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己老了以后,不能自理,家人的耐心也被磨没了,该怎么办呢?

云淡风轻TMJ


婚后几十年要完成任务,把工作干好,把家爱好,把双方父母照顾好,把儿女下一代照顾好,大家都好我就好,到了七十岁是自己的时间了,有健康的身去旅游,


小草籽小草籽


到了不能自理的时候,家人没耐心时,可能已经身不由己,那时只能听天由命。

记得前一阵有位南京老人,年龄好像有八十多岁,她选择在八月十五离世,并留下遗言:我于昨晚离世,走时心如止水。老人长期独居,原以为女儿第二天会回来,结果离世两个月后才被邻居发现,不得不说这是独居老人的悲哀,然这种事在日本是常态。

其实我有时想,我们应该在年轻时好好努力工作和挣钱,然后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工作的同时,存些钱等以后养老,争取健健康康活到生命的尽头,最好是没病、没痛的那种。

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到了七老八十不生病的几乎没有,不是这痛就是那疼,很受罪,所以呢,应该在可以行动时,把自己所有的愿望都实现,假如哪天老了、没人管了、家人嫌了,趁着还有思维可以做决定时,那就选择一个良辰吉日“驾鹤西去”,就像南京老人那样,免得成为招人嫌的累赘。

去“天堂”前,遗言交代后人,把那些白色的物质撒向大海,化为海水的一分子,今后就可以“世界各地”和“上天入地”地继续“旅游”,做到真正“解脱”。当然,前提一定要把这辈子活得有价值和意义,做到无怨无悔才行。

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活着,争取把所有的心愿一一实现,让这辈子过得有意义和有价值,努力做到无怨无悔,剩下的就不管那么多了。

“小事自己做主,大事听天由命”,只要活得有生活质量,那就不用怕,更不会后悔和遗憾,您说是吗?

嗯,自己的事是后话,当务之急,照顾好自己的同时,就是善待父母,千万不要再现南京老人那样的悲剧,努力活在当下。


阳光下的哆来咪发梭


觉得活够了,就选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悄悄长眠吧。

我的邻居,常年糖尿病,生活不能自理,吃东西都要吃流质,活的很不得劲,可是小女儿很孝顺,把她接到上千平米的大别墅去住。后来见大女儿为了她离婚,小女儿重病。她觉得是个累赘,就绝食走了。两姐妹很是伤心,可是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小小叶子2015


我母亲病了7年,完全无法自理了7年,现在更是连翻身都不行。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如果没有经历过的人不知道,事实就是这么回事。当然了,也不能排除有很好的照料老人的子女,但是要考虑子女的年龄,性格等。我这里只分享自己的经历。我们在老人病倒的第一时间,就请了保姆。这是我们认为做的最对的一个决定。保姆是拿钱做事,要是再有些责任心,比如我们家请的几个保姆都很好,他们的全职工作就是照顾老人,所以不会有什么怨言。而且比子女更有经验。对我而言,也比我更有力气,这点很重要,有些老人,尤其是稍微胖点儿的,需要请男护工。我们作为子女的,可以脱身出来,做些其他事情,比如每天陪老人聊聊天,按摩一下,这样,大家都轻松很多。虽然金钱上看似花费了一些,但是对于老人,孩子而言,都是非常值得的。

如果是为自己未来担心,最好先从保障自己的健康开始,最好不要发生不能自理的问题。而一旦发生了,还是要体谅家人。大家都是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们作为病人,可以选择去专业的养老机构,请护理人员等来解决家人的问题。

也可以在自己还没有到不能自理的阶段,就和家人一起协商未来的事情,早做安排,大家心里都踏实。


弋闻Vlog


我赞成这句话,活得起,亦死得起!我老伴上床了,大小便经常失控!我负责全程护理,儿子们每天中午买菜烧饭!我不让他们插手护理工作,我要给她最后的爱!我们都八十多岁了,要走亦值了!但要珍惜活着的每一天!第一反对过渡医疗,第二笑着活的每一天!第三不抡救,老來抡救是劳民伤财做给活人看的!第四简化丧葬,不追悼不告别一烧了事!随遇而安!


姓名荣春


我都71岁了,身体不好,经常生病,药不离身,就这样我也的强挺着照顾瘫痪的老伴。而且是我一个人家里家外的支撑这个家。唯一的孩子不在身边,一年回来一次,我连个帮手都没有。我始终坚信没有过不去的坎。有幸的话,老伴先走,剩我一个人就不怕了,到生不如死时绝不遭那个罪,就怕脑子不清醒糊涂了,那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用户58820118147


养老院啊。不要总是老脑筋,我们都可以进养老院养老的。说说我的经历吧。

我公公76岁患老年痴呆,病情发展很快,80岁时基本一周一个变化,慢慢不怎么认识人了,一切生活不能自理。公公二个儿子,都在外地。老人希望在老家养老,我们用了各种办法照顾老人,最后请2个人照顾。我们做儿女的每周轮流往家跑,开车都得三个多月小时。而且我上班不在我先生的城市,我们分别在两个省会。

公公不能动了,请的两个人(夫妻,亲戚,能放心)提出再请一个人。别说我们负担保姆费有点重,光说再请一个人可能没水喝。我决定接老人来城里。正好我儿子回来了,我和先生、儿子三个人照顾了两天,都是精疲力竭。正是大冬天,老人一天三次把尿拉在裤子上(别告诉我用成人尿不湿啊,我们都照顾三年多了肯定有这经验。老人会扯掉的),别说家里洗衣机洗不过来三套棉衣,即使洗了也没法晾晒。是的,我也想到买烘干机,可房子没地放。

也不是没地,是因为老人生活需要大空间。上厕所俩男人掺着,走路是横着的啊。家里平时觉得宽,这会直叫不够用。弄半天进去了,他不拉,等会又尿湿了。。

还有就是厕所不好用,这是关键。餐厅到洗漱间到厕所,拐了俩弯啊,一个脑子不能动的老人拐俩弯,真的要命。为上厕所,三人通宵折腾。

而且老人不睡觉,我们得有人轮流守着他。

这就不能正常上班了,可周一我还得离家,去另一个城市。着手请人,请了十来个,要不不答应,要不看一眼就走,我急哭了都。又想,请人在家里,万一我先生要出差呢(儿子在更远的城市)?不放心的。

我打听同学、邻居这样的情况,他们大都建议养老院。于是拼命找养老院,看了无数家,最后选定一个比较适合老人和我们家情况的。

养老院的好处:一是护理比较专业。穿衣洗澡换尿布喂饭等等,比我们自己手脚麻利。二是24小时空调。当时是冬天,在老家时穿两件棉衣,坐在火炉边不能动。养老院中央空调,可解放老人了。三是设备适合老人。养老院没有门槛,没有楼梯,门开得很大,床头、走廊、卫生间到处有扶手(这点特别重要)。大洗衣机,烘干机。洗澡用轮椅推进去,两个护工配合,几下就洗完了(在家得弄一个小时多,易感冒)。四是有伴,老人伴。每天看见几个人用比闷在家里好。五是有活动。公公能动的时候,每天上午下午护工都会带他做游戏。六是离儿女近,我们天天可以去看他,陪他。喂水果,聊天。七是上医院方便(十分重要)。养老院要不靠近医院,要不跟医院密切联系,老人有点病痛可以马上就医。公公最后的日子,只是某天血压有点不正常(在家肯定没人注意到,他没高血压。养老院护士每天会给测血压),做了简单处理,通知我们家人了。下午还是有点高,建议我们送医院。在我们为送医院找帮手的时候,养老院已经为我们喊了120,并且帮我们请到了医院护工。。那一刻,真真很感激。

现在我自己的妈妈也越来越身子笨了,我又在为妈妈寻一个适合的养老院。


ruru8987


我想过无数次这样的问题,如果有一天我老了,或者生大病了,不要说到不能自理的时候,到一定程度我就会写封遗书,然后找个犄角旮旯了断此生,让我的子女把我火化,骨灰抛入大海。

此岸,彼岸,终究是尘归尘土归土。

人的一生有很长,也见过太多的生老病死,我爷爷奶奶有5个儿子1个女儿,大儿子结婚以后生病离开了人世,女儿远嫁,剩下4个儿子轮流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在我印象里爷爷奶奶最疼老五,吃好的穿好的供他读大学,当然,老五也比较努力,当了老师,最后还当了校长。可是爷爷奶奶老了以后,在城里的老五却不想照顾他们,他总是说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愿意拿钱让几个哥哥替他照顾,说实话,听到这个事我是很气愤的,谁的时间不是时间,只因为你在城市里所以你的时间更加值钱吗?爷爷奶奶最疼的是你,反而这时候是你最不愿意照顾,爷爷很早就瘫痪在床,奶奶有白内障,大部分时间是我妈和二妈在家里照顾,女儿也回来看过,但毕竟嫁的很远,那时候的爷爷和奶奶心里一定很不是滋味吧。

我一定不要等到那样的一天,

有人说,等你到那时候就不会这么想了,会有很强的求生欲望,而我只知道死容易,活着却太难,容易的就让我这个即将老去的人做吧。





川味小屁


因为我是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目前经历了12年病痛的折磨,现在到了平稳期。对于这个事情我是这样看的,也和儿子说的明白(儿子是医生,完全理解我的想法)到只要是我卧病在床,不能自理的情况(意识清醒)我会绝食!干净,有尊严的离开!不会给孩子和家人增加心理和经济的负担,急病不用抢救!顺其自然!











小巧玉儿


对待生养自己的父母,必须做到最后,送养老院?不可能!那么雇保姆在家,至少每天能看到自己父母,老年痴呆症也得留在家里,父母老了,过一天会少一天,怎么忍心送养老院?父母在,家就在,所以,我妈妈躺床上七年,没觉得把我磨没耐心,相反的是,每天她唠唠叨叨说听不懂的话,感觉挺有意思,经常背诵毛主席语录给我们听,父母老了,有老年痴呆症,看着可怜,只能用心照顾他们,上帝保佑我做他们女儿,也是上帝把他们派来,做我的父母,千年等一回,成为一家人,如果有一天离开我们,那将永远不在见了,一个眼神,一个叹息,一句话都不在有了,都说有来生,何时有来生?如果有来生,未必能是一家人,也许走在人间的路上相遇,不会相识,不会知道他们是成经生养过自己父母,所以,善待自己父母,有今生缘,未必有来生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