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陽谷縣都是平原,大山才能藏老虎,《水滸傳》裡的武松打虎可信嗎?怎麼看?

葉華東南武當客家旅行


等一會兒再回答問題,先說一說我們滄州。

我們滄州的知名度,小說《水滸傳》起了一定的作用。

滄州,林沖發配的地方,通過小說的描寫,滄州這地方,又有山又有林,就是那個著名的野豬林。

其實滄州是華北平原的中心地帶,哪有山哪有林?

小說就是小說,場景、人物、故事,作者都可以添加的,水滸有歷史記載的就36個人,硬生生又添加了72個人,湊成了一百單八將。

武松打虎的陽穀縣,沒有山不要緊,作者可以添加場景,沒有虎也不要緊,作者可以添加一隻吊睛白額大蟲!

你說什麼?不可信?

嗨!你怎麼把小說當成報告文學讀了!喝醉了酒的小夥子武松真能打死一隻老虎?酒量再大,他能喝18碗酒?

小說就是小說,別當真。


漫譚文史


景陽岡佔地並不是很大,山崗也不是很高,最高處,離地面也就是四米左右。

但是在宋代,人口稀少,長期沒有人居住和進入,有老虎和其他野獸存在是完全有可能的。

據《陽穀縣志》記,當年這裡岡阜起伏, 草密林茂,人煙稀少,野獸出沒。今日的景陽岡已成一片沙岡,周圍炊煙裊裊。

現在,平原地區當然不可能有老虎出現,但在一千多年以前,是完全可能的。


柳生飄雪


北宋時期,陽穀縣內有沒有景陽岡,都是個疑問。而現在的陽穀縣境內確實有景陽岡,就在縣城城東16公里張秋鎮境內。此處已被作為“武松打虎”的風景名勝,吸引遊客觀光遊覽,娓娓講述武松打虎的故事。

從現在的景陽岡看,雖然很符合《水滸傳》中的地理位置。但是,其場景似乎滿足不了施耐庵寫書的需要,這座小山丘很難藏得住老虎。也就是題主所講的,山東陽穀縣都是平原,只有大山之中才能是臥虎之地。那麼,武松在此打虎就值得懷疑了。

那麼,是不是又是施耐庵寫錯了呢?我覺得,武松打虎作為文學創作的故事,情節可信,但地點卻是虛擬,“景陽岡打虎”大有深意。

施耐庵的地理是體育老師教的?

先別說景陽岡藏不藏得住老虎,只要稍微理一理武松是如何繞道到陽穀縣的路線,就會發現,武松在陽穀縣景陽岡打虎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北宋時期有清河縣,位於河北省中部,隸屬邢臺市管轄。武松若要去清河縣,便可從滄州出發,沿東南方向走就可以直達。按照現在交通距離,兩地大概只有500裡左右。北宋時期也有陽穀縣,隸屬山東聊城管轄,《水滸傳》中,陽穀縣屬東平府治下。這樣,武松若要是真的在陽穀縣打虎,則必須先走700多里地到陽穀,再折往東北方向,至少還有600里路程。原本只要走500裡就可以到家了,武松卻不辭辛勞,情願多走800裡,等於是專程去陽穀縣景陽岡打虎。

然而,書中卻說,武松根本就不知道,也不相信景陽岡有隻大老虎來等著他去打。所以,武松也絕對不會如此愣頭愣腦的走道,這簡直就是南轅北轍。既然如此,是不是施耐庵地理課沒上好,是體育老師教的呢?不是。

《水滸傳》中反覆講,清河縣時陽穀縣鄰郡的一個縣。陽穀縣的鄰郡就是東昌府,沒羽箭張清把守的州府。這樣的話,施耐庵在書中不止講了三次。為何這般絮叨?

作者的意圖實際上非常明白,就是告訴讀者,此清河縣非彼清河縣,是一個虛構的地名。從武松打虎的結果,以及其中的深刻寓意來分析,“清河縣”就是“海晏河清”的意思。這個含義涉及《水滸傳》的主題,此處不多講,單道武松在景陽岡打虎的事情。

大概,北宋時期應當有景陽岡這個地方,施耐庵準確的描述了它的地理位置,就在陽穀縣的東面不遠處。而且,東昌府也可以從這個地方入境。這樣仔細的描寫,施耐庵的地理難道是體育老師教的?

那麼,施耐庵為何一定要寫“景陽岡”武松打虎呢?

景陽岡有何寓意?

我們不妨先讀一讀原著,來看看施耐庵為何要把武松弄到景陽岡去打虎。

第五十三回“入雲龍鬥法破高廉,黑旋風下井救柴進”中寫道,梁山泊打破高唐州,殺了高俅的堂兄弟高廉。消息傳到京師,高俅非常氣憤,準備在第二天早朝時奏請宋徽宗派兵佂剿梁山。到了第二天清晨,書中寫道:

次日五更,在待漏院中,專等景陽鐘響。百官各具公服,直臨丹墀,伺候朝見。當日五更三點,道君皇帝升殿。

第六十六回“宋江賞馬步三軍,關勝降水火二將”中,也提到了宋徽宗早朝的事情,書中是這樣寫的:

次日五更,景陽鐘響,待漏院眾集文武群臣,蔡太師為首,直臨玉階,面奏道君皇帝。

原來,景陽岡隱喻“景陽鍾”,武松打虎的真實地點卻在這裡!

南北朝時期,宋元嘉二十三年,便於南京市雞鳴寺南古臺城內的景陽山建景陽樓。唐代張九齡有詩云:“南國更數世,北湖方十洲。 天清華林苑,日晏景陽樓。”

南朝宋的都城建康,也就是現在的南京市。宋文帝建景陽樓,置景陽鍾,大概的用意與《水滸傳》所講的差不多。

因此,景陽岡因為有“景陽”二字,而被施耐庵選中作為武松打虎之地,其寓意不言而喻。也因為此,施耐庵才讓武松經過陽穀縣,從陽穀縣前往清河縣。

其實,東平府境內沒有清河縣,施耐庵卻是借這樣一個地名,隱含打虎的寓意:景陽岡之虎被打死,自然就“海晏河清”了。那麼,施耐庵要借武松之手,打死哪隻猛虎呢?

武松打虎為《水滸傳》點題

說《水滸傳》只反貪官不反皇帝,其實是一種被續書《徵四寇》誤導的誤讀。施耐庵在這部書中,旗幟鮮明的反皇帝。綠野老道曾經以梁山戰爭,以及施耐庵在“楔子”中的立意等方面,解讀過《水滸傳》反皇帝的主題。其實,武松打虎也是在這個主題下的一個精彩故事。

上文講到,景陽岡暗喻“景陽樓”,景陽樓的鐘聲敲響,就是皇帝要召集大臣議事了。可見,景陽鍾只有皇帝下令才可以響起。所以,武松的打虎之處就是在皇宮禁地,景陽岡不過是文本故事的需要被挪用了而已。

梁山好漢曾經兵打青州,殺了慕容知府。這個慕容知府來歷不凡,他的妹妹是宋徽宗的貴妃,貨真價實的國舅爺。打死皇親國戚,等於是向宋徽宗宣戰。但是,宋江畢竟沒有打進皇宮,武松打虎在前七十回書中,似乎只是施耐庵反皇帝思想的一種表達。但是,有沒有可能在後七十回書中,武松真正的進了皇宮,痛打了皇帝呢?

這個可能性很小,按照歷史真實,梁山好漢最終投降了朝廷。以《水滸傳》第三十一回“武行者醉打孔亮,錦毛虎義釋宋江”宋江與武松在孔家莊分手時的對話來分析,武二郎也隨同宋江招安了。當時,武松說:“天可憐見,異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時卻來尋訪哥哥未遲。”

半個月後,宋江、武松正式分手,宋江囑咐武二道:

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攛掇魯智深投降了,日後但是去邊上一槍一刀博得個封妻廕子,久後青史上留得一個好名,也不枉了為人一世。

所以,武松一定會在七十回之後的故事中,與魯智深、楊志一道,在小種經略相公帳下抗金。《三朝北盟會編》中,就講到了“招安巨寇”先後擔任了种師道、种師中手下的先鋒敢死隊隊長,參加過徵遼和抗金的戰鬥。同是二龍山的頭領,又有魯智深這麼個與種氏經略相公淵源很深的人物,這三個人攜手抗金是大有可能的。

梁山作戰以馬軍為主,步軍頭領很少單獨領軍作戰。但是,宋江攻打曾頭市的時候,專門派了魯智深、武松兩員步將率領一支兵馬攻打正北大寨。攻打曾頭市,是梁山抗金的前哨戰,這也為施耐庵有可能寫武松抗金的故事提供了線索。

金兵入侵後,武松是不是參與了京師保衛戰,然後在景陽樓誅殺奸賊呢?七十回故事已經無法探尋,假如武松真有這樣的故事,那麼,景陽岡打虎就十分的完美了。

據說,武松打虎是有原型故事和原型人物的。其中之一,便是杭州有義士武松,殺掉了有“蔡虎”之稱的蔡京之子蔡鋆。另一個原型則是施耐庵的表兄弟,張士誠手下大將卞元亨打虎事蹟。施耐庵也大有可能點化了這兩個原型故事,同時又賦予其深刻的寓意,為《水滸傳》反皇帝這個主題服務。


綠野萍蹤01


當然可信,有句話叫:蒼桑鉅變,蒼海變桑田。在歷史的長河中,地理環境也在不斷的變化,沒準陽穀縣曾有過大山。景陽岡雖然不大,但藏幾隻老虎還是綽綽有餘。再說山東南部就有大山,李逵還一口氣殺了四隻老虎呢!所以武松打虎是可信的!



歸去來兮丨


山東陽穀縣都是平原,大山才能藏老虎,《水滸傳》裡的武松打虎可信嗎?怎麼看?答:可信,決對可信。人們在評論評說時一定要儘可能的迴歸歷史,迴歸本源。你現在看到的地理是否和以前已有改變,你看到的路是現在人走的路,而不是以前先人走的路。而你在開著寶馬,走著高速,聽著音樂,觀看著谷歌北斗地圖,衛星地圖在導航時,而先人雖然比你不笨,但是別說是普通的人,就是老子,孔子,各位聖賢,還有那釋迦牟尼,基督耶穌也會如傻痴一般。莫非聰明非你莫屬。歷史在進化,科技在演變。而那宋朝的開封洛陽,大名府等等,這些個城域雖然都還存在,你看有那個城還在耀眼。河南的鄭州現在是河南老大,那要是在宋朝,在元朝,在明朝,在清朝又有幾人知道。而那大名鼎鼎的首都北京,在宋朝有嗎?有名氣嗎?而那現在世界知名的上海灘,還有現在的深圳有嗎?就是那青島大連的歷史發展才有多少年。所以人們在看古代的一些東西時,不要隨便懷疑,隨便按現在的生活,現在的道路,現在人的能力,去把古人評判。雖然水滸傳也是小說,也會如現在之人一樣,對於一些人物事情也會有所改編塑造。但是它也要經的起古人當時的人的評判。而我今天拿一個最現實的狀況情景來說明一下;如,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那個村沒有河塘,那個村沒有飲用水井,現在還有嗎?而那過去被嫦娥嫌棄的烏鴉,過去那一飛一落就是一大片,現在還有嗎?而那算賬的利器算盤,現在還有幾人在使用,可以說隨著歷史的進化都會進入博物館。所以博物館就是讓人明白古人,你的祖先是怎麼樣生存的。所以人們要尊重歷史,尊重先人。有些事情不是拿你的今天和你現在思考問題的方式去能揣摩膩測過去的。回答完畢。


鶴舞蘭天逍遙客


這是沒讀過愚公移山造成的。

王屋山比景陽崗大多了,山綿延千八里,一個老頭給挖的,嚇壞老天爺,由是怕山平成碎石頭,老天爺令兩神將搬走了王屋山。

崗僅大土包,宋朝後民眾用土給用沒了,包括野豬林,當柴燒,到如今都沒了,就是人口增多了。

所以不能用今天看到的景象,說古時沒有。

去你多年曾去過的城市,看看還認路不,可找到原最常去的地方不。變的太巨大了。

魯迅的祥林嫂裡,狼把她孩子叼走了,1972年南方採茶女被豹子咬傷,都是在村邊發生的事。

看中央電視臺動物世界,豬把豹子挑飛很高,豬認識大豹小豹的,剛離母豹獨立生存的小豹,豬敢跟它打架的,大豹見後必逃命的。

若是吃奶的小虎仔,可愛的樣子,你還想抱抱玩一下呢。

武松若真徒手打死了虎,那虎必是剛獨立生存,遠離母虎地盤的小虎。

小說不是用來當史讀的,只為好好好,吹的玄乎看的。所以玄幻達神話,就是頂級寫手了。

別把假,當真了。

悟空問看後咱也在其上留上點啥。


味哎兒


古時候,在中原廣大地區,有許多因大洪水衝擊形成的沙土丘陵,有些很高很大,日久天長,上面長滿草木;其形狀非今日人工造景可比。這些丘陵有的地方稱崗或崗子。這種地貌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末還可見,在後來的擴大農田大搞平整土地活動衝逐漸消滅。關於這些,從老輩農村人家的口中便可得知。

再,古時中原地帶城鎮稀少且人口不多且交通不便。那時的野生動物很多,其中不乏虎豹狼豺等兇猛的大形動物。在六十年代初期,在山東河南河北平原地區的荒蕪地帶,如荒灘、河灘、亂崗、次生林地等地方,還有過豹子出現的紀錄。

所以說,無論武松打虎的故事真假,當時的環境可以有虎。


好山好水好心情3


先要說明一下,歷史上老虎不只生存於深山之中,只要是人跡罕至的地方,有老虎可捉到的動物生存,那麼就有可能有老虎生存。常說深山藏猛虎,這是因為深山相對而言人跡罕至的緣故,雖說老虎是百獸之王,但人類生存稠密的地區,由於人佔了老虎的生存之地,老虎自然會少起來甚至絕跡,現在世界上老虎處於瀕臨滅絕,不就是由於人類佔據了老虎的生存之地嗎。如果平原上森林茂密,草木叢生,人跡罕至,那麼在歷史上做為百獸之王的老虎也會生存於此。

山東陽穀縣地處魯西平原,黃河之北,但境內有沙崗。景陽崗位於陽穀縣城東16公里處的張秋鎮境內,據陽穀縣縣誌記載,當年這裡崗阜起伏,草密林茂,人煙稀少,野獸出沒,完全適合老虎的生在條件。

那麼在北宋時期,陽穀縣是否會出現人煙稀少以及草密林茂的情況呢,這裡需細分析一下。據記載北宋鼎盛時期,人口有8500萬,這個人口數量放在當時的世界上看,人口算是多的,但與現在比較,宋代全國人口還不及現在山東一個省的人口多,因而在當時除了城市,全國大部分的地區與現在比較,都算是人煙稀少,即然人煙稀少,勢必造成全國大部分地區森林覆蓋率很高。由此看來,當時的陽穀縣有大面積的草密林密並非虛言。

可以這樣說,在北宋時期,全國各地都會有老虎生存,當時老虎不但會生存於山區,也會生存於平原,也會生存於山東陽穀縣這個地方。

老虎有了,那麼武松真的能打死猛虎嗎,我覺得要搞清這個問題,不能以現代人做為標準來討論,因為現代人生存於更優越的環境裡,人的身體力量早已不如古人。古人生存於野獸多的時代,在與自然與野獸的拚殺之中,身體力量會更強,再加上那時處於冷兵器時代,常練武勤操勞是常態,通過練習武術,過去的人戰勝野獸包括老虎的能力更強,而且武松放在當時,也是武林第一高手,因而打死老虎是非常可能的。

《水滸傳》做為一部現實主義的小說,又是四大名著之一,其塑造的情節雖多為虛構,但其所寫的事不會是憑空想象的,其所寫的事大都有生活原型。武松景陽崗上打死猛虎這樣事,定在實際中發生過,雖不見得是歷史上真實的這個武松做的,但歷史有人真實地打死過老虎這樣的事,作者為塑造武松這個英雄形象,把事放在了武松身上。

可以肯定地說:(一)北宋時全國都有老虎生存,陽穀縣也生存著老虎;(二)古代的人比現在的人更能戰勝猛獸,古代人中的強者是可以打死猛虎的;(三)人打死猛虎的事,歷史上真實地發生過。這幾點說明,武松打死猛虎的事是真的,即便武松未做過這樣的事,也有人曾打死過猛虎。

(圖片來自於網絡)


春日之虎


《水滸傳》畢竟是小說,其中很多地理位置以及人物故事都是作者杜撰。“武松打虎”這一經典橋段,就是作者施耐庵為了塑造武松這個人物形象的勇猛無畏杜撰而成。



作者施耐庵自己編撰了武松打虎這個故事

當時施耐庵隱居在淮安專心寫水滸這本書。有一天,為了尋找創作靈感,他就在村裡四處閒逛散心,突然見到山坡上一人一狗正在打鬥,原來這條大黃狗偷了廚房的肉骨頭,廚師武阿二找到黃狗要教訓它,一人一狗你來我往,打得好不熱鬧,最終大黃狗被武阿二用棍子打得狼狽逃跑。在旁邊看了全過程的施耐庵,靈感大發,趕緊回到家中進行加工創作,這就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水滸中“武松打虎”的故事。

作者施耐庵寫武松打虎這個故事可能還來源於北宋一個真實的事件


當時,社會上流傳著一個武松捨身殺貪官的真實故事。這個武松是一個提轄官,因為他的上級知府不僅貪贓枉法,而且還草菅人命、荼毒百姓。嫉惡如仇的武松在多次規勸毫無作用的情況下,憤而將知府給殺了。雖然為老百姓除了一害,但武松私自用刑,殺害上級,因此也被官府處以極刑。儘管武松身死,但他捨身殺貪官,為民除害的事蹟卻流傳開來。

綜上所述,水滸裡的武松打虎這個故事是作者施耐庵根據道聽途說自己杜撰而成,並不是山東陽穀縣真的有個叫武松的人打死了老虎。


本文參考文獻:《水滸傳》、《施耐庵傳》、《宋史》


墨雪問心


按常理來分析,老虎應該有,尤其在幾百年前的陽穀,森林荒野地帶,有老虎正常。

有身高過丈的武松就不正常了,古人的身高體重肯定要低於現代人,因為遺傳基因進化的原因。

老虎體重近千斤,人類的體重一般不到二百斤,超重的人也不會有運動能力,靠捕食狼鹿羊類為生的猛獸,人根本不是對手,就像體重過百斤的藏獒,人類赤手空拳也不是對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