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各地的学校都模仿衡水教学的模式?

娱叔漫谈


衡水中学的高考成绩有目共睹的,是我国的高考状元输出点,在残酷的高考面前,每所学校都想让自己的学生拔高点,优秀点,就会效仿衡水中学教学模式。

我觉得衡水中学的教学模式是不可复制的。这是学校,老师,家庭,学生多方面努力的结果。学校制定严格的作息时间,采取封闭式军事化管理,没有节假日,一个月家长只能看望一次孩子。对学生的要求堪称苛刻,会对学生的纪律、内勤、学习态度等多方面考量,与考试成绩一起决定了对班级的奖惩和老师的绩效。

对老师来说,也是能者居之。之前看到网上一篇文章写到,为了更多优秀的老师到衡水中学,开出了极具诱惑力的薪资,年薪50万加一套房子。对于老师来说,努力工作是需要回报的,成绩越高,回报越多,所以老师会陪着学生一起努力,把教育工作做好,尽可能的做到公平,付出了,成绩有了,升职加薪都会有的。他们累并快乐着。其他学校,在这点肯定是不能比较的,没有勇气去打破现有的制度。

家长们认可学校的教育,愿意一同努力,挤着把孩子送往衡水中学。

学生在衡水中学可选择的事物应该不多,只需要拼劲一切去学习,拼搏到感动自己就好了。

衡水中学就是应试教育的产物。


蹦豆创客小程


为什么各地的学校都模仿衡水的教学模式,严格一点说是衡水中学的教学模式。

首先来看看衡水中学的成绩,每年考入北大、清华大学的学生上三位数,本科一批线上线率90%以上。单单这2点就能够让家长趋之若鹜了。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如果没有衡水中学,可能被模仿的就是毛坦厂中学了吧!国内的另一家高考工厂,又被称为高考修理厂的中学。正因为有衡水中学做对比,它才没有成为被模仿的对象。

衡水中学,一个被热捧和非议最多的学校。被热捧因为它的升学率是无可否认的第一,甚至有家长为孩子能够进入衡水中学而放弃自己的颜面;被非议是因为衡水中学的高考工厂模式,被指为拉低素质教育的存在。


不管衡水中学被热捧还是被非议,衡水中学以升学率为第一目标的模式却成为了被模仿的对象。也有很多省内外的中学去到衡水中学参观临摹,甚至一些未能被衡水中学接待的学校会转而到衡水一些其它中学参观。

因为衡水中学的教学成绩正是其它高中用来招生最好的宣传。

如果你有一个即将升入高中的父母,你希望你的孩子上一个升学率很高的高中还是一所普通高中呢?

所以,能够成为升学率高的学校就成为了办学质量的代言,衡中模式被模仿也就成为了必然。



最后,可否了解作为提倡素质教育的家长,你是否会因为升学率而选择学校呢?


逐梦卡拉


假设你给他一届只考二三十分的差生,看还能填出清华北大的优质鸭子不?


各地学校模仿衡水模式有两点主要原因:

1,教育成效评定机制:教育部对学校的评定与升学率直接挂钩,学校重视升学率比家长更甚。一所普通学校考一个名校生,教育部、直属zf,分管zf,每一级都会有奖励,为什么?

而且平时的各种学校款项批复,也都与学校评定直接相关的。比如一个村的中心小学与一个普通完小,同时需要一批课桌置办费。中心小学就会有优先权,款项数额也会更大。

2,针对现代学生的特点:现代孩子信息来源渠道多,娱乐也多,注意力分散,家庭教育不严格,自制力差是普遍现象。

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学生的娱乐,强制性将所有时间精力用在学习上。不能完全批判这种强制性,要看强度是否超过一般孩子的承受能力,平时是否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有没有及时的心理辅导和正常的娱乐放松方式。

事实证明学生在较严格管束环境下能更专注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家长也都用行动支持,从报名分配上,学校也能直观看出家长倾向于愿意把孩子送去校风较严的学校。

因此,站在校方的角度,不管是上对zc,外对社会,内对家长,升学率是硬指标。



衡水模式有可借鉴的地方,但不顾实际情况的模仿,弊端亦很显著。特别是一些公立学校,在不能完全自主选择生源的情况下,将学生按成绩分班。集中所有优秀师资,只注重排名前的奥赛班、尖子班。而排名最末的普通班,基本是放任自流的。

学校只追求最后的喜报内容,能交出几个一本线,根本不顾有多少辍学生。

若要改变这种现状,从体制上进行改革,实行起来很难。

“两害相权取其轻”,虽然目前弊端很明显,但素质教育的实施偏颇,没有掌握好,弊端更严重。所以虽然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一直在喊减负。但学生面对的环境没有什么改变。

这不仅仅是学校单方的问题,是整个社会环境,包括家长家庭教育的问题。


姝子



急功近利,实用主义,是目前家长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可是,你不这样做,别人这样,你只能看着别人考重点,学王牌!

优质高校资源,对于河北考生来说,本就不多,竞争自然激烈。这种形势下,衡水模式应运而生,这也真是没有办法的!

过去很多年,各地的初中,也存在这个问题。为了争夺当地重点高中的名额,竞争也很激烈,有的学校在正常八节课外,开设第九节课,其它学校看到后马上跟进。之后就出现了第十节,十一节,十二节,走读改住宿!周六补课!周日补课!……

如此恶性循环,学生、老师,家长怨声载道!可是主管部门不出手,或是措施不利,学校也没有办法,只能是跟着走,你不跟着走,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就不如别人,最终老百姓就不满意!对你的评价就差!

这种状况维持了多年后,教育部门也总算是想明白了,优质高中资源这块蛋糕,你不进行分配,那就必然出现抢夺!鉴于此,最终的解决办法,就是名额到校。这样一来,各初中学校的压力马上缓解了,不用起早,也不用贪黑了,心里踏实了,不管将来是张三去,还是李四去,反正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就行了!

可是,问题还没结束!虽然重点高中的升学指标到校了,可是名额有限啊,谁冲到前面,就是谁的,既然学校不统一组织冲锋了,那么这个任务,就下放到了家庭!于是课外补习,风起云涌……

那么到了高中,高考招生是以省市级为一个大单位进行的,这个跟初中又不一样了。作为教育部门,总不能在高考上也搞名额分配吧?!

于是乎,衡水模式,应运而生!

大家都在诟病河北的这种高考现状,又都没有办法!

说衡水模式好的,是因为它在抢夺蛋糕活动中,表现优异;说衡水不好的,是说它坏了规矩,一家独大,简直不给其它学校活路!

没有办法!只要应试教育存在,衡水就将永立潮头,其它地区只能望其项背!

有人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河北高考现状就是衡水模式一枝独秀,考的越好,优质初中生源越集中,接下来,高考就更加的好!似乎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

其它地区总在抱怨,如果衡水不这么玩儿,我们的日子可能要轻松许多,大家都轻松一点,有什么不好!名额已经到省区了,大家如果都不加班加点,不是一样吗?!650去清华,跟700分去清华,有什么区别!是河北的考生,不就得了吗!……不行,你这么想,有人不这么想,谁好都不如自己好,吃独食怎么了,有本事你也吃啊!……

没办法,其它地区只能是极力追赶……

河北的孩子好苦!


高考志愿肖老师


严格的封闭式管理和令人叹为观止的高考升学率,衡水中学早已声名远播。


在这里,上课不准喝水,不准走神,期间不能吃零食,每天必须按点熄灯,熄灯后不准发出任何声响,不准留怪异发型这就是军事化的教学,大多学生家长都慕名而来,因为,家长这里就是学生该有的学习模式。




有人曾说,只要进了衡水中学,就是两条腿都迈过了大学的门槛。“不玩命高考他们能怎么办?”,高考,无疑是我们改变人生轨迹的唯一途径,对于我们农村人来说,如果不参加高考,只能在家务农和找个好点的企业勉强维持生活。用三年时间换一个未来,相信没人会后悔。


这就是为什么全国各地都在模仿衡水教学模式。


暖心的人儿惹人爱


朋友的孩子原来没在河北上小学,但是为了适应今后的学习,选择了回河北上中学。7年级的孩子,住校,学校不允许带吃的去,不允许带小刀所以水果都不好带,除了睡觉几乎不允许回宿舍,每天课程安排非常紧,各种考试。不允许家长探视,除了老师允许的几样东西外什么都不让带,带了发现就没收。

这还不是高中,据说因为衡水高中,衡水很多中学都挤破头,从中学就抓的特别紧,孩子们很辛苦,孩子回家一次家长心疼的不得了。


我个人是不喜欢这种模式。千军万马挤高考这独木桥,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掉下去,可是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每个孩子的兴趣不一样学习效率不一样,被标准化的填鸭,真的会让很多孩子苦不堪言。而且学习知识也是有吸收过程的,一个劲的输入,孩子缺乏时间去理解吸收,也会造成部分小孩跟不上节奏。

人不是机器,小孩还是应该有多一些时间空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享受学习而不是被迫学习。衡水中学傲人的成绩,背后是多少老师和学生的辛苦付出换来的,但若大家都实行这样的教育模式,换来的除了高考分数线的水涨船高外,还有很多孩子快乐的缺失。教育分层是必然的,如果所有学校都实行好素质教育,孩子们根本不需要这么累。


牵蜗牛去阅读


没骨气,不努力,瞻前顾后,怎么办教育。


高中理科入门


都想培养应试教育能考高分的成绩单!模仿是没用的,培养应用型人才才是教育的目的,只培养能考高分的学生作用不大!


星球路过的风景


因为校长和教育制度不愿拿自身的生活去冒险,也可以俗称为羊群效应。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西方教育总能教出那么多特别另类的人呢,因为别人注重特长优点专项


夏亦晟


很多学校在模仿衡水模式,只是因为高考模式没有改变,尽管教育提倡学生教育素质话,但是高考的指挥棒却没有变!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多的学校只能是抓分数,更多的出现衡水这样的教育模式,而教育出来的学生都是高分低能,综合素质并不高,能力不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