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包裹遺體的被子,拍出了1.3億,為何值如此天價?

暈暈的Honeybaby


自古以來,凡是和皇帝挨邊的東西,基本都能賣個好價錢。而乾隆又是一位喜歡附庸風雅的皇帝,所以身邊也有很多的寶物。但要說他蓋過的被子,能拍出1.3億的天價,就讓人有些匪夷所思了?難道這被子是金子做的?不然為啥這麼值錢?今天爆史君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乾隆的裹屍布-緙絲陀羅尼經被的價值所在。

2005年,收藏愛好者秦先生參加了北京一場拍賣會。在拍賣會上,一件標價為8萬元人民幣的“清末黃緞子袈裟”藏品因無人問津,流拍了。沒人能看出這件藏品的價值所在,主辦方象徵性地標了一個價。但秦先生卻憑直覺認為這是個寶貝,於是回家湊了9萬元,拿下了這件藏品。

回家後,秦先生仔細地觀察著手中的袈裟,這袈裟表面花紋精美,裡層暗紋精緻,隱約間還有字符浮現。秦先生小心翼翼地將袈裟拆了一個口子,發現袈裟中果然有夾層。從夾層中,秦先生取出了一條佈滿梵文的經被。為了弄清經被的來歷,秦先生曾求助於中國佛教協會的弘道法師。而弘道法師不是別人,正是乾隆的六世孫-愛新覺羅·毓從。

弘道法師在見到這塊經被時就激動不已,問秦先生:“這是我們祖宗的東西?怎麼會在你手裡?”秦先生將拍下這件藏品的經歷告知了弘道法師。弘道法師嘆了口氣,才將這塊經被的來歷娓娓道來。原來這塊經被名為“緙絲陀羅尼經被”,長2米,寬1.38米,面積接近3平方米。這樣大面積的緙絲織品,在世面上幾乎很少見到。

按照緙絲工藝來算,這樣面積的織品至少需要兩個人來完成。按每個人每天8小時工作制算,至少需要1104天才能夠完成這項大工程。而緙絲又是極其費眼的,所以繡娘不可能保持8小時的工作狀態,一般是幹半天,休半天。所以光織造這塊緙絲經被,至少就需要三年以上的時間。除此之外,古代的繡娘必須緙絲20年以上才能夠為宮廷服務。因此,偌大的宮廷,合格的繡娘一般只有三位。俗話說:“一寸緙絲一寸金”,按照這三位繡孃的身價,緙絲陀羅尼經被的成本高於20元/平方釐米,總造價不低於10萬。

而這經被上,除了罕見的緙絲工藝外,還混有藏羚羊羊絨和獐子絨,屬於清代皇族葬祭專用佛教用品中的最高等級,據說是當年西藏活佛進獻給乾隆的。經被上還寫有梵、藏、滿、漢四種文字,主體是一座緙滿陀羅尼經的佛塔,上面一個圈圈就代表一個咒語,總體就是表示“一切咒的結合”。寓意:“只要蓋上這塊緙絲陀羅尼經被的人,就能驅邪免災,百鬼不侵。”

據調查,整個清朝,這樣的經被只有兩條。一條在乾隆身上,一條在慈禧身上。孫殿英當年盜挖清東陵,只顧著搶金銀珠寶,慈禧身上的經被就被扯下來扔在了地上,直到1979年考古人員再次打開地宮,才從積水中撿起了慈禧身上的經被。而乾隆的經被卻不知所蹤。看情況,應該是溥儀讓滿清後裔為乾隆收屍時,那些人順走了。而根據《清會典》所說,只有親王以上的皇族去世,才有資格蓋緙絲陀羅尼經被。在顏色上也有所區分,皇后只能用明黃色,皇帝則用正黃色。所以慈禧的那件經被,價值要小於乾隆的經被。

2008年的拍賣會上,這件緙絲陀羅尼經被以壓軸之作現身,經過11輪的激烈競價,最終以6550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加上拍賣公司的佣金,價格高達7200萬人民幣。但即使如此,秦先生也不太滿意。因為他心裡的預估價位是9000萬人民幣。而秦先生也沒有估錯,在2013年的中美宏凱威拍賣會上,這件藏品再次現身,此次以1.3億的天價被人拍走。


Boss爆史


在我看來這就是人為炒作,有錢人的世界不可理喻。就算是乾隆皇帝裹屍的被子,能夠當作文物,那這1.3億的價格又是如何估算出來的?

這被子的用途只是給皇帝裹屍,製作再精良,材料也就是金絲和藏羚羊尾絨,貴重但並非不能複製。其上的經文也並不是稀缺品,至於什麼密宗高僧開過光,那就是純屬忽悠人。有什麼用?這玄而又玄的說辭,能變成被子本身的附加值嗎?

唯一的解讀就是消耗名人效應。這也就是跟乾隆有關,如果換作是哪個妃子使用過的,壓根就不會有如此天價,或許連炒作的人都不會有這個心情。


話又說回來,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我們也是鹹吃蘿蔔淡操心,這過億的操作我們也就看看熱鬧。國不國寶自有公論,真要是國寶級的文物,怎麼可能會出現在拍賣會現場?難道都是法盲嗎?

扯了半天閒篇兒,說說這條被子的來歷吧。

1928年東陵大盜孫殿英炸開了乾隆皇帝的墓。他們眼裡只有金銀珠寶,其實這條蓋在乾隆屍體上的被子是最先發現的。孫殿英根本沒把這當回事兒,一把扯到了地上,然後蹬胳膊拉腿兒翹嘴一同劫掠,貴重文物被拉走了數車。

如果孫殿英能想到這條被子值1.3億,估計腸子都悔青了。等到溥儀領著一幫滿清遺老趕到的時候,現場一片狼藉。他們重新斂葬了乾隆,隨葬品已經不剩啥了,也就這條被子被他們帶了出來。才得以流落民間。

2005年,北京的一場拍賣會上出現了一件袈裟。當時的競拍者都是奔著別的東西去的,幾乎沒人注意這件袈裟,甚至差點兒流拍。最後有人出9萬元拍走了這件袈裟。

拍得袈裟的人在袈裟裡層發現了那條佛經被。經鑑定就是乾隆身上蓋的那條。2008年有人出6550萬買這條佛經被,得主認為價不夠高,沒出手。2010年終於以1.3億成交售出。



民間傳說這佛經被法力無邊,死後閻王都要高看一眼。什麼佛經被上有密咒,除了帝王別人駕馭不了。這些也就只能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再怎麼說他也變不成被子本身的價值。


說史聽濤


1928年,孫殿英藉著剿匪之名挖開了慈禧太后與乾隆皇帝的陵墓,並且將其中的珍寶洗劫一空,不過孫殿英與手下士兵只將其中金銀珠寶統統帶走,對於大量的文玩字畫就背孫殿英遺留下來。孫殿英劈開乾隆皇帝的棺槨,將乾隆的屍體扔到地上,卻沒有發現包裹屍體的被子其實是一件價值連城的珍寶,因此被遺留了下來。



後來滿清遺老來到陵墓收拾,將包裹屍體的被子帶了回去,並且將其裹在了一件袈裟之中。隨著清朝皇室的沒落,這件袈裟又流向了民間,在2005年一場拍賣會上,這件不起眼的袈裟起拍價僅僅只有8萬元,在一番加價後,秦先生最終以9萬元的價格拍下了這件袈裟。


秦先生將袈裟拿回家中,他在欣賞袈裟的時候發現了一些不同尋常之處,他在袈裟裡面發現了一件正黃色的被子,不過秦先生並不知道這是什麼,他只是感覺這有些不同。他拖人請來文物專家進行鑑定,最後確認這是陀羅經被,而且是乾隆皇帝的陀羅經被。他的價值肯定是遠遠超過當初秦先生拍下的9萬元,秦先生這下算是撿了天大的便宜。

2008年秦先生將這件陀羅經被拍賣,經過一番加價,最後成交的價格為6550萬元,比起三年前秦先生拍下9萬元,這翻了七百多倍,這可能是當年最有眼光的投資了吧。也就是在同年,這一件陀羅經被又被再次拍賣,最後成交價格為1.3億,價格再次翻了一倍,陀羅經被被一個神秘的人拍下,如今不知去處。


麥地傳奇


什麼樣的被子,居然拍出如此天價?

陀羅尼經被。

這種被子不是普通的被子,而是來自西藏的被子,據說是用“軟黃金”之稱的藏羚羊尾絨毛織成。


據說,光編織漢字和滿文被子上的經文,就花了三年時間,真夠費時費力的。

這還不算,被子上的梵文,經數百高僧唸了三天三夜的密咒,據說亡者蓋此被子,可消除這輩子犯下的全部罪孽。

據說,閻王爺見到被子之後,對亡魂高看一眼,不僅免遭炸油鍋之苦,運氣好的會奉若上賓,陀羅尼經被堪比地獄版的免死金牌。

在清朝,只有二品以上的大員,經皇帝御賜之後,可有資格獲此被子,普通官員或者百姓一律禁止使用。

到了如今,陀羅尼經被已成了普通商品,淘寶上多的是,普通的30塊錢一條,貴一點的100元錢一條。



閒言少敘。乾隆這條陀羅尼經被是如何出土的呢?

話說當年,孫殿英炸開乾隆墓,打開了棺材之後,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這塊裹屍布—陀羅尼經被。

孫殿英一把扯掉了陀羅尼經被,扔到了地上,然後撬嘴巴的撬嘴巴,拽腿的拽腿,將稀世珍寶盜得一乾二淨。

在這些兵痞眼中,只有黃金珠寶才是寶貝,這塊裹屍布充其量不過是金黃色的被子,所以才被扔到了地上,任人來回踐踏

殊不知,這條被子也是稀世珍寶。


不久之後,清朝宗親進入了乾隆墓,大罵孫殿英無恥混賬,天誅地滅。可嘆地是,棺材中空空如也,只剩下一堆枯骨以及一條陀羅尼經被,清朝宗親擔心再遭盜墓賊光顧,於是將這條被子帶了出來。

後來,清朝宗親將這條被子縫在了一條袈裟內。

輾轉過了80年,2005年,北京的一場拍賣會,一位姓覃的收藏家花了9萬買了這條袈裟。

回到了家裡,老覃仔細欣賞袈裟,發現這條袈裟居然有個夾層,裡面有東西!

於是他小心地剪開了側面,發現裡面有條滿是經文的被子,老覃大喜過望,拿著去找專家鑑定。

這一鑑定不得了,這是乾隆蓋過的陀羅尼經被,天吶!老覃驚呆了!


2008年,有人出價6500萬買這條被子,老覃不賣。

2010年,這條被子以1.3億成交。

老覃高興極了,終於可以在北京買套四合院了。


一半秋色


2005年北京的一場拍賣會,一件袈裟以9萬元被一名姓覃的男士拍下。後來,在袈裟中發現一條被子,專家鑑定這是乾隆包裹遺體使用的”陀羅經被“。2008年,有人想6550萬元購買,覃先生沒有出售。2010年,以1.3億拍賣出。

為何價值如此之高?陀羅經被的自身價值。

我們先來看看這”陀羅經被“是什麼。它是用白綾做成的,在白綾上面印刻了金色的藏文佛經。清朝的時候,只有皇帝,還有後妃才可用,而且必須是貴人以上。當然,王公大臣也可以獲得,不過需要請示,然後皇帝再決定是否賞賜他們”陀羅經被“。

陀羅經被有好幾個名字,第一個可以叫做”陀羅尼經被“,第二個是”往生被“,也可以叫做”陀羅尼衾“。

在陀羅經被的上面,有用梵文寫的真言密咒,還有佛菩薩的功德名號。級別特別高,只有皇帝下旨了,才能使用它,否則任何人都沒這個權力。

佛教中認為陀羅經被本身存在巨大的功德加持,而且無論蓋在誰的身上,這個人都可以免除一切的罪業。就算不信佛,就算詆譭佛,佛都會加持他。

有傳說,只要死者蓋著陀羅經被,那麼就算到了閻王殿,閻王爺也會敬他三分。

文物的價值不可估量,帶有特殊意義的文物,它的價值更是令人匪夷所思。但是如果換一種角度想,這就是一塊裹屍布。能以1.3億買這個的人,著實對他敬佩。有錢人的生活不敢想象。


理科男讀歷史


包裹乾隆遺體的被子叫陀羅尼經被

話說,1928年,孫殿英以軍事演習為由,大肆盜掘清東陵中的寶貝。而孫殿英並非專業的盜墓賊,他算是一個粗人,在古玩字畫以及文物鑑定上可以說是一竅不通。

所以在盜掘清東陵時,孫殿英只把金銀珠寶和一些看起來比較珍貴的寶貝帶走。

而乾隆生前特別喜歡名家字畫,因此,在乾隆的裕陵中,就有大量稀有的名家字畫作為隨葬品。可孫殿英看不懂字畫,就將這些字畫和其他一些不起眼的文物扔在一旁。

這其中,有一床不起眼的被子就被孫殿英和他的士兵無視了,直接將其扔在一邊。

這床被子就叫陀羅尼經被。

這是一件價值連城、卻需要眼光的寶貝。

在2008年,這件陀羅尼經被曾兩次進入拍賣行。第一次,作為壓軸拍賣品,有一位女士出價6550萬人民幣,但賣主的心理預期是9000萬,最終沒有成交。同年,這件陀羅尼經被再次進入拍賣行,被一個手持168號牌的先生以1.3億人民幣的高價拍走。

那麼,這件包裹乾隆遺體的被子,究竟有何奇特之處,竟能拍出1.3億的高價呢?

第一,這是一件緙絲工藝品。

織繡拍賣領域有“三大主力軍”,即織錦、刺繡、緙絲。其中又以緙絲最引人關注。

在古代,有“一寸緙絲一寸金”之說法,緙絲稱得上是中國絲綢工藝品的精華,一件上好的緙絲作品,需要用金線、銀線和孔雀毛等多種名貴材質進行交匯緙織。

而乾隆的這件陀羅尼經被,不僅使用了黃緞和金線,還用了素有軟黃金之稱的藏羚羊絨和珍貴柔軟的獐子絨,用料異常珍貴。

緙絲作品除了用料名貴外,其製作難度也非常高。例如,僅一方巾大小的緙絲作品,就包含了上千種漸進色,需要高級技師耗費數月時間才可完成。所以歷來只要是緙絲工藝品,一般都能拍出非常高的價格。

例如,2004年,中國嘉德的春拍中,一件名為《欽定補刻端石蘭亭圖貼緙絲全卷》的緙絲作品就拍出了3575萬人民幣的高價。

再比如2006年,一幅《清康熙御用紅雕花鑲嵌緙絲絹繪大屏風》更是以8080萬元的高價成交。由此不難看出緙絲工藝品的珍貴。

第二,這床被子具有較大的附加價值。

這床陀羅尼經被的使用者是乾隆,直接就給這床陀羅尼經被帶來巨大的附加價值。再有一點,在這床被子上,還繡著佛教梵文、蒙文、漢文、滿文,頗具研究價值。

另外,以1.3億人民幣拍下這床被子的,是一個神秘人,可能對他而言,包裹在乾隆遺體上的這床陀羅尼經被還有特殊的意義吧。


金兔歷史


1928年,軍閥孫殿英以演戲為幌子,炸開慈禧太后與乾隆皇帝的陵墓,經過七天七夜的瘋狂洗劫,將裡面金銀珠寶盜掘一空。這些盜墓賊只對金銀珠寶感興趣,對蓋在乾隆屍體上一件陀羅尼經被肯本看不到眼裡,也許他們覺得這件華麗的裹屍布不吉利,只是將鑲嵌在上面的珠寶摘除後,就胡亂扔到地上。


後來,溥儀派清朝的遺老遺少來到東陵,將乾隆遺骸重新裝斂後,將裹屍布連同剩下的寶物帶出去。為了防止這塊價值連城的裹屍布被人盜走,便將它縫入一件普通的袈裟中。從此,這件寶物就流落民間。

2005年,陀羅尼經被被當做一件普通的袈裟拍賣,專業的收藏家根本看不上,只有一位業餘收藏家秦先生相中,以9萬元的價格拍下這件袈裟。買回後經專家鑑定,這是一件裹屍布不吉利,但專家卻要高價收回。秦先生覺得這裡面有蹊蹺,於是,他拿去讓故宮專家再次鑑定,告訴他這是一件珍貴的陀羅尼經被。2008年,這件陀羅尼經被在拍賣會上拍出1.3億的天價。那麼,這件陀羅尼經被究竟珍貴在何處呢?



《佛教大辭典》明確指出,陀羅尼經被是佛教密宗聖品,可與釋迦摩尼的舍利子相提並論,是西藏大活佛獻給乾隆80大壽的貢品。此被遍印梵文密咒,有不可思議的功效。這件長2米,寬1.38米的陀羅尼經被,有金絲和藏鈴羊羊絨編織而成,金絲的價值自不必多說,藏羚羊羊絨則選用被稱為“軟黃金”的尾巴下端的絨毛。據說,僅僅這些絨毛就用了1000只藏鈴羊,手工製作更是長達3年時間。經歷了在200多年,陀羅尼經被沒有絲毫的腐爛跡象,足見其彌足珍貴。


洛水清風cuixiaosheng


首先說明一下包裹乾隆遺體的被子並不是普通的被子,是陀羅經被,陀羅經被又作陀羅尼經被,一種織有金梵字經文的隨葬物。清代皇帝,后妃(貴人以上)可用陀羅經被,被以白綾製成,上印藏文佛經,字作金色,稱為陀羅經被。王公大臣死後,奏上遺疏,亦可由皇帝御賞“陀羅經被”。現代社會,普通民眾入葬時也可用陀羅經被。

而乾隆這件包裹遺體的被子之所以能拍出如此高昂的價格,主要是因為在古代的時候只要是跟佛經有關係的物品全部都是非常珍貴的,在乾隆過世之後,就用這塊“陀羅尼經被”包裹他進入墳墓。這塊被子是完全由黃金絲作為輔助材料編制的,這種黃金絲在古代的時候是非常稀少的,而且非常難編制,編制的時間就足足花了四五年之久。除了黃金絲之外,這塊被子還主要是由絲綢編制,按照皇帝服飾的工藝專門為其編制,在400多年的時間流逝後,也沒有腐爛掉,這在世界上都是非常難以見到的景象。這張被子有2米長,1.38米寬。它由黃金絲和藏羚羊絨編織製成。藏羚羊絨是選取尾巴下端的絨毛,這種絨毛被稱為“軟黃金”,其稀有性是顯而易見的。而能拍出這麼高的價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這個經被是乾隆皇帝用過的,清朝時乾隆與康熙並稱為康乾盛世,可見乾隆皇帝在我國曆史上的重要地位。加上其稀有性註定了這麼高的價。



文物的價值主要在於稀有,每一件文物都是獨一無二的,毀掉一件這世間便再也找不出第二件,同時這些獨一無二的歷史一屋裡面,往往包含著它所處時代的信息,歷史的、人文、風俗習慣等等,都是有價值的歷史信息,甚至說一些信息往往就是很多的歷史之謎的答案。

2005年,這件經被出現在北京的一場拍賣會上。當時被誤以為袈裟,拍賣會上有這麼多稀世珍寶,一件普通的袈裟根本不算什麼。所以有一段時間沒人注意到。就在主持人宣佈要流拍時,一位姓覃的古董愛好者以9萬元的價格拍下了這張袈裟。 回家後,覃先生驚訝地發現他的袈裟裡藏著一塊佛經被子。經過專家鑑定,這一部佛經被證實是乾隆駕崩時使用的。這是無價之寶。 皇族專用陀羅尼經被 2008年,這塊佛經被子以6550萬元的價格出售,但覃先生認為它的價值遠不止於此,所以他沒有出售。2010年,這塊佛經被子最終以1.3億元售出,覃先生也因此發了財。


大老二爺


乾隆皇帝包裹遺體的被子,拍出了1.3億,為何值如此天價?(關注葛大小姐,天天曆史故事!)


2008年的一次拍賣會上,一位持168號牌的男士,以1.3億元人民幣,拍走了清東陵乾隆帝御用“陀羅尼經被”。而就在三年前的一場拍賣會上,這件被子8萬元起拍價,竟然無人問津,導致流拍。

這到底是一床什麼樣的被子,竟然在三年間價格翻了1625倍,號稱東陵珍寶之首,究竟有什麼價值呢?

今天我們就聊聊這一床充滿傳奇的被子!

1928年,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軍長孫殿英跑到薊縣遵化一帶剿滅土匪馬福田,他知道馬福田要幹什麼,攆走了馬福田,他好繼續幹馬福田沒幹成的事兒。

遵化馬蘭峪是清東陵所在地,從順治18年(1661年)開始建,這裡埋了5位皇上、15位皇后、136位嬪妃、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和不計其數的陪葬品,對任何一個軍閥和土匪來說,這都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1928年7月,孫殿英以演習為名,把護陵人都趕跑,派工兵炸開了慈禧的定陵和乾隆的裕陵。斧子劈開慈禧的棺槨,扒光衣服,撬開嘴巴拿走夜明珠,珍寶洗劫一空,定陵禍害的不成樣子,裕陵比定陵還慘,把乾隆的屍骨扔出來,開始蒐羅寶貝,乾隆喜愛字畫,陪葬了很多稀世名畫,大老粗孫殿英看不懂,一把火全燒了,只要金銀珠寶,看著大火,孫殿英還罵乾隆“媽的,死了還給老子裝清高!”

金銀珠寶裝了四五十箱,用幾輛大卡車給拉走了,剩下的都是孫殿英看不上眼的,破破爛爛扔了一地,其中就包括這件“陀羅尼經被”,這件不起眼的裹屍被怎能入了孫殿英的法眼,就扔在棺材裡,不知所蹤。

這件被子的價值在哪裡?

首先是材料稀有、技術精湛,它是用黃緞、金線、混藏羚羊絨、獐子絨採用雙面緙絲織成的,其中緙絲是“織中聖品”,普通老百姓一輩子都見不到,代表了我國數千年來絲織工藝的最高水平,故宮博物院的專家說“一寸緙絲一寸金”。

而藏羚羊絨也是極其珍貴的,素有軟黃金之稱,據說一整張藏羚羊皮能從一枚戒指裡穿過去,由於大量盜獵,已經瀕臨滅絕了,所以,國際市場上價格極高。

用這些極其珍貴的材料,手工雙面織出來一床被子,在那個沒有機械的年代裡,都是能工巧匠一針一線織出來的,要耗時數年。

其次是意義非凡。陀羅尼經被上繡的是佛教梵文、蒙文及漢文陀羅尼經,從不同角度下看,會呈現五中不同色彩,又稱為五彩被,每件被子都是按照主人的身材量身定製的,據《大清會典》記載,只有親王以上的人才有資格覆蓋經被,而且規定非常嚴格,皇帝是正黃色,皇后是明黃色,貴人以下,非恩賜不可使用。

由於這是專屬皇上的私人用品,所以每個皇上只此一件,清朝入關以後的皇帝,除了溥儀外,正黃色的經被只有9套,現存的只有兩套,慈禧的明黃色經被收藏在清東陵博物館,乾隆帝的正黃色經被流落在民間。

陀羅尼經被驚豔問世

2005年,北京拍賣會上,一件清代袈裟起拍價8萬,無人舉牌而流拍,參會的業餘收藏家秦先生產生了興趣,湊了9萬買了下來。

買回來後,秦先生把袈裟鋪在床上欣賞,仔細觀看後,感覺袈裟裡面有夾層,想拆開看看,畢竟是九萬塊的東西怕拆壞了,就打開大了一個小口,看到裡面是一個黃色絲織物,繡有文字,思考半天,終於鼓起勇氣拆開了袈裟。

一件完整的正黃色陀羅尼經被面世了,大家都不知道究竟是何物,於是,秦先生找到了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張淑芬,她見到後立即就震驚了,大家都只是在《大清會典》中看到過記載,也見過慈禧的明黃色經被,但是,正黃色皇帝經被還是第一次見到實物,經過專家組的堅定,最終確定經被的主人是乾隆帝,從這件被子的尺寸,還得出了乾隆帝的身高應該是一米八。

三年後,這件陀羅尼經被進行拍賣,作為壓軸拍品,最終被一位女士以6550萬拍走,9萬到6550萬,秦先生撿了一個大漏,這個價位高嗎?不高,當年,再次拍賣時,被文章開頭的168號男士以1.3億拍走了。

乾隆帝的陀羅尼經被幾經轉手,從丟棄物變成價值連城,可以說充滿了曲折和傳奇,當年,它是如何保存下來,流落民間的,恐怕誰也說不清了。

歡迎關注、轉發、評論,葛大小姐和你一起讀有趣的歷史!


葛大小姐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去世,新覺羅·弘曆繼位也就是乾隆皇帝。乾隆皇帝掌權60多年,是歷史上掌權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帝,活了89歲。

乾隆皇帝一生擁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死後有很多陪葬品,裡面的名畫古帖與名器古董無數,他想的應該是在另外一個世界也繼續看著這些寶物吧,可是世事難料,死後的乾隆皇帝非常慘。

1928年7月,孫殿英以軍事演習的幌子瘋狂盜墓,整整拉了三十大車,把慈禧和乾隆墓中的珍寶都拉走了,清朝的遺老遺少去重新入殮的時候,發現慈禧的身上都長了白毛,乾隆就更慘了,在《於役東陵日記》中有這樣的記載:

乾隆比慈禧太后慘百倍,由於孫殿英毀棺拋屍,乾隆和皇后的遺骸早已散亂。大家仔細尋找,只找到了4顆頭骨。

不過孫殿英是一個粗人,他拉走了很多寶物,可是卻將乾隆身上的蓋屍被扔掉了,也就這不起眼的被子,最後被拍出了1.3億的高價,因為這被子不普通,它是價值連城的陀羅尼經被。

圖為秦先生拍到的袈裟。

清朝的遺老遺少去重新入殮慈禧和乾隆皇帝的時候,就發現了裹屍被的非比尋常,帶回去保存的時候,還特意把陀羅尼經被縫在了一件袈裟裡面,可是這些人死去後,袈裟流落民間。

袈裟流落到拍賣市場,被秦先生在2005年湊錢花九萬元拍下了,就是作為一件袈裟拍賣的,可是拿回去之後,秦先生覺得不對勁,袈裟裡面還有夾層了,細細拆了之後,發現了這件正黃色的被子,不過他也不知道是何物,只是覺得稀奇有名堂。

秦先生自己也不認識,多方找人鑑寶,最後找到了故宮博物院權威鑑定專家張淑芬,張淑芬拿著被子就驚呆了,又找了很多人鑑定,最後確認這就是乾隆皇帝裹屍體用的陀羅尼經被。

這件乾隆皇帝用的陀羅尼經被價值連城,為何這麼說了?

第一,皇帝御用的東西本來就珍貴。

第二,這件陀羅尼經被原材料也很珍貴,是用黃緞、金線、混藏羚羊絨和獐子絨採用雙面緙絲編織成的,藏羚羊絨一直有著“軟黃金”之稱,而緙絲也是”一寸緙絲,一寸金”,這些東西都不是普通人能用得起的,想買都未必買得到。

第三,陀羅尼經被又被稱為五彩被,因為在不同的光線下會呈現黃、棕、金、粉、紫五種不一樣的顏色,陀羅尼經被上還繡滿了佛典經文,都是很珍貴的。

第四,清朝王室中只有親王以上的可以用陀羅尼經被,只有皇帝用的是正黃色的,如今被收藏在清東陵博物館中的慈禧覆蓋的陀羅尼經被都只是明黃色的,慈禧都無法用正黃色的。

據說現存的唯一一件正黃色的陀羅尼經被就是乾隆皇帝的這件了,那自然是價值連城,當初的秦先生運氣也是好到爆,用九萬元就買了回來,它的身價最後漲到了1.3億。

2005年,秦先生花九萬元拍下陀羅尼經被。

2008年,一位女士花6550萬元拍下陀羅尼經被,幾個月之後的拍賣會上,一位手持號碼牌168的神秘男士,用1.3億人民幣拍走了陀羅尼經被。現在這件陀羅尼經被應該是被精心收藏了,不知道以後還會漲到啥價格了?想都不敢想。

這就是這件陀羅尼經被的前世今生,怎麼去評價了?只能說這件被子的確是有價值的,然後有錢人的世界我們也不懂,最後還有一點,乾隆皇帝一生無比榮耀,他是萬萬沒有想到死後會是這樣的結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