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抗羊祜真正军事才能如何?能否跻身三国顶级统帅?

nicole4


陆抗和羊祜,都是三国后期的名将,但是名将和名将是不一样的。陆抗可以算作是顶级作战指挥类型的名将,羊祜算是谋略大师。


如果把陆抗和羊祜放在一起比较的话,可以发现论行军作战,陆抗比羊祜在行得多。就谋略而言,陆抗和羊祜旗鼓相当。所以综合比较的话,陆抗是胜过羊祜的。

在西陵之战中,陆抗和羊祜交手,一下子就把羊祜干趴下了。虽然这是陆抗和羊祜交手唯一的一次交手记录,但是羊祜明显感觉到,自己不是陆抗的对手。羊祜甚至觉得整个西晋,都没有人是陆抗的对手。战后,羊祜上书晋武帝,称只要陆抗还活着,就不要进行伐吴。等陆抗死了再说。

也确实如此。西晋建立后,三国中只剩东吴还在苟延残喘。而西晋在综合国力明显超过东吴的情况下,仍然不敢轻易伐吴,就是陆抗在支撑着。其实大当时西晋并非没有伐吴的资本,只是在陆抗力抗西晋的情况下,西晋伐吴即便取得成功,也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所以,在陆抗活着时,西晋虽然为伐吴之战进行了大量准备,却一直没有开打。一直到陆抗死了,羊祜才赶紧上书晋武帝,说西晋已经没有对手了,赶紧伐吴。果然,西晋以摧枯拉朽之势,攻灭了东吴。

西陵之战后,陆抗和羊祜再没有交手,两个人在各自的防区相安无事,甚至还上演了“羊陆之交”的戏码。东吴末帝孙皓听说陆抗和羊祜在襄阳“搞暧昧”,恨不得剁了陆抗,只不过碍于陆氏家族在江东的势力,没有动手罢了。

羊祜在襄阳也没闲着,主要就是在研究日后的伐吴之战怎么打,羊祜临死前把自己进行策划的伐吴策略交给了晋武帝,而西晋伐吴,也基本是案羊祜的作战计划展开的。足见羊祜的谋略之高。

陆抗在皇帝猜忌、国事日非的情况下,以一人之力,支撑东吴。他的军事水平当然是一流的,和曹刘孙时代的名将相比,也毫不逊色。陆抗当然是三国时期的顶级统帅了。

羊祜是单纯的谋略大事,作战指挥他真不在行。所以羊祜当然不能算是三国时期的顶级统帅了。


袁卫宇


陆抗与羊祜(hù),是三国末期的两位著名军事将领,分属吴国和魏国(后来的西晋)阵营。

两人都系出名门:陆抗是东吴名将陆逊之子;羊祜祖父是东汉末年的南阳太守,父亲羊衜(音dào)是曹魏时期的上党太守,母亲是汉代名儒蔡邕(音yōng)的女儿,姐姐嫁给了司马懿之子司马师为妻。从两人的家庭背景看,陆抗虽然出生名门,但东吴的政治环境使得陆抗显得人单力薄;而羊祜相对来说要好得多,特别是他姐姐的这次婚姻,为羊祜的未来发展助益甚多。


从两人所处阵营的政治环境对比:东吴在孙权晚期时,政治上已越来越昏暗;孙权过世后,东吴政权更是每况愈下,整体发展已远远落后于魏国(后来的西晋);魏国则正处于曹魏向西晋政权转化的过程中,司马氏与曹氏的政治斗争激烈,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但无论是曹魏还是西晋,在经济、政治、军事、人才等等各方面都已远超东吴。

从两人所属阵营的领导层对比:早在陆抗父亲陆逊时期,孙权就已对陆逊产生了疑心;孙权死后,东吴历任皇帝对陆抗的任用也只是军事才能,政治上却鲜少让他插手。因此对陆抗来说,唯一能发挥的,就只有他的军事指挥才华。在曹魏时期,羊祜的才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但在司马氏篡夺了曹魏政权后,因为羊祜的这层亲戚关系,使得司马氏对羊祜之才极为看重,所以羊祜几乎得到了西晋领导层的绝对信任。


体现陆抗才华的关键一战,在于西陵一战。

公元272年8月,孙皓突然征召西陵督步阐入京。由于东吴在孙皓时期屡有失政,且多有滥杀大臣之名,这次突然征召让步阐误以为自己被人诬陷、性命难保。因此,9月步阐就投降了西晋,并把侄儿送到了洛阳作为人质。

10月,陆抗紧急派兵前往平叛,围攻西陵。西晋则派荆州刺史杨肇前往西陵营救步阐,另一方面派出羊祜帅五万兵马去攻打江陵,徐胤率水军去攻打建平。陆抗一方面要平叛,另一方面还得应付西晋的三路救援大军,形势可谓是万分危急!

为避免腹背受敌,陆抗命令围攻西陵的部队构筑高墙,一方面是实现长期围困,另一方面是防止晋军攻击。对于羊祜的攻打江陵之师,陆抗却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江陵城池坚固,且兵力充足,不用担心;但如敌人与西陵叛军会合,那么南方诸夷都将骚乱,那才是大患!”随后陆抗就亲赴西陵,指挥作战。

这时羊祜突然放风,要破坏江陵上游的大坝,以救步阐。陆抗得知这一情报后,却紧急命令守卫大坝的张咸毁坏大坝!诸位下属都颇为不解,前来劝阻,但陆抗坚持如此。到了后来,吴军才知道羊祜原本想利用水道运粮到江陵;可因为水道被毁,晋军被迫改为陆上运粮,路长而耗时,严重耽误了西晋的前进速度。陆抗的临场应变能力之强,由此可见。

11月,杨肇的援军到达了西陵,徐胤的水军也到达建平,与东吴军队形成了对峙。就在这时,东吴将领朱乔、俞赞突然叛逃晋军。与晋人的战事还没正式开打,东吴的叛逃却已是接二连三了,这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陆抗说道:“俞赞是军中老将,熟知我军底细。以往夷兵训练不精,敌人来攻必定从此下手!”于是,他连夜调整军队部署,把该地全部换上了精兵。果然,第二天杨肇就派人来攻打此处;在吴国精兵的反击下,晋军大败!

12月,在僵持了一个多月都没能取得进展后,黔驴技穷的杨肇只能趁夜逃走。陆抗命部下擂鼓佯作攻击,杨肇吓得落荒而逃,结果被吴军轻兵击溃。杨肇败走,羊祜和徐胤随后也撤了军。最后,陆抗再全力围攻西陵,擒杀了步阐!

大敌当前,又面临内部数次叛乱,可陆抗却能临机应变、指挥若定,一一化解了多次突如其来的危机,并最终取得整场战役的全面胜利。可以说,陆抗的军事才能即便是放在整个三国时期,也是顶级的军事人才。遗憾的是,由于东吴政治的黑暗,使得陆抗终身都只能作为边防将领,而无法在政治和军事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埋没了他的其它才能。如果东吴在政治上能启用陆抗,也许他能取得更大成就,而不仅仅是一军事统帅。


羊祜首先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其次才是一位出色的军事战略人才。但他的军事指挥才能,是远逊于陆抗的。也就是说,羊祜强项是在“略”,而不是“术”。羊祜看出,西晋的综合国力远远强于东吴,因此西晋要想战胜东吴,只要全心全意地发展经济、安抚百姓、怀柔吴人,就可稳居上风。


如果不是东吴有陆抗这一军事天才,羊祜生前也许就能看到东吴的覆灭。但是,因为有了陆抗在,使得西晋虽然在战略上占据了很大优势,但战略上的优势却迟迟未能转化成战术上的胜势!

西陵之战失利后,羊祜意识到东吴实力犹存,便主张军事蚕食与提倡信义的对吴措施,以积蓄实力,瓦解对手。羊祜对吴国百姓和军队都讲究信义,连与吴人作战时都事先约定时间,不搞偷袭;晋军在边界抓到了两位吴国将领的小孩,羊祜马上命人送回;吴将战死,羊祜也命人将他们厚礼敛葬;吴将进犯被俘,羊祜又将他给送回……。晋国原本就占据了上风,在羊祜这一系列怀柔之策下,让不少吴将纷纷投向了西晋。


为此,屡战屡胜的陆抗对羊祜也衷心佩服:“羊祜以德服人,如果我们一味只是暴力侵犯,那样就会不战而被人征服。我们能保住边界就行了,不要因为小利而互相侵扰。”陆抗都只是以保住边界为目标,西晋与东吴的长期对抗最终胜者是谁,已不言而喻了——羊祜的目标,可是要吞并东吴!

可惜的是,在陆抗死后,羊祜为灭东吴作了大量准备工作;但还没得及实现他的消灭东吴梦想,羊祜就去世了。公元278年,羊祜去世,临终前建议伐吴;他死后两年,杜预就按他的策略,消灭了东吴。当满潮文武举杯庆贺之时,司马炎举着酒杯、眼中饱含热泪说道:“这是羊太傅的功劳啊!”

虽然在战术上,羊祜对陆抗是屡战屡败;但在战略上,羊祜却最终战胜了陆抗!羊祜或许算不上顶级的军事统帅,但他的战略眼光和政治才能,在当时无疑属于一流。

<strong>


欲云谈史论今


陆抗、羊祜二人皆为三国晚期人,二人分属东吴、魏晋两个阵营,同时也是各自君主颇为倚重的重臣。陆抗的军事才能在三国后期是超一流水平,绝对称得上是三国名将,而羊祜的军事才能逊色于陆抗,羊祜厉害的是政治才能。

陆、羊二人都出自名门望族,陆抗的父亲是三国时期鼎鼎有名的东吴大都督陆逊,虎父无犬子,陆抗也是继承了其父的军事才能,早在其20岁的时候便已为将。羊祜是汉魏名门之后,同时也是司马家族的姻亲,和陆抗不同,羊祜早年是以文采见长,曹魏朝廷曾对他多次征辟,皆不就,直到司马昭执政之后才入仕且为文官。羊祜第一次担任武职是在晋代魏前夕,被司马炎任命为中领军,统率御林军。相比之下,陆抗的军事履历要比羊祜丰富得多。

陆抗作为东吴末期难得的良将被吴主常年安置于荆州边境以御北方之敌,其一生中最大的战绩莫过于西陵之战。

公元272年,东吴西陵督步阐降晋,吴主孙皓立即派陆抗去征讨他,司马炎便派羊祜、杨肇等人前往救援步阐,面对来势汹汹的晋军,陆抗并没有听从部下之言急攻西陵,而是令军士在西陵外围一线筑造高墙,在陆抗看来,西陵城城固粮足,想要攻下来非一朝一夕之功,现在当务之急当是要切断晋军与西陵叛军的联系,这样外能抵御晋军,内能围困叛军,才有胜算。

但就在吴军筑墙之际,羊祜已率五万晋军到达了江陵,此时十万火急,如果江陵一旦城破,吴军必将更加危机,因而将领们都进言陆抗前往江陵御敌,但陆抗却认为西陵的战略意义比江陵更加重要,首先江陵城坚兵足,不可能轻易被攻破,其次,即使江陵城破也没有西陵城破损失大,西陵一旦为晋军所占领,则周围的夷人皆有可能叛乱,这才是更大的危机。

最终,吴军在陆抗的正确领导下以区区三万之众大败晋军的八万之众,足见陆抗军事能力之强悍。此次战役让晋军主将羊祜认识到吴国虽已衰弱,但仍是块难啃的骨头,遂改变了对吴政策,采用怀柔政策对待。

单就军事才能而言,羊祜的确不是陆抗的对手,但就战略眼光而言,羊祜确有过人之处,早在其都督荆州诸军务时,他便认识到荆州的防务不足,到任荆州的第一件事便是经营荆州,这为西晋日后灭吴打下了夯实的基础。在西陵战败之后,羊祜也是认识到灭吴时机未到,于是积极调整战略,改为军事蚕食及施恩于吴,吴最后也正是亡于这一战略下,吴虽亡于羊祜过世之后,但羊祜实际才是灭吴的第一功臣。

至于这二位是否能跻身于三国顶级统帅,可以参考一下唐代追封的武成王庙六十四将,这二位皆在其列,其同一时代的还有关羽、张飞、周瑜、陆逊等人,皆是三国当世之名将。


混沌聊史


主题讲军事才能,那就放下其他。

陆抗的军事能力铁定是比羊祜强的。

当年,司马晋朝,实力完胜东吴,但是羊祜一直没有化优势为胜利,却学着司马懿依靠耗死对方的精英。充分说明羊祜的能力只能算一般般。更无法与岳飞、铁木真等等这样的高手相提并论。假如叫羊祜指挥打淮海战役,只怕输的可能性很大。

陆抗则完全不一样。国力如此劣势下,不但西陵之战直接遥指击败羊祜的攻击,而且防御边境时叫晋军优势无从下口。

总之,陆抗水平,绝对不下陆逊,是个十足十的高手。羊祜嘛,最多不是个昏指挥而已。


鲲抓封D资大息奇贵族


两人感觉都属于镇守一方,却又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

羊祜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统领襄阳大治,能处理好于敌国陆抗的关系,两国边境百姓交流如常,甚至两人还有所往来!但终其一生,羊祜也未能实现领兵灭吴夙愿,陆抗亦是未能实现吴国的北进!

其实就西晋而言,若无羊祜的苦心经营,以及其卓越的军事才能,西晋也未必能全心全意灭蜀,或许“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的景象会晚些到来,孙皓也还做着他长江天堑的美梦!

最后能不能跻身三国顶级的武将,武将的存在是要放在其特殊的历史时期!但如果非要说,我觉得两人足够,就陆抗而言,“西陵之战”,就足以说明其军事才能。


徐景略


时无英雄 使竖子成名


灬36260322


这么说吧、羊祜跟吴起之间差了一个王猛!


凋_零


陆抗军师才能见长。羊古政治能力大于军师能力。

羊古对社会发展的贡献非常巨大。


丸子啊太


惺惺相惜,三国后期顶级统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