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战“疫”期间只能延期开庭?自贸区法庭说NO!


今日关注|战“疫”期间只能延期开庭?自贸区法庭说NO!


因对方拒不结清67万余元货款,一家台资企业将对方公司及法定代表人一同起诉至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开庭在即,遇到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怎么办?


今日关注|战“疫”期间只能延期开庭?自贸区法庭说NO!


今天(2月7日)上午,上海浦东法院自贸区法庭涉外商事纠纷“诉讼、调解、仲裁”一站式解决工作室内,在自贸区法庭副庭长、主审法官徐慧莉的主持下,纠纷双方通过远程视频系统“在线”达成了调解协议。


今日关注|战“疫”期间只能延期开庭?自贸区法庭说NO!

本案的成功调解,也意味着一站式解决工作室在完成“诉讼转仲裁”“仲裁转诉讼”对接模式后,成功实现了对诉讼、调解、仲裁程序转换的全方位覆盖。


疫情影响下,

法院为何“拒绝”延期申请?


据悉,本案原告某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系注册于上海自贸区内的一家台资企业,专门从事新材料科技、环保科技领域技术开发、技术咨询等业务。被告一上海某实业有限公司系原告的一个老客户, 被告二马先生是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


2019年6月至10月间,被告一向原告购买了总额达130多万元的产品,却一直未能如期付款。经原告多次催讨后,双方终于签订还款协议,约定在2019年12月15日之前付清。但截至原告起诉,仍然有67万余元尚未支付。原告遂起诉要求两被告支付所欠货款,并承担违约责任。


该案原定于2020年2月6日开庭,不料,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来袭。节后首个工作日,原告便焦急地来电称,希望法院能够延期开庭,且法定代表人目前远在欧洲,无法参加庭审。紧接着,被告也来电希望庭审能够延期。


今日关注|战“疫”期间只能延期开庭?自贸区法庭说NO!


主审法官徐慧莉在充分了解本案案情和双方需求后,建议双方通过在线庭审的方式解决纠纷,这样既不会由于疫情影响导致诉讼继续拖延,又不会让被告承担额外的逾期付款违约金。经沟通,双方当事人对法官的建议表示一致赞同,并表态愿意在法院的主持下在线调解。


今天上午,在上海浦东法院自贸区法庭涉外商事纠纷“诉讼、调解、仲裁”一站式解决工作室内,本案通过远程视频方式开庭审理。


为节约当事人时间成本,徐法官在征询双方意见后,简化了庭审流程,直接进行在线调解,在较短时间内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被告还承诺如果不按期履行,将额外支付原告违约金。


调解结案后,

三个“度”让当事人印象深刻


2019年9月26日,为积极探索涉外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浦东法院自贸区法庭成立了涉外商事纠纷“诉讼、调解、仲裁”一站式解决工作室。


今日关注|战“疫”期间只能延期开庭?自贸区法庭说NO!


工作室秉承“能调则调、适仲则仲、当判则判”的原则,旨在搭建一个诉讼、调解、仲裁有效衔接的一体化纠纷解决平台。(戳此链接回顾:上海浦东法院涉外商事纠纷“诉讼、调解、仲裁”一站式解决工作室揭牌)


自成立以来,工作室已实现在案件处理过程中与仲裁机构的全面对接。例如,2019年12月,在一起外资企业的公司增资纠纷中,经与上海仲裁委员会对接,法官、仲裁委以及双方当事人四方参与,明确了双方争议较大的仲裁条款含义,法官当场作出驳回起诉的裁定,仲裁机构也向当事人开通了仲裁申请绿色通道。(戳此链接回顾:为办好首例仲裁诉讼对接案件,自贸区法庭把这个工作室的“三步”走得既稳又准)


2020年1月,在广州某公司起诉某港资企业的两起租赁合同纠纷中,其中一起案件按约定应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为便于纠纷解决,经充分沟通,双方当事人同意两起案件均由法院解决,该案最终在法院的主持下达成和解,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今日关注|战“疫”期间只能延期开庭?自贸区法庭说NO!

今日关注|战“疫”期间只能延期开庭?自贸区法庭说NO!


本案的成功调解,意味着在实现上述“诉讼转仲裁”“仲裁转诉讼”对接模式后,一站式解决工作室已成功实现对诉讼、调解、仲裁程序转换的全方位覆盖。目前,诉前调解、诉中调解均已纳入工作室的工作范畴。


今日关注|战“疫”期间只能延期开庭?自贸区法庭说NO!


双方当事人表示,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自贸区法庭的法官们坚守岗位,积极创新工作方式,通过远程庭审方式积极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不仅向社会传递出战胜疫情的坚定决心,同时也坚定了外资企业的投资信心,更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上海浦东法院的三个“度”:在全力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工作大局、满足当事人多元司法需求上的力度,在加快数字法院建设、提升当事人诉讼服务体验上的速度,以及在推进司法便民利民工作上的温度。


素材提供:自贸区法庭

本版摄影:乐赟、杨赫然、董雪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