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為什麼有潛伏期?其生存、發展、死亡的路徑是怎樣的?

qdsxh2015


潛伏期是細菌在機體擴散也需要一段時間,並不是一開始就一發不可收拾,所以,會有潛伏期。另外,潛伏期接下來就到了前驅期,接著症狀明顯期,最後轉歸期,通常疾病分為上述這四個階段。在急性傳染病中這些分期表現比較明顯。




夢漫煙花911


病毒是人人趨而避之的恐怖存在,也是一種很特殊的生物存在,和常規生命體有著極大的不同,那麼問題來了:

在適宜的生存條件下,生物病毒個體是否像高等生物個體一樣會死亡?

對此,做以下探討;

首先要明確的就是,這裡說的死亡是指個體死亡:一個細胞死亡、一個細菌死亡、一個小白鼠死亡、一個病毒的死亡……而不是指群體、種族這種能夠通過傳宗接代的方式繁衍續命的東西,否則這裡我們討論的時間尺度就太長了——條件適宜不斷繁殖鬼知道每個物種能繁衍到何年何月。

言歸正傳,談談病毒。這裡既然要討論病毒個體的死亡,那麼就要先講講個體“活著”的時候有什麼特徵。

這個問題在其他生命體包括細菌在內都是一個不用多說的問題,除了病毒。

眾所周知的,病毒這個東西本身就是生命體這個概念的一個擦邊球。引用各個版本的中學教材的話,生命體的第一要素是,由細胞組成。

可能大家畢業以後慢慢會發現:病毒沒有細胞單元,就沒有分裂、生殖、代謝等等等等所謂的其他生命表徵,所以從嚴格的生命體定義來看,基本只由蛋白質和遺傳物質組成的病毒不是生物。

從未活過,何談死去?這就跟藥物差不多,沒有死活,只有過期不過期——但是既然前提是條件適宜那麼就假定,這樣的條件下不會“過期”,那麼,病毒就真的沒有死活之說了。

如此結束回答似乎太草率了。問題又來了,為什麼說是病毒是擦邊球而不是門外漢呢?

因為大家一定不陌生,病毒能感染細胞。它能“繁衍”,能自我“複製”。

現在科學家們普遍比較接受的病毒生活週期(lifecircle)分為六步:簡單說,

1病毒蛋白殼與細胞膜蛋白結合;

2病毒使細胞膜開口並開始將DNA(也可能是RNA)轉進細胞;

3 DNA完全進入細胞同時蛋白殼脫離細胞膜(通常就被降解掉了);

4 病毒DNA整合進宿主細胞本身基因中並利用細胞機制複製出子代病毒DNA同時由此合成出病毒蛋白殼中的蛋白質(通常這一步中包括了所謂潛伏期);

5病毒DNA和蛋白質組裝成子代病毒;

6子代被放出宿主細胞(通常是因為宿主細胞被一些病毒蛋白搞死了)。

所以,用這樣一個概念去看,病毒是有生命週期的,可以討論死亡。

下面從兩個角度講病毒個體死亡。

先看一個病毒的蛋白質。

大家可以看到,蛋白質在第三步基本就掛了……再看DNA,一個病毒的DNA整合進宿主基因之後,當複製的時候,原本屬於我們說的那個原始病毒的DNA是作為母版的,也就是說,最後在那些被釋放出來的子代病毒中的DNA是由這個母版複製出來的新DNA而並不包含母版本身。

來自於最初病毒的母版怎麼樣了呢?隨著細胞裂解/死亡也被降解了,死亡。本來的病毒只有兩部分,蛋白和DNA,現在既然兩部分都沒了,那麼就可以判定死亡了。

由此可見,被普遍認同的六步生命週期以細胞的裂解病毒的釋放為終點也是很有道理。

好了可以回答開頭的問題了。

對於病毒來講,條件合適分兩種:一是沒有細胞給病毒感染,但是也不會降解病毒蛋白質強行搞死病毒的環境;二是極其合適病毒感染細胞的環境。

前者中不存在病毒死活的問題,因為沒有細胞就沒有病毒生活週期的開始,沒辦法討死亡。

所以來看看第二種環境。病毒生活週期正常運轉,那麼對於一個病毒個體來講,生命開始於其與細胞膜的作用,結束於宿主細胞死亡釋放子代病毒。

這裡面最花時間的是什麼呢?潛伏期。也就是說,病毒DNA整合進宿主細胞基因組之後到這段DNA被激活開始複製之間,是有時間間隔的。這個間隔根據病毒的不同千差萬別,有興趣的可以自行查找。

對於通常的病毒,感染過程可以很短,潛伏期不定,發作以後釋放也很快。當然每種病毒性格不大一樣,有的也喜歡剛感染的時候直接就表達出了一些子代病毒,普遍感染一部分細胞之後再休眠潛伏,然後再集體爆發……

於是,個體病毒的會不會死,【會】,多久會死,【因病毒而異】。

病毒可以被生物酶降解,消失……

補充:

病毒的增殖過程並不是十全十美的,也就是說,病毒的基因組進入細胞後,並不能完全保證子代病毒的活性。因為病毒本身不能說是“活的”,只不過利用細胞的各種東西產生子代病毒,完全是蛋白或核酸的本身功能造成的。

簡單說,產生的子代病毒有可能是沒有活性的,這中間有個概率的問題。最典型的例子是乙肝病毒(HBV),電鏡下能看到長條形、空心湯圓形和正常的病毒粒子。空心湯圓就是沒有包裹核酸的囊泡,沒有感染性。當然,這可能是病毒本身的一種策略。

病毒本身的活性表現出來是“效價”的,當然這個詞也不完全貼切,因為“效價”一般用來形容抗體、抗生素啥的,對於(真核)病毒這種用的一般是“滴度”;不過,英語都是“titer”。

舉個例子,我們在超低溫冰箱保存的毒種,如果凍融上幾次,滴度可以下降幾個數量級,但電鏡下看病毒粒子的數量其實還是差不多的,但是“活”著的病毒有感染性的病毒就少了很多。

“死亡”,對於病毒來說還真是不貼切,或者,至少不像高等動物那樣,但是即使是“適宜的條件”,也會有一定數量的病毒失去感染性,也是個概率問題,只不過很少就是了。

比如,-80℃存放的病毒,可能十幾年滴度也沒下降,但是其滴度會下降……




江湖百曉生123


潛伏期是說病因侵入機體到出現臨床症狀的階段。

傳染病的潛伏期比較明顯,有一定的時間,但是比如創傷、燒傷,則無潛伏期。

認識不同疾病的潛伏期長短有助於臨床診斷和及早隔離。 傳染病(不論事病毒傳染還是其他細菌傳染)在潛伏期往往有傳染性。比如當年的SARS,甲流等,在出現病症或則疑似病症後都會被隔離治療,防止傳染擴大。

有潛伏期是因為被侵害機體本身有防禦能力,細菌或者病毒在體內增殖擴散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並不是一開始就一發而不可收,所以會有潛伏期。另外,潛伏期接下來就到 前驅期,接著臨床症狀明顯期,最後到轉歸期,通常疾病的經過分為為上述四個階段,在急性傳染病中這些分期表現比較明顯。





三克油思密達


病毒入人體時,其量微,影響微,人無覺。需其量大,影響破壞人體機能,人才覺。從無覺到有覺需一定時間,這就是潛伏期。覺後無法抑止消滅它,它便會在人體內大量繁衍,嚴重損害人體機能,導致人死亡。若還未殺滅,它又會尋找新寄生體繼續繁衍。自生自滅的較少,需藥物殺滅的多。


逢春186177958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病毒也是一樣,在其默不作聲的時候,往往正是默默積蓄力量的過程,然後再吞食健康的機體。然而等症狀完全顯露出來的時候,一般情況就比較嚴重了,當然這個過程裡免疫系統也有頑強抵抗啊,不過是落了下風罷了。沒有潛伏能力的病毒就被殺死了



長春校園生活


病毒為什麼有潛伏期一一因為它也需要一個適應生存的環境條件,一個適應過程。生存途徑一一原生主身上偷跑出來一>找到新宿主→新宿主幫其傳播→最找到新宿主→循環擴散,,,,遇到高溫,低溫,藥物,不適宜生存環境便自然死亡。


用戶4876087807407


病毒和眾多動植物一樣,有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和死亡。所以才有上述情況。謝謝


用戶7428322686415


有一部電影叫《終極細胞戰》,很好的科普電影


古城飛魚


最好是向科學院請教這個問題


古鏡5


太專業了,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