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郭德綱和周立波同臺主持節目,誰的口才會更好一些?

惠澤天下


作為一個資深的吃瓜群眾,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大家都知道,有人曾經把“北喬峰,南慕容”比作“北郭德綱,南周立波”,也就是將郭德綱與周立波齊名。但是個人認為,如今的郭德綱不管是文化底蘊還是對相聲界的突出貢獻,都要碾壓周立波。當然,當郭德綱剛剛成名的時候,兩個人也確實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只是郭德綱今非昔比了。

因為“咖啡”和“大蒜”的雅俗之爭,將二人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記得有一次《魯豫有約》採訪德雲社郭德綱,周立波發去了一條短信,郭德綱也回應了對周立波的看法,我覺得也是實在話。“雅俗之爭”由來已久,這也是隻是一個表演的作品,換句話說也就是一種炒作,毫無疑問,兩個人都是雙贏。郭德綱與周立波也並無個人恩怨,兩個人都是在為觀眾奉獻快樂,不同的行業更是沒有任何的利益糾葛。但是郭德綱在最後附帶了一句希望以後不要在有我就更好了。也就是說,郭德綱並不需要藉助周立波炒作,而周立波確確實實需要蹭蹭郭德綱的熱度。

個人認為,郭德綱不管是說相聲還是做主持,根本就是脫稿的,三分鐘一個包袱這個密度周立波很難匹敵,而周立波是需要照著稿子講笑話的,而且他更加富有南方的地域文化色彩,郭德綱卻已經在全世界巡演無數了。藝術成就上,趙本山大叔和郭德綱我覺得在一個水平,而且趙本山的作品遠沒有郭德綱的多。

如果兩個人同臺主持一個節目,其實是不太可能的事,畢竟兩個人的薪酬都很高,如果真的能一起表演,我覺得笑料上還是郭德綱更多一些。

對此,大家有何看法呢?歡迎評論,感謝轉發。


網遊魅力達人


主持節目,並不是郭德綱的強項。他的主持風格偏於強勢,他主持談話類節目,非常容易搶了嘉賓的風頭。例如:《今夜有戲》《郭的秀》《綱到你身邊》等,這些談話類節目請來的嘉賓,如果咖位小於郭德綱,很容易被郭德綱蓋住。就連當時很火的沈騰在郭德綱面前,也很難放的開,郭德綱即興拋出來的包袱他根本接不住,完全處於防守狀態。

周立波主持相對比較程式化,主持風格以詼諧幽默為主。但現場應變能力較差,他的節目《海派清口》在舞臺上有個支架,上面放的是臺本。每當演出完一個小段子,他就會用筆勾一下,然後繼續下一個話題。如果沒有這個臺本,他基本很難把節目演完整。那麼《壹周立波秀》作為電視節目,在弄個臺本在舞臺上的話,顯然不太合適,他就直接用了提詞器。但提詞器有個缺點,由於是電子設備,所以容易出問題。一次錄製中,提詞器出了問題卡殼了(停頓了),周立波盯著提詞器好一會,也跟著卡殼了。沒過多久,提詞器又出現了數字計算錯誤,周立波只好停下演出,提醒工作人員調整提詞器。現場觀眾也都紛紛回頭跟著看提詞器,場面有些尷尬。還有當年周立波與李詠同臺搭檔《舞出我人生》節目,由於李詠主持時搶了周立波的臺詞,周立波無言以對憤然離場。也就是說周立波的現場應變能力很差,基本都是提前安排好的(包括煽情等環節)。那麼從現場應變能力角度來說,他與郭德綱有著天壤之別。筆者認為:口才與應變能力是相輔相成的,不要指望一個應變能力差的人,口才會超過一個應變能力超強的人。

郭德綱的臨場發揮,相當厲害。在相聲演出過程中,經常會有突發事件,有的觀眾是喜歡接下茬、有的觀眾是喝多了故意為難演員,郭德綱基本都能從容應對。而卻他的應變能力好到讓人稱奇,例如:早年間郭德綱與王玥波,他們在琉璃廠旁的茶館說相聲。下午場是3個小時的評書時間,每人一個半小時。王玥波在家中早早的就準備好了評書段子,可郭德綱由於工作多,沒來得及準備。二人路過書店時,郭德綱讓王玥波先去說夠一個半小時,自己則去書店看書(當時現背)。王玥波演出完後,郭德綱早已準備完畢,上臺後是侃侃而談不帶卡殼的。這讓王玥波是刮目相看,後來在北京文藝臺《藝苑新視角》節目中,王玥波專門講述了此事。之後有記者提到此事,郭德綱回應:不是完全背下來的,而大部分都是自己臨時編的。這說明郭德綱的臨場發揮已經到了極致,口才也是相當了得。


成名後,很多知名主持人都想調侃一下郭德綱,沒想到根本接不住郭德綱的話茬。例如:當年北京臺的《星夜故事秀》,郭德綱經常在節目中擠兌春妮。後來郭德綱做客春妮主持的《五星夜話》,但似乎該節目又變成了郭德綱的主場,春妮在整個訪談過程中多次卡殼,有時後還得郭德綱幫其圓場。例如:春妮本想告誡郭德綱:“在節目中不要總擠兌主持人,你也是主持人,好不好。”郭德綱回應道:“但是我看到嘴笨的主持人我著急。”春妮尷尬的看著郭德綱大約10秒鐘沒說話(接不住),郭德綱趕忙東拉西扯的圓場。下圖就是春妮當時的表情,可見郭德綱的口才非同一般。



郭德綱做客超級訪問時,主持人李靜直言不怕嘉賓強勢,稱:之前來的嘉賓他們都太弱,一點意思都沒有。郭德綱立即回應道:“他們都是誰呀?”李靜頓時語塞了,轉身笑場無言以對。還有在愛奇藝《美麗中國》晚會中,光線傳媒的主持人方齡,一向以麻辣主持著稱的她,也想挑戰一下郭德綱。開始先是犀利的與吳京、林志穎、佟大為等人互動,後走到郭德綱面前,先是親切的稱呼郭德綱:“姐夫”,郭德綱回應:“你指的是那個姐姐?”一下子全場大笑,氣氛也被調動了起來。郭德綱本想坐下,但方齡還是想調侃一下郭德綱,追問道:“您是摩羯座,平時挺嚴肅的。你有沒有浪……(浪字故意卡殼拉長音)!浪漫過?”郭德綱一看對手果然辛辣回應道:“這字不適合加個逗號,你這嘴裡跟拌蒜似的,穿的跟收費似的,你要幹嘛?”隨後解釋自己年齡不適合浪漫了,話鋒一轉反問主持人:“你怎麼樣了,我的妹夫們都好吧?”直接問得主持人語塞。接下來,郭德綱利用插卡打諢(打岔)的方式與主持人對話,這時候方齡完全接不住郭德綱話了,最後尷尬收場。郭德綱的口才,真不是一般人能挑戰的了的,就算周立波也不行。


周立波的特長,是肢體動作豐富(模仿)加上面部表情,在配合語言演出。而卻語言方面,必須有提詞器等輔助工具完成,也就是說他的語言偏弱。在沒有輔助工具的情況下,周立波會經常語塞。例如:在他的婚禮上,崔永元的一頓猛調侃,周立波完全無還嘴之力。在《小崔說事》中,周立波同樣被問得經常尷尬的笑。記得郭德綱也曾做客《小崔說事》,但對崔永元的問題是對答如流。當年崔永元調侃周立波的視頻,在網上相當火。所以當年央視為二人量身定做了一檔節目《小崔說立波秀》,這個節目的特點是沒有臺本,完全即興發揮。但這幾乎是戳中了周立波的要害,沒臺本他完全是懵的狀態。崔永元是以冷幽默,而言辭不乏犀利著稱。這時周立波的特長完全無法展示,語言偏弱的他,完全跟不上崔永元的節奏。看似強強聯合,實際是不倫不類,節目最終以失敗告終。口才方面,就連作為晚輩的曹雲金也能問的周立波無言以對,例如:周立波拋出的大蒜咖啡論,曹雲金在北京臺主持《影視風雲路》中,直接面對周立波回應稱:“因為吃了大蒜的人所以嘴裡有味,但喝咖啡的人是因為嘴裡有味才喝咖啡”,一時間周立波無言以對。


即使周立波不與郭德綱同臺主持節目,也非常明顯能看的出來郭德綱口才好,應變能力也強。兩位同時主持一檔節目也沒什麼必要,不見得就能擦出火花來。一不小心,郭德綱萬一搶了周立波的臺詞,他在弄個憤然離場什麼的,犯不上。最後筆者認為:二位的主持節目各有風格,郭德綱屬於隨機應變遇強則強的類型,口才上佔有絕對優勢。周立波的風格,是由滑稽戲(肢體語言豐富)演變而來,語言上偏弱也很正常。不知大家是如何看的呢?


明辨是非123


郭德綱好像是一種藥品,你難受的時候不得不吃,但是吃過了你又忘了他,這樣說的原因是他說的那些相聲實在是低俗的很,聽的時候覺得可樂,但是回頭一想卻很噁心。讓人覺得諷刺的是現場很多女生聽到那些低俗黃色笑話還笑的樂不可支,我真的難以理解。郭德綱早期主持的節目也是拿女生開玩笑,一派調戲女生的流氓風,好笑的同時,真覺得不合適。

郭德綱脫去葷段子外衣之後,專業上表現的確實讓人刮目相看,讓人不得不歎服他的曲藝水平確實紮實。他在面對曲藝界的同行時,尤其表現的畢恭畢敬,例如採訪趙本山,做評委碰到曲藝界同行時,都很尊重。在天津臺他主持過一檔戲曲節目國色天香,嘉賓都是京劇藝術家,郭德綱在這個節目不但沒有說過一句黃段子,而且表現得拘謹得很,對各位藝術家是彬彬有禮,令人稱道。

郭德綱經常懟天懟地,咄咄逼人,但那是對待那些主持人和他的敵人。除了這些我們看到的郭德綱是怎樣的人呢?是一個德行上近乎無可挑剔的人,一派長者風範。對徒弟他愛護有加,對兒子教育的十分傳統,讓他們知道尊師重道的道理。郭德綱做人真的沒的說。德雲社的每次開場,綜藝節目歡樂喜劇人的開場,當郭德綱走出來的時候真是氣場十足,一派宗師氣度,這在十幾年相聲舞臺上是罕見的。


視小影


既然說吃大蒜的和喝咖啡的湊在了一起。那就要看看怎麼說了。如果說好好的老實的的兩個人同臺合作,那必定是如虎添翼,相輔相成,合作共贏,蓬蓽生輝。

如果說兩個人明裡爭暗裡鬥,互相拆臺,互相槓精。那郭德綱能說死周立波。

我都可以給大家設計一番想象出來的場面。



周立波(以下簡稱“周”)既然來到了我們這個節目啊,我們就要一定要文雅一點,高雅一點的了啊。

郭德綱(以下簡稱“郭”)今天來了很多的觀眾朋友,我很欣慰,自我介紹一下吧,我是一名小學生。

周:很多朋友都說好久沒有見到我們了啊,其實我們呢,也很想念大家的呀。

郭:我的名字叫做郭德綱,我身邊這位(指、頓)無所謂了。

周:什麼呢?到我在這裡怎麼就無所謂了呀。

郭:人人都認識你呀,大名鼎鼎著名的相聲演員驢謙。

周:你睜開眼睛看清楚好不好啊?我是不是驢謙啊?

郭:跟你開個玩笑,為的是加深大家的印象。誰不認識您呀,剛從美國回來的大人物啊。

周:哦呵,好。聽說你們那裡最近新聞不少呀,又是頻繁翻牌兒,又是集體退群的,怎麼回事啊?

郭:哎,說起這件事情,真是一言難盡呀。我那個徒弟有一個癖好,看到姓周的就翻,看到姓周的就翻,他以為那網友也姓周。

……


其實不可否認,周立波的口才的確很好,思維也非常的敏捷,主持也的確很有風格,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水漲船高,也會使得郭德綱會更加的出彩。反過來也一樣,老郭也是既能載“周”,也能覆“周”。

不過,他倆如果互相拆臺,肯定是兩敗俱傷,老郭也好過不了。估計老郭在那個時候會非常想念于謙的“這個,嗯,啊,這,是,去你的吧”這位搭檔啊。因為老郭旁邊不能再站一名逗哏,那樣肯定亂套了。所以如果兩個人共同主持節目,希望他倆能互相托一下而不是拖一下。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不會比郭德綱于謙這對搭檔奉獻出來的效果好。其實以前也有現成的例子,孟非算是很優秀的主持人吧,他和郭德綱搭檔怎麼樣?也沒有郭德綱于謙搭檔好吧。為什麼呢?道理其實很簡單。這就像踢足球一樣,既要有優秀的前鋒也要有優秀的有後衛,不然全上前鋒這球就沒法踢啦。


娛樂最近空間


毫無疑問,郭德綱絕對比周立波主持的好。原因如下:

一,郭德綱的文化底子比周立波深厚。從郭德綱與周立波在場外以及接受記者的採訪時的言談舉指可以看出,郭德綱是有著極其深厚的國學底子的。尤其是對中國的民俗文化了解甚廣,如數家珍。而周立波則只是插科打諢,抖抖小機靈,文化水平顯然有限。

二,郭德綱的舞臺經驗比周立潑豐富。郭德綱在小舞臺上多年的摸爬滾打,使他練就了一身的真功夫,在舞臺上游刃有餘,得心應手。而周立波的所謂的海派清口,則完全是靠念稿子,僅此一點已經輸了一半了。

三,郭德綱的臨場反應比周立波快。郭德綱的腦子靈光反應快,是娛樂圈公認的,到目前為止,似乎中國主持人還沒誰能勝過郭德綱的,和周立波更不在一個檔次上。

綜上可知,郭德綱的口才完勝周立波。


凜冽秋風


周立波的能耐全用在了與一些前"好友"的嘴仗上了,其言詞之低級下作無極限恐無人能比,這應該是周立波真實的口語水平。而周立波舞臺之上的語言表達則體現了其編輯班子的水平,並非是周立波本人的"內秀"。

與其說周立波有什麼"口才"的話,還不如說周立波實質上就是一個罵街的出身。

至於郭德綱的口才,無論是在臺上還是在臺下,凡是瞭解他的人都應該清楚,這完全不是周立波之流所能望其項背的。


空靈翁


郭德綱主持的好,還是周立波主持的好?是個好問題。

新聞聯播,不要搞笑,他們都不行。天氣預報,也不行。如果是脫口秀和相聲可以同臺pk,還可以比一比。

首先看口味。觀眾吃大蒜的,按照周立波說的,應該喜歡郭德綱。如果喝咖啡的,周立波說喜歡他。那不吃大蒜,也不喝咖啡的,喜歡誰呢?

首先喜歡沒有醜聞的。我就不說了。。。此地省略幾千字。地球人🌍都知道。

第二,看喝酒是否到位。我只能說喝酒啦。。。別的我也不知道。估計喝酒能帶來靈感。不喝不知道[大笑]

我喜歡誰?真的不知道。本來就那麼回事,離開他們,其他相聲演員、脫口秀演員還有。不喜歡看著電視📺,還在想哦今天他有沒有那個,有沒有這個。。。影響情緒。

我去看看小貓,也不錯。



有理也要聲高


這個問題應該這樣來回答可能更客觀、更有說服力:郭與周倆人如同臺主持節目,可能難分伯仲。但如是倆人同臺對某個問題進行辨論賽,那郭決不是周的對手,可能分分秒秒要慢上半拍。其用詞和語速及反應的速度,周都要強於郭。


風帆


因人而異,是吧!對我來說就像一桌宴席上的孩子,只管自己的口味,不會管他人的品味。知人應先知己,高談闊論意義何在?人心隔肚皮,裡外兩分離;要說郭德綱和周立波的事情,真是莫須有的空談;就是現在的疫情督察,也有空露!


夢幻童年149


讓人哭不易,讓人笑更難!喜劇是一種語言表演形式,大多數的喜劇演員都具備主持節目的能力。比如郭德綱曾主持過《郭的秀》、《非常了得》、《綱到你身邊》等等;而周立波也主持過《壹周立波秀》、《中國達人秀》、《中國夢想秀》等等。如果郭德綱和周立波同臺主持節目,誰的口才會更好一些呢?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扒姐覺得兩人各有千秋。


喜劇演員主持的節目大都非常幽默風趣,周立波和郭德綱自然也不例外!個人感覺周立波的主持風格有點類似脫口秀表演,冷幽默多、評論性的語言多、笑點往往來源於思考之後;而郭德綱的主持風格更“接地氣”,通俗易懂,往往一句話就能把全場逗得前仰後合。

同時兩人臨場應變能力都特別強!我們去看他倆主持的節目,幾乎根本看不到冷場的情況。同時,他們的救場能力也是一流的,回看他們曾經主持過的節目,在搭檔出現失誤的時候,他們都曾有輕鬆化解的案例。




然後,兩人的主角光芒太盛,每個人都具備單獨主持一檔節目的能力。我們去看他們曾經主持過的那些節目,如果有搭檔的主持人,其風頭完全會被兩人搶光搶盡。

最後,兩人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喜劇人代表:一個相聲,一個清口。同一節目兩人共同擔綱主持人,能否兼容,能否有默契還是個問題。再說了,“大蒜佐咖啡”(沒任何褒貶的意思,只是借這個梗表明兩人不會同臺)不是瞎胡鬧嗎?

這個世界上沒有那麼多如果,有如果的話幹嘛不假設趙本山、郭德綱、周立波三人一起同臺呢?

我是圈外扒姐,喜歡我,請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