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东路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207)——十位防控人员、十个故事

南京东路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207)——十位防控人员、十个故事

在南京东路街道2.4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正在进行,参与这场“战役”的“战士”,来自街道的方方面面,有机关公务员,有居委干部,有城运系统工作人员,有第三方聘用人员,也有楼宇物业等。今天,让我们走近他们中的10位,聆听社区防控疫情一线的人和事。

01

我是南京东路街道福海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李剑明。

年初一晚上9点多,我接到区防控办的来电,通知我们居民区配合做好2名武汉回沪人员居家观察工作。说实话,压力蛮大的。福海居民区共有8个商品房小区和1个二级旧里,又地处市中心,人员进出很频繁,排查和管理难度相当大。恰逢过年,除了排班上岗的同事,其他居委干部都在家休息,辛苦了一年,实在不忍心让他们出来。让我感动的是同志们都很配合,没有一个人向我提出“特殊情况”,全都主动放弃休息时间,第一时间回到宣传告知、清洁家园、发动群众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我也在接到通知后立刻从家中赶回居委。因为要上门与2名居家隔离对象沟通,这样有一定风险的时候,我觉得我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我就应该先上。其中1人在核实相关情况后,表示接受劝说,愿意配合居家隔离观察。另外1人就比较麻烦了,由于预留的联系方式有误,想要找到他可真是不容易。好在最终还是联系上了,得知其已回安徽老家,目前身体情况并无异常。我耐心告知他要留在当地居家观察,不要外出,对方也表示认同。忙完这些工作,我看了一眼手机上的时间,已是次日凌晨一点。这个年过得不容易,但我相信,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战胜这场阻击战。

02

我是南京东路街道振兴居委会主任李苏爱。

接到疫情防控工作通知以来,我们全体居委干部始终坚持奋战在抗疫第一线,挨家挨户排查重点地区来沪人员信息。

年初四,得知有一辆“鄂”牌车车主就住在我们居民区短租房内的消息,我马上向街道报告,然后想方设法联系到车主,告知他和家人必须居家隔离14天,不要出门。这段时间,我加了车主微信,和他保持密切沟通,持续关注这一家五口的动态和身体状况,还给他们孩子送上了学习用品和玩具。居家隔离对象的生活垃圾处理是个问题,一开始,我们居委干部每天上门为这一家倾倒生活垃圾。但我觉得这也不是长久之计。作为区人大代表,我向环卫部门反映了这个问题,得到了部门的高度重视,很快就落实了解决方案。现在每天都有专业人员上门收集居家隔离人员的生活垃圾,有专用车,这些垃圾也会与其他居民生活垃圾分开处理。

眼下,我又忙着联系物业公司,经过协商沟通,关闭了小区部分大门,尽量减少出入口,同时落实门岗24小时对外来人员的登记制度,全力应对外来人口返沪高峰,守好社区疫情防控这道“门”。

03

我是南京东路街道房管办主任杨克勤。

今天一早我又走访了19个居民区,逐个查看所有小区的出入口情况,并和居委会现场研究出入口封闭和门岗值守方案。南京东路街道老旧小区占比高、背街小巷多,为进一步加强对外来人员进出管理,我昨天连夜制作了各居民区的街坊图,今天实地查看,确保下班前整个街道的每一道小区大门、每一名外来人员都得到有效管控。明天我还将带领房管办的同志联系对接商务楼宇物业。如果说老旧小区多是南东的一大特点,那商务楼宇密集则是另一大特点。面临即将到来的企业复工潮,我们要竭尽全力对63栋商业楼宇开展动态排查和告知,不漏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防控隐患。我非常想念我春节期间刚刚过世的母亲,如今,我只有全身心投入到这场疫情防控战役中,履行好一名共产党员的应尽职责,来告慰离世的亲人。

04

我是南京东路街道网格中心的冯晟。

我负责街道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作。今天是防疫工作上岗的第12天,从除夕那天开始,我从未停歇,因为接到的居民来电数,多达往年同期的10倍。反映的问题大都与疫情相关,比如“口罩荒”、外地人员返沪等,能够明显感到居民的恐慌和不安。我要做的就是解释宣传好疫情防控政策和知识,提醒他们加强个人防护,安抚他们的情绪。目前回访满意率近百分之百,我感到非常自豪。

面对疫情,街道组建了一支突击队,从1月29日开始,突击队对辖区内的日租、短租房开展集中排查和整治。这次的工作强度非常大,目前我们已经上门检查62户,取缔违法群租21户。期间不仅要对房东、租客做好解释,更重要的是要仔细核查每个人的身份信息、近期出行情况等,工作量非常大。这次和我一起加入突击队的还有街道网格中心、城管中队、绿化市容所的同志,同是90后的我们一起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觉得越是在关键时刻、紧要关头,越能锻炼人。我们愿意冲在基层防“疫”的第一线,接受党组织的考验!

05

我是街道绿化市容所的殷文。

疫情防控期间我负责数据汇总工作。每天,我一是要接收街道19个居民区排摸的外地来沪人员数据,整理居家隔离观察人员信息,汇总整理后做成表格,和社区卫生中心对接,并统计每日新增和解除隔离人数;二是要根据当日统计数据和欣谊公司(环卫作业公司)联系,确认第二天上门收运居家隔离观察人员生活垃圾的时间,然后和居委沟通,协调对接人员和收运时间地点;三是要和多个部门进行数据互通,整理每日口罩发放数量以及单位复工情况数据汇总。面对庞大的数据量,整理时需要格外细致和耐心,因为这些数据是防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级部门决策的重要依据,绝对不允许出错。

面对疫情、面对危难,身为共产党员、身为基层工作人员,我们义无反顾必须冲在第一线。虽然从大年夜开始值班到现在,已经连续十余天了,但是能够为疫情防控尽点微薄之力,辛苦一点不算什么,居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才是大事。

06

我是街道城运系统的一名社工,我叫曹佳琛。

面前的这块街道辖区显示屏,由街面上各处的监控探头连接过来的画面组成,一旦发现街面上有特殊情况,我们会立即派单处置。现下疫情防控是最紧要的任务,我要做的就是和我的伙伴们24小时不间断地巡视大屏,做好街面管控,确保辖区环境整洁和秩序井然。记得那天巡屏的时候突然看到辖区一家便利店前有人员出现了呕吐不适的情况,需要马上送医就诊,我们马上派人前去了解情况,得知该名人员为湖北籍。为避免引起恐慌,我们的特保人员第一时间赶往现场,一边拉起警戒线维持现场秩序,一边向附近群众普及防护知识,等待民警和医护人员的到来,所幸该名人员并无大碍。疫情面前,人人有责。我们必须冲在这场战“疫”的第一线,为社区筑起一道安全“防火墙”!

07

我是南京东路街道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的沈宇贇。

前不久,我成为了街道的一名楼宇“首席联络员”。我们街道商务楼宇多、入驻企业多、白领员工多。为了应对节后返程高峰和企业复工潮,我和我的同事们已经连续多日奔波往返于辖区60多幢商务楼宇之间。我总共负责8幢商务楼,按照街道有关部署,向楼宇物业管理单位发放告知有关疫情防控的文书和注意事项,指导帮助提前复工的企业按照流程申请备案。几天下来,尽管口干腿酸,但挺有成就感。所有楼宇物业都全力支持配合我,还有8家企业积极响应号召延迟了复工时间。对于夺取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我充满信心。

08

我是来福士广场物业公司总经理王晓波。

南京东路街道的工作人员假期还没结束就跟我联系了,沟通商场和办公楼物业管理情况以及楼里企业复工情况。我带领我的团队,在第一时间启动了一级应急预案,调整减少了商场出入口,并在出入口设立体温检测站,对进出人员进行测量,对外来人员进行登记。对于内部员工,我们建立了每日体温巡查检测和租户员工异常情况报告制度。公共区域的清洁消毒也是关键,特别是电梯、卫生间、门把手等人群容易接触的地方,我们每天定时消毒,不敢有一丝松懈。这两天我们用最快速度询问了楼内60多家企业。有5家企业此前已经提前复工,我把市里通知和要求向他们作了说明,4家企业当场同意推迟复工时间。疫情当前,我觉得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和街道一起守牢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09

我是黄浦区人大社会建设委主任委员姜敏。

按照全区统一安排,我们人大办公室选派5名党员同志增援南东街道。和我们一起来的还有其他部门的15名党员。今天是我们上岗的第一天,我们两人一组,每组负责8条马路,与南东街道市场监督管理所一起,开始对街道2000多家沿街商铺和企业开展全覆盖宣传,动员大家晚复工、做好疫情防范,今明两天要完成第一轮的全覆盖“扫街”。工作量很大,时间很紧,但能和基层一线的同志们一起干活,为疫情防控做些实实在在的贡献,我觉得再累也值得。

10

我是南京东路街道服务办主任张勤。

社区服务办的工作职责就是服务与保障,因此我们平时就注重各类应急保障物资的储备和管理,为所有居委都配备了应急箱和救援包,其中包括红外额温仪、口罩等防护用品,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第一时间保障了居民区防控工作顺利开展。随着疫情的不断升级,各类防护物资的需求越来越大,我们服务办及时启用应急采购渠道筹措储备各类防护物资,从大年夜接到任务后,分管领导和所有在沪人员全部放弃休息,抓紧采购口罩、额温计、消毒液、一次性手套雨披等防护用品。现在想来,由于我们关注肺炎疫情早、启动应急采购渠道早,各项准备工作充分 ,较好地保障了街道、居委、街道城运系统同志一线防控的需要。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和街道、社区很多人一样,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力做好本职工作,目前因为科室其他同志春节期间曾外出,按照上级部门要求都在居家隔离观察中,科室只剩我一人驻守,虽然时常加班到深夜,感觉有些疲惫,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责无旁贷,必须落实好后勤保障,做他们的坚强后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