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违约潮是否来了?

luhuanxiang


说实话,银行理财违约潮还不至于,但大环境的趋冷确实影响了整个理财环境的动荡。

而至于是否违约,那要看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有多大。

虽然说很多理财产品的最终解释权都在银行手里,但这不意味着银行就可以随意更改规则,因为对于规则的破坏必然会对品牌信用度产生影响,银行需要衡量自己如果违约会造成哪些影响,而履约的话又有哪些后果。

一般来说,银行一类金融机构最重视的就是信用,一旦在这方面失信很容易造成挤兑,没有现金的话银行自然就难生存,所以银行几乎不会违约。

以上。


千旗黄金


与银行有关的理财产品包括三种:一是银行自己开发销售管理的理财产品。二是代销的其他金融机构理财产品。三是借用银行场地销售的理财产品。

2018年,的确出现了一些理财产品违约的问题。举两个栗子:

一,浦发银行代销理财产品违约。

2016年9月至11月,飞马投资先后发行4期私募可交换债,分别为“16飞投01”(3亿元)、“16飞投02”(5亿元)、“16飞投03”(5亿元)和“16飞投E4”(7亿元),合计规模20亿元,票面利率3%,债券期限3年。西部利得基金随之设立“西部利得-飞马分级资产管理计划”1至5号基金专户产品,投资了“16飞投01”“16飞投02”“16飞投E4”三期可交换债,合计规模15亿元。这些基金专户产品分为风险高低不同的A级、B级份额,A级份额业绩比较基准为年化5.4%或5.3%。

这几只基金专户产品A级份额均由浦发银行代销,总代销规模约11.25亿元。“16飞投01”“16飞投02”在2018年9月28日到期后,飞马投资未能支付已登记回售的剩余本息约8.15亿元,意味着浦发银行代销部分超过6亿元已出现违约。

二,招商银行代销理财产品违约。

涉及产品为“招商财富-招商银行-弘毅夹层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资产管理人为招商基金的子公司——招商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募资标的为弘毅一期。弘毅一期成立于2013年5月17日,总认缴出资额10.4亿元,招商财富认缴约8.4亿元,占80.71%,联想控股出资1亿元、弘毅夹层(深圳)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追加认缴8070万元、深圳市嘉源中和创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2000万元,分别占9.61%、7.76%、1.92%。

该基金存续期为成立日(即2013年5月17日)至首次交割日的第三个周年日(即2016年9月2日),普通合伙人有权将基金期限顺延一年。但是,由于6个资管计划中有3个未能实现退出,到2017年9月2日,延期一年后,该基金仍未完全实现兑付。招商银行是该理财产品的资产托管人。

除以上之外,受降杠杆等措施影响,过去一年的确还出现了一些信托产品违约的例子,但是,银行自己管理发行的理财产品没有出现一例违约。所以,谈不上违约潮的问题。

理财产品对于银行来说,重要程度不亚于存款业务,不到万不得已,都能实现预期收益,更别说出现违约了。这一点,我觉得中短期内还是可以放心的。


沉默的砖家


大家好!我金融专业硕士毕业以后,一直在银行工作,对银行理财有一定研究。我的答案是:银行理财违约潮没来,短期来看,也不会来。为什么呢?原因有3点:

1、银行理财产品主要底层资产的违约率较低。

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需要投资到底层资产,才能产生收益。底层资产违约率的高低,决定了银行理财会不会发生违约潮。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和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报(2018)》,披露了非保本理财产品资产配置情况。

如上图所示,在非保本理财产品的资产配置当中,风险较高的权益性资产占比仅为9.92%,金融衍生品、另类资产和商品类资产等其他高风险资产的占比更是可以忽略不计。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其它4类主要底层资产的违约率:

(1)现金及银行存款的占比为5.75%。

大家都知道,这部分资产的违约率非常低。

(2)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的占比为6.59%,这部分资产的交易对手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违约率也极低。

(3)债券的占比最大,为53.35%。

其中,国债、地方政府债、央票、政府支持机构债券和政策性金融债的占比为 8.29%,这些资产的背后都是国家信用或地方政府信用,违约概率同样极低;

商业性金融债、同业存单、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资产支持证券和外国债券的占比为 45.06%。商业性金融债和同业存单的发行主体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违约率也非常低。

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资产支持证券都属于信用债。近两年,虽然我国信用债市场出现了不少违约事件,但整体来看,违约率并不高。根据国信证券的统计,2018年国内非金融企业信用债违约率仅为0.66%。

目前,我国外国债券的余额很小。根据中债登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7月末,我国外国债券的托管量仅为40亿元,还没有违约记录。

(4)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占比为17.32%,这部分资产是类信贷资产,违约率可以参考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2018年末,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为1.83%,不到2%。

此外,由于银行理财的发行机构以工、农、中、建、交等大型银行,以及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股份制银行为主,这两类银行2018年末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41%和1.71%,比行业水平1.83%还要低一些。因此,我们可以判断,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违约率应处于较低水平。

综上所述,在银行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中,现金及银行存款、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债券和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这4类资产的合计占比达到了83.01%,是银行理财资产配置的主要方向。

通过上面的分析,大家可以看到,这4类资产的违约率都不高。正因为银行理财产品底层资产的违约率较低,所以银行理财违约潮没有来。而且,短期来看,只要银行理财的底层资产结构不发生大的变化,银行理财违约潮也不会来。

2、 银行理财产品以中低风险产品为主,没有发生违约潮的基础。

进一步来看,银行理财产品以中低风险产品为主,这类产品基本上都不会投资于股票等高风险资产,底层资产更加安全,理财投资出现亏损,从而造成违约的概率更小。

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报(2018)》披露的数据,2018 年,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及以下的非保本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总量为 98.45 万亿元,占比为 83.37%。风险等级为“四级(中高)”和“五级(高)”的非保本理财产品募集资金量为 0.28 万亿元,占比仅为 0.17%。

虽然风险等级为“四级(中高)”和“五级(高)”的理财产品,可能会出现少量违约事件,但占比高达80%以上的中低风险产品一般都不会违约。所以说,银行理财没有发生违约潮的基础。

3、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高,相应风险也不大,也就不会出现所谓的违约潮。

风险与收益往往成正比,这是一条基本的金融常识。近两年频繁暴雷的P2P,收益率动辄就是10%甚至20%以上,风险自然很高。

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7年)》披露的数据,2015 至 2017 年,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的客户实际年化收益率基本在 3.5%-5.0%之间。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报(2018)》显示,2018 年,封闭式非保本产品按募集资金额加权平均兑付客户年化收益率为 4.97%。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银行理财的收益率普遍不高,相应风险也不大,也就不会出现所谓的违约潮。

最后总结一下,银行理财违约潮没来,短期来看,也不会来。首先,银行理财底层资产的违约率较低,决定了银行理财不会发生违约潮。其次,银行理财产品以中低风险产品为主,没有发生违约潮的基础。第三,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高,相应风险也不大,也就不会出现所谓的违约潮。

如果您觉得我说的有道理,还请点个赞支持一下吧。欢迎关注《小钱说金融》,获取更多金融常识。

<strong>


小钱说金融


我是银行人,不立而立。

资管新规落地以后,调整了银行理财产品的一些规定,要求银行不再做刚性兑付,不再发行保本理财,逐渐转变为高净值理财。会出现少部分的违约理财产品,主要是之前发行的特别高收益的产品,但是大批量的爆发违约潮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说不会大批量的爆发理财违约?

从银行的运营性质来说

银行是一个特殊的经营钱的机构,银行的信用和公信力,是银行赖以生存的核心竞争力。如果大规模的爆发理财违约潮,就会引发舆情风险,从而引起大规模的挤兑事件,这会对一家银行来说是致命性的打击,所以说从运营性能上来说,大规模违约潮不可能出现。



从理财产品的运营情况来看,大部分的质量还是很不错的。

2018年的飞单事件,只是个例,以我们行为例,经营十年中,发行的理财产品,真正的亏损的只有一例,而且主要是因为运营时间比较短,在这方面可能经验不足。所以说理财产品运营亏损是极个别事件,不会很普遍的存在。



如果大家对新闻有关注的话,专家曾经说过6%收益以上的理财产品,通常都是不保本的,如果你的风险偏好比较中性,或者偏于保守。建议去选择一下,市面上正常的4%到5%之间的理财,都是一些很稳定的产品。


不立而立


银行理财违约潮不会来,现在爆发的也仅仅只是几笔业务,对于众多的银行理财产品来说,也只能算九牛一毛而已。违约通常是买到了假理财产品,就是所谓的“飞单”业务、夹层基金等一些不为人知的产品,广大投资者该如何避免受到损失,笔者总结三点以观后效。

首先选择大银行,现在市面上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基本差不多,尽可能的别选择小的银行,选择银行理财产品尽量选择银行自营理财产品,别选择代销等擦边的产品。银行自营理财产品都有银监会下发的统一编号,可从中国理财网站查询。

其次银行监管部门下达打破刚性兑付的通知后,不允许银行承诺保本保息,其实也不应该在相信这些了,说白了银行累而复式发行理财产品,就借新还旧的套路,一些小的银行如果理财产品发行不理想,资金可能会出现断档断流,造成一些产品兑付困难。

最后还是正确对待风险,理性投资,分散投资,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银行保险赔偿只是存款,理财产品不在之列,投资者还应多学习理财知识,不要盲目投资,投资有风险,无论大小。




职场老油子


银行理财曾发生过违约情况,而且坤鹏论亲眼所见,某小乡镇的XX储蓄推出一款理财产品,承诺三年到期,收益率达到5%,并且大力宣传,储蓄所的工作人员信誓旦旦保证这个合适,收益高,于是整个乡镇许多家庭都买了这款理财产品,后来到期了,连本都保不住,因为涉及的人太多,大家都去闹,上面非常重视,后来妥善解决了。



有人会说,合同上肯定都写着有风险,那么赔钱了应该是储户的问题,而不应该是银行的责任,话虽如此,但银行工作人员当介绍理财产品的时候往往会带有导向性,避重就轻。

许多老百姓都有一个特点,喜欢听别人说,不喜欢去看和去分析合约的内容,费脑子,大家懂得。所以银行工作人员的话语很重要,如果工作人员明确提示这款理财产品风险性有可能不保本,百姓就会慎重选择这款理财产品。



但近几年,银行越来越规范,虽出现个别纠纷,至于发生银行理财违约潮的可能性仍然微乎其微,也就是不可能出现大面积的违约纠纷,首先,百姓也不都是傻子,特别那些喜欢买银行理财产品的老头、老太太们,坑他们一次就会一传十、十传百。

其次银行是比较赚钱的,查查各银行年利润就可以知道,堪称是日进斗金,它们的利润来源于百姓,失去百姓的信任,还如何去生存?


坤鹏论


  不要将银行理财理解成P2P理财,银行理财是不存在违约的,特别是2020年底之后,所有资管类理财都要更变为净值型产品。因为资管类理财产品的资产并非发行主体资产,不纳入发行主体资产负债表,即使发行主体破产倒闭(哪怕银行存款发生违约),理财产品仍可存在,即不可能发生违约。

  P2P理财与银行理财是不同的,P2P理财有点雷同于银行存款,既担着融资和资金中介,又具有担保职能。然而,它的违约风险又很大,几乎什么人都提供贷款,不同于银行的贷款用户。当其信息不透明时,就可能存在庞氏骗局,用新钱还旧债,即该类违约是伴随着P2P平台倒闭或者跑路,不同于银行理财。

  当然了,也许以前某些银行理财有过违约,而这种违约只能出现在资管类保本保收产品中,比如到时不能兑付。但是在2020年底之后,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因为所有资管类理财产品都需净值化。你见过公募基金发生违约的吗?亏损就是亏损,由投资者自行承担。

  而以前的保本保收资管类理财产品,本身存在一定的合规性问题。毕竟“资管”讲究的是资产管理,即理财产品的发行主体为资产管理机构,从中收取一定的资产管理费用,又怎么能提供保本保收呢?

  如提供保本保收,那么该类理财就应当是发行主体的表内理财,比如银行的智能存款和结构性存款,它是跟银行的资产负债连在一起的,该类表内理财可提供刚性兑付,毕竟理财产品的违约就象征着银行破产倒闭。如银行不破产倒闭,那么该表内理财就不可能发生违约,因为该理财纳入银行资产负债表。

  如果银行资管类理财产品不提供保本保收,那么又何来的违约呢?即使该银行倒闭,因是资管产品,资产就必须另设独立账户,不在银行的破产清算范围内,那么银行倒闭与资管类理财产品是毫无关系的。如银行破产倒闭,资管产品仍需继续存在,那么只需要通过持有人大会重新选定资产管理机构便可以了,像更换托管银行一样,并不会存在违约或者倒闭,因为它本身就不具备有独立法人地位。


三人聚众


最近,有网友提问,随着2020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被打破,未来银行理财违约潮是否会来呢?对此,有银行业内人士表示,以我行为例,经营十年中,发行的理财产品,真正的亏损只有一例,而且主要是因为运营时间比较短,在这方面可能经验不足。所以説理财产品运营亏损是极个别的事情,不会很普遍的存在。

而我们认为,除非是银行代销的信托、保险、股票基金等理财产品,以及少数银行工作人员挪用客户资金对外投资失败时,有可能发生违约之外。银行自已发行的理财产品不可能出现违约潮。这不仅是刚性兑付时不会发生,即使是打破刚兑之后也不可能发生违约潮。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首先,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投资的是底层资产,而底层资产违约率较低,决定了银行理财不会发生违约潮。在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和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报(2018)》,披露了保本理财产品资产的配置情况。在非保本理财产品的资产配置中,风险较高的权益类资产占比仅为9.92%,这説明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中,投资高风险资产占比相当低。

除了高风险资产外,还有基本四类底层资产的违约率:第一类,现金及银行款的占比为5.75%,这部分资产肯定不存在违约可能。第二类,拆借同业及买入返售的占比为6.59%,这部分资产的交易对手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违约率也是极低。第三类,债券的占比最大,为53.35%。

其中,国债、地方政府债、央票、政策性金融债的占比为8.29%,这些资产的背后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信用担保,违约率也极低。而商业性金融债、同业存单、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外国债券等占比为45.06%。其中,商业性金融债、同业存单发行主体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违约率也低。但是,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外国债券等是属于信用债,近几年信用债市场有不少违约,但整体上违约率不高,2018年国内非金融企业信用债违约率为0.66%。

第四类,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占比为17.32%,这部分资产是类信贷资产,违约率可以参考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2018年末,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为1.83%,不到2%。因此,我们可以判断,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违约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通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非保本理财产品的资产配置中,风险较高的权益类资产占比仅为9.92%。而在银行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中,现金及银行存款、拆同业及买入返售、债券和非标准化债权资产这四大类的合计占比达到83.01%,这四块才是银行理财资产配置的主要方向。而这四类资产的违约率不高,所以,可以判断银行财违约潮还没有到来。

再者,银行理财产品通常以低风险产品为主,不会发生大规模违约的可能性。现在客户去银行购买理财产品,银行一般推荐风险等级在二级以下的非保本理财产品,而风险等级在二级以下的理财违约的可能相当的低。所以,并不存在发生违约潮的基础。

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报(2018)》披露的数据,2018 年,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及以下的非保本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总量为 98.45 万亿元,占比为 83.37%。风险等级为“四级(中高)”和“五级(高)”的非保本理财产品募集资金量为 0.28 万亿元,占比仅为 0.17%。

最后,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高,相对应的风险也不会很大。近几年线上线下的理财产品频繁暴雷,收益率动辄就是10%甚至20%以上,风险自然很高,但银行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只有在3.5%-5%之间。从收益率情况来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高,风险相对也不会很大,就不会出现所谓的违约潮。

2020年银行理财产品将会打破刚兑,很多人担心违约潮会到来,事实上,我们从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投资方向是底层资产违约率较低、银行理财产品以低风险为主,以及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并不高,这三个方面来看,银行理财产品即使打破刚兑,也不会发生所谓的违约潮现象。


不执著财经


您好,银行理财产品,关系到千家万户。一旦违约,会影响到千千万万的投资者!经对相关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后,可以明确的讲:并没有明显的银行理财违约迹象!

首先,澄清一下银行理财产品的具体概念:银行理财产品,是一个大的概念,具体来讲包括:银行自身开发管理的投资理财产品,代销的投资理财产品,借用银行场地销售的理财产品三大类!

下面具体对这几种产品的安全性,做个分析:

第一种,银行自身开发,管理,运营的理财产品:银行拥有专业的金融投资,管理经验,严格明细的制度与监督审核机制,相对而言,这些产品在风险控制,盈利能力,安全性方面,非常优秀!因此出现违约潮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小!

第二种,银行代销的产品。这一类的产品有:基金,证券,信托等专业的金融机构开发,并管理运营的理财产品!同时,银行会对这些代产品,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筛选!加上这些机构也有非常专业的经验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因此,也有相当高的安全性!虽然有个别的违约现象,但总体而言相对安全!

第三种,是利用银行场所自行销售的理财产品!例如商业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众所周知,保险公司主要是从事财产与人身保险服务。在金融投资,领域的实力,无法与银行相比。但,到目前为止,尚未看到有违约潮的出现!

另外呢,从银行来讲,有一些中小型银行,尽量近几年来,扩张速度过快,各项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因此也不排除有个别违约现象出现,但总体看,很难出现违约潮!

需要提醒朋友们注意的是,目前有一些,非正规的理财产品,打出高收益的幌子进行销售!甚至与一些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相勾结!欺骗投资者!这些产品在管理运营和安全性,收益性等方面不透明,不严格,不合规,甚至不合法!一但购买,很可能给投资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购买理财产品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的分别,并在正规的场所进行购买!

由上可知,虽然目前市场资金偏紧,资金成本上升,但就银行理财产品来讲,谈违约潮,为时尚早!个别产品出现违约,瑕不掩玉!因此,理财银行理财产品,仍然是我们普通人进行投资理财的首选!是相对安全的!

投资理财关系到千家万户,如果您对这方面有什么观点,看法建议,或有什么疑问?欢迎留言和朋友们共同讨论。欢迎关注和转发此文,让其他的朋友受益!


理财迦


就目前金融体系整体运作的风险来看,并不至于发生较大规模的银行理财违约,要说历史上出现过这种违约潮的时候,是在2018年初,包括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在内的大型银行的理财产品都悉数在列。那么银行理财为何会违约?咱们的钱应该怎么办呢?银行理财是如何运作的?


与基金一样,理财产品是一个间接投资工具,而且由于主要投资于货币和债券市场,安全性较高,比较受老百姓的青睐。截至2018年底,非保本理财资金投向存款、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的余额占非保本理财产品投资余额的65.70%。其中,债券资产配置比例为53.35%。


理财产品通过公开募集将闲散资金集中后,投资到货币、债券和股票等市场,以及较高风险的股权市场,从而获取不同的收益。2018年资管新规,放开公募理财产品不能投资与股票相关公募基金的限制以后,允许包括银行理财在内的公募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各类公募基金间接进入股市,理财产品可投资的范围广了,风险自然也就大了。


以2018年初招行违约的10亿理财产品为例,招行的理财产品涉及到了一种叫做夹层基金的东西,这种基金运作模式既可享受投资标的的股权收益,也兼顾次级债券的收益,性质介于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之间。但这个产品最终出问题的地方不在于产品的复杂性,而在于所投资的部分项目由于银行抽贷,出现亏损,在延期一年后依旧无法退出,最终导致违约。银行理财为何会违约?


银行利用理财募集过来的资金,投向原本应发放信贷的项目(信贷转理财),或者通过委托投资、资产证券化等各种形式,将表内资产往外挪,以腾出更多的规模发放信贷,这种形式叫做通道业务。不少银行正是利用同业业务、通道业务等,使得大量资金在金融系统里空转,获取可观的中间业务收入,而没有流向实体经济。


且在空转过程中,产品不断层层嵌套,杠杆越来越高,一旦没有新钱进来,原来的资金链很快就会断裂。而银行作为最大的资金中间商,一旦出问题,那基本就会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


那么,银行理财违约和这个有关系吗?当然有。还是拿招行的例子,招行10亿理财其中就投资到了实体经济项目中,但是如果这些被理财所投资的项目或企业发生资金问题的话,理财就很容易违约。比如企业经营发生困难,银行一看不对劲,立刻就会提前收回贷款,也就是抽贷。而一旦发生抽贷,没有后续资金跟上,企业或项目就容易发生资金链断裂,从而殃及理财。咱们的钱应该怎么办呢?

作为普通百姓,我们本来就很难分辨各种理财产品的类型,更谈不上什么夹层基金、通道业务了,但有几点咱们可以做到:

1、选理财,尽量选大型银行。虽然招行、交行这种大型银行也中过招,但终究它们至今还是正常运作,理财产品基本如期兑付。而小银行在受到违约冲击后,影响较大,对于咱们的钱财来说已经不再安全。


2、勿相信保本保息承诺,选购理财时仔细查看产品说明书,要知道产品的风险在哪里,运作方式是怎么样的。


3、最后那就是尽量分散投资,平摊风险。当然,就目前宏观经济状况来看,银行总体风险还是可控的,暴雷的大多都是互联网金融平台,如今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未来到底是传统银行,还是互联网金融最先迎来违约潮呢?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观点。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风险请自担,文章发布或有滞后策略不具备及时性】

笔者代玖阳系中国贵金属协会高级分析师,证书编号MFP0010878,私人投资理财顾问,文章无所谓鸡汤和一切陈词滥调以及虚名,用简明图表,加逻辑分析,以达行之有效的资产累计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