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讓學生買資料為什麼屢禁不止,背後究竟有什麼貓膩?對此你怎麼看?

佩弦教育


看到了嗎?這是什麼?告訴大家,這是衡水中學一女生曬出的,她一年內做的試卷,而且還不僅僅是這些!

我們一方面羨慕別人的好成績,一方面又反感買資料!一說到買資料,好像背後都有某種利益鏈接,利益驅使。那我試問:衡水中學學生的資料哪來的?是不是買的?有的人可能會說:人家學校印發的。我不排除這種可能,但是你知道衡水中學的學費是多少嗎?一般的學生一年兩萬多,可以買多少本資料?

我不是說,我鼓勵老師們買資料。而是作為一線老師,特別是畢業生老師,覺得這問題問的實在偏激。你想想,如果沒有合適的資料,沒有一定量的訓練,單單依靠課本,你的孩子能不能考上高中,考上大學?

眾所周知,現在的書本和考試是脫節的。課本內容相對容易的,但是考試時題型千變萬化,不經過一定量的強化訓練,如何實現質的飛躍?那做各種各樣的題,從何而來?說實話,作為畢業班老師,還真不想買資料,買來資料,老師就得佈置、檢查、批改、講解,這不是變相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嗎?可是,不買,不做,學生如何提高成績?如何面對中考?

再者,現在有的資料總結得非常到位,每個考試的知識點都講解的非常清楚,題型設計針對性很強。不管對於老師,還是學生,都是不可多得的好幫手!

所以,我不認為題主的問題正確。不排除個別老師利慾薰心,但是,大多數老師是從教學實際需求出發,合理選擇好的資料,來作為教學輔助的。你說是嗎?歡迎留言,歡迎評論!


靜靜助學


筆者作為一名鄉村教師,曾經在鄉村初中和鄉村小學任教,我來談一談關於教師讓買學生資料的事兒。

先說一下鄉村初中,大家知道鄉村初中和縣城初中有所不同,學校最開始的時候有校園小超市(小賣鋪),裡面賣一些文具和零食,後來被取締了。鄉村初中就沒有了校園超市,學生一週回家一次,學生買東西很不方便,必須帶一週所需要的文具。校園超市是沒有教輔資料的。

除了學校統一徵訂的“一教一輔”之外,學生還自願購買老師推薦的教輔書,老師只推薦教輔書,並不推薦到哪個書店購買,學生自行購買。老師一般會推薦1~2本教輔書,讓學有餘力的學生可以“加加餐”,學生完全自願。此外學校還給學生印發一些習題試卷,一張試卷只有一毛錢,很是低廉。是一個學校教師的家屬在負責複印試卷,學生一個月基本上只花了不到10元錢,就可以做所有科目的試卷。這比學生自己買要便宜多的多,而且學生可以做到更多的題(都是老師精選的題)。不過這大概也是不被允許的。哎,如果有家長投訴,估計學生再也做不到1毛錢一張的試卷了吧。

筆者再說一下鄉村小學。我們這鄉村學校一個學校才幾十名學生,一個班級才幾名學生。學生除了“一教一輔”外。如果老師想讓學生多做題怎麼辦,老師不給學生推薦資料了(鄉村小學更為嚴格,不能給學生推薦教輔書,家長會投訴),而是老師自費給學生買學習資料(不花錢家長沒有意見)。曾經有老師給學生買學生資料也被批評了(上級部門檢查),這是在加重學生負擔!不讓收費,不讓購買資料,老師自費給學生買資料也要受到責備!那中心校為何要給老師排名次?不公佈學生的成績,可是要給教師排名,老師不過是想讓學生學的更好一點。不讓學生花錢,教師自己花錢也不行!

總之,現在出現了一個怪現象:不讓學生多做題,不讓學生買資料(教師給學生買,教師花錢也不行),還要讓學生成績好(不給學生排名次,不公佈成績),學生成績落後老師卻需要做檢討。大家說,這教師怎麼做才好!

所以如果不給老師排名,就不會存在老師給學生推薦教輔資料,以及自費給學生買資料的現象了。


一師者


都是被城市裡的教師和家長害的,現在好了,一二年級沒有任何教輔,又不允許教師統一收費購買,村級教學點的日子太難過了。剛接手現在這個班的第一年(一年級),嚴格遵守上級的規定,結果全班二十幾個孩子只有兩個及格,我也被扣了幾千塊錢。

二年級開始到市裡給學生購買一套教輔,語數各一本二十來塊錢,全班每期五百多,又不敢收錢,叫學生自己買吧又不一定能買到,畢竟離市裡也有百八十公里,爺爺奶奶幾乎不可能去買,只能免費發給學生使用。好在學生爭氣,成績穩定提高,雖說不能完全達到我的要求,至少在學區還是數一數二的,錢總算沒白花。

過幾天又要開學了,正琢磨著抽個時間去市裡買書呢,帶完這個學期這二十幾個孩子就要去完小了,想想這三年,也算對得起孩子們了。

不管怎麼說,教輔還是要有,而且一般來說教師推薦還是值得購買的,畢竟學生的成績在很大程度上關係到教師多方面利益,教師不會給自己挖坑。


Wind972561


上週才和我一個在公辦學校做高中英語老師的表姐討論過這個問題,才知道她們作為老師也是非常無奈的。她是廣州番禺一間非常知名的中學的老師。

書商的鍋

各個科目的教研組在開學之前就會選定一本,或幾本練習冊,但是選定練習冊的過程卻是一波三折的。教研組不能夠隨意選擇他們自己認為好用的那本,因為公辦學校需要根據供貨商給的書單去選,往往他們看中的那些卻是不一定有的。例如廣州,會有很多個書商,每個書商代理的書都是不同的,所以形成了對這種書的壟斷,書商說,沒有,那麼本地就真的沒有了。一般來說,學校訂購是會拿到一個折扣的,比如六折,但是有的書商卻會囤積居奇,咬死八折。

短時間大批量購買的供不應求

就這樣,學校備課組沒有辦法,要麼換書,而換的書肯定不是他們的首選,對學生也是不公平的。如果不換書,堅持要這本書,就得讓學生自己解決。於是會出現學生扎堆購買某種書的情況,而一些學校會一個年級會有接近1000人,這還是廣州,在其他地區一個年級好像會有好幾千人,造成斷貨也就不足為奇了。斷貨了怎麼辦?老師背鍋!誰讓老師非得指定這本書呢?!

自以為是的家長

另外一種情況是,好些年前,老師幫忙統一訂書,學生只管交錢,書是保證能買到的。有時候因為上述書商的關係,價格也不會比書原價便宜多少,甚至等價。這下好了,有個別自以為是的家長認為:學校批量訂購,怎麼可能沒有折扣呢?肯定是老師中飽私囊,借訂書為名,行賺錢之實,於是聯合一些家長上告到學校領導,區教育局甚至市教育局。於是,在這個不做就不錯的年代,誰還願意做這好人啊?畢竟沒好書損失的不是我,而是你們學生自己,你們就給我自己買書吧!

好了,到現在,連老師讓學生買書也是老師的不對了。

這是當事人的所見所聞和所經歷的,當然也許只代表她本身的觀點,各位可以自行分辨。


區老師不是qu老師


回顧教輔資料的歷史。

我在上學的時候,除了教材之外,根本就沒有練習冊。記得有一天我們正在上課,老師告訴我們說,同學們快回家取點錢,新華書店來北京海淀區練習冊了,你們快去買。現在想一想那個時候為了買一本練習冊都可以不上課,可見當時教輔資料是多麼的匱乏。海淀區練習冊成了我學生時代永恆的記憶。


誰有訂教輔書的權力?

  • 剛剛工作的時候,教輔材料也並不多,那時候有一些推銷大卷子的人主動聯繫畢業班的老師,老師從中掙取回扣。後來學校發現教輔資料裡面利益很大,因此,就不再讓老師訂教輔資料了,只有學校有權力訂購。

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之後,不僅教材免費,而且還給配備了一本免費的黃片練習冊。但是黃片練習冊的不足在於知識更新慢,和教材不太配套,所以我們一線教師很少使用這本教材。同時在應試教育的情況下,只有一本練習冊,肯定是不夠的,因此,每學期學生還要大量的教輔材料。

  • 你會不會以為有權力訂練習冊的只有學校?那你就大錯特錯了!上學期有的學校在使用教輔資料,發現學校訂的教輔書根本用不了,主要原因是教材全新改編,而教輔材料還是舊教材的知識,所以完全不配套。後來才知道,這套教輔是某教育局給訂的。


現在大家知道了,到底都會有權力訂教輔資料了吧!為什麼都爭著訂教輔資料?這個問題估計我不說,大家心知肚明。

訂教輔書的新方式。

現在教師個人已經不再主動給學生訂教輔資料了,而是通過家長委員會訂教輔資料。一般都是老師把要買的書目告訴家長委員會,家長委員會組織。這種情況教師可能會拿回扣,也可能不能回扣。

我認為教師和學校給學生訂閱教輔資料,這裡面除了利益因素,更多的還是考慮學生學習應試的要求,他們會認真的挑選資料是否符合考試的要求,是否與學生學習的狀態相匹配。但是教育局給學生訂閱教輔資料,就是明顯的利益驅動。除了鉅額利潤,別無所求。


中考政治劉老師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我在農村中學教書,帶的班都是自己刻蠟紙油印試卷,冬天經常把手刻得生了凍瘡。學校只有一臺油印機,教導處負責油印的老師很吃香,我就跟他拉關係,學技術,到後來也能自己印出油墨均勻、字跡清晰的試卷了。

本世紀初,學校油印設備不再更新,我買了家用電腦,上了網,從教育類網站,下載了許多試題。編輯好了之後,跟附近的作坊式小印刷廠聯繫,用最便宜的再生紙印製試卷。每個學生每學期這門學科收三塊錢成本費,相當於一份試卷二角錢。沒有任何家長不樂意。

幾年後,印刷廠要漲價,這事就宣告終止了。除了上面指定購買的資料,有的教師家屬自己做起了資料推銷生意。某副校長甚至在開學前直接給班主任們“推薦”了,一門課兩到三本,好在心也不黑,還比定價打個七折。我們班堅持只訂一本,資料必須要做完講完。

到了縣城學校後,發現有指定書店購買資料的現象,也有指定資料不管來源的。要說賺回扣,一本資料據說進價都是定價的二到三折,一般七到八折銷售,三十元一本的書店老闆能毛盈利十五元左右,刨去房租、人員工資、稅收、損耗等,實際上能賺十元左右,能給老師多少回扣呢?充其量五五開,一人一本給五元。假設每個班每門課每學期訂三本,老師能收15元回扣,乘以50人的班額,按兩個班算能收到1500元。這都是按上限算的,哪個學校允許老師推薦三本資料?哪個老闆捨得跟老師五五分賬?為了那幾百塊錢丟了人格的老師肯定也有,但絕不是多數!

所謂的貓膩其實是誇大了的,想象出來的,教輔資料也確實是不可或缺的。生怕教師搞花樣,家長可以有很多種辦法。


劍客談教育


我是小學老師,我以圈內人的身份談談我對教輔資料屢禁不止現象的看法。

貓膩一詞,很多人心知肚明。覺得老師買教輔資料有利益,應了那句話,無利不起早。沒有利益老師們怎麼那麼熱衷於讓孩子們買教輔資料呢。

其實老師讓學生購買學習資料也有好幾種形式。

一種情況是,指定書店,按資料的定價買。其實大家都知道資料都有打折的。可是這麼多學生集體買,還要按原價買,其中的貓膩大家不用說也都明白。


第二種情況,老師也是指定書店,但是價格要比家長自己單獨買稍微便宜點。因為老師去談價格了。因為購買量大,屬於批發性質,所以價格比家長單獨買要稍便宜些。家長也表示理解,即使書店給了老師一些回扣,家長也理解。畢竟自己買的時候也少掏了錢。

第三種情況就是老師只指定要買的資料名稱,出版社,但是去哪裡買,老師不管。只要資料統一,老師輔導學生的時候方便就可以了。

我們學校是哪種情況都不允許。除了國家規定的教輔資料不允許老師叫家長在額外買任何資料。可是大家也知道,複習過程中,練習題是必不可少的輔助工具。所以學生很需要資料,家長也在微信群裡問,買哪種資料更好點,畢竟老師們選擇資料的眼光要比家長可靠的多。可是我們不敢推薦任何一種資料。


我們都是學校買來資料的樣本,在速印機上給孩子們速印。可是速印的效果肯定沒有買來試卷清楚,尤其是低年級的題好多有圖片,看不清楚。孩子回家後看不清楚,家長也有怨言,說買份試卷又能咋地?

不能咋,我們就是不敢。領導說了,誰捅了簍子誰自己負責。誰敢買,就是沒有利益也不敢叫家長去買,因為不買不做老師們不更輕鬆嗎?

家長們也知道學生學習時,複習資料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有的家長不願意老師集中買,可能就是怕裡面的貓膩吧。那家長自己買吧,老師們也不願意擔這個嫌,自己買了在家裡輔導也挺好的!

屢禁不止不只是因為有貓膩,而且也因為必須的吧!哪個孩子在小考、中考、高考前,不都得大量的刷題呢?就是年終期末統測前,家長朋友們也不是四處蒐集好的資料,給孩子練題嗎?有的還在網上買付費的資料。可見屢禁不止是因為剛需,貓膩不是屢禁不止的主要原因,最多算個不當的副產品吧。

這是我一個小學老師的看法。有不當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歡迎友友們留言,說說你對資料的貓膩問題的看法。


淺淺的教育




老師讓學生買學習資料,曝光了會被處罰,這也有效的制止了老師的違規行為。可是,即使老師不讓學生買學習資料,學生的資料難道就少了嗎?

你去學校調查一下,那個學生那門學科沒有兩三套資料呢?有學校統一配備的,最少一套,有的學科要兩三套資料;有家長給學生的額外加餐,就不止一套了;再加上學校為了複習備考所增加的一些資料。可以說學生的學習整個圍繞的就是完成各種資料上的習題。這也是學生的課業負擔過重的一個原因。



出版業自由化了,學生的各種學習資料滿天飛,做完了這套做那套!做多了才發現基本上都是大同小異。

我常常告訴學生,學習資料有一套足以,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學完、做完一套,就能夠保證學習質量。可這由的了學生嗎?也由不了老師呀!

學習資料滿天飛,“減負”成空談!到底是誰之過?我是老師,我不背這個鍋!

因為,自教育部大力整頓教輔資料之後,敢於撞高壓線的老師已經微乎其微了,除非老師不想保住自己的飯碗。我想,沒有那麼蠢的老師吧!



趙靜teacher


我是一個鄉村教師,教齡35年。記得30多年前,我們那時的老師都是用鋼板、鐵筆和蠟紙認認真真刻寫試卷,複習資料等,然後再去油印。油印時,先要把油墨加煤油化開,要不濃不淡,非常講究經驗;再把蠟紙貼在油印機的紗窗裡面,還要別貼反了,然後把裁好的8開的白紙固定好,最後用滾筒蘸著油墨在紗窗外滾動,下面蠟紙上的內容就複印在白紙上,一張試卷或資料就誕生了,而且可反覆印好幾十,甚至幾百張。當年油印可是技術活,搞不好那一夜辛苦刻寫的蠟紙就作廢了。而且每次都會搞得滿手,甚至滿身的油墨。現在想起,都能聞到油墨的香味了。而且只是收取白紙錢,學生都樂意交,不到一毛錢一張。而現在課輔資料滿天飛,老師算是徹底解放了。不過,現在是商品社會,物慾橫流,在商家的利誘下,老師們很難把持得住。鄉村情況要好得多,因為他們成班率低,沒幾個學生。但是城市學校就大不同了,即使明令禁止,依然我行我素。不管是小學,還是中學,沒有不買資料的,而且有的一個學期就五六套。他們表面上是學生自願的,其實是商家與老師是勾結好的。


飛雪迎春17


我家就曾經做過教學輔導書,也與學校老師打過交道,來分享一下我的經歷吧。

那時還在讀初中,家裡開了書店,賣各年級的教學輔導書。那時在農村,除了在集市上出攤賣書,和在店裡賣書之外,好像沒有其他渠道了。

關鍵那時信息也不發達,座機電話都沒有普及,想讓別人知道我們家在賣書的真是挺難打。

開了一個多月基本沒什麼人來買書,只有在集市上人多的時候能賣幾本。

後來想想這不是辦法,還是要打通學校這個渠道。

那麼該怎麼辦呢?只能找關係。

剛好一個本家的親戚在初中教英語,我家的那套英語輔導書內容很詳實,就先給這個親戚看了看內容。他覺得不錯,於是跟他商量,是否可以推薦給他們班的學生,每本書給他8塊錢的提成。

他就同意了,他把書拿到班級上,跟學生說這本書很好,如果有需要的同學,就登記交錢,不需要的可以不買。

通過這個事,把我們的書推到了學校了,當然更主要的是讓學生們知道了我們這個書店,後來大部分都是學生主動到書店來選書,讓老師幫忙推薦的很少了。

對於,教師讓學生買資料屢禁不止這種情況,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看。

一、利益的驅使

不管你想不想承認,如果一個老師總是給學生推薦各種教學資料,而且要指定你去哪裡買,那麼肯定是有利益在驅使的,否則老師幹嘛要規定你必須去哪裡買呢?

二、教學需要

同時,我也遇到過很多老師,他們會建議家長去買某些書籍,但是不會跟你說去哪裡買。像我家小孩讀四年級,每學期老師都會把要買的練習冊,書法字帖,課外閱讀書目發到群裡,然後跟家長說可以去買這些書,有一些課程和作業會根據這些書來佈置。但是他們沒有規定具體去哪裡買。現在網絡購物都非常方便,家長願意自己買的就自己買,想要省事的就跟其他家長一起團購,這樣的方式還是比較容易讓人接受的。

三、家長最怕的是毫無理由的強制買資料

相信只要是對孩子的學習有幫助,家長們是不會吝惜一分錢的,每次要買資料的時候家長們都非常積極。

但是就怕某些個別老師,為了個人利益,就強制學生買各種資料,有些書籍製造非常粗糙,錯誤連篇,學生讀了反而有反面作用;或者是明明內容有百分之八十的重複,還要你多買一本,這樣的做法就難以接受了。

不過現在家長對老師的監督也越來越開放,相信強制學生買資料的情況會越來越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