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上有没有必要安装鱼雷发射管?

着迷理论物理


其实像早期的超无畏舰甚至是后条约规定的重型巡洋舰都是装有固定水下鱼雷发射管,因为这是基于此前的前无畏舰的使用经验并保存了下来,因为那时的战列舰交火的距离还是很近的,像著名的日俄对马海战交战距离都在10公里以内才进行,不过随着海军全重型火炮的无畏舰的出现双方的交战距离在不断拉远,在英德日德兰海战当中最远交战距离达到10公里以上,战列舰上装备的鱼雷根本没有作用,所以根据日德兰海战后总结的经验各国开始慢慢的对主力战列舰上的鱼雷拆卸。



而在现实当中战列舰是否有必要安装鱼雷发射管是根据历史条件来进行经验的总结和判断的。而在游戏当中战列舰安装鱼雷发射管那简直是不能太好了。在海战世界游戏里日系重型巡洋舰可是很吃香的,不仅拥有着203的管子,而且还有些重巡还装着不亚于驱逐舰装备的鱼雷发射管,远距离可以用203火炮隔山打牛,近程可以像驱逐舰一样贴身甩雷,那体验可不是一般的爽。而且还可以进行反潜作战压制对方潜艇。


像提尔皮茨这样的金币船不仅拥有着高射程,而且还装备着鱼雷,不过在高级房里面基本上没有贴身甩雷的情况,都是用高射程的火炮进行远距离狙击,特别是像德系这样的大射程高精度火炮。而战列舰上的鱼雷只能是在对付潜艇的时候压制一下对方潜艇,可以迟滞一下对方潜艇或者在弱势时敌方追击战列舰的脚步,这样的操作简直不要太爽,不然也不会卖金币船。不过在实际运用中这样的配置可以根据二战时期日本的重巡作战会发现没什么卵用。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说说游戏里的情况,格奈的单边3颗鱼雷起到的作用很小,即使你热爱贴脸狗斗,鱼雷命中率也很低。这些鱼雷只有3个用途:在孤注一掷冲向敌舰时使用也许可以保你不死;被驱逐舰贴脸时提供反击机会;被耿直巡洋舰追击时出奇制胜。使用鱼雷的前提是对方不扭,毕竟鱼雷少,稍微一扭就躲开了,当然贴脸除外。遇到不知道格奈有鱼雷的人更是增加了鱼雷命中率(鱼雷双杀我也遇到过)。格奈还是使用主炮进行输出为主,德系的玄学散步有时可以打出一轮2-3个核心(不骗人,我已经2次打出胡德一轮3核心了)。


用户103219747680


条约时代以及再往前主力舰还是普遍装备鱼雷的,甚至还有过鱼雷战列舰的设计概念,不过一战开始交战距离普遍提升,鱼雷的射程跟不上,命中率也差,出于节约重量提升防护的考虑(鱼雷发射管是防御弱点),各国战列舰多数在现代化改造时拆掉了鱼雷管,条约后期新开工的战列舰也不再装备鱼雷。二战时只有少数没经历过现代化改造的老舰,比如纳尔逊级,还装备鱼雷。但德国海军是例外,因为走的是袭击舰破交路线,其主力舰装备了鱼雷,用以快速解决商船,当然实战中还是没卵用,甚至解决商船的战例也没有——直接用副炮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犯不着用昂贵的鱼雷。二战中唯一战列舰雷击战例是罗德尼对死狗状态的俾斯麦实施的,自认命中——当时多条英舰都在打死靶因此是否真命中无从知晓。




前线集结地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其实除了早期的铁甲舰之外,战列舰并不是一种拿来依靠冲锋玩命去攻击敌方的军舰,战列舰的最主要的武备是主炮,是属于炮战决胜的军舰。

至于战列舰上的鱼雷发射管,实际上从诞生开始,就不是进攻性的武器,而是一种近程自卫的兵器。

早在铁甲舰时代,类似“定远”那样的军舰,甚至包括“致远”“吉野”之类的巡洋舰上,都安装有鱼雷发射管,但是当时的鱼雷有效射程不过才几百米,火炮的射程则在几千、上万。所以军舰上的鱼雷发射管,其主要的用途实际上是自卫,当遇到敌方鱼雷艇高速袭来,或者遇到不要命的敌方军舰来搞撞击战术时,发射鱼雷将来犯之敌吓跑(之所以用吓跑,因为击沉的可能性比较小)。由于铁甲舰时代,铁甲舰也有去搞乱战、撞击的可能性,在运用这种近战战术时,鱼雷发射管才会成为一种进攻性武器。

到了无畏舰时代,鱼雷的射程仍然没有追得上火炮的射程,因而在战列舰上,还是属于一种近战自卫性武器。因为鱼雷发射管在战列舰上的实用价值不大,乃至于到了20世纪20年代后,很多国家的战列舰上干脆取消了鱼雷发射管(例如美国的“内华达”“宾夕法尼亚”“新墨西哥”级、日本的“金刚”级等等),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建造的战列舰,更是从设计时就不去考虑鱼雷发射管(诸如英国的“乔治五世”,美国的“北卡”,德国的“沙恩”,日本的“大和”),因为这个时期战列舰的主炮射程已经动辄几十公里。

到了现代,实际上继承了主力舰地位的各国导弹驱逐舰上,虽然看起来还普遍有鱼雷发射管,但是在海战已经导弹化的时代,现代的这种鱼雷发射管更是彻底的防御型武器,只用于发射反潜的短鱼雷。


海研会


战舰世界老玩家了,我就是比较喜欢带鱼雷的提尔比茨,但战列舰的鱼雷不是拿来拼刺刀的,那是拿来封线的,比如你侧后有一个海峡你可以放鱼雷反正短时间内有巡洋舰摸过来偷袭,当然万不得已也可以在近战时放鱼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