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沒人把花甲去殼炒呢?炒出來殼又不吃,直接去殼炒不是更好嗎?

傾城武本尊


我是二姐,我來回答下為什麼沒人把花甲去殼炒呢,炒出來殼又不吃,直接去殼炒不是更好嗎的問題。

二姐分析了下不把花甲去殼的原因,現在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二姐對於不去掉花甲殼的原因分析。

其實當二姐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也沒有細想過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們不去掉花甲殼。因為在大家炒花甲的時候,都會自動自覺的覺得應該帶著殼去炒花甲,所以遇到這個問題,我覺得還是挺有意思的。後來二姐想了一下,覺得應該有以下幾個原因不去殼,那麼二姐就把這個原因和大家分析下。



1、讓花甲中的沙子不沾到花甲肉裡面

這個問題我想大家都遇到過,平時我們在炒花甲之前,需要用鹽水泡一下。鹽水中的鹽分能夠吸水,這樣就會讓花甲吐出沙子,這個步驟一定要提前做。如果沒做的話,我們就會感覺,吃的時候怎麼全是沙子呀?其實就是沒吐乾淨沙子的原因。而且就算是加鹽,花甲中的沙子也不會完全的被吐出來,而且花甲肉中的黑色部分本身也會殘存一些沙子,這些是去不掉的。所以我們在經過鹽泡花甲之後,經過焯水也不能完全去掉花甲中的硌牙的沙子。


所以我們在炒的時候帶著外殼一起炒,那麼在炒的時候留下來的少量的沙子都會隨著翻炒的過程中被攪動出來的,所以帶著一層花甲的外殼,能起到保護花甲肉的作用。這樣我們吃花甲的時候就不會覺得硌牙了,因為外皮已經包裹住了少許的沙子,所以這樣吃花甲會更好吃。

2、防止花甲被炒的口味太重

大家有沒有發現,花甲是飯店大排檔或者燒烤中必備的一種食材,而且花甲的做法在大排檔最受歡迎的也就是辣炒花甲,這樣吃起來當作下酒菜非常的過癮。去飯店的時候,二姐發現端上來的都是帶殼子的花甲。看著鮮紅欲滴的外殼和花甲肉,二姐也會感覺特別有食慾。所以這麼回想起來,好像沒有把花甲肉拿出來放到裡面炒一盤子的。


二姐想了一下,如果按照爆炒的方法炒一盤子花甲肉,那麼這個調料味道會非常重而且有點油膩。再有另一個角度考慮那就是,花甲本身的肉質就是非常少,而且作為海鮮來說,肉質就是非常細嫩的。所以如果經過鍋中爆炒那麼就會變得幹而且扁了,這樣吃不到什麼營養而且看著也沒有什麼食慾了。

3、吸一口花甲肉連著的貝殼是非常好吃的

大家吃的時候就不會和二姐一樣,吃一口花甲肉然後要吸一口上面貝殼。把連著的花甲肉也順道吸下來,並且能吃到美味的醬汁味道,這樣做出來的味道就別提多好吃了。



總結

所以以上就是二姐總結的幾個不去花甲殼的原因,我想了一下,這就是我吃花甲或者炒花甲不去殼的原因了。因為這樣吃起來的味道,個人感覺比把花甲肉去掉要好吃的多。如果說非要去掉花甲殼的話,二姐偶爾做湯的時候,有時候會把外殼去掉,這樣煲湯起來我也很喜歡。其他的時候,我還是建議保留這個外殼的。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也歡迎大家和二姐一起交流!


二姐美食


第一次去我姐家時,我姐出去上班了,但買了花甲在盆裡活著,看著到飯點了就和我女朋友一個一個的把殼都剝開挖肉出來準備做飯,一大盆的花甲挖出來的肉都沒有一小半碗,等我姐回來直接無奈的被笑了一大晚上,最後拿花甲肉炒了兩個雞蛋,現在一看到花甲就想笑


廣東豬哥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因為我想過我也這樣做過,但是隻炒花甲肉總覺得少了什麼,感覺沒有靈魂。

我很喜歡吃花甲,什麼爆炒花甲、花甲米線,我都很愛吃,尤其是爆炒花甲,但是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買兩斤花甲炒出來有很大一盤,但是基本都是殼,對於我這種吃貨來說根本不過癮。

所以有一個我買了好多斤,焯水之後把肉挑出來,炒了一大盤,數量上來說,真的很過癮,一大盤的花甲肉,但是吃起來感覺沒有靈魂,沒有帶客吃的時候那種唆殼裡面的的辣油和味道那樣過癮,所以還是建議不要去殼,帶殼炒更有味。

您覺得帶殼炒更好吃還是去殼呢?歡迎大家評論、留言哦


龘瘞


我在餐廳吃過不帶殼的花甲,說實話吧,我覺得比不帶殼的難吃。因為花甲的殼會帶著一點點的湯汁,在你吃花甲肉時,自然就將殼中的湯汁一起吃掉了。而不帶殼的花甲肉,就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嗯,我是一個專注靈魂的吃貨。


是範兒不是飯兒


有啊,老家葫蘆島的,那裡市場就有去殼扒好的肉賣,回到家可以炒吃啊!



sunny24636951


花甲是海鮮中最接地氣的一種,價格親民,10塊錢就能吃上一大盤,既下飯又下酒。若是夏天去到各個城市的大排檔裡遛一圈,你會發現爆炒花蛤桌桌必點,一手吹酒瓶,一手吸花甲,連湯帶肉,鮮美異常。我就是去大排檔,辣炒花甲必點。


但是好奇的是,對於生蠔,扇貝等貝類海鮮,常有廚師會把肉剔出來單獨炒,但卻從沒見過花甲有這樣的做法,我覺得不光是題主的疑問,相信很多朋友有過類似的疑問,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

炒花甲為什麼不去殼,據我分析大概有以下幾點。

1、賣相好

花甲的殼很大,還沒有煮的時候肉也比較大,但是一煮熟的時候,肉就縮水了,只有一點點大,將殼去掉了,肉太少了,賣相不好看,而且一盤子肉,也很單薄。

2、吃起來更有樂趣

花甲有殼,每次要吃到肉嗎,嘴巴都先要和殼觸在一起,能享受吮吸的快樂,肉是順著自己的吸的方向下來的。


3、防止口味太重

花甲在炒的時候,都是爆炒,要下油鍋,調料放得多,油也放得多,光是肉吃起來就會非常的油膩。而且花甲肉在高溫中,會變得很少,作為海鮮的花甲肉本身就很細嫩,全部都是肉炒出來完全就是乾癟的狀態,影響口感,也不好看。

4、防止肉焦

去除花甲殼炒肉,肉一接觸到高溫就容易焦。爆炒花甲,看似簡單,實則功力深厚。花甲的肉在高溫加熱時極易縮水,所以在翻炒時廚師要精準地把握出鍋時間,熱量從鍋底傳到花甲殼,再從殼外傳到殼內,溫度慢慢地傳遞可以更好地保證肉質的鮮嫩。如果去殼爆炒,香辛料的味道會極大地掩蓋掉花甲原本的鮮味,稍有不慎可能肉也變老了,帶著殼一起炒,還能保持花甲的鮮嫩。


5、花甲去殼,費時費力

最難的是花甲殼肉分離,首先將花甲用水煮至開口,冷卻後將肉一顆顆剝離。吃過花甲的人都知道,吸完肉後在殼上會留下一個小柱頭,那是貝類特有的柱頭肉,口感較韌,而且粘在殼上很難脫離。

有朋友問花甲裡有黑的東西,是花甲的排洩物嗎,需要不需要處理掉?

花甲的食物主要是微小的浮游硅藻,還會吃一些無脊椎的幼蟲等,吃得就比較乾淨。吃一點花甲排洩物對人的身體是沒有什麼影響的,但是很多人在心理上是有影響的。 花甲的排洩物是黑色的,專業術語叫消化腺,整個花甲的肉就比較小,要把消化腺去除不現實,所以一般是將花甲整個吃掉。


買花甲的時候最好是購買無沙花甲,相對來說沙要少一些。要是有時間,買回來的花甲買回來最好是在鹽水裡面泡1到2天,讓花甲自己把體內的沙吐出來。 多用清水沖洗乾淨。

曉彪知識課堂

花甲即花蛤,別稱蛤蜊。因粵語花蛤與花甲同音,花蛤被人寫作花甲。花蛤在海南地區稱芒果螺,是一種軟體動物,長約3釐米,殼卵圓形,淡褐色,邊緣紫色。生活在淺海底。貝殼較瘦長,是長卵圓形。


個頭較小,貝殼表面顏色般為黃褐色,殼面暗紋類似文但有凹凸感。顏色深暗,花紋變大,有黑色、棕色、深褐色、密集色或赤褐色組成的斑點或花紋。生於潮間帶下數米深的淺海區。以泥沙海底為最多。沿海地區均有分佈。四季皆可捕撈,為居民最常用的海鮮食品之一。 棲息於沙質或沙泥質的潮間帶及淺海,尤其是河口海域。以斧足挖掘沙泥,埋棲於灘塗,營底內的生活。其棲息於泥沙中的深度,一般都不超過自己身體長度的2倍。如果去沿海城市海邊是可以撿到的。


寫在最後

在我看來,不帶殼不帶湯吸的花甲肉是缺少靈魂的。吃更注重的是一個過程,新鮮的食物總會讓人無暇顧及身邊的雜事和煩心事,特別面對美食,希望每個人能吃得慢一點,再慢一點,去細細品味美食帶來的幸福。


小曉彪仔


直接去殼炒不是更好嗎?這個問題比較有趣,飯店吃這麼多次沒有去殼炒的,我曾經自己家裡試驗過扒掉外殼炒,確實很難吃。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帶殼炒比較好吃呢?

花甲是什麼?瀋陽人管它叫做小海鮮,一年四季都是特別鮮美、尤其到了秋季最肥美,營養價值最高,蜆子有很多種類,花蜆子、黃蜆子、白蜆子。

花甲的名字是什麼意思呢,花蜆子的學名就是雜色蜆,南方人叫做花甲,花甲粉也是因此得名。

瀋陽人特別喜歡吃口味,據說它每天在瀋陽的農貿市場能賣掉百噸,據說每日東港產量高達千噸,海鮮裡面最實惠最鮮美的。產於黃海淺海處,它是東北黃海最特色的小海鮮,旺季淡季價格在3元到6元之間,大點的花蜆子比較貴,小點的花蜆子就白送一樣。殼多肉少,為啥不扒掉殼單獨炒呢?

廚師師傅告訴我,扒掉外殼之後,裡面的鮮汁就沒有了,炒起來就特別沒有鮮香的味道,這就是熱乎乎的蜆肉往嘴裡一放,辣味和汁鮮混合在一起得非常過癮,這小海鮮的鮮味比吃螃蟹還要滿足。然而最鮮美的並非是肉,而是殼裡的汁水,這才是美食之精華。還有一種方法使用錫紙包起來烤著吃,這樣比較能保證鮮味絲毫不會流失。第三種使用帶著鋁飯盒裡面烤著吃,效果同上。

花蜆子還可以搭配火鍋一起吃,這鍋底是不是有點奢華啊!鮮味蓋過大蝦!三元五元元錢買不到什麼海鮮,但是能買到最鮮美的花蜆子,比起什麼螃蟹大蝦的接地氣,輕輕觸碰張口的花蜆子,如果能迅速閉口,說明蜆子新鮮,只有新鮮的花甲炒起來才好吃,市場也有扒掉外殼的花蜆子,那些都是拿去曬成蜆子乾的。有時候吃龍蝦尾和鮮活小龍蝦的口感一樣,新鮮的才好吃,也有人認為,就像吃葵花籽和吃瓜子仁的感覺,就是要一個過程,人們追求新鮮的美食永無止境。


遼瀋美食


我是做海鮮的,我來回答下這個問題吧,我總結了一下有三個原因:

1:正常花甲一斤半一份,花甲一斤就算3元一斤,花甲調料,氣水算5元 算炒好的一份20元,那這一份掙了12元,

2:去殼的,6斤能出一份(正常帶殼的大概能出4份,大概能賣80元,能掙48元左右),花甲肉太小,不出量,單煮花甲會縮水,所以6斤一份,那這個6斤一份的花甲你要賣多少錢吶?80?不可能吧,你家賣的有花甲,別人家也有,別人一份20元,你要80,如果你是客人你去哪一家?事實是都會去買20的,

3:還有一個原因是煮花甲殼能提一定的鮮味,帶花甲殼煮也能支架,撐份量,

自己做的,自己吃就無所謂了,帶不帶殼都無所謂,賣的話就要考慮多方面原因,

如果說的不對,還請見諒哈,😛



成熟且豆花


我經常會把花甲去殼烹飪,味道也是很鮮的!


至於大多數人炒花甲為什麼不去殼,我想一個是嫌麻煩,一個如果炒制的花甲多汁的話,那可以吸殼裡的汁。


烹飪花甲是一件極其麻煩的事情,先不說去沙,就說清理殼上的髒東西,也是比較廢時間的。


去殼的話,需要先讓花甲吐沙,在反覆清洗幾遍在一個個剝肉出來,而且花甲的肉也不是那麼容易撥開,花甲需要用水煮開,開殼後冷卻在剝肉,而且肉有時候粘在殼上很難脫離,所以這麼麻煩的事情,如果不是想大口大口吃的話,真的不建議去殼。

吃花甲最重要的步驟就是讓它吐沙,如果處理的不好,那麼烹飪後也是浪費,因為會吃到滿嘴的沙,所以買回來的花甲想用鹽水泡幾小時,時間夠的話,可以再放冰箱冷藏1-2小時,花甲會慢慢的開口,裡面的髒東西也會出來。

花甲的挑選:

第一步選花甲,請選個大肉多的,殼完整的,如果市場上的海鮮檔買的人很多,有很多人翻,就選殼緊緊閉合的,如果在無人挑選的情況下,花甲在靜置的水中會伸出一點舌頭,用手觸動花甲伸來的舌頭,會自動縮回去了,是活的。那樣最新鮮。


在挑選的過程中,一般是一個一個的選。用手掂,一般每個花甲的重量是差不多的,若出現比平常輕的,肯定是空殼。若不能肯定,你可以打看。空殼即使是閉合的也很容易就打開了。或放在水裡會浮在水面上的肯定是空殼。反之,則有可能是裝滿泥沙的。肯定不要選。


大嘴兔兔


1、花甲生的時候去殼,是非常麻煩的,一堆幾十顆花甲,要全部去掉殼子再炒,我看起碼要花掉一、二個小時,這樣做未免太沒有效率了,花甲終究還沒有好吃到會有人願意為之付出這麼大的時間精力代價,我猜這是帶殼炒花甲這道菜誕生的首要原因,和炒螺螄也是帶殼炒了吃道理一樣,凡是這類有殼的海鮮、河鮮,生的時候去殼都比較困難,所以當年創制這些菜的人決定帶殼炒了再說;

2、事實上,發明帶殼炒了吃的人是成功的,無論炒花甲還是炒螺螄,帶殼吃只有其一番風味,花甲和螺螄這類小海鮮或者河鮮,肉都非大塊,但鮮味十足,中國菜有一大特點,即品味非常重要,中國菜烹調營養並非頭號重要條件,色香味的講究,其實已經將烹調一道菜當成了藝術,往往忽略營養學,帶殼炒花甲或者炒螺螄,適當調料後其“色香味”之藝術特點具備的很充分,它們已經成了一道公認的家常菜——無論花甲還是螺螄,清洗乾淨(螺螄要剪掉屁股)後一頓爆炒就是一道下酒好菜。

3、人之高等於低等動物的一大特徵是“賤骨頭”,據說日本人的茶道中,各種繁複的儀式非常重要,喝茶反而不重要了,這又是東方人和西方人在吃喝方面的一大區別,又好比宗教,非常講究各種儀式感,這個倒是中西方宗教的一大共同特點,即在敬拜天地、祖先、或者神魔鬼妖時,各種敬拜的儀式往往佔用了大量時間,而教徒們似乎也沉浸於這樣的一道又一道繁複的儀式中,我不是教徒,只能瞎猜,也許只有這樣的繁複儀式才會令教徒們更容易也更深刻的領會到教義——吃帶殼的花甲和螺螄之類的菜,重要的是欣賞、品嚐其“色香味”,但品嚐或者欣賞沒有一定的過程,這個過程沒有一定的時間,好比欣賞一幅畫一樣,你不稍微停留下靜靜的看一陣,怎麼能夠欣賞到其微妙呢?吃帶殼的菜,你需要動點手,掰掉其殼、扣出或者吸出其樓,最後再扔掉其殼,整個過程和吃其他的無殼菜完全不一樣,後者筷子夾起往嘴裡一扔,一通大嚼即可嚥下,吃帶殼的菜會令食客更重視其色香味。

4、但其實我們都知道,無論花甲還是螺螄,去殼後以其肉炒菜,也各是一道菜,清炒花甲肉、花甲肉炒菜心、螺絲肉炒菜心……總的來說,去殼僅憑其肉的炒菜,好像一般都是和其他蔬菜一道炒的——

哦,我不是大廚,一時興致,瞎胡謅幾句,如果你讀了覺得有趣,那我這篇文字就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