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發展迅速,那麼將來文科生該怎麼辦?

愛情灰常假


李開復曾經寫過一本書叫《AI 未來》。

可能有人要問了,這李開復是誰啊?他有資格寫AI的書麼?

他還真有,微軟亞洲研究院是他創立的,他是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學會的會員,並且在此後擔任谷歌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創立了創新工場,屬於浪尖的那一批人物。


AI會不會帶來大量失業?


會,就如同火車普及了,汽車普及了,馬車就不見了,所以馬匹飼養和馴化的,馬車製造商,馬車租賃商,乃至於專門清潔馬糞的清潔工,基本上都失業了。

就如同手機普及了,那當年搞BP尋呼臺的那些尋呼小姐們,都失業了。

這是必然的,不可能避免的。這是技術進步的產物,你沒辦法抗衡。


那些工作最容易被AI取代?


很多人錯誤的認為文科生容易被取代,理科生不容易被取代,很抱歉,這是錯的。


別說理科生,即便是程序員都有可能被取代-----尤其是那種重複性工作的程序員。

股票交易員,可能被取代。

司機,可能被取代。

那些簡單的財經新聞的播報員,比如說簡單新聞類的。

比如說客服很容易被取代。

比如說電話銷售可能被取代。

等等


實際上互聯網對於中國改變已經夠大了,20年前,誰敢說網絡購物就能代替傳統商場,你一定會被笑話,10年前,如果誰敢說移動支付,用手機刷一下就能取代現金,那一定會被笑話,現在基本上都實現了。


你知道現在中國應用AI應用最廣泛的地方是哪嗎?說起來可能你會覺得笑話,就是那些打給你的那些騷擾電話,現在的騷擾電話相當多是無人運行的,整個流程就是這樣的

通過用戶的的語音來判定,都已經搞到這個程度了,以至於CCTV都曝光了這些人工智能的騷擾電話。

當然,這是低級的人工智能。


複雜的,綜合性工作,不會被取代


回憶一下,20年前,電腦普及的時候,是怎麼替代人類的?電腦替代了一部分機械工作,但是更多的人使用電腦來輔助工作,電腦是一個工具,AI也是。

傳統的插畫師用畫筆去畫。

後來的插畫師用PS去畫。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畫畫本身沒有被替代,但是畫畫的方式被替代了。

AI也是,AI可以一秒鐘畫100張畫,但是誰來判定哪一副畫合格,卻是在人類手裡。


同樣的,AI當醫生,可以判定精確診斷病症,但是隻有醫生才能真正的下決定,因為治療絕對不僅僅是精確的診斷,它需要綜合很多情況。

越是牽扯到複雜的,而非單一的工作,需要人類綜合判斷的,恰恰是不會被AI取代的。


情感類,交流類工作不能被取代


比如說老師。

是的,即便是現在,小朋友可以通過看視頻來進行學習,但是能替代老師這個職位嗎?

即便是老師講的和視頻裡面一模一樣,你認為這些可以替代老師嗎?不可能。


社區服務,做銷售,律師,廣告,護士,育兒,護理,製片人等等這些牽扯到和人打交道的,都不會被取代。


記賬會計可能不會存在,但是深入瞭解行業和企業的管理人員以及CPA卻依然存在。

做重新醫院檢測的醫生可能不會存在,但是需要大量經驗判斷的主治大夫,依然存在。


簡單的說:

需要做複雜的,綜合性判斷的工作,會一直存在。

需要做人與人交流的工作,會一直存在。


而不是涉及到文科或者理科的,即便是理科,只要是單一的,重複性的工作,照樣被淘汰。


李建秋的世界


於2016年,美國億萬富翁Mark Cuban在紐約的演講上說:

「在未來十年,哲學將比計算機科學更重要。人工智能將大大改變就業市場,人類不斷努力自動化這類自動化機械,它會變得愈來愈聰明,以至有一天會自我編寫程序,會因時間的增長會變得愈來愈不需要人類。不要去思考它到底會不會取代大部分人的工作,因為我告訴你,它一定會,重點在於誰會流離失所?在人工智能的影響下,大量學科將在未來變得毫無價值,而能夠讓我們學會思考大局、批判與評估的學科──譬如哲學──就會變得愈來愈價值了。」


哲學是人工智能無法取代的科目

未來人工智能普及化後,許多你想像或無法想像的職業都將被淘汰或逐漸淘汰。一般機械化或熟能生巧類的工作就不詳述,連會計事務﹑銷售﹑市場部﹑基本法律事務﹑醫療診斷﹑外科手術或什至更多意想不到的職業都將大受影響。作為文科生,你應當自尋出路,未雨綢繆,在你的職業或事業未受到太大影響前,先學習更多人工智能不能取代的技術或學問。例如其一,就是上述提到的哲學思維和批判能力,這便是人工智能在短期內無法取代人類的技術。


人工智慧的好處與人類的思辨

未來科技發展趨勢大多趨向智慧化、智慧化與享樂化,在生活上,變得更便利快捷;在經濟上則繼續促進生產者與消費者的緊密聯繫,降低成本,提高消費,加快運輸,使資本的流動性變得更快速;而在文明上,則繼續突破在生物、宇宙、能源與資源上的瓶頸。而未來一切智慧化則會貫通了生活、經濟與文明,使其在各領域都得到進步。


科技和任何經濟政策一樣,都是雙面刃

不管科技發展如何,本質上,科技發展趨勢或可分為「強化現狀」與「突破上限」兩大類:無限能源、無限食物、無限水源、乾淨空氣、長壽、無疾苦、便利快捷、完美基因、一個能合理解釋一切的終極理論,或許都是人類夢寐以求的未來。說到底,亦即「掌控一切」、「達到全知」的過程。而從經濟學角度出發,所有政策都是一把雙面刃,猶如科技帶來的便利與突破亦同樣是一把雙面刃,牽涉的問題將滲透到道德、社會、文明基礎的根源,而漠視後果將比後果本身更可怕。

這不單是文科生,甚至整個人類文明都需要思考的哲學問題。


澳門作家何卓倫


美國是當今世界上人工智能最發達的國家,但這個國家卻是“一個國家的人工智能越發達,文科作為一個分類知識體系在國家中的綜合作用顯得就會愈發重要的最好詮釋。”美國很強大!它的軍事、科技、前沿構想很發達,令對手生畏,不寒而慄,這些成就都是源於這個國家的理科起了主導作用;但同時美國風雨飄搖,搖搖欲墜,它的同盟體系、誠信度、外交、經濟模式,金融體系等等主要由文科起主導作用的方面已經出現了嚴重問題,甚至國際上有觀點認為,哪怕2020年美國換了總統,美國可能再己回不去了。再看看今天的波斯灣,美國現在的人工智能很強大,卻不敢對伊朗動手,因為它的文科出了重大問題,不僅嚴重拖了人工智能的後腿,還使一個強大的國家陷入了左右危難的困境之中,人工智能很厲害,作用非常大,但是一個國家只要人工智能而不重視文科,美國今天的狀況,就是明天它的翻版。所以,將來無論人工智能如何發達如何了不起?但它始終離不了一個需要同等發達的體系,那就是文科。


看穿歐美


我家孩子也是學文科的。心裡著急哦!好像文科的專業全部都亮黃牌或者紅牌了,後悔當初沒有堅持讓孩子選理科。明年,就算考個高分也沒意義。還有出路麼?


金豬婆867


文科生可以去當官,做記者,經商,做主播。


逆轉天堂


文科生只有掃廁所去囉,不想去的話就去美國囉,誰叫美國是文科生的天堂呢!


河血


修生養性!修仙


世界flogging


人工智能替代的是理科生 文科生如果從事創新 創造性的工作很難被取代 比如當一個西瓜視頻的v log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