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清朝时陕西发生过8级以上的大地震?

庄嫁汉二代


人类历史上,自有震级以来,人数伤亡最多的,就是陕西华阴县地震。

为什么有人说清朝时,陕西发生过8级以上的大地震?题主为什么会问这种问题,小雪就是陕西人,对陕西的地方史也是有一点了解的。首先,陕西在清朝地震,是地方志记载的,并不是有人说,而是客观历史事实。

陕西华县大地震,是人类历史上极其罕见的特大地震,它保持着很多地震史上的记录,至今,让人心有余悸

我们这一代,经历过最大的地震,可能就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这次地震,我毕生难忘,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公元1556年,陕西华县发生里氏8级地震,地震波及陕、甘、豫三省,地震有感范围为5省227个县,地震死亡人数约83万(历史上地震死亡人数最多纪录)。

据《中国地震目录》记载当时地震的情况:“秦晋之交,地忽大震,声如万雷,川原坼裂,郊墟迁移,道路改观,树木倒置,阡陌更反。五岳动摇,寰宇震殆遍。陵谷变迁,起者成阜,下者成壑,或岗阜陷入平地,或平地突起山阜,涌者成泉,裂者成涧,地裂纵横如画,裂之大者水火并出。井泉涸废,新泉涌流,喷高丈余。山移河徙四五里,涌沙、陷没亘数千里。华山诸峪水北潴沃野,渭河涨壅数日。华县、渭南、华阴及朝邑、蒲州等处尤甚。郡城邑镇皆陷没,塔崩、桥毁、碑折断,城垣、庙宇、官衙、民庐倾颓摧圮,一望丘墟,人烟几绝两千里。”

我们虽然是历史的旁边者,但是看了关于此段描述,简直就和波若地狱一般,而五岳之一的华山也有所波及,地震毁坏程度,超乎我们想象。

此次地震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伤亡,原因就是地震位于黄土高原上,地震造成地表塌陷、地形起伏、房屋毁灭,次生灾害,不计其数。

按照地震周期和相关知识,我们说,黄土高原上并非就不会发生地震,华县大地震就是一个响当当的例子。

至于大雁塔、钟楼保存完好的原因,其实是后人在原来的基础上修复的

很多的历史古迹,在经历了地震等灾害以后,会发生损坏,但是,后人为了保存文物的前提下,会对古建进行二次修复、修缮、改造、重塑等等。

很多东西,并不是眼睛看到的那样美好,比如故宫、长城,都是经过建筑学家的修缮,才会成为旅游景点,传世至今的。

文/小小雪说历史,本文原创,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

小雪历史微鉴


首先纠正一下,陕西大地震发生的年代是1556年1月23日午夜时分,时值明朝嘉靖三十四年,而不是清朝。

具体当时发生地震的强度、破坏性、死亡人数有大量的历史记载可查询、参考。

其实,明朝的那次大地震中,大雁塔也未能幸免,塔刹震落,将塔下的碑亭砸毁,亭内所立“集王圣教序碑”也断为二截,塔体也受到严重损伤。后来,在明万历年间,对大雁塔进行了全面加固包砌塔体,修茸塔刹,重新安装塔内楼梯等修复工作,也就说今天看到的大雁塔样子。

而西安城墙能免遭地震伤害,恐怕要得益于它梯形的形状以及墙宽大于墙高的结构,虽历经数次大大小小的地震冲击,除了有个别裂纹,整个墙体巍然屹立。

在陕西数次大小地震中,历经考验的“网红”建筑并不是大雁塔和西安城墙,而且同为唐代建筑,比大雁塔小55岁,位于荐福寺内的小雁塔。

神奇的是,小雁塔还曾有一段地震“神合”经历。公元1487年,陕西发生6级大地震,把小雁塔中间从上到下震裂了一条一尺多宽的缝。时隔34年后的又一次大地震中,裂缝在一夜之间又合拢了,这段神奇的史实篆刻在了小雁塔的北门楣上。

经考证,原来古代工匠在建小雁塔的时候,根据西安当地的土质分布情况,把小雁塔塔基用夯土筑成一个半圆球体,地震时均匀分散压力,这样小雁塔就象一个“不倒翁”一样,虽历经多次地震,仍巍然屹立不倒。

而明嘉靖年的大地震,毁掉了小雁塔顶部的两层,剩下现存的13层塔身。

大雁塔、西安城墙、小雁塔能历经数次地震屹立至今,真是由衷佩服中国古代的能工巧匠们卓越的建筑技艺和高超的建筑智慧。





追风无影手


陕西在清朝时压根就没发生过8级以上大地震,陕西发生大地震的时间应该是在明代。1556年(明嘉靖三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子时),陕西发生特大地震,震中位于陕西华县,祸延97个县,包括山西、陕西、河南、甘肃、河北、山东、湖北、湖南、江苏及安徽十个省亦受到影响。此次地震在我国历史记载中是灾害极端严重的一次,死亡达83万人,也是目前世界已知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 。

清代西北地区发生过一次8级大地震,但这次地震发生在现在的秦州(今甘肃天水),不过那个时候(清初)秦州属于陕西。据记载,那次地震秦州城垣、宫舍崩塌殆尽,倒塌房屋3672间,震塌窑寨不可胜记;木门里山崩,土陷数百尺,压埋村落近十里,被土覆盖者千家;罗家堡七十峪两山合成一处,壅河成潭;吕家坡苑珠寺倒塌;伏羌山山崩地裂,压塌庐舍。周边礼县、西和、秦安、宁远、通渭、静宁、成县、阶州、安定、环县、文县、临洮府、兰州、宝鸡、宁羌等四十余府州县遭到破坏,波及山西、四川、河南甚至直隶九十多个府州县,共计压死三万一千余人,余震持续了一年多。


跪射俑


严格意义上讲,这个说法是没有问题的。

初次看到这个问题,大家一定会想,陕西在清朝时压根就没发生过8级以上大地震,陕西发生大地震的时间应该是在明代。1556年(明嘉靖三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子时),陕西发生特大地震,震中位于陕西华县,祸延97个县,包括山西、陕西、河南、甘肃、河北、山东、湖北、湖南、江苏及安徽十个省亦受到影响。此次地震在我国历史记载中是灾害极端严重的一次,死亡达83万人,也是目前世界已知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 。

但在查阅相关资料后,我们发现陕西在清代还真的发生过一次8级大地震,但这次地震发生在现在的秦州(今甘肃天水),不过那个时候(清初)秦州属于陕西。据记载,那次地震秦州城垣、宫舍崩塌殆尽,倒塌房屋3672间,震塌窑寨不可胜记;木门里山崩,土陷数百尺,压埋村落近十里,被土覆盖者千家;罗家堡七十峪两山合成一处,壅河成潭;吕家坡苑珠寺倒塌;伏羌山山崩地裂,压塌庐舍。周边礼县、西和、秦安、宁远、通渭、静宁、成县、阶州、安定、环县、文县、临洮府、兰州、宝鸡、宁羌等四十余府州县遭到破坏,波及山西、四川、河南甚至直隶九十多个府州县,共计压死三万一千余人,余震持续了一年多。

至于西安城墙、大雁塔、钟楼为何保存完好,第一,不管那次地震,西安都不是震中,地震的破坏会小很多。第二,地震对西安城墙、大雁塔、钟楼是有破坏的,只不过破坏小,再说后来也修复过多次,所以看着很完整。


史先生


四百年前的明朝,以华山为震中的关中大地震,凡懂些历史知识或是懂些地震知识的陕西人,一定是知道的。所以,提问者所说清朝发生八级地震,我认为所说的"八级地震"不会指天災的地震,而是指人禍的"地震"。其实这清代发生的人祸的"地震",对清政的威脅,造成的人命财产损失比天災的地震大得多!

据史料戴请咸丰时陕西人口一直稳定在1200万左右,回民起义前,陕西人口1197.3万人,光绪十年,降至809.4万人。人口如此大的减少,原因何在?这就是因为清同治年间陕西发生的捻軍和回民起义,持续时间长达十三年的战乱所致(同治元年到同治十三年)。起义大軍发展达数十万,活动于陕西多地。几乎推翻了清在陕的政权,影响到全国,惊动了京都的大清政府。我国的历史对这埸起义的偉大意义是充分肯定的,这埸起义最终为清左宗棠所镇压,白彦虎所率陕西回民軍败退进入俄国境内,就是现在的"东干族"。

我今天的回答,一定会使一些朋友感到异外,会说我离了题,我则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大部朋友的答题,至少走题一半,人家问的清朝的事,你答的确是明朝的事。我至少答的清朝的事,一半没走题。你也会辩解说,你所讲的华山大地震都是事实,可我讲的回民起义可也是根据《陕西通史》的。我相信朋友们会保持冷静,不会互相责怪,要怪就怪题出得有问题!


琵琶嘴


地震这个东西从有地球以来就没有消停过,小的大的由地球自由发挥,谁也管不了,谁也预测不了,从古到今,都是发生后才记载的。

为什么说清朝时期八级地震震不倒大雁塔及城墙?这要分几种说法来看问题,一,八级地震的历史记录准不准确?那个朝代有现在的测震仪吗?怎么就知道是八级?二,大雁塔为何不倒?据说是建得坚固,是用糯米浆来砌墙,干后如同钢铁坚硬,所以地震震它不倒。三,大雁塔建筑结构合理,设计独特。四,也许地震没有八级,按照清代的民房抗震结构,也许三五级地震就会把它震倒,而以民房损坏的程度来反观大雁塔,这种对比论证地震的做法就是错误的,――因为震级没有达到八级以上。五,2008年文川大地震,开始认定为7.8级,后才改为8级,多少现在为之娇敖的钢筋水泥大楼被(姨)为平地?难道钢筋水泥强不过大雁塔的青砖碧瓦?太雁塔不倒反而低矮钢筋水泥大楼连根倒了?这是不是古人对震级的误判误记?如果西安真有八级地震,大雁塔难保不会倒下。

至于城墙也不倒,道理是一样的,地震级别未达到八级或八级以上,所以就震不倒至少要八级左右才能震倒的大雁塔及城墙。

值得重新认真研究的应该是清朝对地震的记载加以纠正,不能见风是雨,因为古人对地震的记载达不到现在的科学水平的准确性。所以大可不必认为大雁塔就能经得起八级地震的破坏!

让我们为大雁塔祝福吧!不能够也不再遭受地震的摧残,让她永存于中华的古塔之林!千秋萬代!……


山水渔人74217620


我国历史上有关地震的记载,最早出自《竹书纪年》。有关陕西一带的大地震有记载的,是发生在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1月23日)的子夜。据专家对这次地震的判断:强度达8一8.3级,烈度达11度。受此影响,黄河、渭水河道堰塞,水位上涨泛滥成災。华州、潼关、蒲坂等地的城墙或倒塌或塌陷,城内房舍倒塌后成一片废墟。多省受到波及。

这次地震,如1976年夏天的唐山大地震一样,都发生在人们正熟睡的时段中,故伤亡极为惨重。据官方得到奏报后统计的人数达83万多人,若加上漏报、瞒报,伤亡人数肯定要大于这一数字。

但发生这么大的地震后,西安城墙包括大雁塔等为什么未受到毁损?这应该与长安历来为古都,高标准、高质量的建筑有关。如唐山大地震,北京离震中也很近的(100多公里),但北京的故宫、前门、天坛等古建筑基夲未受到影响,比天津受到的影响要小得多(据说天津有一座洋人修建的大楼,地震发生后,一堵厚度达1.5米的墙都开裂了)。是一样的道理的。


福荣


历史记载的关中大地震发生于1556年1月23日,即明嘉靖三十四年腊月十二。震中位于渭南华县华阴一带,受波及严重受灾地区包括山西运城永济,河南三门峡灵宝地区。据官方记载死亡人数登记有姓名的计八十三万余人,不但是中国也是世界有史以来有记载的破坏性最大,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自然灾害。至于清朝关中地区所发生的地震灾害极少具影响性,因此关注也少。


指纹十个斗


好象是明代华州有过一次大地震。


龙井茶叶虎跑水


1556年的关中大地震、1880年代的陕西回民暴乱、1929年的陕西大饥荒,都让陕西损失了巨大的人口,十室九空、只得从外省补充人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