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外國人普遍更加自信,其實從小培養的差距,父母要注意

通過一些視頻資料或日常生活中的對比, 我們都能發現外國人普遍會更加自信一些。這是為什麼呢?這其實從小孩子領導能力的培養有很大的關係。

領導力是一個非常常見的詞,多數人會認為這是大人才需要培養的,孩子還小不需要。但其實上不是這樣的,而領導力也不能單純地與領導或權力掛鉤,它對於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一種關鍵能力。這一方面的能力男孩會相對女孩更突出一些,就算他們的性格各異、環境不同,但總有某些方面是擁有領導潛力的。

為何外國人普遍更加自信,其實從小培養的差距,父母要注意


在很多發達國家,對於孩子這方面的培養往往是從小開始的;而在我們國家,很多大人會忽視孩子這一方面的培養,因為我國家長普遍認為擁有領導力是大人擁有的權限,跟孩子沒有關係。但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孩子同樣需要培養擁有領導力。擁有領導力的孩子往往更具有人格魅力,能讓孩子變得更加的自信、從容,在人際關係和情緒管理上也更加地從善如流,他們會變得越來越優秀。

相比於成績來說,領導力更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很多家長喜歡用成績來將孩子分成三六五等,好像只要成績不好了,這個孩子就變成壞孩子一樣。

前幾日兒子班上舉行了家長遊園日,邀請班上家長參與孩子的“一日教學”。我跟阿奇媽媽坐在一起,期間一直覺得她臉色不是太好,過後問了才知道是因為課外活動阿奇不積極的原因,阿奇平時成績好,他媽媽以為他其他事情同樣優秀,卻沒想到在班級中竟是這樣的。

為何外國人普遍更加自信,其實從小培養的差距,父母要注意


其實活動組長是老師提出課題後,由孩子自主競選的。期間很多孩子表達了自己對主題的理解,並給出競選理由,包括我兒子也是,都非常積極主動。而在這個積極的畫面之下是阿奇一個人坐在旁邊低著頭,好似害怕老師點到似的。

特別是對比了鄰居家的阿琳,差距更是大了。在大家爭吵不休的過程中,阿琳站了出來說:“小夕力氣大,可以幫助大家搬東西;阿翔畫畫好,可以負責主題海報。各自分工做各個部分的負責人,再由統一一個人來把控就好了。”阿琳的話圓滿解決了同學們的爭執不下的問題,而老師也看到了阿琳的領導力,任命她為總組長。

為何外國人普遍更加自信,其實從小培養的差距,父母要注意


阿奇的媽媽認為自己的孩子非常不主動,很生氣。其實這就是領導力的缺失,成績再好也沒有用。

領導力有別於學習成績的影響是:它是一種當孩子面對困難時學著怎麼解決,且影響他人的積極力量。它可以推動自己及周圍的人事物朝積極的方向發展。

領導力領導的並不只有別人

很多人會將領導力歸咎為一種領導別人的能力,但其實它更是一種學會如何領導自己的能力。

謙讓是一種傳統美德,而中國式家長和老師教導孩子時就愛將“謙讓”掛在嘴邊,而這樣的教導久而久之就容易讓孩子變得只會一味的謙讓,從而喪失了積極主動性,不愛也不敢出頭。從而喪失領導能力的培養。

為何外國人普遍更加自信,其實從小培養的差距,父母要注意


孩子的管理能力會隨著年齡的成長慢慢的覺醒,最開始是從管理自己開始的。而隨著時間的遷移,這種也就會越來越強,最終演變成自身的一種優勢,這會給領導能力的養成打下良好的基礎。家長與老師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這種能力的養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矯枉過正。

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養成後,自我領導能力也就慢慢開始形成了。自我領導能力的養成有助於孩子領導別人,畢竟如果連自己的管不好了,憑什麼去領導別人。


想要培養孩子的領導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

1.教會孩子體現自我價值

要幫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學會如何實現、體現自我的價值。家長可以多開發孩子身上的有點,並給予鼓勵。多與孩子溝通,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為何外國人普遍更加自信,其實從小培養的差距,父母要注意

2.教會孩子學會傾聽

雖然孩子年紀小,但家長還是應正視孩子,學會傾聽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讓孩子善於表達自己,也學會傾聽別人。

3.讓孩子多參加社團活動

多參加社團活動可以讓孩子學會如何合作。比如打籃球、踢足球等都是不錯的活動,能讓孩子在過程中明白團隊與合作的重要性,從而培養領導力。

為何外國人普遍更加自信,其實從小培養的差距,父母要注意


好的領導力並不是只能領導別人,更是對自己的自我管理與領導。讓自己變成更好的人才能去更好地領導別人,這是該教給孩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