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一线90后

虽然辛苦,我还是会选择那种滚烫的人生。

“想吃我妈做的饭”

杨星宇刚刚值班结束,初二中午到武威家里还没喘口气,疫情蔓延的消息便铺天盖地涌来,看到单位工作群里的消息,毅然又从武威赶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大年初一晚上,我还在单位食堂吃饭时问他:“明天终于值班结束可以回家了,开心不?”杨星宇说:“也没啥特想的,就想回家吃一口我妈做的饭”。我抬头看见他特别疲惫的样子,算了算,对的,从一月春运开始,酒泉服务区的车流量持续增大,大队采取16小时勤务模式,也得一个月没休息了。“我妈做的饭我又没吃上,我家里的凳子都没暖热。”他边说边穿好防护服,已经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

防疫一线90后

“疫情就是命令,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刘海德是18年我们一批考进来的新警,19年春节就在单位值班,父母在内蒙古工作,很长时间都见不了一次,他说,今年他的父母还有大伯一家都回家过年,这是几年来他们一大家子人聚的最齐的一次,他兴奋的说着,我们知道,海德在值班表排出来的时候就开始计划回家带什么特产,因为这是他挣工资的第一年,所以他精心给家里每个人都准备了礼物。终于值完了班,这天他早早起床,收拾东西,坐上了回家的客车,他说他刚回家,水都没来的及喝一口,就接到通知,疫情蔓延,所有民警停止休假,他依然记得出门前奶奶一边抹泪,一边喃喃自语的说:“我们都老了,还能和你过几个春节啊”,就这样在爷爷奶奶的不舍中他回到了单位,我问他遗憾不?他说:“有些遗憾,但是疫情就是命令,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防疫一线90后

“我等你回家”

马辉也是初二就赶回了单位,他今年本计划和妻子一起回他的老家天水,和父母一起过年,而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春节的安排。心里有些不能与家人团聚的失落,又有些担心媳妇不理解。这天,不善言谈的他接到了媳妇打来的电话。

“你这会干什么呢?”

“我准备去上勤务了。”

“嗯,你辛苦了,注意安全,带好口罩,我等你回家。”

“好,你别太担心了,等疫情结束,我一定好好陪你和孩子。”

“嗯,等你回家。”

未说出口的爱,通过这看似简单的电话一丝丝的浸入心脏,等疫情结束,等春天来了,我们一起回家。

防疫一线90后

“1018公里”

上完初一晚上最后一班勤务,我妈就打来电话叮嘱我:“明天几点的火车,东西带全了吗,路上带好口罩,注意安全。”挂掉电话,想了想,也得大半年没回去了,上次回家还穿着短袖这次回去又是新一年的立春。我家在天水又是家里的独生女,看着地图上离家的距离是1018 公里,是真的想家。我妈每次打电话总会问:“什么时候回家呀?”今年大年三十又在单位值班,没能回家一起过年,在视频里看到家里一点年味儿也没有,我不在,他们总是凑合着吃,还好还好,明天就能到家了。

初二早早的就到火车站坐车回家,还没有到家门口,就看到了疫情的消息。我立刻查询了回单位最近的一趟火车,选座,购票,准备返回单位时,接到单位通知:考虑到我们自身安全问题,坐火车一路上接触的人员复杂请在家中随时待命。我看着大队群里时不时弹出来的消息,大队这帮兄弟们执勤时有没有带好口罩、做好防护也让我时刻绷紧神经,我没有犹豫,立刻写下我的“请战书”,时刻准备着,召必回。

防疫一线90后

“有一种缺席叫情非得已”

唐怀奇之前由于报废车整治,加之工作中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也缺席了太多团聚的时刻,而19年春节由于值班,也没能在家里和父母一起团团圆圆,又因为他也是独生子,不回去的话,就只有父母两个人在家过得除夕,每次打视频电话时,从父母的眼中能看得出很想他,但工作的特殊性让他更加明白坚守的重要性。今年原本准备回家团圆,由于疫情形式紧迫,又一次无法团聚,只能在除夕给父母在电话中拜年了。我看着他打完电话沉默了许久,看了看手机屏保上和父母的合照,有一种缺席叫情非得已。

防疫一线90后

“青春有很多样子,很庆幸我们身着藏蓝”

2020年春节,心是火热的,却没有年味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场“战疫”的首要责任,是保护自己,减少外出,避免与病毒相遇的风险。但对于我们来说,必须战斗在抗疫第一线,我们中,大多数都是刚刚走出象牙塔的95后,都带着充沛的信心经历了一个又一个通宵,看着一封封请战书,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甚至看起来有些平淡,但却又饱含深情,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请将我派到前线!

2003年非典,我们不到10岁,那时候全世界保护90后,这次换我们90后保护全世界,青春有很多样子,很庆幸我身着藏蓝。

防疫一线90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