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年的非典,他立下大功,如今坐拥百亿身家,再次深入武汉

1月25日,一个身家百亿的富豪就出现在了武汉的车站,都说有钱人惜命,而他此刻的表现似乎有些“不要命”。

其实,他与新冠状病毒的这场生死之约是注定的,早在17年前,他就和非典有过一场精彩的交锋,那一次他赢了,立下大功。

而这一次,也会是同样的。

03年的非典,他立下大功,如今坐拥百亿身家,再次深入武汉


他叫汪建,一个并不熟悉的名字,但他创立的华大基因却业内闻名,如果你也不熟悉华大基因,那你只需要知道这次新冠状病毒肺炎的检测试剂盒就是华大基因最早研制出来的。

早在今年1月初,华大基因就接下了研制试剂盒的任务,只用了72个小时就解码了基因组序列,1月14日就完成了检测试剂盒的成品研发。

要治病,得先诊病,检测试剂盒的量产,极大提高了确诊的效率。

而华大基因也在1月24、25日累计捐赠了2万人份的检测试剂盒给武汉,并于1月29日再次宣布,将联合爱心人士和机构,再捐赠10万人份检测试剂盒给疫区。

在这个非常时期,当我们称赞“首善”们动不动就上亿的捐款时,背后医学行业人士们的努力虽然略显沉寂,但此时无声胜有声,我们更应该关注这些默默的英雄。

实际上,2003年非典的时候,也正是汪建带着华大基因团队,在拿到病毒样本后,只用了36个小时就破译了SARS基因组序列,并在全球最先研发出诊断试剂并公诸于世。

而成功后,汪建也捐赠了30万人份的诊断试剂,并加入到北京防治非典工作组,“战疫”结束后,他被评为“首都防治非典工作组先进个人”。

检测试剂有了,那汪建还要深入武汉做什么呢,而且作为一把手,他也不需要亲自“上前线”。再说,他如今的身份可与2003年不一样了,华大基因目前市值约330亿,而汪建个人持有华大基因33%的股份,以此计算他的身家超过百亿。

但在汪建的眼中,名和利都早看淡了,作为一个科学家,他一直追求的是真正技术上的突破,他曾豪言:

“如果马云是风清扬,那我就是金庸”

汪建一直想做的就是创造和改变世界,而深入武汉也是要和新冠状病毒来个了断。

根据媒体的报道,汪建与团队到武汉的目的是要参与侦破新型冠状病毒的病源体,换句话说就是要寻根,只有找到了根,才能扫除防治疫情的障碍。

作为一个盈利性民营企业老板,表现出的却是一个公共卫生专家的高风亮节,汪建带队进武汉,本就是一场绝美的逆行。

连好友王石都发文赞叹:

“佩服了,我的哥!”

当然值得佩服,敢向“死神”挑战的人,永远是最可爱的。

03年的非典,他立下大功,如今坐拥百亿身家,再次深入武汉


实际上,汪建从小就是个不服输的人,在他14岁下乡当知青的时候,由于年纪小总被欺负,于是就和别人打赌,把雷管放在屁股下面的箩筐里,谁先跑就算输。

结果是汪建坚持到了最后,直到雷管炸了他也纹丝不动,那之后,他一战成名,再没有人敢在他身上动土,他当上了“大哥”。

1976年,22岁的汪建进入湖南医科大学学习(今中南大学),开始了他和医学的缘分,他抓住了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下狠心要把之前浪费的青春都找回来。

结果是他做到了,1988年,但争取到了美国留学的机会,而这次出国,让他彻底对基因着了迷,他发现人类身上的所有密码都可以用基因来解开。

但着迷并不等于沉迷,他仍然记得自己始终是个中国娃,1994年,在其他同学都安于美国的生活时,汪建回国创立了一家生物技术公司。

凭着领先技术,汪建很快在国内疫苗和试剂领域小有所成,并衣食无忧,但关于基因的梦想一直在他脑海中回荡。

1999年,汪建找到了之前在美国留学的同学,并告诉他们说:

“我们把人类基因组计划搬回中国吧”

就这样,华大基因在北京顺义的一间破厂房里成立了,并代表中国参与全世界人类基因组计划。

一年之后,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美国白宫宣布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完成了草图,并特别称赞了来自中国的华大基因团队。

消息传到国内,名不见经传的汪建和华大基因在业内一夜成名。

2007年,在好友王石的建议下,汪建把华大基因搬到了深圳,又开启了华大基因的另一个新篇章,当年就绘制出了第一个中国人基因组图谱。

2008年,华大基因又绘制完成了第一个亚洲人基因组图谱。

在深圳,汪建修了一座庞大的基因库,其中冷藏着上千份生物资源标本,每天上百台机器不停地分析基因数据。

正是这些积累,让汪建和华大基因在每一次灾难中都能劈开一条生命通道,不仅是2003年的非典,还有2008年的震后防灾,以及现在的新冠状疫情。

2010年应该是汪建人生里程碑上具有关键意义的一年,那年他和王石一起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而华大基因则构建了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平台。

当然,如今的华大基因已经是一家上市公司,不过在汪建的人生字典里,基因给他带来的不是财富,而是对生命的重新认识。

他常说:我的基因我知道,我的健康我做主。虽然今年汪建已经66岁,但他认为自己还是一个中年人,如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年龄阶段划分标准,也确实如此。

况且,汪建的目标是活到120岁,以此来看,66岁其实还只是少年,而他对于员工的要求也是至少活到100岁。

当然,汪建直到目前人不可能永生,但他坚信有那么一天,他说:

“我早就将我的细胞保存好了,一旦技术突破,就能再造一个‘汪建’”。

在2017年的深商大会上,汪建也曾豪言:

“我们可以化学合成任何生命,不管你喜不喜欢,人造生命即将到来”

在说到生命的话题时,汪建总是语气坚定,但相信者寥寥无几,可能除了王石之外,只有同在深圳的任正非最能理解他:

“汪建是个有争议的神人,我们不妨宽容些。”

简单的一个词“宽容”,让二人颇有神交意味。

其实,我们普通人也无法理解汪建关于基因与生命的构想,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场战疫中,他已经立下了大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