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科舉考試,明清時代是考八股文?

靜心匠道


老實說,現在很多人對“八股文”存在一種偏見。當時反對“八股”最兇狠的那些人,其實恰恰是不會寫“八股”的人。

那麼,他們對於“八股文”的批判,在可信度上就需要打一個折扣。

要對明清時期科舉採取“八股文”應試的行為做一個客觀的評判,就必須要知道什麼是“八股文”,後來很多學者為何會反對八股文。

如果不進行釐清,會對明清之際的這一歷史公案做出誤導性判斷。

何為“八股文”?需要重新、深刻地認識這一文體

“八股文”說的不是文章的內容,而是形式,指這種文體寫作有一定的要求,分成八個部分來完成:

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

“股”本身也有“對偶”的含義,所以“八股”就用來指此種文章形式的規整。

但從實際來看,“八股文”是典型的議論文體命題文章,本身並沒有什麼不好的地方。

第一部分的“破題”,其實就是考察應試者是否真正讀懂了題目的含義,這顯然沒有問題。

第二部分的“承題”,就是起到連接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作用,使得文章讀起來更為自然,這也沒什麼問題。

前面這兩個部分篇幅並不長,往往也就幾句話、數十個字而已,但確實全篇立論的依據,所考察的就是作者文化的積累程度。

這就像我們現在寫學術論文、議論文等等,開篇指明文章要說明的問題,這是必須要進行的事情。

從第三部分“起講”開始,轉而進入作者個人對於這種現象的思考,先賢所闡述的道理具體有什麼應用?是否有值得注意的細節?前人是否有誤讀的現象?自己對於這件事情有什麼相同或不同的思考等等,字句數目均不定,除了形式之外,可以由創作者自行發揮。

之後的“入題”等部分都如此,主要講述作者的觀點。在最終出作一個收結,或對文章有一個明顯的結束標識,或提煉出最為有實際價值的觀點,這同樣不做要求。

那麼,從這個寫法來看,它與當今的“論文”、“議論文”是非常相似的,從提出問題開始,到闡釋問題,最後到解決問題,並沒有任何值得詬病的地方。

可能有人會糾結於八股文對“形式”的嚴苛,我們可以做一個類比。

任何文體都是由形式和內容兩方面構成的,缺一不可。內容不必多說,單說形式。這是我們用以區別文體最重要的依據。

比如格律詩和詞,它必然是有字數、格律的要求;小說,它必然有著六要素的限制;散文,必然有對真情實感的約束;甚至對聯,即使一些名聯在格律上稍有出入,它也必須講求對仗的格式。

那麼,同樣作為一種文體,“八股文”對形式有嚴格要求,這有錯嗎?

我們可以將“八股”的考法換一種現代化表述。

比如說,給出一句話: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

這句話出自《論語》,是孔子對志士仁人的一種行為的闡釋,讓應試者根據這個材料,題目自擬,角度自選,字數不限,有限時間內完成一篇合格的議論文。

如果這樣表述,我想現在很多人都感覺很熟悉,這不就是我們上學階段所寫的作文嗎?

沒錯,科舉考試中所做的“八股文”就是考場作文。

而這句話也確實曾經作為過明朝科舉考試的題目,也因此誕生過一篇讓人傳頌至今、甚至入選了語文教材的“八股文”,那就是王陽明的《志士仁人》。

以吾心為重,而以吾身為輕,其慷慨激烈以為成仁之計者,固志士之勇為,而亦仁人之優為也。……以存心為生,而以存身為累,其從容就義以明分義之公者,固仁人之所安,而亦志士之所決也。

這是王陽明在這篇“八股文”中所提出的看法,這樣的文章有問題嗎?

所以,以規整的形式來闡釋深刻的內容,這才是真正的“八股文”,它是一種非常規整的議論文。

明清以“八股”取士是否值得詬病?來看“八股”寫作

既然“八股文”本身沒有問題,那麼偏見就來自於採用此種文體的明清兩朝以及寫作八股文的士子了。

先來說說主辦方——明清。

科舉考試為國選材,必然要選擇符合自己需要的人才,那麼對考試的內容、形式就自然會有一個提前的預設。

因為封建時代,儒家是國家的主導思想,那麼科舉考試的內容來自於儒家經典,這本身就沒有什麼疑慮。

畢竟大家都認同一種思想,做起事來好配合。

試想,如果一個體制內思想不統一,饑荒年代裡,縣令出於儒家悲天憫人的情懷,想要先放糧再向上級彙報,但偏偏這個管理糧庫的官員是個法家信奉者,不見文書不開倉的那種。那麼民間問題沒有解決,內部自身倒先亂起來了。

這樣的情況自然需要避免,所以要做到思想的統一。

一個公司招聘程序員,結果來了一位對編程一竅不通或者僅僅一知半解的銷售人員應聘,那麼會被邀請入職嗎?

這就是“八股”形式的由來,科舉制定了這個規則,需要的就是能寫出這樣文章的人才,那麼那些寫得不好的人怎麼辦呢?

那隻能說,你能力很強,但很可惜的是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只能婉拒。

從另一方面來說,為什麼現在考場作文有一個對好作文的描述:

鳳頭、豬肚、豹尾。

也就是開篇亮眼,內容充實,結束有力。

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清晰,這樣的文字一目瞭然,讓評判者可以很明確地得到他想要得到的信息。“八股文”的文章就是這樣,即使你寫得不好,但主要信息還是明晰的。

如果這樣的形式都不會寫,那說他不會公文寫作也一點都不過分,就這還想做官?

再來說說應試者——考生。

就像我們上文說道的,“八股文”的形式和內容其實都是沒有什麼問題的,那麼怎麼將“八股文”寫好才是一個關鍵。

在這裡就出現了兩種惡性情況,出現了兩類人。

  • 第一類人,投機取巧。

我們還是拿高考作文來做一個類比。

前些年,高考作文出現了一種樣板,開篇提出一個觀點,然後三個例子進行論述,這個例子是如何寫的呢?諸如“李白”、“杜甫”、“蘇軾”、“陶淵明”等等歷史名人的生平事蹟就被搬上了考場。湊足字數之後,做一個提煉概述,一篇高分作文就誕生了。

但是,拋開前面來自於材料的觀點,再除去最後的總結,有價值的文字不足全篇的一成,除了形式工整之外,無一可取之處。

這就是典型的投機取巧。所以在泛濫之後被打壓。

八股文中同樣有這樣的現象,這就導致了大量劣質“八股”充斥,拉低了這一文體的價值門檻。

我們可以稱其為“形優文劣”。

  • 第二類人,憤世嫉俗。

這些人就是我們剛才說的那些對編程一知半解卻來應聘程序員的銷售,在自己的領域裡做出了非常多讓人欽佩的事情,但在科舉上卻一敗塗地。

他們的思想很有價值,觀點非常深刻,討論的角度也十分新穎,但可惜的是,這些內容被安置再了一篇劣質“八股”之中,說句不客氣的話,這些文學大師們寫八股文寫得太差勁了。

我們也可以稱其為“文優形劣”。

這就好比,李白寫詩寫得好極了,然後突然要求他寫一篇白話文小說,這不是難為他嗎?但現實就是這樣,這裡現在招募小說寫手,不招詩人。如果想要實現自己的抱負,那就必須對自己做一個改變。

但是,很多這一類文學大家都不去提高自己“八股文”的寫作水平,反而去埋怨這種規則、制度的合理性。作為對後世有深遠影響的人士,他們的話自然是極有分量的。

這就因為後世對這些人的“不幸”遭遇感到同情,所以開始對“八股取士”的制度有了心理上的抵制。

但我們要看到,很多大家也是可以寫得一手非常漂亮的八股文的,比如上文所說的王陽明,再比如寫出了《百姓足,孰與不足》的王鏊,他在這篇文章中提出的:

徹法之立,本以為民,而國用之足,乃由於此,何必加賦以求富哉!

對於後世不同制度的國家治理都有著非常犀利的建議,有著非常重要的可取之處。

所以說,明清時期採用“八股取士”,在文體上並沒有什麼問題,反而是對於適用人才選拔的高效方式,並不是為了禁錮文人的思想。

畢竟誰都希望選拔出的人才為自己做更大的貢獻,有幾家公司希望新招到的員工是個無所事事的“混子”呢?只有這些人才是符合現實需求的,才是各方受益的前提。

真正出問題的,是因為對於“八股文”不明所以而產生的偏見罷了。


未來在黑夜隱匿,於此靜待曉光。我是待曉兒,專注於文化的科普與解讀,歡迎關注與交流。

待曉兒


之前看過很多文章,內容基本都是八股文禍國殃民,確實如此,不過,您如果把目光放到當時當權者的角度來看,就會發現,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八股取士是最公平的科舉方式,從某種意義上說,八股文是相對公平的。

在八股文之前,唐代以詩、賦、帖經為考試的內容,形式寬泛,也不固定格式,不規定字數。 那麼,考生寫出來的文章五花八門,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可言。 而且往往長篇大論,一寫就洋洋灑灑幾千字。 您想想,當年寫的都是文言文,幾千字相當於今天幾萬字甚至十幾萬字,對於閱卷者來說是很簡直亞歷山大啊。 而且,還有個公正性的問題。 由於文章形式不定,可以隨便的寫,就存在如何鑑定文章好壞的問題,往往閱卷者的主觀判斷會佔更大作用。

大家都知道,高考語文考試,大家覺得可能最不公平的就是作文。因為作文受到閱卷者主觀影響非常大。 一篇文章,這個老師覺得很好,另外一個老師可能覺得很差。 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不限制體裁和形式,就會出現相對不公平的情況。 因為在古代,考官一般不會親力親為自己閱卷,基本都請一些幕僚負責看卷子。這些幕僚水平高低不一,就容易出現主觀判斷問題。

說回來,其實,就算是八股文,也有類似問題。 比如范進靠了30多年都沒有成為秀才,考官周進想要提拔他,特別看了他的卷子。結果第一次看了以後,老學究周進都不知道範進寫的是什麼玩意,就將考試丟在一邊。 結果一時間又沒有其他人交卷,周進就又看了一邊,才覺得文章有些意思。 看到第三遍,才知道範進的文章寫的極好,只是之前沒有領會。

相比較前面說的“自由命題作文”,八股文則不同。 它的題材和格式甚至怎麼寫,都有嚴格的限制。 八股文命題都需要出自“四書”、“五經”,答題必須以朱熹的《四書集註》等程朱理學的觀點為依據,並模仿古人語氣“代聖人立言”。 考生不能闡述自己的觀點,也不能將題目攤開說,只能就事論事。 同時,八股文的每股還有符合音韻的要求,不然試卷直接不通過。

簡而言之,八股文其實是一種文字遊戲,考察的考生對於這種遊戲的掌握能力,當然也有對所讀區區幾本書籍的領悟能力。 自然,真正的聰明人也許是比較容易掌握。 但更多的一些聰明人,受八股文的限制,不能體現自己的才能,不能寫出好的八股文。 比如,我們今天讓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去寫幾篇八股文,哪怕讓莫言老師學上個幾年,他未必能夠寫的很好。

因為有條條框框約束。自然就比較容易閱卷。

明代曾經擔任過主考官的楊士聰說:“餘每閱卷,不須由首徹尾,不拘何處,偶覷一二行,果系佳卷,自然與人不同,然後從頭看起。場中搜察落卷,多用此法。即數百卷,可以頃剡而畢,無能遁者。”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我擔任主考官搜落卷時,基本上都用這種方法,數百份考卷,頃刻就能閱完,不會遺漏任何優秀的八股文。 也就是說,八股文就閱卷和判定上來說,還是比較公平的,不同考官的閱卷差距不大。

另外就是八股文只需要讀區區幾本書,有嚴格要按照書上的觀念為依據,不能自己隨便創新。這就等於以下幾點:

第一,讓讀書人不去讀其他的書。 比如賈寶玉其實作詩寫賦都很出色,說明他很聰明,但父親賈政卻對這個非常厭惡。 因為寫詩再好,對八股文沒有幫助,等於分散精力白學一通。 作為讀書人,一生只讀古代的幾本書,想不成為書呆子都難,知識也非常匱乏,很多還不如不識字的商販。 就比如范進雖然中舉,後來又成為國家的大官,卻連蘇東坡都沒聽說過。

第二,禁錮了讀書人的思想。 因為讀書人不允許自己發議論,必須站在聖賢角度說話,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思考能力。 久而久之,人的思想就被禁錮了,會更加認同統治者的規則。

所以說,八股文在現在看來很多都是糟粕,會束縛人的思維,不過在當時那個年代,還有比八股文這樣成本低,收益高的科舉方式嗎?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這,歡迎您點贊評論轉發收藏,我是四九城大磊子,關注我,關注咱北京城的那些事


四九城大磊子


從隋朝建立科舉制度至清代,歷經1300多年,為國家選拔出大量的人才,吸收寒士進入政權,這不但有益於擴大和鞏固封建統治的政治基礎,同時也改變了封建社會前期豪門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明清科舉制度開始八股取士,這其中又主要經歷了哪些變化呢?

科舉制度的前世今生

秦朝以前,各諸侯選拔人才都是採用“世卿世祿”的制度,秦商鞅變法後,逐漸引入軍功制來選拔人才。漢朝開始,國家推行察舉制,也即是一種自下而上的人才推薦制度,分為賢良方正、明法、明級、秀才、孝廉諸科等,中央和地方官員便根據些諸科的不同選拔不同的人才。

魏晉南北朝時期採取九品中正制,即把轄區內的人民,區別高下分為九等,由吏部依據所定品第高下及家世、品德等授予官職。

隋朝統一全國後,為了適應封建政治與經濟發展變化,加強中央集權,於是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用科舉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隋煬帝大業三年開設進士科,用考試辦法來選取進士。當時主要考時務策,就是有關當時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論文,叫試策。這種分科取士,以試策取士的辦法,在當時雖是初創時期,並不形成制度,但把讀書、應考和作官三者緊密結合起來。

唐朝在隋科舉制度的基礎上,分常舉和制舉兩種,武則天時創殿試和武舉。殿試的產生排除了一些通過錢財來考入進士的人,是完善科舉制的一項重大措施。唐玄宗時,詩賦成為主要的考試內容。

八股文的優劣是讀書人能否考中的關鍵

元代滅亡後,明清時期,科舉制度進入鼎盛時期,隨之而來的選拔方法也更為嚴密。明代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而鄉試與會試即考八股文,那麼八股文又是什麼呢?

八股文作為一種科學考試的專用文體,為朱元璋所創。《明太祖實錄》記載,“京師及各行省開鄉試,初場試《四書》疑問,本經義及《四書》義各一道”,所採用的是元代的格式。由於朱元璋對以此標準選拔出來的官吏不滿意,就下令暫停科學,經過幾年的筆比較,於洪武十七年“始定科舉之試,命禮部分行各省,後道以為永制”。這一年的文體格式即為略仿宋經義,體用排偶,通謂之制義,即“八股文”。後經一大批士子共同努力,使八股格式不斷髮展發展,到永樂年間就已經基本形成。

明清開始,實行八股取士,從內容到形式上,使讀書人思想嚴重束縛,使讀書人脫離實際,死記硬背、對學術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極為消極的影響,也阻礙了科學文化的發展。但我們應該看到的一面是通過科舉考試、八股取士,使一批貧賽之士有機會進入朝庭,改變了豪門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對社會的進步發展有其有利的一面。






四哥聊歷史


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只能說朱元璋實在太聰明瞭!

01

他為了讓天下讀書人能牢牢記住“孔孟之緒言,精微之奧旨”,特意把八股文當作取士的標準,讓讀書人沉浸在《四書》、《五經》之內,孜孜不倦的研習儒家的倫理,從而把儒家學說和倫理精髓刻化到自己靈魂深處,當作統治階級的最高價值體系,並且自覺去維護。

“八股文”是一種專門用於考試的文體,客觀上說,除了考試之外,其他地方基本上是用不到的。所以“八股文”是一種沒有任何實際用處的文體,賈寶玉形容它是“後人餌名釣祿之階”,是非常有道理的。

明清兩朝的讀書人,自開蒙之後,就開始學習八股,但是絕大多數人一旦考中後,就會捨棄掉這種呆板的文體。很多科舉出身的士人,在編輯自己作品時,往往不屑將八股文錄入其中,說明在當時的讀書人中,對這種東西也是非常的不感冒。

“八股文”又叫“時藝”,“時”是當前的意思,“藝”是禮、樂、射、御、術、數六種功課,它起源於北宋的經義,北宋時確定了它的內容,南宋確定它的格式,元朝確定了它的名稱,明朝確定了它的地位。

02

“八股文”的出題範圍,離不開《論語》、《大學》、《中庸》和《孟子》四本儒家經典,尤以程顥、程頣、朱熹三人作注的《四書章句集註》最為重要。其實每次考試時,都在幾本書中選擇題目,經年累月下來,可選的餘地實在不多,所以越到後來,八股文的相近之處越多,甚至出現了優秀範文選編而成的《程文墨卷》。只要牢記這本法寶,一般來說都可以完成一篇比較不錯的八股。

為了防止考生們只去背簡單的《程文墨卷》,考官們充分發揮聰明才智,想方設法的出一些怪題,甚至將四書五經中毫不相關的的句子合在一起,或者各取半句湊成題目。因此,越到後面 ,寫八股就越有猜燈謎的味道。比如八股考試中出現過這麼一個題目:“禮雲玉”,考生們大惑不解,能答出來的少之又少。這個題目來自《論語》,原句是:“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考官故意將其割裂,宛如製作了一個複雜的燈謎,讓考生無從下手。但這樣的考試能有多大效果,又能取到什麼水平的“士”,實在令人擔憂。

正是這種考試風格,才讓天下的讀書人都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成為亦步亦趨的答題機器。考生們要做的,只是將四書五經背得滾瓜爛熟又滾瓜爛熟,不管你在哪裡截取一句半句,都能想出來是在哪裡截取的,才能明白題意,考出好成績。至於什麼安邦定國之道,在考試面前算得了什麼?只不過是把人的思想變呆板了,統治者比較容易治理罷了。

如果要說區別,只能說有些讀書人是把八股當作仕進的敲門磚,而絕大多數人都陷入了讀死書的泥潭。明朝也有一些寫八股寫得好的大家,比如王陽明,比如楊縝,但是他們並不單純的讀死書,在八股之外,他們仍然能成為大家。可是不是人人都是王陽明,這個要求對普通人未免太高,大多數人只能成為尋章摘句的書蟲,而不知變通之意。

炮製出明代取仕標準的朱元璋,本意是想通過對八股的發揚,讓讀書人時刻記住“孔孟之緒言,精微之奧旨”,同時維護自身的合法統治地位,只不過他絕對沒想到後來會形成這樣一種文風呆板局面吧。而到了清朝時期,正所謂清承明制,面對如此高明的維護封建統治手段,自然是繼續發揚光大。


漁公子讀史


我國科舉考試從隋朝開始,到清朝末年結束,共延續了一千多年時間。其中,明清兩朝在科舉考試中,採用了一種叫“八股文”的文體。那麼,究竟什麼是八股文呢?

所謂八股文簡單的說就是要將文章分為八個部分,文章的題目必須出自四書五經中的原文,文章的格式、語氣、內容都有嚴格的規定。由於八股文要求考生必須模仿古人語氣“代聖人立言”,考生沒有自由發揮的空間,禁錮了讀書人的思想,這是八股文最主要的弊端。

歷史上對八股文的負面評價很多,明末思想家顧炎武曾在《日知錄》中對八股文作出了這樣的評價:“八股之害等於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於咸陽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餘人也。”這是直接把八股文和秦始皇“焚書坑儒”之舉劃上了等號。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也在《聊齋志異》的不少篇章中諷刺了八股文的不合時宜。此外,清代著名學者錢泳、李慈銘也都曾對八股文發表過非常負面的評價。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那些給八股文打差評的人,自己本身就是八股文的受害者。他們中有不少人學識淵博,文章也寫的很好。可偏偏在科舉中屢次名落孫山。由於屢試不第,他們就在詩文著作中罵科舉制度、罵考試官、罵八股文。這就好比今天許多人買股票虧了錢,要去罵證監會是一個道理。

當然,八股文確實有很大的弊端,這一點不僅讀書人清楚,連當時的統治階層也很清楚。從康熙、經雍正、到乾隆,關於八股文的存廢之爭就一直沒有間斷。可是最終,清朝的統治階層還是決定堅持採用八股文進行科舉考試,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八股文雖然很死板,但在當時的條件下,卻不失為一種選拔人才的好方法。

首先,八股文考試的內容均出自於四書五經,這些書籍在當時已經很普及了,而且價格也讓大眾都能接受。這樣無論是京城的學子,還是遠在萬里之外的邊疆學子,都有統一的教材。大家就能在同一起跑線上展開角逐,讓寒門學子有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機會。否則,如果考試的內容五花八門,那在當時書籍還不普及的情況下,勢必就會產生教育不公平的現象。富人家可以買大量書籍供孩子學習,而窮人家不僅買不起書,而且在很多地方甚至都買不到書。這樣就等於關閉了寒門學子登上天梯的機會。

其次,八股文有固定的格式,這樣對閱卷的考官來說,也能相對公平、公正的給試卷打分。只要考生的八股文在各方面都符合了規範,考官就不能因個人喜好而將其淘汰。這樣也相對減少了考察舞弊的情況。

此外,八股文雖然講的內容都很空泛,但對提高寫作能力很有幫助。能寫好八股文的人,在寫其他文章的時候往往就是信手拈來。《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對八股文可以說是深惡痛絕,但他也肯定了八股文對提高寫作能力的作用。他曾在文章中寫道:“八股文章若做得好,隨你做什麼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講究,任你做出什麼來,都是野狐禪,邪魔外道。”有人說八股文學的內容都空泛無用。但事實上,明清兩朝統治者採用八股文進行科舉考試,原本也就沒打算讓學生學到經世致用的學科。考八股文的主要目的是在天下學子中,挑選出最肯努力的人。至於具體工作方面的能力,等考上以後再慢慢培養也來得及。只要是願意付出努力、能吃得苦中苦的學子,完全不用擔心他們無法學會具體工作業務。在這一點上,八股文考試其實和我們今天的高考也很類似。雖然今天我們讀書學習的知識很多,但絕大多數是永遠用不到的知識。之所以要高考,就是從中選拔出最努力的學子,而非最聰明的學子。


拿雲919


我國科舉考試從隋朝開始,到清朝末年結束,共延續了一千多年時間。其中,明清兩朝在科舉考試中,採用了一種叫“八股文”的文體。那麼,究竟什麼是八股文呢?

所謂八股文簡單的說就是要將文章分為八個部分,文章的題目必須出自四書五經中的原文,文章的格式、語氣、內容都有嚴格的規定。由於八股文要求考生必須模仿古人語氣“代聖人立言”,考生沒有自由發揮的空間,禁錮了讀書人的思想,這是八股文最主要的弊端。

歷史上對八股文的負面評價很多,明末思想家顧炎武曾在《日知錄》中對八股文作出了這樣的評價:“八股之害等於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於咸陽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餘人也。”這是直接把八股文和秦始皇“焚書坑儒”之舉劃上了等號。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也在《聊齋志異》的不少篇章中諷刺了八股文的不合時宜。此外,清代著名學者錢泳、李慈銘也都曾對八股文發表過非常負面的評價。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那些給八股文打差評的人,自己本身就是八股文的受害者。他們中有不少人學識淵博,文章也寫得很好。可偏偏在科舉中屢次名落孫山。由於屢試不第,他們就在詩文著作中罵科舉制度、罵考試官、罵八股文。這就好比今天許多人買股票虧了錢,要去罵證監會是一個道理。

當然,八股文確實有很大的弊端,這一點不僅讀書人清楚,連當時的統治階層也很清楚。從康熙、經雍正、到乾隆,關於八股文的存廢之爭就一直沒有間斷。可是最終,清朝的統治階層還是決定堅持採用八股文進行科舉考試,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八股文雖然很死板,但在當時的條件下,卻不失為一種選拔人才的好方法。

首先,八股文考試的內容均出自於四書五經,這些書籍在當時已經很普及了,而且價格也讓大眾都能接受。這樣無論是京城的學子,還是遠在萬里之外的邊疆學子,都有統一的教材。大家就能在同一起跑線上展開角逐,讓寒門學子有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機會。否則,如果考試的內容五花八門,那在當時書籍還不普及的情況下,勢必就會產生教育不公平的現象。富人家可以買大量書籍供孩子學習,而窮人家不僅買不起書,而且在很多地方甚至都買不到書。這樣就等於關閉了寒門學子登上天梯的機會。

其次,八股文有固定的格式,這樣對閱卷的考官來說,也能相對公平、公正的給試卷打分。只要考生的八股文在各方面都符合了規範,考官就不能因個人喜好而將其淘汰。這樣也相對減少了考察舞弊的情況。

此外,八股文雖然講的內容都很空泛,但對提高寫作能力很有幫助。能寫好八股文的人,在寫其他文章的時候往往就是信手拈來。《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對八股文可以說是深惡痛絕,但他也肯定了八股文對提高寫作能力的作用。他曾在文章中寫道:“八股文章若做得好,隨你做什麼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講究,任你做出什麼來,都是野狐禪,邪魔外道。”

有人說八股文學的內容都空泛無用。但事實上,明清兩朝統治者採用八股文進行科舉考試,原本也就沒打算讓學生學到經世致用的學科。考八股文的主要目的是在天下學子中,挑選出最肯努力的人。至於具體工作方面的能力,等考上以後再慢慢培養也來得及。只要是願意付出努力、能吃得苦中苦的學子,完全不用擔心他們無法學會具體工作業務。在這一點上,八股文考試其實和我們今天的高考也很類似。雖然今天我們讀書學習的知識很多,但絕大多數是永遠用不到的知識。之所以要高考,就是從中選拔出最努力的學子,而非最聰明的學子。


春暖花開劈柴餵馬


八股文,是明清科舉考試的一種文體,也稱制義、制藝、時文、八比文。“股”是對偶的意思。

八股指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題目一律出自四書五經中的原文。後四個部分每部分有兩股排比對偶的文字,合起來共八股。

八股文起源於宋元的經義,北宋王安石變法,認為唐代以詩、賦、帖經取士,浮華不切實用,於是並多科為進士一科,一律改試經義,寫成與八股文類似的文章。被某些歷史學家視為八股文發展的開端。

八股文歷史價值:

1、真正做到統一思想。大明,大清王朝的覆滅主要因素都要歸結為外部力量的入侵,明清王朝的專制思想統治使忠君思想深入骨髓。

2、給寒門學子一個更好的上升臺階,確立了八股取士的地位。規定出題內容僅限於四書五經,這減小了考試難度,貧窮的讀書人只要背透了四書五經就可以去博取功名,進入仕途,相比於之前的其他王朝,較為簡單。

3、可以杜絕世家大族對於皇家的威脅,從南北時期的豪門與皇家平分天下,到明清時期幾乎沒有了這種情況,加強了中央集權,唐朝的時候也有很多世家大族,對政治影響頗大。

八股文題目,內容,格式都限制太嚴。考生們只是按照題目的字義敷衍成文,因此扼殺了作者的創意。結果造成八股文內容空洞,專講形式,成了文字遊戲。讀書人為了考取功名專研析八股文,但八股文的限制太嚴,而且題目限於經書,束縛了讀書人的思想,程朱義理之學在科舉制度的引導下逐漸僵化。顧炎武言:“八股之害等於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於咸陽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餘人也。”

八股文造成了讀書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竭盡一生精力鑽研八股文的寫法,對政治,社會實際情況缺乏瞭解。而有些讀書人亦對人情世事缺乏瞭解,一旦為官,缺乏足夠的知識來應付民間大小事情,只好委任幕僚師爺及下級官吏決策事宜,使得吏治日漸敗壞,政治難上軌道。


ke006


八股文的出現應追朔到史前文學的孔孟論學,更早則於伏義時代的八卦論學演變進化而來。八股文、正式出現是在明代朱見深年號1464年至1487年定局的。

八股文的基礎必須要以孔子、孟子的語氣入文。其中《四書.五經》是涵蓋文章的中心要求。所以知識面甚廣。

八股文即分成文章的八個分段的。文體格式:由制義而入,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束股八個部驟開始寫作。而八股文的要求十分繁簡,以古體文材入手,不允許自由發揮,句子的長短,聲調高低,都要相對成文。文作的字數也必須限制。八股的後四股必須以兩股排比、對偶的文字標準合起來成八股且在古時還要求科舉考生仿製孔子、孟子的語氣入文,內容不準有風花雪月的典古來褻瀆孔孟的字文。八股還得以四副對子平仄對仗的句子來完成。

可見八股文的難度頗深,但把《四書.五經》背得滾瓜爛熟便成

緣何明清科舉一定要以八股文試生呢?這就涉及到古聖人留下了的許多經典知識,只有熟知這些範文才是可為朝庭服務。而清代源自滿州過來,沒有歷古傳承的體系也便只能照搬明朝的模式了。

這就是明清科舉為什麼要以八股文來試生的原因。


星空89831416


明清時考八股文是大眾化的,因為八股文出自四書五經,老百姓就是讀四書五經了,之前交通不發達,通訊也不發達。考別的,學子們根本不知道,那麼百姓中出類拔萃的有志之士就沒有報效國家的機會了。其實八股文是我們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國之精髓,是國寶。





明月清風本無價


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了,因為到了明清時間,中央集權高度集中,所以皇帝的決策不需要不同的聲音,只需要聽話的奴才,所以科舉此時培養的就是這樣的“人才”,所以科舉考試在1902年被廢除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