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你的角度來看,造成現在醫患關係緊張的根源是什麼呢?如何才能改變目前的這種局面?

全科掃地僧


醫院裡那些醫藥代表一大堆給醫師主任推薦藥品,那些醫師主任給患者開一大堆藥能不能治病是另一回事,主要是賣的藥越多㧱提成越多。提成越多,藥價越髙。提成的錢都得患者買單!你說氣不氣人!為什麼就不能取消醫藥代表?醫藥進貨渠道這樣亂群眾能沒有意見嗎?


磨山趙


2020年1月13日早8點30分,我八十二歲的老孃三天沒有大便了,吃什麼都吐。我和我愛人把媽領到邯鄲市中心醫院,醫院裡人山人海。老人肚子疼得厲害,又是一個雙目失明的高齡老人,也只好無奈地在邯鄲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排了近三個小時的隊。終於排到了,內科的一個年輕的女醫生接待了我們。我向她講述了老人的情況。該醫生說要做胃鏡檢查。我說,老人歲數太大,身體又很虛弱,胃鏡怕受不了,還有別的辦法嗎?她說,那就做胃腸造影吧,但必須要驗血。我和她說,我們都是下崗職工,帶老孃漂泊在外。老人的社會醫保跨省不能用,我們也沒醫保,我更沒勞保工資。希望沒必要的檢查能免就免。該女醫生說,老人那麼大歲數,做胃腸造影必須要驗血。於是我們從醫院二樓來到了一樓驗血大廳,那裡已是人擠人,肩挨肩,費了很大的勁,帶老人擠進去了,窗中抽血的女護士一臉不高興地說:必須排隊!隊伍一眼望不到頭啊,老太太又八十多歲,身體虛弱得很。後面的病友們讓我們很感動,一致讓我們先驗血。驗完血,報告還沒出來,因為醫院裡人太多,我愛人又回二樓消化內科問那醫生,可不可以做胃腸造影檢查?女醫生說可以做了。我就納悶,你不是說,做胃腸造影必須要驗血嗎?這血是驗了,可報告沒出來呀。怎麼就可以做胃腸造影了呢?唉,不管他了,老人快支持不住了,能檢查更好。於是又排了近兩個小時的隊,造影終於做上了。做完後,造影室的醫生和我說:食道和胃沒有問題,但老人腸梗堵,你要去二樓消化內科灌腸,並讓醫生把老人做造影喝下的造影劑弄出來。我們懵懵懂懂的又回到了醫院二樓消化內科,這個時候,一上午已經過去了,近中午12點30分了,老人的病痛還沒解決,後而愈來愈重。到了消化內科,醫生說灌腸她門診沒床,灌不了,你們住院吧。我又和醫生協商說,能不能不住院,給想想別的辦法?(因為我上個月也是腸梗堵,在該醫院急診科處理的,很簡單。)醫生說:那你們上急診科看看吧。於是我們又轉去了邯鄲市中心醫院急診科。急診科的醫生說:腸梗堵怎麼還做胃腸造影?我們接到二樓消化內科的電話了,但我們急診科灌腸做不了。我說:上個月我本人就是在你們急診做的呀。急診科醫生說:噢,那時能做。現在我們醫院有新規定,不能做了。我給你們聯繫外科住院處吧,他們能做。又等了二十來分鐘,這時已是下午1點40多了。老人越來越痛苦。外科住院處的李醫生終於來了,第一句就問我:誰讓你們做的胃腸造影?你去找誰處理呀?我又把事情的經過向他述說了一遍。外科住院處的李醫生說:老人歲數大,必須要住院才能處理。我又向他述說了我們的經濟難處。他說:這樣吧,最少先交五仟,但不一定夠。我又進一步和他協商能不能交二三仠。他說:不行。要不你們去社區小門診,他們也能灌腸的。(邯鄲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急診科都不能灌腸,社區小門診能灌?)我們無奈地離開了邯鄲市中心醫院。這時從早上八點到此時下午近三點,八十多歲的老人什麼也沒吃沒喝(胃腸病檢查不讓吃),病更沒得到治療,折騰了大半天,反而越來越重了。沒辦法我們到社區門診處理輸液,近晚5點了,老人吐得越來越厲害了。我們又去了市第二人民醫院,醫生讓拍了個腹片。告訴我們是腸梗堵。並問是誰讓我們做的胃腸造影。回去找誰處理。沒辦法,轉了一大圈,我們又回到了邯鄲市中心醫院。因為已是晚上7點左右了。我們只能又去了邯鄲市中心醫院急診科。把情況向他們說了,並告知別的醫院醫生說的腸梗堵不能給做胃腸造影的話。急診科的醫生說:也不是我們急診科讓你做的。這樣吧,讓外科醫生來處理一下吧。外科醫生來後,我們花了幾十塊錢的醫療費用,在邯鄲市中心醫院急診科為老太太做了灌腸。灌完後,過一會老人解出了大便,立馬就輕鬆了,臉上露出了笑容。寫到這裡,我感覺真他媽的有點噁心!為什麼噁心?是為這拿病人不當回事而瞎治的醫生?還是為這卑鄙醜惡的人性?為什麼噁心?讀者在這字裡行間品味吧。邯鄲市中心醫院,你讓我終生難忘!(現在的醫者仁心已變成醫者銅臭了。)


很任性965


我父親髕骨摔斷,住了十幾天的院,我在醫院護理,我親身的感受是,醫患之間缺乏溝通,甚至沒有溝通,父親的主治醫生,我只見過三次面。

醫生不瞭解病人的心理狀況,病人也不理解醫生,病人與護士接觸最多,但是護士與醫生溝通也少,沒有把病人的狀況以及心理反映給醫生,護士機械執行著醫生的處方。

例如:我父親從手術檯下來後,頭兩天用著氧氣瓶,第三天的時候父親說不用了,可是護士照樣要用,止痛針也是說不用了,可是護士照樣打著,等等。這些就是造成矛盾的因素,護士說每天主治醫生開的處方就有這些,要我們自己給醫生說不用了,可是我哪裡去找醫生,主治醫生一週只有一個半天在醫生辦公室,其餘時間不是手術室做手術,就是在其它地方,病人根本不知道是那天主治醫生在辦公室。

缺乏溝通是醫患糾紛的根源,進了醫院,在醫院醫生覺得自己是權威那就是大爺。病人呢覺得自己掏了錢,自己就是大爺。相互不溝通,就不理解,就很容易造成矛盾。

據我的瞭解,醫院是沒有溝通機制的,醫生與患者,護士與醫生。


致遠178245221


醫患矛盾主要發生在醫生和護士身上。他們一個個對病人冷漠。講話牛逼哄哄的,自以為自己多了不起似的。我看了一個上火牙痛病。到醫院讓我花了1000多塊錢。沒有治出病痛。吃了很多醫生給開的藥都沒解決問題。結果氣得我也不看了。但是又強忍了十來天。突然想起了以前吃過牛黃解毒片很好的。買了一盒牛黃解毒片。吃了一半。我就好啦!醫院裡真他媽坑人。


笑看人生283449076


簡單說下:80餘歲父親雖然住院,本來父親可以起床並在攙扶下行走幾步。然而,住院部醫生及護士硬是將父親整個身體,連續每天通過各種儀器及十幾小時輸液,限制在病床上,連續幾天不下床,如此,家屬與住院部醫生交換意見,要求下床活動即讓患者坐起來,攙扶行走,用輪椅也可,但醫生護士以肺炎需要臥床為由自始至終不於採納。父親床上也幾次出現搶救情況,病情比入院前加重,插胃管進食,但經幾次搶救肺炎得到控制,但仍然儀器加身,不予拆除下不了床,對此,家屬氣憤之下強行出院回家。在家幾日,患者並未用藥,病情也並未惡化,幾日照顧後,還好轉起來,不再肢體痙攣,還可以坐起,還可自己端碗吃飯,一個月餘後患者就可在家人攙扶下行走。

儘管患者未愈,但在醫院與在家,的確有區別的!

在醫院,可以控制肺炎,但醫院不能夠讓老人起來,臥床治療病情難說不更加嚴重或者檢查不及時。比如,醫院下病重通知書,醫院醫生幾次提出轉院,當然在家屬提出由醫院負責轉院醫生反而不從了;再有在檢查項目上護士找家屬怎麼幾天都沒有檢查,家屬說不知情,護士說告訴了患者護工的,家屬問護工,護工說不知道看不懂,護工可是你醫院指派的呀!

在家裡,照顧的確比醫院(有護工下)照顧的周到些,在家除患者配合外,應該還有患者對醫院恐懼在家裡被消除,還有患者與死抗爭求生欲,坐起來,走起來是醫院醫生應該想到而不讓去做的矛盾在家得到解決!

由此比較,醫院的醫患矛盾關係及與患者家屬矛盾關係,醫院不能說醫生及護士以及護工沒有責任的吧,說到底醫患關係矛盾,首先是醫院有責任要去規範醫院醫生職業道德,規範護士責任,規範護工用工職責,護工也是需要學校規範學習,醫院除規範管理外還要杜絕醫生按患者用藥治療費多少考核掛鉤工資收入!


3619085914846


如論什麼行業,人的素質都有一定的差距,醫生也一樣,比如一個門診大夫一上午要接50個患者,患者是來自不同行業人群,有時可能就是患者多了一句話,醫生可能就會不耐煩了,輕剛不理,重則就會訓你幾句,再就是醫院缺少專業人才,給病人治不了病,就會瞎說或者把病人推到一些不該去的地方。


順其自然60924157


用《法治》來解決問題。凡醫鬧,皆應判刑。對醫生也要有法規可依,凡違反,皆應處罰。法治要有一貫性,有過當罰,疑過從無。不可以今日從嚴,明日從寬。


山城819


我覺得包容是解決醫患關係緊張的一個關鍵。醫者仁心,要有醫德,要急患者所急。患者要有耐心,病去如抽絲,要努力的理解醫生。當然國家也要降低就醫成本,最大限度的降低醫患雙方成本,多一點公益性質。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和諧醫患也不是解決不了的。(個人觀點)


汪先生偉


我想說的是我的觀點,首先聲明我只是一普通老百姓,醫生只是一個職業,他們也是要養家餬口,人本自私,想多掙錢也很正常,為什麼非要給這種職業高尚供上。各種職業都有好人與壞人之分,何必給別人帶上高尚的帽子。


心神不定11


最最重要的紅包🧧🧧🧧🧧🧧🧧🧧🧧🧧🧧🧧,一個想要,一個 不給。如果給我🧧,正常服務,不給就百般刁難。有衝動的病人,就出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