,于是,他拿去让故宫专家再次鉴定,告诉他这是一件珍贵的陀罗尼经被。2008年,这件陀罗尼经被在拍卖会上拍出1.3亿的天价。那么,这件陀罗尼经被究竟珍贵在何处呢?



《佛教大辞典》明确指出,陀罗尼经被是佛教密宗圣品,可与释迦摩尼的舍利子相提并论,是西藏大活佛献给乾隆80大寿的贡品。此被遍印梵文密咒,有不可思议的功效。这件长2米,宽1.38米的陀罗尼经被,有金丝和藏铃羊羊绒编织而成,金丝的价值自不必多说,藏羚羊羊绒则选用被称为“软黄金”的尾巴下端的绒毛。据说,仅仅这些绒毛就用了1000只藏铃羊,手工制作更是长达3年时间。经历了在200多年,陀罗尼经被没有丝毫的腐烂迹象,足见其弥足珍贵。


洛水清风cuixiaosheng


首先说明一下包裹乾隆遗体的被子并不是普通的被子,是陀罗经被,陀罗经被又作陀罗尼经被,一种织有金梵字经文的随葬物。清代皇帝,后妃(贵人以上)可用陀罗经被,被以白绫制成,上印藏文佛经,字作金色,称为陀罗经被。王公大臣死后,奏上遗疏,亦可由皇帝御赏“陀罗经被”。现代社会,普通民众入葬时也可用陀罗经被。

而乾隆这件包裹遗体的被子之所以能拍出如此高昂的价格,主要是因为在古代的时候只要是跟佛经有关系的物品全部都是非常珍贵的,在乾隆过世之后,就用这块“陀罗尼经被”包裹他进入坟墓。这块被子是完全由黄金丝作为辅助材料编制的,这种黄金丝在古代的时候是非常稀少的,而且非常难编制,编制的时间就足足花了四五年之久。除了黄金丝之外,这块被子还主要是由丝绸编制,按照皇帝服饰的工艺专门为其编制,在400多年的时间流逝后,也没有腐烂掉,这在世界上都是非常难以见到的景象。这张被子有2米长,1.38米宽。它由黄金丝和藏羚羊绒编织制成。藏羚羊绒是选取尾巴下端的绒毛,这种绒毛被称为“软黄金”,其稀有性是显而易见的。而能拍出这么高的价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个经被是乾隆皇帝用过的,清朝时乾隆与康熙并称为康乾盛世,可见乾隆皇帝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加上其稀有性注定了这么高的价。



文物的价值主要在于稀有,每一件文物都是独一无二的,毁掉一件这世间便再也找不出第二件,同时这些独一无二的历史一屋里面,往往包含着它所处时代的信息,历史的、人文、风俗习惯等等,都是有价值的历史信息,甚至说一些信息往往就是很多的历史之谜的答案。

2005年,这件经被出现在北京的一场拍卖会上。当时被误以为袈裟,拍卖会上有这么多稀世珍宝,一件普通的袈裟根本不算什么。所以有一段时间没人注意到。就在主持人宣布要流拍时,一位姓覃的古董爱好者以9万元的价格拍下了这张袈裟。 回家后,覃先生惊讶地发现他的袈裟里藏着一块佛经被子。经过专家鉴定,这一部佛经被证实是乾隆驾崩时使用的。这是无价之宝。 皇族专用陀罗尼经被 2008年,这块佛经被子以6550万元的价格出售,但覃先生认为它的价值远不止于此,所以他没有出售。2010年,这块佛经被子最终以1.3亿元售出,覃先生也因此发了财。


大老二爷


乾隆皇帝包裹遗体的被子,拍出了1.3亿,为何值如此天价?(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2008年的一次拍卖会上,一位持168号牌的男士,以1.3亿元人民币,拍走了清东陵乾隆帝御用“陀罗尼经被”。而就在三年前的一场拍卖会上,这件被子8万元起拍价,竟然无人问津,导致流拍。

这到底是一床什么样的被子,竟然在三年间价格翻了1625倍,号称东陵珍宝之首,究竟有什么价值呢?

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一床充满传奇的被子!

1928年,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军长孙殿英跑到蓟县遵化一带剿灭土匪马福田,他知道马福田要干什么,撵走了马福田,他好继续干马福田没干成的事儿。

遵化马兰峪是清东陵所在地,从顺治18年(1661年)开始建,这里埋了5位皇上、15位皇后、136位嫔妃、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和不计其数的陪葬品,对任何一个军阀和土匪来说,这都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1928年7月,孙殿英以演习为名,把护陵人都赶跑,派工兵炸开了慈禧的定陵和乾隆的裕陵。斧子劈开慈禧的棺椁,扒光衣服,撬开嘴巴拿走夜明珠,珍宝洗劫一空,定陵祸害的不成样子,裕陵比定陵还惨,把乾隆的尸骨扔出来,开始搜罗宝贝,乾隆喜爱字画,陪葬了很多稀世名画,大老粗孙殿英看不懂,一把火全烧了,只要金银珠宝,看着大火,孙殿英还骂乾隆“妈的,死了还给老子装清高!”

金银珠宝装了四五十箱,用几辆大卡车给拉走了,剩下的都是孙殿英看不上眼的,破破烂烂扔了一地,其中就包括这件“陀罗尼经被”,这件不起眼的裹尸被怎能入了孙殿英的法眼,就扔在棺材里,不知所踪。

这件被子的价值在哪里?

首先是材料稀有、技术精湛,它是用黄缎、金线、混藏羚羊绒、獐子绒采用双面缂丝织成的,其中缂丝是“织中圣品”,普通老百姓一辈子都见不到,代表了我国数千年来丝织工艺的最高水平,故宫博物院的专家说“一寸缂丝一寸金”。

而藏羚羊绒也是极其珍贵的,素有软黄金之称,据说一整张藏羚羊皮能从一枚戒指里穿过去,由于大量盗猎,已经濒临灭绝了,所以,国际市场上价格极高。

用这些极其珍贵的材料,手工双面织出来一床被子,在那个没有机械的年代里,都是能工巧匠一针一线织出来的,要耗时数年。

其次是意义非凡。陀罗尼经被上绣的是佛教梵文、蒙文及汉文陀罗尼经,从不同角度下看,会呈现五中不同色彩,又称为五彩被,每件被子都是按照主人的身材量身定制的,据《大清会典》记载,只有亲王以上的人才有资格覆盖经被,而且规定非常严格,皇帝是正黄色,皇后是明黄色,贵人以下,非恩赐不可使用。

由于这是专属皇上的私人用品,所以每个皇上只此一件,清朝入关以后的皇帝,除了溥仪外,正黄色的经被只有9套,现存的只有两套,慈禧的明黄色经被收藏在清东陵博物馆,乾隆帝的正黄色经被流落在民间。

陀罗尼经被惊艳问世

2005年,北京拍卖会上,一件清代袈裟起拍价8万,无人举牌而流拍,参会的业余收藏家秦先生产生了兴趣,凑了9万买了下来。

买回来后,秦先生把袈裟铺在床上欣赏,仔细观看后,感觉袈裟里面有夹层,想拆开看看,毕竟是九万块的东西怕拆坏了,就打开大了一个小口,看到里面是一个黄色丝织物,绣有文字,思考半天,终于鼓起勇气拆开了袈裟。

一件完整的正黄色陀罗尼经被面世了,大家都不知道究竟是何物,于是,秦先生找到了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张淑芬,她见到后立即就震惊了,大家都只是在《大清会典》中看到过记载,也见过慈禧的明黄色经被,但是,正黄色皇帝经被还是第一次见到实物,经过专家组的坚定,最终确定经被的主人是乾隆帝,从这件被子的尺寸,还得出了乾隆帝的身高应该是一米八。

三年后,这件陀罗尼经被进行拍卖,作为压轴拍品,最终被一位女士以6550万拍走,9万到6550万,秦先生捡了一个大漏,这个价位高吗?不高,当年,再次拍卖时,被文章开头的168号男士以1.3亿拍走了。

乾隆帝的陀罗尼经被几经转手,从丢弃物变成价值连城,可以说充满了曲折和传奇,当年,它是如何保存下来,流落民间的,恐怕谁也说不清了。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葛大小姐和你一起读有趣的历史!


葛大小姐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去世,新觉罗·弘历继位也就是乾隆皇帝。乾隆皇帝掌权60多年,是历史上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活了89岁。

乾隆皇帝一生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死后有很多陪葬品,里面的名画古帖与名器古董无数,他想的应该是在另外一个世界也继续看着这些宝物吧,可是世事难料,死后的乾隆皇帝非常惨。

1928年7月,孙殿英以军事演习的幌子疯狂盗墓,整整拉了三十大车,把慈禧和乾隆墓中的珍宝都拉走了,清朝的遗老遗少去重新入殓的时候,发现慈禧的身上都长了白毛,乾隆就更惨了,在《于役东陵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

乾隆比慈禧太后惨百倍,由于孙殿英毁棺抛尸,乾隆和皇后的遗骸早已散乱。大家仔细寻找,只找到了4颗头骨。

不过孙殿英是一个粗人,他拉走了很多宝物,可是却将乾隆身上的盖尸被扔掉了,也就这不起眼的被子,最后被拍出了1.3亿的高价,因为这被子不普通,它是价值连城的陀罗尼经被。

图为秦先生拍到的袈裟。

清朝的遗老遗少去重新入殓慈禧和乾隆皇帝的时候,就发现了裹尸被的非比寻常,带回去保存的时候,还特意把陀罗尼经被缝在了一件袈裟里面,可是这些人死去后,袈裟流落民间。

袈裟流落到拍卖市场,被秦先生在2005年凑钱花九万元拍下了,就是作为一件袈裟拍卖的,可是拿回去之后,秦先生觉得不对劲,袈裟里面还有夹层了,细细拆了之后,发现了这件正黄色的被子,不过他也不知道是何物,只是觉得稀奇有名堂。

秦先生自己也不认识,多方找人鉴宝,最后找到了故宫博物院权威鉴定专家张淑芬,张淑芬拿着被子就惊呆了,又找了很多人鉴定,最后确认这就是乾隆皇帝裹尸体用的陀罗尼经被。

这件乾隆皇帝用的陀罗尼经被价值连城,为何这么说了?

第一,皇帝御用的东西本来就珍贵。

第二,这件陀罗尼经被原材料也很珍贵,是用黄缎、金线、混藏羚羊绒和獐子绒采用双面缂丝编织成的,藏羚羊绒一直有着“软黄金”之称,而缂丝也是”一寸缂丝,一寸金”,这些东西都不是普通人能用得起的,想买都未必买得到。

第三,陀罗尼经被又被称为五彩被,因为在不同的光线下会呈现黄、棕、金、粉、紫五种不一样的颜色,陀罗尼经被上还绣满了佛典经文,都是很珍贵的。

第四,清朝王室中只有亲王以上的可以用陀罗尼经被,只有皇帝用的是正黄色的,如今被收藏在清东陵博物馆中的慈禧覆盖的陀罗尼经被都只是明黄色的,慈禧都无法用正黄色的。

据说现存的唯一一件正黄色的陀罗尼经被就是乾隆皇帝的这件了,那自然是价值连城,当初的秦先生运气也是好到爆,用九万元就买了回来,它的身价最后涨到了1.3亿。

2005年,秦先生花九万元拍下陀罗尼经被。

2008年,一位女士花6550万元拍下陀罗尼经被,几个月之后的拍卖会上,一位手持号码牌168的神秘男士,用1.3亿人民币拍走了陀罗尼经被。现在这件陀罗尼经被应该是被精心收藏了,不知道以后还会涨到啥价格了?想都不敢想。

这就是这件陀罗尼经被的前世今生,怎么去评价了?只能说这件被子的确是有价值的,然后有钱人的世界我们也不懂,最后还有一点,乾隆皇帝一生无比荣耀,他是万万没有想到死后会是这样的结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