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捐贈物資,滿滿的中國風啊!用心了

最近,日本捐贈我國疫情物資所引用的典故,真是用心了!

一個是“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一個是“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日本的捐贈物資,滿滿的中國風啊!用心了


日本的捐贈物資,滿滿的中國風啊!用心了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句話是隋唐時期日本著名的政治家長屋親王說的。

長屋親王,約生於684年(天武天皇十三年),卒於729年(神龜六年),是天武天皇之孫、高市皇子長子。是日本奈良時代日本政界的重量級人物。

隋唐時期,日本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遣遣隋使、遣唐使來中原學習,其中長屋親王就是有力的推動者。

當時日本經歷大化改新(645年)之後,雖然中央集權得到強化,但是統治階級內部鬥爭不斷,社會矛盾依然尖銳,很多人為了躲避苛捐雜稅入寺為僧,這就導致了當時日本佛教界魚龍混雜。如何既利用宗教來強化統治,又能控制宗教的畸形發展,成為了日本統治者不得不考慮的問題。當時中國的佛教管理給了日本很好的借鑑,日本遣唐使多次請求唐朝派出僧人到日本傳法,不過因為眾多原因都被拒絕了。

但這並沒有影響日本對於唐朝僧人的尊敬崇拜。長屋親王就曾多次委託遣唐使向唐朝僧侶轉贈物。“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句話就是繡在長屋親王贈送給唐朝僧侶的袈裟上。

日本的捐贈物資,滿滿的中國風啊!用心了

日本袈裟

全詩共有四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長屋親王的這首詩被收錄到了《全唐詩》,書中題注:明皇時,長屋嘗造千袈裟,繡偈於衣緣,來施中華。真公因泛海至彼國傳法焉。

也真是因為這首詩,引出了中日友好交流的代表人物鑑真和尚東渡傳法的歷史。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是先秦詩歌,出自《詩經·秦風·無衣》。全詩如下: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日本的捐贈物資,滿滿的中國風啊!用心了

這句詩,比較白,沒有特殊的華美字詞。但這些平常的答話,一旦寫在紙上,便是一份言辭慷慨、情緒激昂的請戰書,於是被秦人記錄了下來,改寫成了鼓舞鬥志的歌。這份“請戰書”表現的渴望戰鬥的熱情,正好與當時秦人尚武的精神一致,用現代的話說是有廣泛的社會意義,這是它得以流傳的原因之一。詩的語言質樸無華,但情緒是發自內心的,所以有震撼人心的力度,這是其流傳千古的另一原因。

一千五百年前,長屋親王一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召喚著鑑真東渡弘法,今天日本日本漢語水平考試HSK事務所又將此詩印在救援物資上面支援湖北防疫,這些優美的文字背後是中日兩國一衣帶水、深厚的人文淵源。

當問到日本媒體為什麼這個時候伸出援助之手時,它們的相關人士說了一句簡短而又發人深思的話。

“因為中國曾經這樣幫助過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