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56-1式步枪会成为三军仪仗队的礼宾枪?

冰雹蓝天


对于仪仗队来说,手中的武器并不是为了打仗,考虑的首要要求是美观,在这个方面,体型修长的老式手动步枪就占了便宜,尤其是增加了刺刀以后。

自动步枪的由于一般使用30发弹匣,在枪身的下边就有一个比较大的凸起,而且由于子弹有一定的锥度,这个弹匣都是弯的,这样看起来不好看,如果不要这个弹匣,自动步枪普遍使用手枪形的小握把有突出了,也不好看。所以,还是干脆用这种老式步枪比较好看。
德国的仪仗队,他们用的是毛瑟步枪,这个更老了,不过用作礼宾用枪还是很称职的。


智利的仪仗队,德国范比德国都足。

美国人也是用M1903这种老式步枪,上了刺刀整个枪长更细长。
俄国人的仪仗队也是用SKS。


英国和法国是使用自己的制式步枪,不过英国法国在执行礼宾任务的时候还有马队呢。

英国骑兵仪仗队

法国人的骑兵护卫队更厉害。

解放军的三军仪仗队有一段时间使用95作为礼宾用枪。
使用95作为礼宾用枪,动作太少,只有一个挂枪的动作,而使用向56半自动可以有很多的动作,劈枪,持枪礼等动作看上去更威武。


有痰


哨兵小虎第706条回答。

一、礼宾枪

礼宾枪是指国家举行大典或迎接外国首脑时护卫所持的武器,现在我国所用的礼宾枪正是由56式半自动步枪改进而成56-1式半自动步枪。


由于56—1式步枪相比56式半自动步枪做过一些特殊处理,所以仅仅配备三军仪仗队和国旗护卫队(当然目前国旗护卫队已经撤销,合并到三军仪仗队了)。

二、56—1式半自动和56式半自动步枪的区别

而56式半自动步枪,老兵们就再熟悉不过了,那修长的枪身,舒服的护木,整个枪身设计的非常漂亮,尤其那靓丽的剑刺,而56—1式步枪则是在56式步枪的基础上做了以下改进:

1.根据仪仗队员修长的身材,加长了枪身和剑刺。

2.对枪身外露金属部分进行了渡铬,使整个枪身金属部分闪闪发亮,十分醒目和闪亮。



3.没有安装原来用于战斗部分的枪击和供弹部分,使枪支更加安全,突出仪仗作用。

三、56—1式步枪枪礼

当然56-1式步枪被选为礼宾枪不仅由于其枪身漂亮,更在于其用于礼兵动作时,各种动作更是漂亮的无以复加。

1.礼兵持枪:持枪通常是枪托着地,适用于普通正式场合,比如站岗的哨兵即为持枪站立!

2.持枪敬礼:56式半自动步枪持枪礼分为三种,一种是日常礼(收枪礼),一种是正式礼(合枪礼),一种是端枪礼(国旗礼)。

①收枪礼:即在持枪的基础上,将枪刺回带于腋下即可,通常都带有枪托砸地声,但砸地动作不宜太明显!通常适用于哨兵向来往人员、车辆敬礼!

②合枪礼:即在持枪基础上,右手将枪上提至手与肩同高,同时左手抓我枪下护木和弹仓处。整套动作要求拍握下护木和弹仓要清脆、响亮、整齐。适用于高规格接待外宾和重要领导人,用于正式场合。


③端枪礼:端枪礼适用于向国旗敬礼时使用,是护卫国旗的专项礼仪,在持枪合枪礼的基础上,将枪送上肩部,同时左手迅速贴回裤缝线,是持枪礼的最高礼节!


3.劈枪:劈枪通常适合于阅兵分列式时使用,主要是突出军人的整齐、威武。下图是坦桑叔(东非解放军)阅兵式使用56—1式半自动步枪。

四、护旗手礼兵枪。

当然,作为礼宾枪的不仅有56-1式半自动步枪,还有56-2式自动步枪,不过这把步枪也是做了一些改动的。主要也是体现在镀铬和去掉击发和供弹部件等。


哨兵小虎


目前我军常见的礼宾枪是在56式半自动步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因此被称之为56-1式;相比56式,56-1式礼宾枪最大的改变就是去掉了供弹和击发系统,所以该型礼宾枪并没有实弹射击的功能。


那么,为何会选用56-1式作为我军的礼宾枪呢?其实原因很简单,相较其它枪型而言,56-1的整体外观更胜一筹;而这也正是礼宾枪的使用意义: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同时辅助展现一支军队的军威。

除此以外,笔者认为还有两个原因使得56-1成功获选:第一,56式半自动步枪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撤装后,产生了大量的库存,如果将部分改装成礼宾枪不仅相对节省了成本,而且还能继续为我军发光发热。

第二,56式虽然是一款仿制自苏联产的SKS半自动步枪,但仍算是我军早期自主生产的武器,所以其不仅年代久远,而且也具有一定的里程碑意义;相比其它枪型更具代表性。

而且前苏联和俄罗斯的礼宾队所使用的也是跟56-1式“孪生”的SKS半自动步枪,不知道其中有没有借鉴的因素。

所以说,礼宾枪除了外观要漂亮、威严以外,历史的积淀也是选择的重要因素;关于这一点,我们其实可以从美、德这两个枪械大国所使用的礼宾枪上可见一斑:美军使用的是研发于1919年的M1式加兰德步枪、德军使用的则是比M1更早的毛瑟98K步枪。

对于作战武器而言,尽可能的加强自身的隐蔽性至关重要,但对于礼宾枪而言则需要反其道而行:56-1式采用了局部镀铬工艺,目的就是为了让枪械整体看上去更加醒目、光亮。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很简单啊,因为56-1式本身就是专门的礼仪用枪!一开始就是专为奥运会武警特制的礼仪用枪,后来一看挺不错,就让三军仪仗队也使用了,但也不是唯一用枪,这把枪主要是需要用枪完成一些动作的仪仗使用,只需要挂在身上的,则喜欢用无托结构枪支作仪仗用枪。



56-1式礼宾枪,是特殊制造的专用枪,直接取消了激发装置和供弹装置,已无法作为正常枪支使用,已经是一支没有枪支功能,只作为道具使用的枪支。一开始我国选择礼宾仪仗用枪是选择56式,原因也很简单,56式半自动步枪是我军正规化以后,制式装备当中最长的步枪,用在仪仗里最美观霸气,尤其是做劈刺动作时,真的很震撼。到北京西山厂生产56-1式时,这一点依旧是重要参考,考虑到仪仗部队选拔标准里都有高大健壮的要求,礼仪兵也比常人高大强壮,所以56-1式在56式的基础上,还特地加长了枪身和刺刀。


另外为了美观,56-1式全枪外露金属部分,还都进行了镀铬处理,远看银光闪亮,近看可映人影,确实非常漂亮。取消其装填射击功能,不但有防止礼宾时出现意外,平时的训练安全也得以保障,以前直接用56式时,枪支走火的心理压力很大,毕竟礼宾仪仗部队发生走火和普通部队发生走火,关注焦点不一样,后来礼宾部队专门化后,从不准装弹训练到全队不配发子弹,不允许接触子弹,越来越严格,到56-1式干脆在枪上做文章,从根子上把后患绝了,也是大家都轻松。你别说,这真要省不少事呢,年青人当兵,有了自己的爱枪,却不能装填子弹来上几发,心里真跟猫抓似的难受,这种事越紧张越强调还就越容易出事。

我一个朋友,入京当过武警,回来就跟我们说过,他们很多任务就是要带枪但是不允许装弹,越是事前反复强调,越容易有战友过于紧张特地装弹,只能出发前带队干部反复检查,当然,他们跟仪仗兵还是有区别的,但没接触过仪仗兵,只能借此感受一下,了解枪的人都知道,枪着东西,走火概率没强调的那么夸张,可也比普通人想象的要多,因为会死人,还是觉得怎么强调都不夸张。


李三万的三万里


说起仪仗用枪,就不得不提“仪仗队”的单词“guard of honour”,直译过来就是“荣耀的卫兵”,而56式正是一把代表了中国荣耀的仪仗用枪。

1946年马歇尔访问延安,为了迎接总统特使,展现人民军队的精神风貌,中央特意从南泥湾的某教导旅挑选了500名官兵,编成了3个仪仗连。当年革命工作极为艰苦,许多战士前一天还在出任务、劳动,临时穿发了套新军装就上了马。

所以马歇尔将军见到了一支全战斗武装的、杀气腾腾的仪仗队。他们挎着日本三八式步枪,胸前塞满了手榴弹,清一色的黑布鞋和绑腿。

建国以后,随着军队的装备更新与国防工业的快速发展,仪仗队的用枪也发生了变化,部队开始淘汰那些乱七八糟的中正式、春田1903、三八式等等武器,转而列装莫辛纳甘1944式。

1953年6月29日,解放军仪仗队正式成立,早期装备的是莫辛纳甘1944式步枪,但很快在1954年换上了刚刚生产出来的53式步骑枪(莫辛纳甘国产版)。


要知道当年的仪仗可不光为了花架子好看,展现军队现代化,体现国力水平也是重要的任务。

不过53式的历史很短暂,因为大家熟悉的56式半自动步枪在1956年正式被生产了出来。当时为了9月30日的印尼总理苏加诺访华活动,56式的出厂算是拼了很大的劲。当年也正好是解放军仪仗队从陆军编制脱离,成立为海陆空三军仪仗队的日子。刚下线没多久的崭新56式步枪被穿着三色55式军服的仪仗队官兵们拿在手里,成就了一段挥不开的不解缘分。

从此56式半自动步枪成为了三军仪仗队的标准用枪,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和发展,迎接了无数的国际政要,形成了新中国最前沿的风景线。当然,部队的操典与仪仗在这段时间也进行了很多细节上的调整,56式也成了与这些操典磨合的最深的枪械。尤其是“劈枪”这一环节,简直承担了解放军分列式的霸气担当。

最引人瞩目的是尼克松访华的那段场景,虽然这张霸屏照片看不出角度,但正是56式半自动步枪与战士们一起为世界展现了中国的荣耀。

奥巴马来了又怎样?56半的刺刀光华背后可是表情包在等待着你,老老实实的观海听涛吧。

来呀,这张照片还是新鲜的,川普总统也来领教下什么叫雪亮的长刺刀。

呵呵,黑蜀黍们也很喜欢,亮银色与哥们儿真是绝配。

2008年奥运会召开时,为了展现新的形象,与国际潮流接轨,各仪仗队换装了56-1式半自动礼宾枪。这批枪由北京西山机械厂加工,枪身进行了美化处理和镀铬。并且为了强化劈枪特效,特意加长了刺刀。

仪仗用枪,主要为了突出部队的精气神,体现军容风貌,要能从仪仗中产生美感,绽放出自身军队独特的文化味道。所以仪仗枪的选择上一般不以作战性能为主,往往更青睐那些体形修长、造型优美的武器。

因为来自二战,56式的枪型很具备那个年代的修长特征,“枪如长矛”最能体现出杀气腾腾的军威,无论是劈刺还是举枪,56式都充满了严肃的仪式感,这些是后来的突击步枪做不到的。上面那张图,前排使用了镀铬的“56式礼宾枪”,请注意区分下“56式半自动礼宾枪”,一款是56半改的,一款是56冲锋枪镀铬。

这张图也是,2017春晚上前排也拿了56冲锋枪礼宾枪。除了镀铬外,这种枪的最大变化是准星给反着拧了,以免钩挂服装。

现在95式也早就走进了仪仗队,56式那些老武器也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也许以后00后、10后孩子眼里,56半、56冲的记忆将不复存在,他们的羁绊将会是95式这些武器。

自从突击步枪潮流产生后,步枪尺寸纷纷缩减,枪型也越来越走向大弹容、大机匣的画面风格。这使得现在的自动武器虽然外表犀利,却总是缺少过去那种质朴中带来的典雅、简单中带来的杀气。即便某些中东国家将AK47这样的自动步枪变成镶金镂钻的工艺品,它们也无法展现出“戈矛如林”的锋锐。

类似这方面的问题可以参考下美军和英军。英军采用的是自产的L85A1突击步枪,这货虽然比56半高出整整一个时代,却无论如何都充满着违和感。尤其是配上穿龙虾衣和熊皮帽的英国皇家卫兵,要多衰有多衰。他们还不如拿一杆英77更好。

三军仪仗队其实也会拿95式突击步枪上台,但更现代的戎装配上突击步枪并不突兀,只是失去了“劈枪”,让无数观众深度扼腕。

美军被许多人误会为不会阅兵,其实美军的阅兵简直是常态化的,很多部队都有自己的传统业务,枪型也根本不统一。M1加兰德、M14、M1903等都有。什么联合武装力量旗队、五军仪仗队、老卫队等等,拿出独立战争时期的武器也不稀奇。

比如第三步兵团的“老卫队”,他们真的是...真的是不想说什么,糟老头子坏得狠!一群蛇皮!

美军中唯独M16被大多数仪仗队丑拒,完全不是一个画风,连点胡桃木都没有的铝合金饭盒也敢来抖逼格?滚!

花式操枪才是美军仪仗的风范和经典,甭管M1还是1903,必须得带着刺刀丢,玩的不是心惊肉跳,玩的是吃饭喝水一样的简单,如此方显战技的熟练和勃发的勇气。

所以说,甭管哪国,军队毕竟是讲究传统的地方,即便是仪仗队,也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和沉淀下来的荣誉,56式礼宾枪就是这样沉淀下来的一件灵魂物品,是属于我国的传奇,是中国军魂的一部分。


王司徒军武百科


56-1式半自动礼兵枪是中国的礼宾枪之一,其实在中国所有使用的礼宾枪中,大部分都是56式枪族的,其中包括了56式、56-1式和56-2式冲锋枪,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母亲,那就是来自于前苏联的SKS半自动步枪,说起来SKS半自动步枪这款世界名枪,1946年定型生产以后,装备了苏联部队,后来还被东欧很多国家仿制生产过,埃及、也门、印度、印度尼西亚、朝鲜、巴基斯坦和越南等国也引进了此枪。
而由此改变而来的56式枪族也在很多人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尤其是一些参军打过仗的老兵,虽然后来我国也有研发更加优秀的81杠,95突击步枪,但是在选择礼宾枪的范畴中,我国还是选择了56式枪族。
从世界上各国选择来看,礼宾枪虽然不像是部队选择制式装备要求严格,但是也有比较严格的要求:
比如:枪身的整体线条要求十分流畅,富有美感,而且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适合适合持枪的仪仗兵表现持枪礼等规范动作,无论是对长度和重量上都有严格的要求。
而世界上范围内,大多数都是从参加过二战的一些自动或者半自动步枪或者是名枪之中来选拔,除了对战争年代对于牺牲烈士的缅怀以外,更要突出庄严威武的象征,尤其是仪仗兵更是代表了国家的脸面,因此需要格外的注意,中国选择56式枪族,也是基于以上要求,但是和作战时候的枪械不同,对于礼宾枪,各国其实都做了不小的改进,以便适宜仪仗兵完成各种礼仪动作。
1.各国礼宾枪在配备仪仗兵的时候,不加装供弹系统和击发装置,也是为了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我国的56-1式半自动礼宾枪,其实就是不安装供弹系统和击发系统的56式半自动步枪,因此我们看到各国仪仗兵所使用的礼宾枪,大多数都不配备弹匣。
2、为了突出枪身的修长,56-1式半自动礼宾枪相较于56式半自动步枪,加长了枪托和刺刀的长度,枪械配备的刺刀虽然和56式一样为扁刺刀、铝合金材质,但是比原先作战使用的刺刀,增长了100毫米,另外新的刺刀和准星都采用了镀铬工艺,因此在阳光底下能够折射出熠熠生辉的蓝光,更能凸显军队威仪的形象。

漫步史书


我军三军仪仗队主要使用的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改进而来的礼宾枪,除此之外的另一种礼宾枪就是基于56-1式冲锋枪改进的礼宾枪,其特征就在于采用了向下折叠的金属托,而不是常见的实心木托。 至于为何采用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作为礼宾枪,恐怕和其本身的特征以及在我军中的低位有一定的关系。世界各国在选择礼宾枪时,一般都是选择修长、美观的制式步枪,像德国的毛瑟98K、俄罗斯的SKS、美国M1加兰德步枪,都是仪仗队的制式礼宾枪,有的加以镀铬等工艺,有的是直接使用。而五六半是符合这个需要的,再加上其在建国以来长期是我军的制式步枪,地位极为重要,因此才会选择其作为礼宾枪。

不过很多人也注意到了,在仪仗队最前方的三个士兵中,除了中间的国旗手拿的是国旗,身边两位护旗手使用的都是56-1式冲锋枪。至于原因,恐怕就是其长度较短,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护旗手本身不需要做什么动作,如果握着五六半,势必会有些过长,在起风时很容易将飞舞的国旗挂住,因此其使用的56-1式冲锋枪还专门将准星装反,就是为了避免挂住国旗。 而后方的仪仗兵队列就没有这个顾虑了,而且这些仪仗兵还需要做一些动作,此时长度较长的五六半礼宾枪就要比56-1冲锋枪礼宾枪更合适了。


战争之王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很简单,因为漂亮。

礼宾枪既然是作为仪仗用途,特别强调枪支的美观,以及表演仪仗动作时的美观。

而我国建国以后的制式步枪中,如果需要劈枪等动作,符合标准的只能是56半。

56冲和81式虽然也可以很漂亮,但枪的长度不够。至于无托的95式就更别说了。他们都是自动步枪,设计之初就要求长度不能太高。

上面这些枪,比较适合不需要做动作时当做仪仗枪使用,比如著名的国旗卫队,只要拿着枪走路即可。

而需要劈枪等动作的礼宾枪,要求恰恰相反,要越长越好,这样才适合在仪仗中显得美观大方。



56半加上刺刀长度为1260毫米,56冲则为1100毫米,短了不少。

而北京西山机械厂56-1半,长度又有所增加,仅仅刺刀就提高了10厘米长度。枪身外露金属件包括准星座在内都进行了镀铬处理!

56-1半是由56式半自动步枪改制而来,是专门配发为奥运会执行礼宾任务的武警部队使用的。

另外,除了56半以外,其余的自动步枪都是30发弯弹匣,舞动枪支会受到弹匣的干扰,增加训练的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礼宾枪究竟能不能开枪,这是有个过程的。

最初的56半就是普通的枪,装上子弹就可以射击。

但出于安全和重量考虑,礼宾枪不可能装弹,以防止走火,还有卫兵对于政要的暗杀。

毕竟礼宾枪很多时候,用于迎接国外元首以及国家重大庆祝场合,各国领导人都可能出现,不能安装子弹。

后来,礼宾枪逐步连撞针都卸掉,有的干脆将弹匣或者弹仓焊死,以防止卫兵私自装弹。

从此,礼宾枪就沦为普通的道具了。

到了56-1半时期,干脆就没有安装击发装置,也就谈不上开枪了。


萨沙


原因很简单,因为漂亮。

礼宾枪既然是作为仪仗用途,特别强调枪支的美观,以及表演仪仗动作时的美观。

而我国建国以后的制式步枪中,如果需要劈枪等动作,符合标准的只能是56半。

56冲和81式虽然也可以很漂亮,但枪的长度不够。至于无托的95式就更别说了。他们都是自动步枪,设计之初就要求长度不能太高。

上面这些枪,比较适合不需要做动作时当做仪仗枪使用,比如著名的国旗卫队,只要拿着枪走路即可。

而需要劈枪等动作的礼宾枪,要求恰恰相反,要越长越好,这样才适合在仪仗中显得美观大方。

56半加上刺刀长度为1260毫米,56冲则为1100毫米,短了不少。

而北京西山机械厂56-1半,长度又有所增加,仅仅刺刀就提高了10厘米长度。枪身外露金属件包括准星座在内都进行了镀铬处理!

56-1半是由56式半自动步枪改制而来,是专门配发为奥运会执行礼宾任务的武警部队使用的。

另外,除了56半以外,其余的自动步枪都是30发弯弹匣,舞动枪支会受到弹匣的干扰,增加训练的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礼宾枪究竟能不能开枪,这是有个过程的。

最初的56半就是普通的枪,装上子弹就可以射击。

但出于安全和重量考虑,礼宾枪不可能装弹,以防止走火,还有卫兵对于政要的暗杀。

毕竟礼宾枪很多时候,用于迎接国外元首以及国家重大庆祝场合,各国领导人都可能出现,不能安装子弹。

后来,礼宾枪逐步连撞针都卸掉,有的干脆将弹匣或者弹仓焊死,以防止卫兵私自装弹。

从此,礼宾枪就沦为普通的道具了。

到了56-1半时期,干脆就没有安装击发装置,也就谈不上开枪了。





游戏人超超


礼宾枪,又称礼仪用枪,一般整体线条都比较流畅,外形既有美感,又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人枪结合和谐,体现军人的威严和军威。

三军仪仗队,通过使用礼仪用枪,做出欢迎国宾的持枪礼、举枪礼等动作,来体现国家的最高礼仪。

各国的礼仪兵,无不高大英俊、挺拔、伟岸,制服笔挺、鲜明、亮眼,枪上闪亮的军刺,可谓人枪合一,精神抖擞,显示出仪仗兵的威严气势。

从国内外礼仪用枪来看,特别是俄苏中三大国,采用的都是枪体较长的半自动步枪,其弹仓、机匣、剑形刺刀等,给人以现代化造型的感觉,易于仪仗兵操枪,实施多种礼仪动作。


一般自动步枪,由于枪身较短,其长度不适合仪仗兵操控,加上那只30发容弹量长弹匣,所以不太适合当礼仪用枪。

其中,美国军队使用二战时期鼎鼎有名的M-1加兰得半自动步枪,苏俄军队使用的是SKS半自动步枪,中国军队使用的是仿苏俄SKS的56式半自动步枪。

所谓的56-1式步枪,并非装备我三军仪仗队,而是专门为08年北京奥运会执行礼宾任务的武警部队配发的,该枪的刺刀是铝合金的,奥运会之后,并没有用它替换三军仪仗队的礼宾枪。

1992年起,我三军仪仗队启了新式礼宾枪,其枪身经过镀铬处理,改装加长刺刀的56式半自动步枪,一直沿用至今。

此礼宾枪,甚至可以正常射击,只是平时将击针取下,由各中队兵器室集中保管,但枪机是随枪带着的;三军仪仗队的礼宾枪,并非全身镀铬,其准星座和表尺部分依然黑色,就是为了需要时装上击针,仍可正常瞄准射击,且不产生虚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