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战疫日记︱越洋跨海送爱心,海外中钢人驰援祖国疫情防控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我的战疫日记︱越洋跨海送爱心,海外中钢人驰援祖国疫情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牵动着每个华夏儿女的心。 党中央指出,保障疫情防控物资需要是重中之重。近日,疫情防御阻击战进入关键时期,急需医疗防护用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钢海外资源是中钢海外矿业的龙头企业,公司党委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防控方案,组织、协调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力量。倡议发出后,海外矿业企业利用驻地资源,多渠道采购口罩等防护医用物资发往国内,积极参与、组织驻在国使领馆和中资企业商会等机构开展捐赠工作。

团结一致齐发力

中钢海外资源所属企业员工心系祖国,时刻关注国内疫情发展,针对国内市场防疫医疗物资短缺问题,主动作为,与所在国中资协会、相关物资企业协商研究,想方设法采购医用防护物资,全力支援国内疫情防控。前些日,他们暂时放下手头工作,全力在当地购买国内急需的防护用品。驻外职工和外籍同时纷纷出动,线上线下多渠道并举,四处采购防护物资。在部分国际航空公司减少中国航线的情况下,想方设法把救急物资火速运回国内。

我的战疫日记︱越洋跨海送爱心,海外中钢人驰援祖国疫情防控

部分防护物资已漂洋过海到达国内

爱心接力,驰援祖国。目前,中钢海外企业已组织到1.3万余个口罩货源,陆续发到中钢集团总部;参与、组织中资企业协会商会、协助兄弟中资企业向国内疫区捐赠20万双医用手套、11万个口罩、15000副护目镜等大量医用物资、捐款206万元人民币。这批物资和捐款的背后,凝聚了海外中钢人和无数爱国同胞的爱心,体现了在祖国危难时刻,华夏儿女与祖国血浓于水的感情。

凝心聚力同作为

中钢南非是率先行动开展医用物资采购的。1月下旬,他们得知这次疫情发展迅速,始料未及,武汉有些医院的医用物资正在接近零库存。远在南非的他们即率先行动,通过多种渠道在南非当地采购到3800个口罩,发往北京总部。

中钢澳大利亚发挥会长单位作用,组织驻澳大利亚中国总商会珀斯分会向湖北红十字协会捐赠4000个口罩、20万双医用手套;协助湖南华菱集团在西澳采购3.8万个口罩和价值30多万澳元的防护服、护目镜,发往湖南红十字会。同时,中钢澳大利亚积极通过当地紧急采购、发动身边朋友代购等方式,从当地和巴厘岛等地先后筹集到5010个口罩,分批发往北京总部。

我的战疫日记︱越洋跨海送爱心,海外中钢人驰援祖国疫情防控

中钢菲律宾在火山喷发使马尼拉口罩空前紧缺的情况下,仍然积极谋划,第一时间到苏里高采购,设法从菲律宾各省收集,通过在菲律宾各地药铺地毯式搜索,多种渠道联系当地口罩经销商,分批购得12000个口罩,其中7500个口罩捐赠给中资企业(菲律宾)协会,转赠国内疫区,4500个口罩通过快递发往北京总部。

我的战疫日记︱越洋跨海送爱心,海外中钢人驰援祖国疫情防控

中钢喀麦隆积极与当地中资企业协会沟通,捐赠200万中非法郎现金(约2.22万人民币),公司员工李咏和同志个人捐赠50万中非法郎(约0.56万人民币)。同时,协助喀麦隆中资企业协会压缩捐赠环节,经多次与安徽医疗生产企业沟通,确定将捐款用于购买10万个医疗外科口罩,直接发往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多余款项转账给黄陂区慈善会统一调配。

中钢南澳发挥会长单位作用,积极组织中资协会阿德莱德分会企业向国内捐资捐物,用会费结余向国内捐款6000澳元,组织3家会员企业在澳洲本地捐助6000澳元,1家会员企业由其母公司在国内捐款200万人民币,1家会员企业捐助15000副护目镜。面对南澳诊所医护产品缺乏、口罩限购等实际情况,中钢南澳想方设法在当地药店及时采购口罩余货发往北京总部。

中钢大洋通过合作伙伴购买了6000个口罩,正在发往北京,其他海外企业还在积极组织、发动当地员工,联系亲朋好友寻找口罩等医用资源,继续组织货源助力国内疫情防控。

我的战疫日记︱越洋跨海送爱心,海外中钢人驰援祖国疫情防控
我的战疫日记︱越洋跨海送爱心,海外中钢人驰援祖国疫情防控

抗击疫情信心足

“当你在做一件具有价值的事情时,你周围会聚集起越来越多的人,会和你站在一起。”“新闻说现在一线最缺的就是医疗防护物资,我们想方设法采购了一些,海外的兄弟姐妹没白辛苦,虽然累点,但还是挺欣慰的。”这几日,在中钢海外资源工作群里,大家时不时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大批防护物资已经陆续到达国内,但中钢海外人的“奔袭”还没有结束。海外企业还在积极组织、发动当地员工,联系亲朋好友寻找口罩等医用资源,继续组织货源助力国内疫情防控。疫情面前,海内外中钢人将勇担央企责任,继续齐心协力、精准驰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