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頸匠人,“陶”盡風沙

龍頸陶器很出名,很多龍頸人都是用著龍頸陶器長大的。如今,龍頸陶器製作工藝已經入選清遠市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曾志亮是龍頸陶器廠現任廠長,他手中拿著的陶器器具正是清新人熟知的擂茶盆。他說,擂茶盆的挑選標準:一要看成色,外表火色均勻;二要聽響聲,敲擊起來聲音清亮。

非遺·新說 | 龍頸匠人,“陶”盡風沙

清新區龍頸鎮,位於清新區中部偏西地區。由於鎮上陶瓷土資源豐富,清代、民國時期,龍頸的陶瓷業已有一定規模的發展。

據1995年版《清遠縣誌》卷八《工業》記載,“民國15年以後,在石坎、南衝等地陸續開辦的陶瓷碗窯達120多家”。

非遺·新說 | 龍頸匠人,“陶”盡風沙

而由於時代變遷,龍頸陶瓷業的盛況不再。如今的龍頸陶器廠,雖然仍保留著可觀的佔地規模,但是殘破的廠房已經顯得相當落寞。

非遺·新說 | 龍頸匠人,“陶”盡風沙

曾志亮說,原來,龍頸有十幾家陶器廠,基本上都倒閉了,現在只剩兩家左右。目前,陶器廠仍保留生產水缸、茶缸、陶缽、擂茶盆等十多種產品,但是需求量少,每月出貨量也只是勉強裝滿一條窯。

非遺·新說 | 龍頸匠人,“陶”盡風沙

龍頸陶器廠廠長 曾志亮

“總之是每一窯都比較難一點,因為現在需求量少了。以前每個月都四五個窯的出貨量。以前如果八幾年的時候,銷量真的很大,聽說五六個窯七八個窯都有過,五六十年代的時候用車用船過來裝。”

非遺·新說 | 龍頸匠人,“陶”盡風沙

鄧老闆在太平開設日雜鋪,今天一早開車過來裝貨。他說自己和曾志亮的岳父,陶器廠前任廠長時期就已經開始合作,到現在有三四十年時間了,這裡出品的陶器一如既往保持著優良品質。

非遺·新說 | 龍頸匠人,“陶”盡風沙

“技術的話可以說是一流的,不可否認的,不然的話我也不會跟他拿貨。如果是他們的飯煲,事實上是很耐用的,現在也有顧客找以前的貨。”

熱穩定性好,傳熱慢,便於保溫;化學性質穩定,經久耐用,不生鏽老化;單價較低,性價比高,這些都是陶器的優點。但是陶製器具在使用過程中的缺點也相當明顯,手工粗糙,容易破損,並且過於厚重。

因此,在市場發展過程中,競爭力相對較弱。陶製器具逐漸被塑料及不鏽鋼製品所取代,使用的人越來越少。

非遺·新說 | 龍頸匠人,“陶”盡風沙

一方面市場萎縮,另一方面年輕勞動力也不願意投入到這個古老的行業中。

曾志亮說,尋找合適的勞動力是個很大的問題,“年輕的不願意做,比較老的都已經要回家照顧家庭。比如說50來歲的,要回去帶孫子了。”

從一捧瓷土到一個成型陶器,需要經過製陶泥、壓模成型、接駁、自然風乾、上釉、入窯燒製、冷卻、出窯分揀等十幾個工序近半個月的打造,其中要經過風吹晾乾,烈火煉製。實際上,不僅陶器的製成需要打磨,陶器人的成長同樣需要鍛鍊。

非遺·新說 | 龍頸匠人,“陶”盡風沙

龍頸陶器廠廠長 曾志亮

“如果要培養一個員工,基本上都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才可以做到一些比較好的手工產品。如果要成為一個看火的師傅,起碼也要有四五年經驗才行。”

龍頸陶器廠如今仍然保持著柴窯燒製的傳統,兩條50多米長的龍窯,一條建於民國期間,另外一條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在過去,工人會赤腳進入帶有餘溫的窯洞,將燒製好的陶器搬出,現在在龍頸陶器廠,仍保留著人工搬運的傳統生產模式。

非遺·新說 | 龍頸匠人,“陶”盡風沙

非遺·新說 | 龍頸匠人,“陶”盡風沙

談到轉型升級,曾志亮表示存在困難,一條窯升級的費用需要七八十萬的資金。如果不改造,原有的柴窯又難以燒製價值較高的例如茶杯、茶具等精美的產品。

非遺·新說 | 龍頸匠人,“陶”盡風沙

如今,他和妻子黎紅梅過著以廠為中心,家庭和工廠兩點一線的生活。他認為,傳統工藝雖然成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但始終要有人懂得欣賞,才能稱之為藝術。

“藝術方面,也要有心人才可以欣賞。傳統就是用柴火燒製,比如說是擂擂茶,現在的人用打漿機打擂茶,但是很多人都認為沒有用擂茶盆手工擂制那麼好喝。”

非遺·新說 | 龍頸匠人,“陶”盡風沙

“陶”盡風沙

快速發展的同時

我們或者可以稍作停留 多作思考

為文化 為民俗 為傳統

我們能多做些什麼呢?

記者:成鎵濱 江綺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