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學.第六十一篇》述而(三)

《悟學.第六十一篇》述而(三)

悟學.十八子20200205子-醜

論語. 述而第七.新解讀(三)

7•13 子之所慎:齊、戰、疾。

【譯文】孔子所慎重對待的事是:齋戒、戰爭和疾病。

南懷瑾《論語別裁》:'古代齊齋同義,清心寡慾謂之齋,古人在舉行國家大典或祭天地祖宗的時候,便要齋戒。所謂齋戒沐浴就是清心寡慾,並不像現在的人,稱吃素為吃齋,這個錯誤在習慣上已用了一千多年,不必改它了。古代的齋是內心的修養,要著重氣質的變化,在《禮記》中變化氣質第一步工夫,就是要"齋心","毋不敬,儼若思。"現代的語彙,就是心理的淨化,所以孔子對"齋"是最謹慎,最小心的。' 其次是對戰爭,孔子,他不是不懂軍事,而是對軍事哲學的理論很高明,只是平常不輕談戰爭。第三件:是指衛生、保健的事,這是養生之道,他非常注意自己身體健康。所以齋、戰、疾是他特別小心的事。

7•14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譯文】 孔子在齊國聽到《韶》的樂曲,學習《韶》樂,陶醉得居然三個月不知道肉的滋味。他說:"我沒有想到音樂會使人到這個地步!"

註釋:《韶》樂,史稱舜樂,是中國的一種傳統宮廷音樂,起源於5000多年前,為上古舜帝之樂,是一種集詩、樂、舞為一體的綜合古典藝術。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與郈昭伯以鬥雞故得罪魯昭公,昭公率師擊平子,平子與孟氏、叔孫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師敗,奔於齊,齊處昭公幹侯。其後頃之,魯亂。孔子適齊,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與齊太師語樂,聞韶音,學之,三月不知肉味,齊人稱之。…」

譯文:"孔子三十五歲那年,季平子和郈酈昭伯因為鬥雞的緣故得罪了魯昭公。魯昭公率領軍隊攻擊季平子,季平子和孟孫氏、叔孫氏三家聯合攻打魯昭公,昭公的軍隊戰敗,他逃奔到齊國,齊景公把昭公安置在幹侯。此後不久,魯國大亂。孔子去到齊國,當齊卿高昭子的家臣,打算以此來與齊景公交往。孔子與齊國太師談論音樂,聽到《韶》的樂曲,學習《韶》樂,陶醉得居然三個月不知道肉的滋味,齊國人稱讚孔子。"

《漢書·禮樂志》:春秋時,陳公子完奔齊。陳,舜之後,《韶》樂存焉。故孔子適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美之甚也。

7•15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譯文】冉有(問子貢)說:"老師會幫助衛國的國君嗎?"子貢說:"是啊,我正想問老師。"於是就進去問孔子:"伯夷、叔齊是什麼樣的人呢?"(孔子)說:"古代的賢人。"(子貢又)問:"他們有怨恨嗎?"(孔子)說:"他們求仁而得到了仁,有什麼怨恨的呢?"(子貢)出來(對冉有)說:"老師不會幫助衛君。"

要理解這章,得對當時的歷史背景有所瞭解,大致情況如下:

衛靈公的世子叫做蒯聵,跟衛靈公的妃子南子有怨。南子(《悟學.第五十七篇》雍也(七)有介紹),是一個淫蕩的女人,但是衛靈公非常寵愛她,對她是言聽計從,所以南子把持朝政,可以說是呼風喚雨,大臣們都不得不屈從。蒯聵後來因為涉嫌謀殺南子未遂,就離開了衛國,這是魯定公十四年的事情。後來到了魯哀公二年的春天,衛靈公就死了,他的夫人南子就說衛靈公有遺命,指令要立公子郢來做國君。當時郢就辭掉了,說有輒在,輒是蒯聵的兒子,就是出逃的那個公子的兒子,就是衛靈公的世孫,於是衛國就立了輒為國君。結果那一年六月,晉國趙鞅領兵幫助蒯聵回衛國,要把國君的位置奪過來。實際上晉國他們也有自己的企圖,就是挾持著蒯聵入侵衛國。這個時候齊國因為跟晉國有怨,所以齊景公又出兵幫助衛國來防範,不讓蒯聵回國。

這就是這章冉有、子貢、孔子對話的時代背景『即蒯聵和他的兒子輒,父子爭位的背景。實際上這兩個人都是傀儡,他們都沒有實權。蒯聵(父親)是被晉國所挾持,輒(兒子)雖被立為國君,但也是被人硬弄上去的傀儡,所以兩個人都是受人挾制。』當時孔子在衛國,也特別受到衛君的禮遇,在這樣的一種狀況下,國家有政變,孔子仍然留在衛國,所以冉有就有一種疑惑(夫子是不是有意思要幫助衛國國君?)在當時,父子相爭是嚴重違禮的行為,孔子留在衛國,似乎有幫助做兒子的(輒)抵抗他爸爸(蒯聵)回國的這麼一個嫌疑?但這個問題又太敏感了,冉有不敢直接問,所以他就私下問子貢。

〔子貢(即端木賜):孔子的得意門生,孔門十哲之一,"受業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稱其為"瑚璉之器"。在孔門十哲中以言語聞名,利口巧辭,善於雄辯,且有幹濟才,辦事通達,曾任魯國、衛國之相。他還善於經商之道,曾經經商於曹國、魯國兩國之間,富致千金,為孔子弟子中首富。"端木遺風"指子貢遺留下來的誠信經商的風氣,成為中國民間信奉的財神。子貢善貨殖,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之風,為後世商界所推崇。〕

我們來看看子貢的問話藝術,『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就是答應了冉有,說「好吧,我去問問夫子」。所以『入曰』,進來問夫子。子貢問話很懂得投石問路,問得很巧妙。子貢不是直接問,而是問了一個歷史的故事,說『伯夷、叔齊何人也?』

伯夷和叔齊是兄弟倆,孤竹國(商紂王的諸侯國)國君的兩個兒子,孤竹國君有三個兒子。當時國君很想立叔齊(小兒子,老三)繼位。結果父親過世了以後,叔齊很賢良,雖然他父親有意思立他做國君,可是因為自己的兄長在,他不願意承接君位。所以就讓給伯夷,伯夷是長子,他說「按照禮數上長子應該繼位,我是小的,不能繼位」,這是以國相讓,是真君子。伯夷也是一位很難得的賢者,他說「這是父親的旨意要立你為君,你就應當承擔」,所以他自己就逃跑掉,他為了成全他父親的遺命,讓叔齊當國君,自己跑掉了。結果叔齊看到他大哥伯夷跑掉了,他自己也跑掉,他說「我不能夠行不義」。

結果後來沒辦法了,國人就把老二中子立即位,成為孤竹國的國君。後來周武王伐紂,討伐紂王的時候,當時伯夷、叔齊為了勸止周武王,因為他們彼此都是商朝的諸侯,伯夷、叔齊不願意見到臣子推翻君主(紂王是君,武王是臣),叩馬而諫:'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這當然擋不住武王的軍隊。紂王實在是太殘暴了,民心所向,武王勢如破竹,很快就建立了周王朝。伯夷、叔齊很有氣節,身為商朝的臣子,不願意吃周朝的糧食,所以就在首陽山上餓死了。

伯夷、叔齊兩位賢者,孔子非常讚歎這兩個人,孔子對武王也是讚歎不已。他說文王、武王、周公是聖人,伯夷、叔齊是賢人。所以子貢來問孔子說伯夷、叔齊是什麼樣的人?孔子說『古之賢人也。』,子貢又問『曰:怨乎?』這個怨是指伯夷、叔齊他們有沒有怨?按照《雪公講要》裡面說「怨者,意指伯夷怨父,叔齊怨兄也」。所以子貢就問伯夷有沒有怨他的父親,叔齊有沒有怨他的兄長伯夷?大概這個怨是因為父親指定叔齊做國君,伯夷會不會怨他父親,伯夷自己不肯做國君逃跑掉了,叔齊有沒有怨他的兄長?就這麼個意思。

孔子回答子貢『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說伯夷、叔齊都是「求其行仁者也」,他們所求的是行仁道,已經求仁而得仁,又有什麼怨?何怨之有?「求仁得仁者,伯夷能順乎親,孝也。」孝悌是為仁之本,伯夷這是兄長,他能夠孝順自己的父親,父親的意思,希望把王位傳給叔齊,所以他就以親志為己志,他力主讓叔齊繼位,這是孝。「叔齊能恭其兄,弟也。」叔齊他是「長者先,幼者後」,讓兄長去繼位,自己不願意繼位,不敢跳到兄長之上,做兄長的君,讓兄長稱臣,他不願意這麼做,這是悌道,對兄長恭敬。一個是孝,一個是悌,「孝弟乃仁之本」,這是兩個人都得到了仁。

所以子貢也明瞭了,就出來跟冉有說『出曰:夫子不為也』。就跟冉有說,「咱們老師不會幫助衛君」,為什麼?這已經很明顯,夫子講求的是讓,以國相讓,現在衛君父子爭國,那你說孔子會幫助他們嗎?誰都不幫,所以「夫子不為也」,就不會幫助輒(衛君,兒子)來抵抗晉國所挾持的蒯聵(父親)。

有感:子貢高超的問話藝術!值得細細品味!

《悟學》的宗旨:通過領悟、參悟、感悟上下五千年的國學經典,取其精華,結合當下社會實踐,學以致用。讓國學中深邃的哲理及豐富的人生成功與失敗經驗總結,指引我們現實的工作、生活。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本賬號,看《悟學》系列之第六十二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