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两岁了,东西乱扔了,基本说话都能听懂,不听话该如何教育?

深井冰33


孩子两岁,东西乱扔,不听话,这是两个问题,我们分开来分析一下:


一、孩子养成了乱扔东西这个习惯,可能是由于:


1、环境的影响,尤其是父母的影响。一岁两岁的孩子,正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孩子的习惯养成一是靠父母的引导,二是父母的榜样作用。家里有娃的夫妻,一定要平时多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如果父母经常把东西乱扔,那么孩子耳濡目染,自然就学会并养成了乱扔东西的习惯;


2、电视剧、动画片、绘本等影响。给孩子选择影视节目和书本的时候,父母一定要了解其中内容,如果选择不当,孩子看了之后,就会学习到一些不良的习惯;


3、父母引导工作做得不到位。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也是最好的老师,生娃、养娃只是父母的一项工作,另外孩子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育儿,所以才有“养 育”之说。

孩子的习惯的养成,要靠父母进行正确的引导,告诉给孩子应该怎么做(不要担心孩子听不懂,那也要经常的说),孩子做错了之后,我们还要对孩子进行矫正,久而久之,才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孩子不听话,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


1、两三岁的宝宝,已经进入了第一阶段的逆反期。宝宝在这个阶段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喜欢说“不”,“不要”,“不行”,和“要”,“就要”,“就得”,这个阶段的宝宝逆反的原因就是想要争取自己的活动自由,不愿意接受家长的控制和管束,他(她)希望: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2、父母过于唠叨。家长希望孩子做什么,孩子不听话,家长就使劲唠叨孩子,结果孩子就更不听话,家长就更加唠叨,这样的恶性循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最终的结果就是:父母磨破了嘴,孩子也没怎么听,父母觉得孩子不听话,孩子觉得父母唠叨;这就是你所说的:父母知道孩子能听懂话,但是就是不听你的命令;

<strong><strong><strong>

3、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待于改善。其实教育孩子是一项技术活,同样一件事,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就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效果。

比如,该吃饭了,父母想让孩子把玩具收拾起来,去吃饭。

A方法:唠叨孩子,”你怎么又不收拾玩具啊?,每次都这样,说你多少回了。”,“你咋回事,能不能把玩具收拾起来?”;结果可能是:孩子假装没听见,该干啥干啥去了,走了;如果父母继续唠叨,可能孩子连饭都没有心情去吃了;

B方法:“来,宝宝,我们该吃饭了,我们一起把玩具安全的送回家,好不好?”,父母帮助孩子一起收拾一两下(前两次,父母可以帮忙一起收;过一段,就是以宝宝收拾为主,父母协助收拾即可;再到后来就是一种号召而已,父母不用再帮孩子收)。

孩子收拾完了,父母一抬头:“呀,宝宝好棒啊,把玩具都安全的送回家了”。

两种方法,你猜孩子喜欢哪种?


<strong>

葫芦爸爸——少儿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少儿情商训练师,从事教育二十年,两个娃的爹地;擅长领域:家庭教育、亲子交流技巧、儿童习惯养成、青少年不良行为矫正、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心理成长相关培训等。



<strong>


葫芦爸爸谈育儿


对于两岁的孩子来说,不听话是应该的,但是家长要慢慢引导,

就拿我们自己家孩子来说吧!他两岁左右的时候,也是特别淘,你叫他往东,他往西,你叫他打狗,他骂鸡,有一次也是让他洗澡,他就在洗澡盆里,不出来,耍赖,刚打算要打他的时候,他却用稚嫩的语气说,我就不出来,当时听了他在幼稚的语气,我一下就没脾气了,你洗澡的时候给它弄了个玩具,放到水里了,后来就把他的玩具给拿出来了,他就在那哇哇哭,后来呢,我就把玩具放到他的盆,比较近的位置,但是呢,从盆里也够不着的放位置,他就伸着小手挖哇挖挖的药,我也就是不给他,他还在那叫,于是我就又拿来了一个他最爱的玩具,放到边上了,于是乎,他就站起来了,站起来还是在那叫不出来,玩玩也不管他,就站在边上装不理他,这样他为了玩具就自己走出来了,于是我们就把水给端走了,给他把衣服穿上了,他也没有闹,。

其实小孩的成长是需要大人的引导,如果小孩到了两岁,他就到了叛逆期,大人觉得不好的东西要及时引导,不能叫他积累成堆养成不好的习惯,如果说自己没有这个能力去引导他,可以打一个早教班给他管理引导导,这样背孩子长大了,会有好处的,懂得谦让,我能叫它染成自私自利的习惯,那样长大以后也会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要他要整么事要懂得分享,叫他得到分享中的快乐,可以把他带出去,跟别的小孩玩的时候,别的小孩有吃的东西也会给她的,他知道了甜头,以后他也会慢慢的学会给别人吃,这就叫分享了,其中她先她也知道这样挺好,他慢慢的就成这样子了,

我认为孩子两岁的时候最重要了,再一个要教他什么事,不是哭和闹能得来的,是要经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不能叫他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惯,当它得到了某一种快乐的时候,我每一步成长的时候,要给他奖励一个玩具,那样他慢慢的也学会了有成就感,

好了,上面是我的建议,希望能帮到您,





衡水强子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们家孩子刚好两岁多一点,也喜欢乱扔东西,估计这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共有的特征。我们一般是这样处理的,如果是小一点的问题,基本不管,让他自由发挥,如果问题比较严重,比如发脾气扔东西,或者说好的一起收拾玩具的话,就要认真对待,基本上我是两招:1.跟他讲道理,和他一起收拾玩具。2.讲道理不听的情况下,我直接把他的玩具装在垃圾桶,告诉他不收拾好的话,我会给他扔掉,一般他都舍不得他的玩具,会跟我一起收拾。



君唯2481


我分享一下我怎么教我儿子,我一般不会帮我儿子收玩具的,他搬完出来我都不管他,但是他要是妨碍到走路了,我就会给他两个选择,第一自己收起来,第二我要是踩到摔了,我就会丢掉,所以现在他玩玩具他都会在我给他的一个垫子上玩,我过段时间就会给他的小垫子搞卫生,搞卫生之前我会告诉他,叫他把自己的玩具放到玩具箱.

你这个才两岁,你要一步一步慢慢教他收拾玩具,先给他一个放玩具的箱子,让他知道玩具应该放在哪里,后面你再分个地方给他,跟他在那里玩玩具,让他知道这是玩玩具的地方


就这样吧唧吧唧吧唧



一箭雄起满仓干


很高兴回答楼主的这个问题,

首先,孩子在两岁的时候乱扔东西,这不是孩子在捣乱的一种行为,家长们都认为,孩子乱扔东西是孩子在捣乱在给家长添乱,其实不是这样的孩子们乱扔东西是因为他们感觉把东西从这里扔到那里很好玩。两岁的孩子正处于空间敏感期,我们家长要好好的利用这个敏感期,这样对于孩子以后学习几何空间很有帮助。

举个例子,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喜欢把碗和勺子都摔在地上,然后看他们被摔在地上的样子,听他们摔在地上的声音,然后家长们把碗和勺子捡起来,孩子还继续往地上扔,然后家长就会变得很生气。控制不住就会爆发出来,其实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做的是和孩子一起把碗和勺子摔在地上,这种方法听起来也许很奇怪,但是这是我们在和孩子们一起研究物体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的转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空间变化,孩子们在把物体从一个地方拿到另一个地方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知道了空间的存在。

那我们需要怎么做呢?就是和孩子一起把东西扔出去,然后和孩子讲解这个东西扔出去之后发出的声音啊状态呀,孩子们就会很高兴,当他们知道了,这个东西扔出去是这个样子的和他多玩几次,他就会失去兴趣,失去兴趣之后呢?然后我们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把东西捡回来收拾一下。几次下来呢,孩子就不会再扔这个东西了,然后也养成了收拾玩具的好习惯。

孩子在两岁的时候,通常会被称为可怕的“trouble two”。为什么说可怕呢,因为两岁的孩子每天会说无数个“不”字。那我们呢,有一个好办法就是和孩子约定,每天只可以说几个不字,和孩子玩这个游戏。多用“请”这个字,请孩子帮忙做一些他可以做的小事情。慢慢地度过这个自我意识萌芽的敏感期。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祝楼主解决一些问题,祝楼主和宝宝可以一起健康成长,幸福快乐。



博文


我说说我的体会。

两岁的孩子,正是习惯养成期,不容错过。

该怎么让两岁孩子养成好习惯,不乱扔东西呢?

第一 家庭环境很重要。家长要以身作则,不随手丢东西,从哪儿拿的放哪儿去,保持家里的整洁卫生,孩子从小耳懦目染,自然而然的会整洁。

第二 有好多的儿童读物、绘本类的,有些教育孩子主动收拾的习惯养成,家长和孩子一起多看看,也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 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有些时候会主动要求
去洗碗、拖地之类的家务,这个时候不要说他不会,要顺势而为,多多赞赏,夸他是家务小帮手,别怕孩子做不好,培养的是习惯。
我家俩娃现在都知道收拾玩具,我这边一说:收拾玩具!俩人就比赛看谁收的快。大宝五岁多,还经常会去洗碗,开始弄得哪儿都是水,现在洗完还会把灶台擦干净,真的不错呢。



培养孩子好习惯要诱导,切记不能强制性的,每个人都不喜欢被强制,要尊重孩子。

一点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艳如血


其实在两岁就会迎来第一个叛逆期。不知道宝妈们有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在宝宝两岁之前,不管是抱在手里还是牵在手里,那都是既听话又可爱,可是说是一个小天使。可是一切的美好都在宝宝两岁时破灭了。对,就是传说中的可怕的两岁,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玩玩具也就三分钟热度,然后会大哭,抱也不是,不抱也不是。等到了三岁,更是放飞自我,在讨人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可怕的两岁”到底有多可怕?看看这几个表现,你家宝宝有吗?我女儿就是现在这个阶段

我不要

两岁宝宝的宝妈们想必看到这两个字心里就发怵了吧?“我不”“不要”就是两岁宝宝的口头禅,妈妈怎么做都不对,宝宝就是表示不满意,哪怕是宝宝要求的,妈妈照做了,宝宝还是会习惯性地“我不”,简直就是挑战妈妈的底线,妈妈们甚至想暴揍一顿。

这是因为宝宝逐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在他幼小的认知里,觉得自己才是全家重心,而宝妈们对他们的要求,在他们看来就是束缚,就会不停地说不不不。此外,在这个年龄段被冷漠对待的孩子,会懂事得让人心疼,所以宝妈们一定要有耐心,陪着宝宝一起度过,也不能冷处理宝宝的叛逆,等宝宝慢慢长大,自然而然就好了。

2.故意扔东西

宝宝扔东西的行为毫无逻辑,就单纯地为了扔而扔,有时候你提前制止,宝宝扔得更快,扔完还会特别满足地大笑,妈妈们刚捡起来,宝宝扔得更快,所以都说两岁的宝宝能拆家。这是因为两岁以后,宝宝的好奇心越来越重,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感到新奇,什么都想碰一碰,摸一摸。而且最喜欢听见从手里不同高度不同力气扔下玩具狗的声音,这个声音让他很是兴奋,所以他就会继续扔东西。

3.爱发脾气

宝宝本来特别听话,但是到了两岁之后,开始变得不仅不听话,还爱发脾气,甚至动不动就动手打人。这是因为宝宝会模仿曾被人这样对待的动作,所以宝妈们在发现宝宝爱打人时,相反的不能用打他来惩罚,不然会变本加厉。

我家女儿就是这样,不知道各位宝妈也是这样吗?做什么事情老是喜欢跟我们对着干,又学会说些话了,就经常想一出说一出,根本跟不上他们的小脾气!





一生简单点


我家宝宝也两岁多,也喜欢扔东西,感觉这是宝宝探索世界的方法和必经的过程吧。

按我家宝宝的情况分析一下,包括以下几种:

1.喜欢扔东西让大人捡起来,再扔。(这时候,其实是宝宝无聊想玩,希望大人能和自己互动呢。我们家一般不直接阻止,会直接和她玩抛接毛绒玩具的游戏)

2.吃饭的时候扔筷子勺子。(这个时候应该就是表达自己不要吃,证明她心思不在这个事情上。我们家一般是直接把扔了的不给她了,告诉她扔了就没有了;但是也会在她主动要时再给她,毕竟还小,做不到真不给吃了[捂脸]。)

3.洗澡的时候喜欢扔浴巾,泼水等。(纯属娱乐,喜欢的表达吧)

好像没有其他情况了。(总结:1.为了引起注意;2.表达不喜欢;3.表达喜欢)


Cathy孙孙


我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二宝刚好也是两岁多,这种情况大部分宝妈都会遇到,育儿真是一门学问,要长期修炼。两岁的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有时特别固执,想去探索的地方,想玩的玩具,还有模仿大人做家务,他们都想亲自去感受,但是他们不知道其中的危险,你越不让他做,他越想尝试,感觉有点小叛逆。

如果两岁的孩子会说话,能听懂别人在讲什么,能与大人正常互动,没什么问题,只能手把手慢慢教他整理,不能着急,更不能阻止孩子玩耍,这才是孩子的天性。[玫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