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事情是你去东北才知道的?

情授


九十年代初我在东北大连和沈阳当过兵,我是江苏人,新兵连时下了一场好大的雪,开始我这个南方人还是开心死了,哈哈,不用训练了,结果当头一棒,要扫雪,江苏嘛最多就是扫帚扫扫咯,结果在大连,居然用块门板来推雪,我的天!结束后上床都没力气了,总而言之东北给我感觉蛮好的,好吃的饺子,好吃的海鲜,好吃的东北大米,漂亮的东北女孩,东北男人也帅气,我的初恋就是东北辽阳的,1.84米的大帅哥,那么多年过去了,还是愿他一切安好!




北雁南飞小北


我是山东人,因为当兵去的东北,所以有所感受。

首先是气候不同,那时候还是冬天走兵,在绿皮火车上晃悠一天一宿才到哈站,在火车上感觉不出外面的温度,一下车才知道啥叫一点也不惯着你!感觉吸进去的空气在鼻子的后半截才融化成气体!用东北话来说叫“嘎嘎冷”!这是其一!

其次就是室内温度真的是很暖和,室内暖气真不是山东暖气能比的,进屋就想脱衣服,而且基本都是室内穿短袖,太热了还得吃雪糕降温!吃不了的雪糕直接打开窗户放在窗外的窗台上,啥时候想吃了再去取(包装袋包好),室外温度低,不会融化!

再有就是跟山东的墙体厚度的不同,山东这边墙体基本都是240的厚度,而东北的墙体基本都是480的,而且玻璃也采用双层玻璃,为的就是冬季的保温效果更好。

还有就是夏季时间比山东这边短太多了,夏季也不是特别热,比较适宜,山东的夏季要持续到九月下旬,而东北每年十月一就要换冬装了!

说完季节说说人文的不同吧!

东北人都很热情,豪放,仗义,不拘小节,这和山东人都一样,很能喝酒,没事整两口!

不同的是进别人家就脱鞋上炕,在山东,或者我印象里,去别人家尽量不要做别人睡觉的地方,这点不同也应该归于气候不同,东北那么冷,坐炕上也是应该的。

其他有所不同,欢迎大家评论!


小旋风凯文


我是江苏人,去东北旅游过一次,还是在冬天,有几件事儿确实是去了之后才知道的:

1、东北冬天室外温度真不是盖的,零下二三十度是真的冷……原来一直觉得零下二三十度多穿点也就罢了,没想到穿了两套棉衣都扛不住。我是第一次冬天出门,裹3双袜子,套两件棉衣的,就这样在室外也待不了多久,一会就扛不住了

2、电子设备在室外基本没啥用,全部冻关机了

3、原来世上真的有没膝盖的雪。我们这边很少下大雪,更别说积雪了。但是在雪乡真的第一次见到了没膝盖的大雪,还是满震撼的

4、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傻狍子,原来狍子是一种鹿,但是见人不知道躲,很容易被抓,所以才叫傻狍子

5、雪蛤油,不是拿雪蛤熬得油,是雌性林蛙的输卵管的干制品

6、第一次知道啥叫杀猪菜,去东北吃了一次,味道还真是不错,酸菜、血肠、粉条、猪肉啥的一锅烩了,冬天吃还是蛮合适的。另外,哈尔滨红肠也很好吃,尤其是蒜味的……

7、东北酸菜和老坛酸菜不是一回事,东北的酸菜主要还是酸,而且是用白菜腌制的,老坛酸菜是酸辣,主要是用芥菜

8、东北尤其是哈尔滨,有很浓的俄罗斯元素,美食和建筑都有,而且能见到很多漂亮的俄罗斯小姐姐

9、第一次见识到了什么叫吐气成冰,围巾上全是吐出来的气凝结的冰碴子

10、第一次见识了冻梨冻柿子,第一次知道常温原来比冷藏的饮料更冷……

第一次去东北旅游,知道的差不多就这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Hi生活菌


东北人是全国酒量最大的群体之一,那位来自内蒙的同学请你坐下。

东北男人是全国最怕老婆的群体之一,那位来自川渝的男同志请你坐下。

在东北餐馆吃饭,要遵循人数—1=点菜量的原则。切不可俩人吃饭打肿脸充胖子非要点四个菜。服务员一般也会劝你:够吃了,别点了。

在东北迷路,路人会热心的为你指路,顺路的还会带你过去。这一点我曾经认为全国都一样。直到去了一个本地人以提笼架鸟为爱好的地区,一口一个“您”的给你问东指西拿你当傻子溜。

东北夏天也很热。

大金链子大金表,一天三顿小烧烤的“大哥”,和紧身裤豆豆鞋的社会人,其实在东北的现实生活中极不常见。大多数东北人,也都是忙碌于生活的普通人。

近年来新闻报道,如果一个东北老爷们做了点好事,标题一般是“一男子如何如何”。如果一个东北人做了点坏事,标题一般是“一东北男子如何如何”。我们也很无奈。

在东北长春开车,左转叫“大回”,右转叫“小回”。

在哈尔滨,超市叫仓买。

在东北读书的外地人,很难不被东北室友把口音带跑偏了。

东北地区的方言同样是十里不同音,各地有各地的特色。

写作“锅包肉”,读作“锅包又”。

希望有人记得,抗日战争,我们打了十四年。英雄无分南北,俱是不朽。

东北男孩大多从小被灌输“不能欺负女孩”、“要让着女孩”、“有男生在不能让女孩干活”的思想。

东北的所谓“落后”,不如说是“祖上曾经阔过”。更何况东北每个省的经济实力,实际上都处于全国中上游。

在长春,一汽是个特殊的存在。一汽曾经拥有自己的医院、学校、电视台、娱乐文化设施。由于一汽实在是应有尽有,一汽的孩子过去都不怎么和老长春的孩子玩。

长春火车站修了二十多年。

新中国的第一辆轿车,是老一汽人全手工打造的,当时的名字是“东风”。至今在长春汽开区,仍然有一条大街叫“东风大街”。为什么车牌号是42406呢?因为全国当时包括42405之前所有的车牌号都属于卡车和其他车类。


东北的大米很好吃,许多东北人是离开东北才意识到这一点。我有一个同事去成都进修,感慨他一个黑龙江五常人,到了四川买不起黑龙江五常大米。

曾经的东北,有九个省,三个直辖市。

事实上,黑龙江人和吉林人和辽宁人之间,是老乡关系。

在吉林省,当一个人说他是吉林人的时候,他指的是吉林市。

东北的家庭,很少家里有“皇位”等待继承,“重男轻女”的程度很低。倒是有听说生了几个孩子就为生个姑娘的。

我们东北婚礼从来只有伴娘闹,没有闹伴娘。不兴这个。

吉林省的特色菜不多,雪衣豆沙算一个。

就像老北京人比较认北冰洋一样,老长春人比较认大白梨。

在东北,正宗的锅包肉不放番茄酱。

长春处处有吉大。

东北人不都是活雷锋,但是从来不缺活雷锋。

东北人虽然看起来性格张扬,但骨子里十分讨厌“装”。

弱弱的说一句,青岛市不是东北的。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外地人认为青岛是东北的。

东北,严格来讲是黑吉辽加上内蒙古东五盟市和河北省部分地区。

许多直播网站里操着一口东北话的并不是东北人。

贾玲口音是东北的,其实她是湖北的。

东北的冬天,水面上冰结厚的时候能走人能走牲口。但是为了您的生命安全考虑,不建议做出尝试。

在东北,许多信“佛”信“神仙”的老头老太太其实信的是具有浓烈原始宗教色彩的“出马仙”萨满教的延续。只不过他们大多数并不知道这一点。

在哈尔滨,你能看到全中国最具俄罗斯风格的建筑和美食。

在东北,清真面馆可以开在基督教堂旁边而两者相安无事。很少有人因为这些事“扯那些没有用的”。

东北地区的面积将近152万平方公里,人口12950万人。当您想开地图炮的时候,不妨想想自己无形之中伤害了多少人。


许多人看赵本山的小品觉得他在讽刺底层人,而东北人看他的小品大多认为他在讽刺上层人。

东北的澡堂子里面大家是不穿衣服的。一点都不穿的那种。很多从南方来东北读书的大学生特别不适应这一点。

东北人打雪仗,喜欢用西瓜大的雪块子往人脑袋上拍(只拍男生)。

我们东北人冬天买大白菜,普通人家也都是几十颗几十颗的买。当然这些年来由于蔬菜供应充足,自己家还腌酸菜的人少了很多。

在东北菜市场,没有论颗买菜的。你要是上菜市场买一根葱,会弄得人家很迷茫。

东北的酸菜和南方的酸菜不是一回事,却和德国的酸菜有异曲同工之妙。某次在披萨店点了一份德国酸菜五花肉的披萨,愣是吃出了家乡的味道。

东北人确实很爱撸串,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各种“一毛撸”。


大冬天躲家里烤着暖气吃着冰棍对东北人来说也确实是常规操作。

小姑娘们,如果你们在东北的公交车上遇见流氓,请大胆的喊出来,会有人帮你做主。我不敢保证东北人里没有流氓,但我敢保证在东北的公交车里,至少会有几个敢于伸张正义的东北人,他们会将坏人绳之以法,并且保护你的安全。

冬天的铁不能舔。


Millennium千祺


地道东北人必须给你显摆一下子我们东北。东北人都贼仗义,对于陌生人看见有困难都会帮助。前一段时间来珠海,带了一个大行李箱,有点重,坐大巴的时候真的放不到车上,和边上的大哥说,能不能帮忙提下,大哥说忙着呢,没空。。。。当时就贼想家,因为在东北,不用张嘴,边上的大哥大叔或者小弟弟都会主动帮忙的。鲜明的对比就是,从天津坐车去沈阳,绿皮车。也是大行李箱,不是很重但是对我来说也有一点重的。想放在行李架上,有个大哥在上面放行李,他媳妇看我跟他说,你把这个也放上吧,她拿不动。真的超暖。回东北的操作是这样的,请君欣赏🤔🤔🤔











偏执59412502


湖南人,大学去了东北念书,去了东北以后才知道:

夏天早上3点多天就亮了,冬天下午四点天就黑了。

衣服可以中午洗,晚上就干了

犊子不但可以装还可以滚,还可以是瘪的

冰糕可以冬天吃,还摆在大街上卖

梨、柿子什么的可以冻着吃

东北竟然还有大米吃,而且还比南方米好吃得多

蔬菜可以生吃,还蘸着酱吃(我最怀念的东北吃法)

满大街都是你亲戚,不是大哥就是大姐小老妹啥的

买菜都是成堆买,白菜萝卜土豆子大葱啥的,都是上百斤的买

东北三宝不是人参、鹿茸、貂皮(而是乌拉草)

冬天竟然可以只穿羽绒服和T恤就可以过冬

冰上打出溜滑是东北人天生技能,本人第一次直接横拍在冰上

东北其实只有两个季节,一个夏天,一个就是冬天

说到夏天,东北也是有很多35度以上的炎热天气的

据说冬天的铁栏杆舔起来是甜的(三思)

…………


一舟


本人南方人,2008年冬天在吉林大安的一个镇上做风电项目。一天晚上8~9点钟在宾馆待着没事,有同事提议去尝尝当地的烧烤,几个人来到一家烧烤店坐下点了些烤串,这时服务员问点点儿啥酒水?同事说要啤酒,服务员问:冰的还是常温的?大家说:常温的~服务员略显迟疑地看了看我们,又问了一句确定来常温的?我们齐声说道:来常温的。服务员转身离开后,有同事嘀咕一句:这么冷的天哪敢喝冰的呀。

不一会烤串啤酒上桌,大家吃着烤串打开啤酒,确发现啤酒不能从酒瓶中倒出来,仔细一看原来啤酒在瓶里冻住了。于是叫来服务员询问:我们要的常温啤酒,怎么给拿的冰啤酒呀?只见服务员不紧不慢地说道:没错,这就是常温啤酒。听此我们心中顿生困惑,随后问服务员:那给我来瓶冰啤酒。心想到要看看冰啤酒能倒出来不。片刻后接过服务员拿来啤酒一看,啤酒并未结冰,于是很自信的对服务员说:这个没结冰的才是常温的嘛。

服务员用奇怪的眼神看了我一眼,语气坚定地说:前面结冰的啤酒是放在院里的,是常温的!后来拿的啤酒是放在冰箱里的是冰的!有同事马上说:你冰箱里温度多少?服务员说:零上5、6吧。

大家对视一番,顿时笑了起来,连忙向服务说明:在我们哪里,冰啤酒比常温啤酒温度低,不好意思哈,弄劈叉儿了,对不起了~哈哈哈~

每每一想起这件事就忍不住想笑~


涛哥1354790


东北的冷是我去东北后才知道的事。大约四十多年前,我去过东北黑龙江伊春南岔区,那里有我的亲戚。

那年冬天,天气很冷,东北的南岔区天气就更冷了,下了火车后,看见雪茫茫,一片银白洁净的大地,景色很美,但十分寒冷,亲眼看到了滴水成冰,感受到了寒风刺骨。

因为,当时家中生活困难,没有办法,我去了一次东北,大约在东北生活了两年多,还知道东北人有三怪:窗户纸糊在外,有了孩子吊起来,十八九岁的姑娘叼着大烟袋!当时,有些传统习俗是这样,但也有些习俗正在改变。冬季,看到那里的山是雪白的;夏季,才知道那里的土地是黑色的,房子墙有很多是泥土的,房顶和院里墙全是木头棍,烧柴大多数是用木头,屋里是热炕头,室内很暖和。那里农村粮食比较多,吃喝不发愁。

那里的人真好,个个说话实在,能干活,能吃饭,更能喝酒。喝起酒来一个比一个能喝,喝白酒不用酒盅,不用杯子,用大碗喝酒,喝上一斤多都不醉。过年过节吃饭时,炒上十几道菜,样样都好吃。

现在,我岁数大了,很想再去东北,看看那里的变化,想那里的山,想那里的水,更想那里的人!



冯铁夺


我军校毕业以后,来到了东北。总的感觉,东北话好懂,但有极个别话方言,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不光是外地人,有时东北人自己也听不懂东北方言。

比如de儿呵的:“de儿呵的”一词,意思是傻,装屁。那小子de儿呵的,是说:那人装屁,发傻,言外之意要整治他一下。

接下来,把两个来自东北部队的关于方言故事,分享给大家。

其一、两个来自辽宁庄河的新兵,看上去吊儿郎当的。班长很不满意,对着他俩个骂道,你们俩,de儿呵的。两个新兵立正站好,齐声喊道,报告班长,我们不是de儿呵的,我们是庄河的。班长笑喷。

其二、一河北新兵,总听到老兵说别人“de儿呵的”,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于是问班长,de儿呵的是什么意思。班长故意开玩笑说,de儿呵的就是好的意思。新兵心领神会地记在了心里。

周日晚饭后,全班召开班务会,总结本周工作,布置下周工作。轮到河北新兵发言时,他用谦虚而宏亮的声音说道:本周班长最de儿呵,其他同志也很de儿呵,就我不de儿呵。下周我一定好好努力,争取训练de儿呵,细小工作de儿呵。总之,要努力成为全面de儿呵的战士!他说的绘声绘色,班长听的哭笑不得,别的战士听的一头雾水。


情感四月天


有什么事情是我去东北之后才知道的。

1.我是来自南方的孩子,第一次去东北玩的时候单纯是爸爸妈妈带我去旅游,我记得那时候我才九岁,沈阳有很多小吃,我看见的沈阳人主要以面食为主,主食一般都是馒头,面条居多,还有大葱沾大酱。(有部分人还是吃米饭的)

2.东北人豪爽,大大咧咧,说话不喜欢拐弯抹角,男人大部分有大男子主义 ,性格因人而异,可能有些人南方的孩子刚刚接触到那么直接的东北人一下子不能接受,但也不是每个人东北人都是这个样子的,相反,接触几次之后觉得东北人挺热情好客的,客人去到家里煮很多好吃的菜上桌。

3.年纪小的时候见识短浅,父母带我去旅游,还嫌弃北方冷,都是吃馒头,去到才知道,什么大葱大酱炒鸡蛋、东北红肠、东北乱炖还有各种各样小吃,吃的我都撑不下去。记得回家的时候东北老姨拿了好多红肠给我带回家,哈哈,空手去,满载而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