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作為朱元璋的兒子,兄弟竟多達二十六人!但為何無人與他爭奪太子之位?

派大星娛樂站


如今科技如此發達,而且資源也非常豐富,不論是為了緬懷歷史也好或者是讓觀眾從電視中瞭解到更多知識也好,所以有很多電視劇將歷史翻拍,雖然有的電視劇與真正的歷史有一定的出入但總體來說也算重演了歷史。所以說即使沒有深入研究過歷史的人也可以從電視中瞭解到許多歷史的知識。而且,在大部分的歷史劇中,皇子之間相互打擊爭奪太子之位,在皇帝在世的時候就不加掩飾的勾心鬥角。


準皇帝朱標

很多太子上位都是踏著兄弟的血,所以這樣是為什麼人們常說最是無情帝王家,連親兄弟的性命都可以不加顧及更何況他人呢?但是在歷史的長流中有一個人與眾不同,他的兄弟們比起其他朝代來說數量也可以排到上游,加上他,他的父皇共有二十六個兒子。按理說,講到這裡大家可能以為奪位之戰充滿血腥,但事實卻不是如此,雖然他最終也沒有可以到達最高位置,但是他在作為太子的時候,他的太子之位一直特別穩固,而且他的兄弟們無論能力如何出眾,但沒有人敢去搶奪他的太子之位,這個與眾不同的人呢就是朱元璋的兒子朱標。


朱標雖然英年早逝沒能成為九五至尊,但他的太子之位確實沒有受到其他皇子的覬覦和爭朱標雖然英年早逝沒能成為九五至尊,但他的太子之位確實沒有受到其他皇子的覬覦和爭奪,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大概有三個,一個是朱元璋對皇子們與朱標的態度、二是明朝的制度與政策、三是朱標本身的優秀。第一個原因為朱標的太子之位奠定了堅實的後盾。在古代,一個國家最有話語權的莫過於九五至尊了,臣子、妃子、奴才們,都是將皇帝的命令作為最高指標行事,所以說皇帝對一個人的態度也影響了周圍的人對他的態度。


一、朱標堅實的後盾朱元璋

朱元璋對朱標可謂是寵愛至極,在任何時候,有人將矛頭指向朱標的時候,朱元璋是第一個跳出來維護朱標的人,而且,朱標無疑是最幸運的太子了,因為,在所有阻礙還沒有對朱標發生作用前,朱元璋已經為他解決了這些問題,朱元璋可以說是朱標為太子最堅定的擁護者。所以說,其他人也不會非要挑戰皇帝的權威,而且,就算在朱標去世之後,朱元璋傳位直接跳過了他的兒子們,正因為朱元璋堅定不移讓朱標作為太子的態度,使得朱標的太子之位無比的穩妥。


二、明朝的制度

第二個原因呢是明朝當時的制度也阻礙了皇子之間勾結、打壓。因為朱元璋奉行著家天下這一理念,他的國土各地都有他的後代們守護著,他的兒子們除了太子之後都被派遣到了各地成為潘王。其實潘王也有很大的誘惑力,遠離皇宮,而且遠離皇帝的管教和監督,並且還有不小的權利,足以讓他在這個地方享受權利、享受生活。所以說,他的兒子們都過著富足、安穩的生活,沒有必要為了那虛無的皇位放棄自己的生活。


三、優秀的朱標

最後一個使朱標的太子之位無比穩妥的原因與朱標本身就是個優秀的人有著密不可分關最後一個使朱標的太子之位無比穩妥的原因與朱標本身就是個優秀的人有著密不可分關係。畢竟,如果朱標是個無能之人,朱元璋也不會堅定的維護他。他本身就機智勇敢、溫和有禮,更重要的是他溫和卻又不軟弱,不一味的討好皇帝,對於皇帝的錯誤他敢大膽的講出來,作為太子也不驕傲、不看輕其他的兄弟。兄弟友恭可以概括他們之間的關係,所以說他的優秀吸引了許多的擁護者。他的兄弟們也很尊重他。


種種原因湊在一起才能促就朱標穩妥的太子之位,這麼多的兄弟沒有發生奪嫡流血事件也可以成為一個奇蹟了。所以說朱標雖然英年早逝但出生在了一個好的朝代,總體來說還是幸運的。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歷史時刻錄


朱標雖有二十多個兄弟,但是真正可以和他有實力相爭的不過是秦王朱樉,晉王朱棡,周王朱橚,燕王朱棣,其他的兄弟要麼是未成年的孩子,要麼是沒什麼戰功的親王,還怎麼爭,至於秦王,晉王,周王,燕王,由於有彪悍的朱元璋在,只能老老實實的去守衛邊疆了,想都不敢想。

下面我們從三個方面來分析無人跟朱標爭奪太子的原因。


一、身份

朱元璋和馬皇后共生有四個兒子,分別是上述提到的長子朱標、秦王朱樉、晉王朱棡、周王朱橚,古代都很講究出生,有因長幼有序,所以朱標在出生上是佔了大便宜。朱元璋在26歲的時候才有了朱標第一個孩子,自然是喜愛有加,長大後更是請名人大儒教導,可見老朱對自己的長子是多麼的重視,在朱標9歲時,朱元璋還在做吳王,就被封為了吳王世子,在1368年,老朱稱帝后,朱標更近一步,直接被封為了太子,此時太子之位已名花有主,已經在去爭奪的必要,其他的親王只能老老實實的做個太平王爺混吃等死。

二、仁慈

《明史》評價:“太子為人友愛。秦、周諸王數有過,輒調護之,得返國。有告晉王異謀者,太子為涕泣請,帝乃感悟。”

大致意思就是,太子朱標的兄弟,犯了錯,被老朱召回朝中批評,還要準備處罰他們,但是朱標出於對弟弟的愛戴,捨命為兄弟求情,他的兄弟才得以返回封地。

他的老師宋濂捲入胡惟庸案,朱元璋本想賜死宋濂,最後還是朱標請動母親馬皇后與朱元璋說情,宋濂才得以逃過一劫。

由於天下剛定,百姓需要休養生息,所以更需要一位仁義之君,朱標的這種人格品質正好適合。

三、實幹

由於在年少時期就有名師大儒教導,朱標學習了很多的治國理念,在朱標23歲時,老朱看他已經長大成人,就讓他參政議事,鍛鍊處理政務的能力。

古代的皇帝對手中的權力看得很重,絕不允許別人染指,但是老朱對朱標完全不設防,放開手腳讓朱標發揮,可以看出這是有意在培養接班人,其他皇子自然沒有機會。


寒門書生說歷史


朱元璋是很純粹的草根皇帝,本是一位窮苦的放牛娃,經過艱苦的奮鬥加上不錯的運氣,最終成就一代帝王偉業。朱元璋登基之後就冊封原配妻子馬氏為皇后,冊封長子朱標為太子,據歷史記載,朱元璋一共有26個兒子,而朱元璋卻非常偏愛長子朱標,這又是為什麼呢?主要有這麼幾個原因。


1.嫡長子

古人對於第一個兒子是非常喜歡的,一般只要和妻子生的第一個兒子,只要能活下來,不早夭,都能得到父親的喜愛,而且還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一員。第一個兒子代表後繼有人,代表著完成傳宗接代的使命。

古代的尋常百姓,或者是現在的少部分人,都可能會特別偏愛自己的第一個兒子。這點放在朱元璋身上同樣適用,朱元璋有26個兒子,很難管理過來,畢竟還有老婆女兒、國家大事在等著朱元璋,所以朱標因為嫡長子的身份,自然會得到朱元璋的偏愛。
▲朱標像


2.老來得子

還有一點,朱標是在朱元璋27歲時出生,27歲對古人而言是比較大的年齡,對當時的朱元璋而言算是老來得子,而且朱元璋前半生過得很慘,家人餓死自己當和尚、當乞丐,如今有妻有子,終於有家的感覺,此時朱標在朱元璋心中的分量可想而知。

可以這麼理解,朱標對朱元璋而言算是雪中送炭。而隨著朱元璋事業順風順水,娶的老婆越來越多,子女也啪啪啪啪的生,後面的幾個兒子對朱元璋而言只是錦上添花。

所以朱標的的起點很高,一出生,就被朱元璋當成太子培養,自然是朱元璋的其他兒子所比擬不了的。


3.馬皇后的原因

朱標是朱元璋和馬皇后所生,大家知道,朱元璋是非常喜歡馬皇后的,兩人算是真正的患難之妻,而馬皇后死後,朱元璋還活了16年,但在這16年裡,朱元璋卻一直沒有立皇后,可見朱元璋對馬皇后的喜愛。

所謂愛屋及烏,受馬皇后的影響,朱元璋或多或少會更偏愛朱標。

4.朱標自身的性格和才能

朱標從小就懂事聽話、尊敬老師、喜歡學習,還十分看重兄弟間的感情,朱標的性格偏向溫和,當開國皇帝自然不行,但當守成之君還是綽綽有餘的。畢竟朱標從5歲開始,朱元璋就讓宋濂等名儒為師,授其經學,讓其接受教育。

而不管從什麼角度看,朱標都是一個合格的繼承人,朱標的執政風格完全和朱元璋相反,偏向溫和,多次從朱元璋對屠刀下保住兄弟和大臣的性命,因此在兄弟和大臣間都有很高的威望。

朱元璋作為一個比較成熟的政治家,一張一弛的道理還是懂的,自己執政過於嚴苛,選擇一個仁慈的繼承人還是很明智的。


綜合來看,朱標是嫡長子,深受朱元璋喜愛,自己又有才能,加上馬皇后這層關係,自然是朱元璋對其他兒子所比不了的。可惜英年早逝。


金兔歷史


朱標活著的時候,雖然兄弟眾多,但的確無人與他爭奪太子之位,朱棣也乖乖的當著他的燕王。

我認為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朱標是嫡長子,有著名份大義

中國古人信奉的是“嫡長子繼承製”,遵循的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立儲原則,明朝更有了“居嫡長者必正儲位”的規定。

朱標是馬皇后所出,正經八百的嫡長子,有著絕對的名份大義,以他為太子,誰都挑不出來刺,天下信服。

有句俗語是這麼說的:民間愛么兒,皇帝重長子。重長子,是因為國賴長君,幼主繼位肯定沒有長君繼位穩妥。

(電視劇中的朱元璋和朱標)

二、朱元璋喜歡長子

朱標僅憑嫡長子的身份就能坐穩太子之位,何況還不止這一點,朱元璋特別喜歡他。

他出生的時候,朱元璋正在率軍攻打南京,得知長子降生,朱元璋興奮地在一座山上刻石曰:“到此山者,不患無嗣”。

那時的朱元璋已經有27歲了,此前卻因家貧一直沒能成親生子,現在終於有了後代,那種欣喜是後來的兒子們無法帶給他的。

明朝剛建立,朱標就被立為太子,朱元璋很重視對他的培養,給他找了很多功勳老臣為輔官,李善長、徐達、常遇春、馮勝、胡美、廖永忠、李伯升、鄧愈、湯和等等。

(電視劇中的朱元璋和朱標)

只要朱元璋一外出征戰,朱標就監國掌權,朱元璋對他放心得很,沒有一絲一毫的防備,簡直恨不得他立刻就有當皇帝的能力。

朱標22歲的時候,朱元璋有意鍛鍊他的治國能力,讓他“日臨群臣,聽斷諸司啟事,以練習國政”,還和大臣們說,以後有什麼事情都找太子,太子辦不了的再來找我。

雖然父子倆政見有所不同,但父子之情一直十分深厚,從無相疑。

三、朱標極富人格魅力

除了身份以及朱元璋的寵愛之外,朱標個人也非常出色,極富人格魅力。群臣推崇他,兄弟們敬服他,民間傳頌著他的好名聲。

(電視劇中的朱標)

朱標從小接觸儒家經典,性格仁慈寬厚,很多事情上希望實施“寬通平易之政”,但朱元璋主張殺伐果斷,一直想讓他變得更狠一點,這是朱元璋對他唯一不滿的地方。

但對於群臣來說,有個寬厚仁和的君主無疑是件大好事。相比嚴厲的朱元璋,群臣都夢想著朱標繼位之後給大明帶來新的氣象,對他十分擁戴。他們懼怕皇帝朱元璋,卻真心的敬愛儲君朱標。

而對於兄弟們來說,長兄朱標是個好大哥,經常在父親面前維護他們。

《明史》中有這樣的記載:太子為人友愛。秦、周諸王數有過,輒調護之,得返國。有告晉王異謀者,太子為涕泣請,帝乃感悟。帝初撫兄子文正、姊子李文忠及沐英等為子,高後視如己出。帝或以事督過之,太子輒告高後為慰解,其仁慈天性然也。

(電視劇中的朱家三人)

意思是說,朱標友愛兄弟,秦王、周王等兄弟有了過錯,都在他的維護下得以平安返回藩國;有人告晉王有異心,也是朱標為他說情,朱元璋才沒有處罰他;朱元璋還撫養了兄長的兒子李文正、姐姐的兒子李文忠、義子沐英等人,馬皇后對他們視如己出,朱元璋要是因為什麼事情責備他們,朱標都會通過母親安慰勸告,這都是因為他天性仁慈。

方孝孺對朱標推崇備至,專門寫詩讚美:“盛德聞中夏,黎民望彼蒼”、“聖子承皇業,能疏四海衰。”

這大概是他後來怎麼也不肯曲從朱棣的原因之一吧。

(電視劇中的朱元璋)

【結語】

因為以上三方面的原因,朱標的皇太子之位可謂固若金湯,無可動搖,根本不可能出現康熙朝九龍奪嫡的局面。

誰要是跳出來說爭太子之位,不用朱標出手,朱元璋和大臣們就會把他按死。

所以朱棣就算有什麼小想法,也只能藏在心裡,壓根沒有施展的餘地。

可以說整個大明從上到下都等待著朱標繼位,但是,他壯年病逝了。朱元璋受到沉重的打擊,哭得無法自抑,本來是要遷都的,現在也不遷了,在親自撰寫的《祀灶文》中說:“興廢有數,只得聽天”,一副心灰意冷的模樣。

總之,如果朱標活著,朱棣絕不會與他爭奪大位。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縹緲峰下一粒沙


不得不承認朱元璋的生殖能力確實比較強,一生共生育26個兒子16個女兒,其中不乏燕王朱棣,寧王朱權這樣的能征善戰之人,但是朱標從九歲被立為世子直到病逝的近三十年時間朱標的儲君之位可以說是異常穩固。


朱元璋有這麼多兒子,為什麼朱標在世期間沒有演變成奪嫡之戰呢?

首先有一個大環境因素在其中。

明朝是漢人政權以傳統儒家思想為其根本,根據傳統的宗法制度,在皇位繼承人的選擇上有明確的說明,即“嫡長子繼承製”,根據正史的記載朱標為朱元璋和原配夫人馬皇后的第一個兒子,既是長子又是嫡子,所以朱標的儲君之位名正言順。

這裡我要多說兩句,關於朱標的出身其實在歷史上還是有著不小的爭議,根據一些史學家的分析甚至認為馬皇后無子,長子朱標、第二子秦愍王、第三子晉恭王都是李淑妃所生,但是一般普遍認為朱標還是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嫡子。

其次,朱元璋對朱標非常重視

1364年,朱標九歲,當時的朱元璋只是稱吳王,朱標即被立為吳王世子,1368年朱元璋稱帝,朱標也名正言順的成為了皇太子,為了培養這位大明王朝的繼承人,朱元璋為朱標選定了超豪華的班底,李善長、常遇春、徐達、馮盛等人皆仕東宮。

從洪武十年起,朱元璋便有意讓太子監國鍛鍊治國理政的能力。朱元璋對朱標有著極深的感情,在朱標病逝後朱元璋遭受了沉痛的打擊,在選定繼承人問題上直接選定了朱標之子朱允炆為“皇太孫”來繼承皇位,一方面符合封建宗法制度,另一方面也看出朱元璋對朱標的深切感情。

朱標個人魅力

歷史記載中的朱標是一個溫文儒雅、敦厚善良的皇太子,《明史》中對於朱標的評價似乎能夠說明朱標在眾多兄弟中的地位。

太子為人友愛。秦、周諸王數有過,輒調護之,得返國。有告晉王異謀者,太子為涕泣請,帝乃感悟。帝初撫兄子文正、姊子李文忠及沐英等為子,高後視如己出。帝或以事督過之,太子輒告高後為慰解,其仁慈天性然也。

總結起來,朱標為什麼能夠穩坐太子之位根本原因是早定儲位、名正言順,再加上朱元璋的信任以及朱標的個人能力都導致太子之位穩如泰山。


一點點歷史


自古以來太子上位都是踩著眾多皇子大臣們的血來踏上去的,不可謂不激烈,唐太宗李世民弒父殺兄,宋太宗上位,康熙時期的九子奪嫡,都不能用慘烈來形容,為了皇位,親人,父母,兄弟姐們,以及眾多的臣子可能都會為此犧牲,所以民間常說,最是無情帝王家,但是唯有一人,太子之位穩穩當當,雖然兄弟眾多,但是沒有一人與他爭奪皇子之位:

朱標威信極高

朱標是朱元璋的嫡長子,生母是馬皇后,早在朱元璋稱吳王時便立為世子,幼年跟隨宋濂學習經傳,朱元璋從小就對朱標寄予厚望,多方培養,朱標從小便接觸儒家經典,所以性格仁慈寬厚,並且對各位皇子弟弟們十分友愛,寬容,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眾多皇子都曾多次在朱元璋面前有過錯,從來都是朱標從中調和求情,所以一直以來,朱標在諸王中的威信極高。

朱元璋的支持

朱元璋起身微末,後來手握皇權,更為珍惜,所以對其子女的教育管教也更為嚴格,所以朱元璋的皇子們,一直對朱元璋言聽計從。而朱元璋更是疼愛自己的皇長子朱標,寵愛之極,任何時候,不管是誰,只要將矛頭對準朱標,朱元璋會第一個站出來維護朱標,而且是在大多數困難還沒開始發出,甚至是在萌芽的時候,朱元璋就早已為朱標給撲滅了,看到朱元璋如此疼愛皇長子,他的眾多皇子就是有再大的膽子,也不敢從中作梗,更不敢跟他搶奪皇位。

明朝的制度

朱元璋深知皇子之間的爭權奪利,拉幫結夥,會對國家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所以明朝的制度跟其他朝代格外不同,朱元璋奉行家天下的理念,他的各位皇子們除了太子,都被派去各地封王封侯,守護著自己打下來的江山,藩王們遠離皇上遠離京師,權利都不小,天高皇帝遠,自己的話就是聖旨,也相當於一個小皇帝,過的富足、安穩、自由的生活,沒有幾個皇子會反叛

所以說來,以上種種的原因湊在一起,才讓朱標的太子之位穩穩當當,在這麼多的兄弟中順利成為太子而沒有發生奪嫡流血事件,看似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所以說朱標雖然英年早逝,但是他出生在了一個好的朝代,有一個好父王,好母親,好師傅,總體來說還是幸運的。


丫丫說史


方圓論壇在線

兒子多並不代表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可以繼承大統。古代沒有計劃生育也沒有避孕措施。而且古代人比較迷信香火傳承。觀念就是子孫後代越多越好。別說皇帝了,就是平民百姓家裡孩子也得好幾個。朱元璋二十六個孩子對於一個皇帝來說還真不多。但是並不代表是朱元璋的兒子就一定有繼承權。皇帝選擇繼承人的方面很多,比如皇子的能力,他的母親是否受寵,是否討皇帝的喜歡。這些都是皇帝選擇繼承人的條件。


朱元璋雖然有二十六個兒子。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兒子都討朱元璋喜歡。也並不是所有兒子都有資格競爭繼承人的資格。在朱元璋二十六個兒子中,有不被朱元璋喜愛的。也有早夭的。也有能力不行的。所以真正能對繼承人之位產生競爭力的並不多。而朱標又是其中競爭力最強的。


朱標的先天優勢實在是太強了。因為朱標是朱元璋的嫡子。並且他還是朱元璋正兒八經的結髮妻子馬皇后的唯一兒子。所以一方面朱元璋因為朱標的嫡子身份本來就喜歡的緊。其次朱標是馬皇后的兒子。要知道朱元璋雖然對別人冷酷無情殘忍好殺。但是朱元璋對於馬皇后感情那可是相當的深。馬皇后一直陪伴朱元璋奪取天下並且還是一個非常厲害的賢內助。很多利國利民的建議都是馬皇后給朱元璋出謀劃策。所以愛屋及烏,朱元璋自然對馬皇后的兒子喜歡的不行。這兩點也是朱標能被選為繼承人最重要的兩點。



朱元璋還在稱吳王時期就已經把朱標立為了世子。所謂世子就已經是把朱標確定成了繼承人。當時除了朱標其他的孩子要麼太小,要麼還沒出生。所以自然對朱標產生不了競爭。等朱元璋奪取天下稱帝后,朱標馬上被封為太子。這個時候雖然朱元璋的兒子們都長大了。但是朱標當了那麼多年的世子。一方面早就根深蒂固了。另一方面朱標這個大哥當的也確實稱職。他對於自己的弟弟妹妹關心疼愛有加。弟弟妹妹犯錯後,朱標總是會給他們求情。所以朱標在弟弟妹妹心中威望很高。所有人都服朱標。這種情況下朱標的太子之位那就更加的穩如泰山了。


而且朱元璋對於朱標不遺餘力的培養,又是參與朝政,又是在出徵的時候讓朱標監國。早就把朱標太子的地位給釘的死死的。別說其他兄弟爭奪太子之位了。就是朱元璋自己想廢了朱標阻力都會很大了。因為天下人和百官已經認可了朱標為太子。所以綜合以上總總不論從哪一方面朱標的地位都是無可撼動的。但可惜的是因病早逝白瞎了太子之位了。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方圓論壇



因為明朝開國伊始就是嫡長子繼承製度,朱元璋也沒有給其他兒子爭奪皇位的機會,在兩方面杜絕了這種情況。

而且朱標也爭氣,能力不錯,還有著仁君風範,使下面的弟弟是心服口服。

接下來宋安之具體來說說。

首先明朝的繼承製度屬於是嫡長子繼承製度,朱元璋從一開始就堅定不移的貫徹這個制度。

在朱元璋還沒有稱帝,自稱吳王的當年,朱標就是世子,明朝開國以後朱標更是順理成章的升級為開國太子。

一開始就是早早的立了繼承人,可謂是名份早定,使其他人死了這條心。

其次朱元璋也沒有給其他皇子機會。

這些皇子成年以後,麻溜的封個王爵,然後前往封地,遠離了京師這個政治中心。

這樣一來,自然形成不了皇子勾結大臣,意圖奪嫡的現象。

最後朱標還是很有仁君風範的,朱元璋的脾氣是出了名的不好,像二弟秦王三弟晉王四弟朱棣犯了錯,都是朱標替他們說好話打掩護,才免於處罰。

朱棣在諸皇兄弟中,擁有很高的威望,這也是一個關鍵。如果朱標能力不行,沒有威望,那些皇子肯定會蠢蠢欲動的。


宋安之


我是楚風說歷史,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這個問題提的很好,古代皇家一直讓皇帝比較頭痛的就是皇子之間的皇位爭奪,像唐初的李世民與李建成兄弟相殘,後來清朝康熙年間的“九子奪嫡”,都是皇子之間為了爭奪皇位而反目成仇,爭的你死我活。那麼朱元璋為什麼沒有這樣的煩惱呢?朱元璋兒子也很多,並且活到成年的也不少,但是為什麼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和太子朱標爭奪皇位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主要有下面幾點。

朱元璋重視朱標,也信任朱標。

朱元璋作為一個傳統農民家的孩子,在選擇繼承人上一直追尋的就是嫡長子繼承製度,所以在朱元璋還是吳王的時候,就立朱標為世子,確立了自己的繼承人,告誡其它兒子,繼承人已定,都不要有別的想法啦!後來在朱元璋當上皇帝后,馬上就冊立朱標為太子,斷了其它人的念想。

在朱元璋眼裡,就馬皇后和朱標他們三個是一家人,而其他的兒子和妃子,都只是自己的附屬。朱元璋在朱標立為太子之後就請了最有學問的大儒宋濂給太子當老師,朱元璋對太子的重視明顯高於其它各子。

後來,朱標年長後,朱元璋甚至放手讓朱標處理政事,對於皇權這麼痴迷的朱元璋都給予朱標這麼多的特權,更加說明了朱元璋對朱標的信任,估計再也找不出這樣對太子信任的皇帝了。


朱標仁義,弟弟們都由衷的敬佩

雖然朱標從小就生於富貴,但是朱標本人溫文儒雅,慈仁殷勤,頗具儒者風範,並且對於自己的兄弟姐妹都很好。有哪個兄弟姐妹犯了錯誤,朱元璋要處罰時,朱標都為兄弟們求情,使兄弟們免受處罰。朱標在弟弟們的心中是很偉大的,所以弟弟們對他們的這位大哥是由衷的佩服,怎會有人想和大哥爭奪太子之位呢?況且有朱元璋在這裡,誰敢也,都比較怕朱元璋這個父親。


朱元璋分封藩王的政策,導致皇子們都到各地就藩,根本沒有機會爭奪太子之位。

朱元璋為了保證自己的朱家江山萬無一失,分封自己的兒子到各地為藩王,藩王可以有自己的軍隊,有一定的地方權利。萬一朝中有權臣想篡權亂政,藩王可以領兵幫助平叛,這樣做可以永保朱家江山不會輕易易手別人。而且藩王到各地一旦就藩,無特殊情況就不再回來,藩王就藩都意味著生離死別。所以朱標立為太子後,成年的皇子都到各地去了,而京城除了自己沒有成年的皇子,基本上就沒有了勾心鬥角,爭奪皇位的可能。

雖然朱元璋的這一政策,確實不錯,可以防止發生宮廷的爭鬥,可是藩王權利過大,早晚是朝廷的隱患。本來如果朱標不早死,順利繼位,藩王問題或許可以解決。可是由於朱標早死,朱元璋出於對朱標的喜愛,竟然傳位於孫子朱允文,由於朱允文太年輕,一上臺就開始消藩,最後導致“靖難之役”,朱允文下落不明,朱棣登上了皇位。所以朱標如果不死,絕對是沒人敢反的。


綜上所述,朱標雖然兄弟很多,可是由於朱元璋對朱標很信任,再加上朱標本人很優秀,有仁義之風,對待兄弟們都很好,基本上是沒人敢站出來爭奪太子之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