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教育遇希望之光,教育產業將重劃“天下”

秋夜惹悲涼,繁花落滿地。對於這近些年興盛如花的教育業來說,2019年絕對是一個寒冬。

突然爆發的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冰封了教育產業的線下教育,卻給線上教育留了一道希望之光,也給眾多中小型教育企業一次突破重圍,重新劃分教育“天下”的機會。

城市不分南北,地域不限東西。有了網絡,世界互聯,線上教育也讓學校抹去了空間的限制。就目前來看,無論是學生需求還是資本市場,線上教育的春天是真的來了。


2019教育產業的寒冬

2019年的教育產業可謂是一地雞毛,大規模關門、欠薪者甚多,跑路者也有之。

2019年12月,樂高教育授權的多家校外教育活動中心突然閉店糾紛不斷;2019年11月,美股上市的達內教育市值暴跌90%,或面臨被退市的可能;2019年10月,就連號稱“英語培訓四巨頭”之一的韋博英語在這一年突然“猝死”;2019年8月,少兒英語培訓中的黑馬VIPKID被爆營業數據造假,融資與盈利待考。線下教育似乎進入了冰川時代一片冷寂。

據企查查顯示:2019年共計有1.2萬家教育機構關停,涉及K12、留學、早幼教等多個板塊。而昔日發展還不錯的莎翁少兒英語,朋恩日託等公司均倒在了2019年。滬江英語教育也因為資金鍊緊張衝刺港股IPO失敗。

教育類公司的落寞也讓這個產業的投融資大幅縮水,相比2018年,資本市場投資顯得更加剋制。

教育行業在經歷了16年的投融資高峰之後,截止2019年,行業融資事件數明顯呈一個下降趨勢。數據顯示,2019年僅僅發生了332期融資事件,對比去年同期降幅已經迫近50%大關,達到了47%。融資事件的減少已經連續發生三年,與前一年相比,18年下降21%,17年下降10%。投資的浪潮逐漸退卻,資本市場迴歸理性,行業賽道也迎來寒冬。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欠薪、關店、跑路現象在2020年或還將延續。雖然上有政策規定預收款不能超過三個月,但沒有嚴懲的實際案例,市場機構仍會打擦邊球。

校外培訓機構在2020年將繼續面對2019年延續的挑戰,校內的民辦學校亦然,招生就是很多學校面對的最大挑戰。由於學校數量的增加,生源需求也增大,因而導致招收的學生英文語言能力、閱讀、分析能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這也給學校帶來新的考驗,如何使學生在短時間內提升英文聽說讀寫、分析等能力。此外,國內激烈競爭外,國外的高中、初中也加入爭奪國際學生行列,影響了家長的規劃,家長本規劃完成高中學業再出國,因選擇多元,故而轉向初二或初三就出國,使學校生源流失。而這些問題依然會延續至2020年。


線下教育雪上加霜

讓線下教育雪上加霜的是突然爆發的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就目前情況看,線下教育受損程度是非常之嚴重。

就連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也感覺到企業倒閉的危機。他對近期的新冠肺炎思考時表示,這場疫情,給新東方帶來了嚴峻考驗,新東方地面課堂全面停課。上百萬寒假班的學生面臨不能上課的局面。如果新東方全部停課退費,新東方就只能關門大吉,七八萬老師員工的生計,立刻就成了問題。

面對疫情帶來的危機,俞敏洪已不是第一次發聲。俞敏洪曾在演講中表示,新東方在2003年非典期間,也遇到了“花了預收款,最後學生退款,錢不夠的情況”。俞洪敏透露,在非典停課以後,新東方在2003年4月遇到了學生退費潮,“我們已經把錢花到了夏天,租教室,印資料,搞市場宣傳等等,結果退款的時候,新東方賬上的錢不夠了,形成了擠兌現象。”上次的非典疫情,俞敏洪最終是通過借錢度過了危機。

此外,這次疫情對線下教育的中小機構打擊是最大的,不排除大規模歇業關停,因為很多中小機構無證照經營,很大部分企業在市場需求下降的情況下資金並不夠維持日常運營。另外,佔據市場大比例的教師私下補課也會大規模減少。在這種情況下,對教育大機構來說長期是利好。


佈局下沉市場

拋開疫情不說,對於遭遇寒冬,教育企業紛紛尋找脫困的辦法。一線城市業務不好做,二線、三線、四線城市就成為很多企業的目標地。於是,大企業的戰略方向發生了改變,那就是佈局下沉市場,到更廣茂的地方去發展。

教育行業的巨頭新東方和好未來在2019年以來,就逐步開始開放加盟,以及用收購加建校的方式在下沉市場進行佈局。財報顯示,在2018財年,新東方在線在三、四線城市市場的佈局擴大了近一倍。

此外,在美上市的51Talk的2019三季報也顯示了其下沉市場策略的效果。在2019財年三季報中,51Talk首次實現盈利的背後是用“性價比打法”——覆蓋1000座城市,並且強化“菲律賓外教”的戰略以實現下沉市場擴大布局。

從市場需求的角度上看,佈局下沉市場的邏輯是非常清晰的。

隨著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市場漸趨飽和,獲客引流成本急劇攀升,和一線城市相比,非一線城市性價比更高,且市場規模巨大,全國有超過70%的人都處在下沉市場之中。且隨著非一線城市經濟快速崛起,家長對孩子的學習也逐漸重視,其教育支出在家庭消費結構中的佔比逐漸增加,家長們對教育的需求開始趕超一線城市,課外參培滲透率進一步提升。再加上在線直播技術的成熟和雙師課堂的進一步普及化,使得一二線城市師資下沉進一步助推了三線城市的教育發展,越來越多的教育公司將業務遷移到了非一線城市。


線上教育的希望之光

毋庸置疑,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無疑讓線下教育培訓行業雪上加霜,與此同時,線上教育卻迎來意外的契機。

不久前,教育部發布《關於 2020 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要求部屬各高等學校、地方所屬院校、中小學校、幼兒園等學校適當推遲春季學期開學時間,但與此同時,開始通過統籌整合國家、有關地方和學校相關教學資源,鼓勵儘可能利用互聯網和信息化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學習支持,儘可能貫徹 "停課不停學" 這一概念。

與此同時,多家教育培訓機構宣佈,給全國中小學生免費的在線直播課與自學課,以配合各地中小學推遲開學的安排。

在此之前,僵局之下如何衝破凍土成為了教育行業最大的課題。現在來看,線上教育將受益於此次疫情並給教育行業帶來希望之光。

有媒體報道,自2月1日起,在各家在線教育機構上課的學生們時常會遇到網絡“卡頓”和服務器“宕機”現象,即使是新東方、好未來這樣的超大型機構也難免遇到相關技術BUG。據悉,有超過80家在線教育公司開始針對疫情向全國的中小學生提供免費課程,而在這些愛心企業“馳援”的背後,正在醞釀著一場對行業影響至深的產業大變局。

由於眾多線下教培機構線上“安家”,全國中小學校及學生開始使用在線學習系統,使在線學習人數激增,不少在線教育機構服務器承壓,第一次面臨著網絡穩定性的挑戰。即使是行業知名的翼歐教育旗下ClassIn系統,在擴充了近20倍後,仍要採取限流措施才能保證系統的穩定。

有業內人士分析,宕機的原因主要是線上用戶迅猛增加。一方面是沒有自己互聯網平臺的中小培訓機構接入了大型教育培訓機構的互聯網平臺,造成了短期負荷過重;另一方面,許多延期開學的學生選擇了在線上課,導致在線人數劇增。目前,相關機構通過緊急部署已經解決了宕機問題,但也從側面反映了在線學習的旺盛需求。


資本市場的寵兒

在A股市場上,線教育板塊近日走勢強勁,2月4日以來實現“4連漲”。截至2月7日收盤,在線教育板塊繼續上漲,高樂股份、全通教育等多隻個股出現漲停。

在港股各大教育板塊中,K12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板塊在1月29日-2月3日水深火熱,大多公司股價跌幅累計超過5%,課外輔導板塊表現尚可,卓越教育輕微漲幅。而在線教育一枝獨秀,其互聯網教學模式在線下教育受限的情況下成備考急先鋒,因此深受市場熱捧。

上海證券分析師周菁指出,疫情短期衝擊線下教育,長期將促進線上線下同步推進,線上業務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線下機構等紛紛暫停線下授課、轉為在線直播,一方面以在線教育方式降低線下停課的損失,另一方面促成用戶使用習慣、進一步引導向在線轉化。新東方在線、猿輔導、作業幫等在線教育平臺也加大了優惠推廣力度,有望大規模獲客,但後期需追蹤轉化率、留存率等指標驗證各家機構真正的實力。中小型培訓機構難以消化線下停課的經濟損失影響,且在線技術與服務能力均較弱,可能會退出市場。

光大證券分析師劉凱表示,疫情影響中小學的延遲開學,教育信息化公司可提供在線課堂場景,疫情或將推動國家對於教育信息化行業持續的投入。教育信息化從業公司可以為學校和老師提供遠程教學工具和課後作業輔導服務,有望助力遠程開展教學場景。

對於教育類股票的投資,安信證券分析師焦娟看好三條主線,一是在線教育課程體系及技術較為成熟的公司;二是商業化較為成熟並積極把握在線教育機會的標的;三是在線教育服務及錄播設備提供商


重劃“天下”的時刻

疫情之下的線上教育可以說是人見人愛,但我們應該思考一下,未來的線上教育是否能持續如此的一路走高,會不會只是驚鴻一瞥轉瞬即逝。

線上教育行業一直是一個“燒錢”的項目,而且其早期的發展也離不開大量的資金投入。但是隨著線上教育整個行業的虧損持續,這就讓此前一直看好其未來發展的投資機構逐漸失去了信心和耐心。

據《2018-2019中國互聯網教育投融資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的前兩個季度,線上教育投資共160起,融資額131億,融資額同比下降33%,更有業內人士表示,2019年融資事件將下降八成。

VIPKID是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在線青少兒英語教育品牌,是名副其實的行業“獨角獸”,但是從它2019年的融資中,可以看出其融資並不是多麼的順利。本來計劃的募資金額是4-5億美元,但最終只融到了1.5億美元,投資方也僅為騰訊一家。

而伴隨VIPKID融資而來的便是大量的裁員,比例約為15%至20%,涉及崗位包括銷售、班主任、教學、教研,裁員層級已涉及公司部分中層。多名認證為VIPKID員工的脈脈用戶表示,VIPKID業務線已在裁員,並開始削減成本。

這其實也體現了線上教育行業發展的“窘境”:當整個行業仍需大量資金助力的時候,資本市場的“大火”卻提前降了下來。

有數據顯示,近年來線上教育獲得A輪融資的比例為5.09%,獲得B輪的為1.86%、C輪的為0.44%、D輪及以上融資的公司為0.31%。此外,實現成功上市的公司數量佔比僅為0.19%。

也就是說,可以得到C輪融資的在線教育企業相當少,一旦缺乏後續資本支持,線上教育類的公司發展就會非常艱難。

很多線上教育企業會通過這次機會引流學生,但如何能讓這些已定學生把線上受教育成為習慣,這是需要深度思考和摸索的。在新形勢下,相信會有新的企業脫穎而出,也會有大的企業就此沉淪。那麼企業領頭人應該去做的是,如何在危機中生存,如何抓住機會成為教育企業裡的翹首。

所以,教育產業重新劃分“天下”時刻就是現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